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

“放!”

立於清軍中路炮陣中間的孔友德一聲令下,排在炮陣最後面、射程最遠的二十餘門紅夷大炮次第打響,明清兩軍之間的大戰終於拉開了帷幕。

震耳欲聾的巨響接連不斷,猶如天空中雷神敲響了戰鼓,一團團濃密的白色硝煙剛剛升起,轉瞬間就被曠野上的勁風吹散。

負責指揮大炮施放的孔友德將三百餘門火炮分做了三層,最前排是射程較近的五百斤重的佛郎機炮,兩百餘門火炮分作兩處,中間相隔足有近兩裡,兩千名兩黃旗的步卒和五百馬隊列陣其間,爲的就是保護炮陣,以免被明軍步卒突進後毀傷炮陣。

第二排是近百門重達千斤的小號紅夷大炮,這種射程達到兩裡的大炮以及前排的佛郎機炮,一部分是孔友德降清時帶去的,還有部分是繳獲明軍的,再有一部分就是皇太極下旨讓被擄去的漢人工匠仿製而成的。

隨着紅夷大炮的打響,二十餘顆彈丸騰空而起,已肉眼可見的速度在藍色的天空中劃出一道道優雅的弧線,朝着三裡之外正在前進的明軍陣列砸了過去。

在後陣樓車上的孫傳庭早就用單筒望遠鏡觀察到了清軍正面炮陣,在他的命令下,勇衛營與車營的大方陣都改成了以千人爲一隊的縱列隊形,兩列縱隊之間都有較大的空間,這樣做可以最大程度減少炮打的殺傷效果。

這個時期由於火器並未徹底佔據主導地位,所以還沒有流行散兵線,這種打破了傳統陣列方式的縱隊還是首次出現在戰場上,這種創意當然是出自朱由檢的授意。

在這種以冷兵器爲主的大型會戰的戰場上,保持陣型是非常重要的,一兩萬人如果排成散兵線,雖然會因而減少炮彈造成的殺傷,可是一旦接陣,如此多的人在混亂之下根本無法組成陣列,那樣的結果肯定是接戰必敗,所以說列陣而戰是冷兵器時最基本的常識。

簡單對比就是,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斷,但如果是數十根筷子聚在一起呢?

而勇衛營這種縱隊方式卻是以營爲單位,一旦接戰,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組成方陣迎擊敵人。

前方有車營強大的火力做掩護,這就給了後方步卒充足的列陣時間。

聽到大炮的巨響之後,對炮彈的毀傷效果熟悉無比的明軍士卒雖然心中感到恐懼,但在平日曆裡養成的聽從號令的習慣下還是齊步前行。

這二十餘顆彈丸眨眼之間帶着輕微的呼嘯聲而來,有的砸向緩緩移動中的車營,有的越過車營砸向了後面的勇衛營步卒縱隊。

別說就在當世,就是放在後世中,有各種輔助瞄準設備的大炮,想要打擊移動中的目標也是非常困難的,何況在這個命中全靠蒙的滑膛跑時代。

清軍大炮發射時威勢不小,但炮手的瞄準方式都是靠目測,彈丸的打擊是以面爲主,至於最後是不是命中,那句全看運氣了。

正對着彈丸前進方向的明軍步卒眼睜睜的看着彈丸迎面撲來,有反應快的老卒迅速避讓到一旁,以躲避彈丸下落後彈起的路線,而一些經驗少的士卒來不及避讓或者因害怕而忘記避開,便只能帶着巨大的恐懼感閉上眼睛聽天由命了。

二十餘顆彈丸有一小半落在車營行進路線的前方,在地上彈跳數次後便停了下來,沒有給明軍帶來任何傷害,但其餘的還是有五六顆擊中了幾輛偏廂車。

其中有一顆彈丸正好砸在拉車的犍牛身上,一下子就把那頭七八百斤重的犍牛身子打成了兩段,那輛偏廂車頓時歪到一邊,幸運的是炮手並未上車,彈丸命中目標後動能迅速消失,滾動幾下後便停了下來,並沒有給車後的明軍帶來二次傷害。

有的彈丸則是直接命中了車廂主體,一時之間車廂被砸的四分五裂,四處亂飛的碎木如同利箭一般將跟在車後面的數名士卒扎傷,痛叫聲隨之響起。

有一顆彈丸正好砸在車廂上的佛郎機炮上,Duang的一聲如同敲鐘一樣的響聲中,這枚失去了大部分動能的彈丸向一側彈跳,落下時將一名明軍士卒腦袋砸的稀爛,而那架佛郎機炮身被砸的跳動一下後歪到一邊,木頭支架已被震的支離破碎。

而另外的七八顆彈丸則是越過車營飛向後面的步卒縱隊,一時之間,這一大片區域內血肉橫飛,慘叫聲不絕於耳,至少有五六十名士卒倒在血泊之中,傷亡者周邊的縱列頓時騷動起來。

儘管勇衛營已經參加過不少大戰,很多士卒與清軍交手也有數次,但從來都是明軍用強大的火力壓制着清軍,而在無法還手的情況下硬挨清軍的炮轟還是頭一回,在這種對未知的恐懼感下,有些士卒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腳步,有的則是因爲膽怯而放慢了步伐,這也導致了一些縱列產生了不小的混亂。

緊接着,清軍的小號紅夷大炮也打響了數十門,施放完最後排紅夷大炮的炮手們迅速向前面的炮陣跑去,準備燃放已經備好彈藥的小號紅夷大炮。

漢軍旗的炮手太少了,三百多門火炮總共只有不到一百名炮手,只能採取這種方式來保持火力的持續性。

培養一個炮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初登萊巡撫孫元化是通過澳門的葡萄牙商人,花費重金從葡萄牙軍隊中聘請了幾名炮兵教官,用了幾近一年的時間才教出了一百多名炮手,最終這些人大部分都跟着孔友德渡海投降了皇太極。

“疾進!”

站在最前排行進中偏廂車裡的孫應元觀察着清軍炮陣的動向,果斷的大聲下令,他身側的一名號手立刻吹響喇叭,悠長尖利的聲音從隆隆的炮聲中穿透而出,聽到指令的馭手強按着內心的恐懼感,紛紛揮鞭驅趕,被堵住耳朵的犍牛不由自主地邁開四蹄加快了行進的步伐。

清軍的第二輪炮擊發射的彈丸更加密集,給明軍帶來的傷亡數也是成倍的增長着,又有五六輛偏廂車被集中後失去了戰鬥力,後陣的勇衛營步卒也有近兩百人或傷或亡。

負責指揮步卒的勇衛營副總兵茅元儀不顧不時落下的彈丸,帶着幾名親兵策馬穿過縱隊之間的空地,奔至步卒縱隊的前排,然後喝令親兵將自己的大旗高舉,以便引領着士卒前進。

隨着一面黑底白字的“茅”字大旗的迎風招展,在炮擊之下有些慌亂的士卒看到主將的將旗後,已經有些動搖的軍心頓時穩定下來,低落的士氣重新變得高漲起來。

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無策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功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態站隊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五十章 殘暴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一百章 心安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萬勝!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源乳業的模式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奈的加徵、錢姓少年的背景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九章 皇莊5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四百二十七章 潰敗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二十九章 整頓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貴武賤必須改變第四百二十章 銀票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幹什麼呢?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三百章 證據第八百五十八章 遠征和目的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賞、佈防圖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敗虧輸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五百三十八章 強硬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七十章 商路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八章 皇莊4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幹什麼呢?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