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

在朱由檢的計劃中,首先就是更改地名和設立新的攻防體系。

遼東地區改爲遼寧行省,取遼地安寧之意。

遼東巡撫改爲遼寧巡撫,盛京改名瀋陽,原遼東巡撫官署由錦州移至瀋陽。

設瀋陽總兵,駐軍五千人,總兵人選由孫傳庭與盧象升挑選合適後上報朝廷。

這支駐軍主要針對的是北地的生女真,還有從建州逃過去的殘餘八旗勢力。

朱由檢心裡清楚,雖說官軍在半道夾擊清軍大獲成功,就算這些清軍全部被清剿,但別忘了原本留守盛京的兵馬還有不少。

劉國能和張文耀部人數過少,不可能會在大軍到來之前攻破盛京,也不可能將留守的清軍全部殲滅,這些清軍肯定會提前數天甚至十天便得知主力大敗的消息,這段時間足夠他們做出準備和選擇了。

據戰報上分析,現在的戰場距離盛京還有兩百餘里,途中還有遼河等數條河流爲屏障,十幾萬官軍除了分兵向東攻打遼陽、海州等地以外,剩餘的大隊人馬就算一路順暢的行軍到盛京,也至少需要五天左右。

並不是官軍不想快速行軍,而是因爲後勤保障跟不上的緣故。

十幾萬人每天消耗的糧食物資是個驚人的數字,就算勝利後有繳獲,但大部分還是需要輜重營每日不間斷的往返與寧遠與前線之間運送物資,錦州會有糧食儲備,可也只是起到補充的作用。

這先後算起來十幾日的功夫,依照八旗嚴格高效的制度,將會有大批的人口物資軍隊迅速的遷向東北方向。

這些人會依託那些深山老林來生存,也順便對抗將來明軍的清剿,以圖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其實這個也無所謂,這批人的存在正好給了官軍練兵的機會。

隨着遼東全境的收復,國內外已經沒有了比較大的戰事,時間一長,官將士卒難免就會懈怠下來,日常的操訓就會慢慢荒廢,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而有八旗這股殘餘勢力存在,至少讓大家時刻感到警醒。

朱由檢打算讓整合後的官軍輪流前往關外駐守,然後要時常派出去剿敵,通過這種方式保持大明各部官軍的戰鬥力和意志力。

等到遼東地區開發取得一定的成果後,軍隊和官府要向北推進,將後世屬於中國的土地盡收囊中。

好戰必亡,但忘戰必危。

這一條要謹記,並且要世代謹記。

接下來就是針對遼東其他地區的佈置。

赫圖阿拉改爲松原府,遼陽地名不變。

設立松原分守參將,官軍住三千人,參將人選方案同上。

松原駐軍針對的是後世吉林一帶的生女真或者是其他反抗大明的部落武裝,順便防範有可能來自鴨綠江對岸的攻擊。

這一地區也有大片肥沃的田地,以及原始森林中優質的木材和藥材,由於人口極度匱乏,這些優質資源都處在閒置的狀態,着實令人可惜。

朱由檢的計劃是,將來除了當地居住已久的遼人、被擄去的明人之外,還要從山東大規模向遼東移民,讓後世被逼無奈的闖關東,變爲有組織的開發遼東,讓這片富饒的土地早日爲大明的發展做出貢獻。

山東行省轄下靠近兗州府的各府州縣,這兩年已經向南四湖地區遷移了百餘萬人口,原先荒草叢生、沼澤遍地的南四湖地區正在變成人口稠密的新生之土,移民們新開墾的田地也開始產出大量的糧食,這次移民開發已是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但是山東西北方向的濟南府、東昌府以及東面的青州府,依然有大量人口依靠着官府的支援而存活。

持續的旱災越來越重,有些地區已經連續幾年基本不見雨雪,境內的河流都已乾涸見底,各地官府雖然盡心盡力派人到處打井修渠,但在生產力極度落後的當下,這些措施見效極慢。

一口水井澆灌面積大約在五十畝上下,如此廣袤的土地,那得需要多少口井?

打井也需要週期,並不是十天半月就能完成的,而且這是門技術活,從勘探到挖掘再到燒磚貼井壁,都需要專門技術人才來指導。

爲了這件攸關國計民生、子孫後代的大事,工部都水司將所有懂技術的官員吏員全部派了出去,每人都劃分了指定地區,在當地官府的配合下指導農戶打井抗旱救災,現在工部都水司平日裡只有幾名小吏值班,就連郎中也早就被打發出了京城。

山東往遼東移民相對來說要容易一些,只要在官府的組織下,沿着唯一的官道一路往東到達登州府,然後再沿着劉國能、張文耀部的路線再走一趟就可以。

這條移民路線的好處是,鄭家船隊運來的糧食可以在登州靠岸卸載,或者直接卸載到對面的遼東灣,這就節省了很多陸路運輸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極大減少途中的損耗。

松原府知府人選問題,朱由檢更傾向於從陝西各府官員中產生。

陝西各府在孫傳庭的嚴格督導下,幾年來的屯田安民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很多府的佐貳官也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人的職級也應該得到拔擢作爲回報。

松原府知府、佐貳將會與接下來遼東新設的各府一樣,優先從陝西各府中選拔。

接下來便是設立遼陽府,並設遊擊一名,駐軍兩千人,遊擊安排同上。

遼陽作爲松原到錦州中間的一個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駐軍必要時可東進支援松原和蓋州,這兩千人要定期出動,剿滅境內殘存的女真武裝,維護當地的社會治安,另外要選派一部分派駐到鐵礦去。

遼陽往東不遠就是後世的本溪市,這裡有儲量較大的鐵礦,以後將成爲遼寧行省發展的重要助力點。

再就是設立蓋州府,並設分守參將一員,駐軍兩千人,人選方案同上。

蓋州所轄包含着後世的大連、旅順等地,這裡未來將會是朱由檢設想中的北方艦隊的駐地,由於現在大明所受到的來自海上的威脅並不大,所以蓋州駐軍主要是爲了剿匪,並在危機時刻支援東北方向的松原。

朱由檢在給孫傳庭的指示中還指出,大戰過後遼東官府要組織並保護遼地百姓進行夏收,夏收過後要立刻進行土地平整和大規模水利設施的修建,朝廷會派遣相關人員前往指導和規劃。

東北地區夏季很短,農曆六月或者七月夏收完成後,頂多一個多月後氣溫就會迅速下降,漫長而寒冷的冬季很快就會到來,所以必須抓住這短短几個月適合勞作的時間,進行相應的農田配套設施的施工,以爭取給來年的春耕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由於氣候條件的限制,東北地區肥沃的土地一年只有一收,所有田地只能是最早在三月進行春播,晚種的作物最遲也要在八月底、九月初收割完畢,然後就是應對漫長的寒冬。

東北人俗稱,貓冬。

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八百八十七章 豐收的喜悅、競價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軍的秘密武器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八百八十七章 豐收的喜悅、競價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二百章 客戶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二百九十章 宴會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路之憂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三百四十章 酒後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軍的秘密武器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二百一十章 廢除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進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九十章 平息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