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

衛護縣知縣田一農是山東青州府人氏,今年已是年過五旬,此前在衛護縣縣丞一職足足待了七年之多,但因他只是舉人功名,加之朝中無人,所以出仕後一直沒有得到升遷的機會,直到一年前原知縣高升,一直勤勉忠厚的田一農才得以順利上位。

田一農秉持了山東人一貫的處事風格和特徵:雖然缺乏開拓創新的精神,但對於上峰交代下來的事情,那肯定是力求做到絲毫不錯。

他與崔世生、範英雲雖然已經算得上老同僚了,但現在各人的職位卻都算是履新,有了奔頭的田一農接任後自是更加盡心盡力,以求能在仕途上更進一步,以便將來致仕後能夠衣錦還鄉。

這日就在田一農準備下值回到縣衙後院歇息時,崔世生與範英雲聯袂來到了他的公事房中,閒談幾句後,聽到範英雲宴飲的邀請,平時便喜歡喝酒的田一農自然是求之不得,於是他迅即回返後衙換上青布便袍和便靴,帶着老僕回到衙門前院,與崔、範二人說笑着出了衙門。

縣衙中的吏目書辦們看到幾位大神離開後,這才紛紛收拾好各自的一攤子文檔,三五成羣的回返了各自家中。

這些基層吏員們已經習慣了縣裡這幾位大佬和諧相處的局面,這讓他們在平時少了站錯隊的擔心,也能將全部精力放在了公務的處理上。

衛護縣城並不大,只有一縱兩橫三條主要街道,城內人口約有三萬餘口,新遷來的流民絕大部分在鄉下各村居住,只有極少部分原先當地的士紳大戶遷入城中落戶。

範英雲的家離縣衙很近,步行的話也就約莫後世的七八分鐘的距離。三人都是安步當車,一路上一邊談論着聽來的趣聞,一邊與路人含笑點頭打着招呼,然後在人們滿是尊敬的注視下施施然漫步前行。

隨着陝西官場上下風氣轉變一新,加上田一農他們幾人平時也是較爲親民,所以城內的居民很多人都認得三人,對於事必躬親的幾位大老爺都是發自內心的的敬重,這種誠敬的態度也讓三人的心裡倍感舒爽。

不一會工夫,三人溜溜達達地來到範府門前,隨後便熟門熟路的從大門進入了範府。

範英雲時不時地便會邀約二人前來小酌,田一農和崔世生本着吃大戶的想法,基本上也是奉請必到,一來二去,三人之間的關係和默契程度也是日見密切,這是大家都願意看到和接受的一種局面。

“縣尊,前幾日一名西安府的老客戶來到衛護,特意給我帶來了一罈新酒,據說是京師一家名爲四海酒業的商家推出的新品,號稱此前世上從未有過,但因產量極小之緣故,所以並未大量發售。

據這位客人講,此酒與我等往常所飲之米酒完全不同,飲一口如烈火灌腸、又如鋼刀入腹,初始令人難以忍受,但稍頃便有一種熏熏然之覺,令人陶醉不已。

只可惜此位客戶只攜來一罈,我也未曾親自品嚐過到底如何,今日正好請二位予以品鑑一番!”

說話間,範英雲將一個比平常米酒罈子稍小的酒罈的泥封拍開,頓時一股濃郁的酒糟味在室內四散開來,田一農吸了吸鼻子後眼神頓時大亮起來。

“好酒!好酒哇!

此酒聞之便與以往截然不同,飲之怕是真如老範所言之熏熏然也!”

範英雲小心翼翼地雙手端着黑瓷酒罈,將酒罈稍稍一傾,一股清亮透明的酒液流淌進了桌上的酒盞之中。

“此酒顏色幾近於無,與原先之濁酒卻是有着天壤之別,觀之便令人心情愉悅之極,這般如清泉之酒水,未飲便已陶醉矣!”

田一農探身向前,注視着酒罈中傾出的酒液,聞着撲鼻而來的酒香,忍不住再次出言讚歎道。

範英雲拿的這壇酒,就是四海商行根據朱由檢的提示,再三試製而成的高度白酒,但因爲現在還不到糧食吃不完的時候,所以新成立的四海酒業只生產了一小批,隨後便發往了大明境內的某些人口較爲密集的大府,以求打出名頭後,再根據糧食產量進行製售。

“來來來,縣尊身爲酒中之仙,就先品嚐一下!”

範英雲放下酒罈熱情的招呼道。

田一農微笑點頭後單手端起小碗狀的酒盞,先是用鼻子再次嗅了一下,隨後一手攥住袍袖一角,一手端着酒盞仰頭灌了下去。

“咳咳。。。可咳咳咳。。。”

一口氣喝乾了足有一兩多的新酒之後,酒量極大的田一農頓時被嗆得的咳嗽不止,臉上也是漲得一片通紅之色,崔世生趕忙用手拍打着他的背部,片刻之後田一農才停止了咳嗽。

“正是好酒啊!的確如老範所言,初飲之入烈火灌腸啊,現下這勁頭上來,如同烈焰灼身一般,渾身上下倒是通透無比!

來來來,你二人也嘗一下,不過,要小口飲之,萬不可如老夫這般牛飲!”

緩過勁來的田一農臉色慢慢恢復正常,長吁一口氣後一臉陶醉的模樣開口道。

“縣尊趕緊吃口菜壓一壓,時日尚早,咱們慢慢享用!”

範英雲趕緊再次給田一農的酒盞中掌滿酒後出言請道。

田一農拿起筷子夾了一著幹筍雞絲慢慢咀嚼起來,有了前車之鑑的崔世生和範英雲端起酒盞各自小口啜飲了一口,隨即相繼皺眉張嘴發出了呵氣聲,田一農嚥下口中食物後哈哈大笑起來。

隨後三人開始推杯換盞,酒宴也逐漸進入到高潮之中,話題也轉向了日常的政務上。

“老範,你說實話,此次宴請我與文成,是否想要在士紳一體納糧新政中尋得取巧之處?

你若是有此想法,可得想想前番南京事件,多少官紳豪門於期間灰飛煙滅,有此前車之鑑,我等除卻照章執行外,可不敢隨便開了口子,這御史與廠衛可不是好相與的!”

酒至半酣,田一農已是略有酒意,說話也變得直接起來。

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六百八十四章 軍醫制、西北邊鎮現狀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九十九章 抵達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進忠的春天來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八十章 困難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敵第五百四十二章 帶西夷開開眼第七十章 商路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二百七十七章 覲見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賽第九章 皇莊5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複雜的移民工程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賞、佈防圖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十六章 平叛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來複仇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六章 皇莊2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殺無赦!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二十九章 整頓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五百四十四章 誘之以利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五百四十八章 開海面臨的阻礙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軍抵達馬尼拉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貿這塊大蛋糕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九十二章 分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