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

派遣“逐日”級戰列艦護航的目的,其一是爲了檢驗其適航性能,其二也是爲了向歐洲各國炫耀武力。

放眼整個天下,除了華夏文明圈講究仁義禮智信,其餘諸多國家都崇尚叢林法則,以弱肉強食爲立國之根本,但凡武力強悍者,必會對他國發動侵略行徑,以掠奪他人資源,壯大自身實力。

面對這樣兇險的世界,倡導並推崇儒家文明的華夏也應該做出改變。

溫良恭儉讓只能用以修身,但絕不可以當做治國理政的指導方針。

內聖外王是朱由檢的最終理想,並且一直在踐行之中。

這四字方針將會被寫進皇明祖訓中,後代子孫皆不可違。

大明將會始終以王者之姿態與其他國家交往,而強者爲尊的基礎就是強大的武力。

在順利到達歐洲之後,“逐日”級戰列艦將會對西班牙、葡萄牙、英國、荷蘭、法國、普魯士、瑞典等歐洲強國進行一系列“友好”訪問,並將邀請各國海軍擇機與大明海軍編隊進行聯合演習。

說是演習,其實就是讓歐洲諸國開開眼,看看當今之世最強大的炮艦是何等的威力。

英國海軍已經見識過“崑崙”級戰艦火力之兇悍,但與“逐日”級相比,“崑崙”級八十門巨炮的火力已經明顯不夠看。

朱由檢相信,這種最先進的戰列艦會讓所有歐洲人對大明敬畏無比,大明商品銷路將會更加通暢。

“逐日”級並不是大明海軍目下的終極目標,在建造六艘同級別的戰列艦之後,這個模板的炮艦將會停止建造。

金州造船廠正在新開一座大型船塢,一種滿載排水量高達三千五百噸的“盤古”級巡洋艦,將會在三年之後在這座船塢誕生。

在蒸汽動力沒有得到應用之前,“盤古”級這種海上怪獸,將會在數十年內縱橫各大洋之間,併成爲世界各國海軍的噩夢。

新型巡洋艦將會搭載一百八十門各種口徑的火炮,自身便可以形成遠中近三層火力打擊,這種火力配置,足可以單獨應對敵人各種型號艦船的攻擊。

毫不誇張的說,如果與某國海軍發生交戰,一艘“盤古”級巡洋艦足可匹敵一支小型艦隊,若是再有數艘“補天”、“裂天”級護衛艦協助,這個混編艦隊足可以覆滅大多數歐洲國家全部海軍艦船。

按照預算,“盤古”級每艘將會花費七十到八十萬銀幣,最終建造數量爲六艘,其中兩艘配置在南海艦隊,兩艘配置在北海艦隊,兩艘配置在印度洋艦隊,從而形成六個大型混編艦隊。

按照所屬火力高低搭配的原則,每一艘巡洋艦會搭配一艘“逐日”級戰列艦、一艘“崑崙”級驅逐艦、四艘“補天”或者“裂天”級護衛艦,外加一艘兩千噸補給艦。

這種配置的混編艦隊,至少在五十年內遙遙領先與世界各國。

據朱由檢得到的信息來看,作爲當今海上最強國的荷蘭與英國海軍,其旗下擁有的大部分炮艦,火力配置也就是與“補天”、“裂天”級相當,或者是稍強,但數量並不算太多,而“崑崙”級這樣的戰艦則是作爲兩國各艦隊旗艦的存在。

眼見得千百年來一直默默無聞的大明,突然崛起於海上,並且還是以強者的姿態君臨天下,要說其他國家沒有羨慕嫉妒恨是不可能的。

除了英國這個海上強國,包括與大明關係已經非常密切的荷蘭,對於大明這種“爆艦”方式也是矛盾的很,因爲以現在以及可預見的將來總體發展趨勢來看,大明海軍異軍突起的同時,將會把荷蘭海軍遠遠甩在身後,並且這種差距會越拉越大,荷蘭方面對此根本無可奈何。

沒辦法,大明太有錢了。

不論是現在還是以後,海軍都是極爲燒錢的軍種,但同時也是各國最爲重要的、最依賴的武裝力量,可要是國力太過衰弱,你就只能眼睜睜看着別人的炮艦在眼前耀武揚威。

以荷蘭、英國等國的國體和國力來講,明知道這個道理,但他們根本不可能做到像大明這樣無節制的燒錢,實力不允許啊。

當荷蘭方面炮艦設計專家得知幾年後面世的“盤古”級的造價時也是感慨不已,在聽聞大明將會建造六艘這種型號的巡洋艦後,荷蘭人更是面如土色。

此舉預示着,從此之後,海上霸主的地位將毫無爭議的歸屬於大明,從此之後,只能爲友,不可爲敵。

大明實在是太有錢了。

這可是四百餘萬兩銀子的鉅款啊!

荷蘭政府每年的財政收入也不過是略高於這個數字,可這筆收入要用於國內的各種建設和福利開銷,年底時略有結餘,或者是赤字不大,就已經是燒高香了,而大明皇帝直接毫不猶豫的批准了這項天文數字的支出。

再加上其他炮艦的建造,荷蘭人稍微匡算一下便知道,大明今後每年在海軍方面的投入就多達兩百萬大明銀幣,這是歐洲諸國財政無法承受的。

在得知大明海軍整體發展思路和計劃後,荷蘭政府更是隨即加強了與大明各方面的聯繫,並放出風聲,希望與大明簽署一份永久同盟條約。

跟強者做朋友纔是唯一正確的出路。

爲了表示自己的誠意,荷蘭政府以及東印度公司的商船,在前來大明採購商品時,每次都會將數量不等的、各種類型的人才帶到大明。

因爲他們知道,大明皇帝喜歡蒐羅人才,尤其以數學、物理、製造方面的人才爲最佳,只要能討得大明皇帝陛下的歡心,那份荷蘭方面極其渴望達成的永久同盟條約,很可能最終會被大明皇帝批准。

當然了,這也是朱由檢獲悉荷蘭人的意圖後,刻意讓鴻臚寺放出的消息。

既然你有求於我,那就要拿我喜歡的東西來交換,要不我不就成凱子了?

國與國之間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恆不變的友誼。

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敵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五百二十九章 紅夷特使聯合到訪大明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五百四十四章 誘之以利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濟格的夢想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下,沒忘了分化鄭家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八百一十章 給平戶藩的大禮包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二百七十二章 衝鋒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八十八章 兵亂第四百二十七章 潰敗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八十八章 兵亂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一百章 心安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源乳業的模式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宮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來嗎?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