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城外

壽州城南門數裡外,二十萬流賊的營地遍佈山野,到處是五花八門的營帳草棚,營地內的賊人們,三五成羣的聚在一起,或是飲酒作樂,或是耍錢賭博,或是聽曲唱戲,或是嬉笑打鬧,或是帳內酣睡,整個營地彷彿趕集般熱鬧無比。

營地中心位置樹立着一座大帳,這是闖王高迎祥的營帳,足以容納百十人的帳內,高迎祥、張獻忠以及流賊的主要頭目正在飲酒議事。

由於天氣炎熱,大帳的數個帳門全部撩起,帳內衆人俱是赤裸上身,有的甚至只穿着一條犢鼻短褲,酒酣耳熱之際,一陣過堂風吹過,頓時引得衆人大呼舒爽。

高迎祥放下手中的酒碗,斜楞一眼正在伏案大嚼的張獻忠後開口道:“敬軒,待打下壽州,奪得糧草後,俺預備直接向西,取潁上、潁州後進入河南;哪裡纔是俺們大展身手之地,你是如何打算?繼續和俺合兵一處,還是分兵去別處?”

張獻忠直起身子,口中嚼着一塊半生不熟的牛肉,含含糊糊的道:“闖王,俺老張的意思是,俺們打完壽州再去鳳陽走一遭,鳳陽沒城牆,再搶一次補充糧餉,順便和搖天動老馬合兵。搶完鳳陽俺們再向東走走,打下個把府縣,讓朝廷尋思俺們是想打南京,南直隸衛所兵早就朽爛,到時候朝廷就得從中原調兵保南京,河南除了盧閻王能打,其餘官軍根本不行,只要把盧閻王調開,俺們虛晃一槍殺回河南,還不是想打誰打誰!”

高迎祥思襯一會,覺得張獻忠所言卻是有理。自己起事以來,唯獨在盧象升手下吃過大虧,對上其他官軍,他高迎祥還真的半點不懼,張獻忠這聲東擊西的計謀要是成功,盧象升很可能被調到南直隸地區,江南是朝廷的糧賦重地,不容有半點閃失,一旦盧象升離開河南,就少了一個心腹大患,自己再殺回河南,聚攏流民乘勢打下開封,那可就是天下震動了。

不過張獻忠的計謀雖好,卻顯得自己不如他是的,要是完全按照他的主意行事,那自己這個闖王不就很無能了嗎?

高迎祥哼了一聲道:“朝廷那些文人一個個奸猾似鬼,敬軒你這計策是不孬,可俺覺得騙不過那些大頭巾。往東都是河流塘灣,俺手下萬餘精騎可展不開手腳,萬一碰見能打的南直隸兵馬,俺們陷進去不划算。你要是想打你就領着手下往東,俺還是往西折返河南,盧閻王俺不懼他!”

張獻忠豈能看不出他那點小心思,知他就是心胸狹窄之人,容不得別人比他強,但誰叫人家實力雄厚呢?形勢比人強,目前這態勢下,自己還得指望他遮風擋雨,要不然自己一旦分兵出去,朝廷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將自己剿殺,焚燬皇陵可是誅十族的重罪。

心思電轉之間,張獻忠一拍大腿,笑道:“着啊!還是闖王高明啊!俺忘了闖王麾下那萬餘精騎了!南直隸一帶河網密佈,確實不是騎兵用武之地,俺老張想岔了!怪不得天下義軍以闖王爲首,就是因着闖王看的明白!俺老張佩服!”

高迎祥端起酒碗喝了一口,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俺高迎祥從一個販馬商戶,到今日手下精兵數萬,靠的不是猛打猛衝,靠的是這裡!”說罷放下酒碗,用手指點點自己的腦袋,然後繼續說道。

“俺也是讀過兵書的人,胸中自有韜略。不是俺吹,放眼大明,像俺這樣精通謀略,能指揮千軍萬馬的就沒幾個!別看敬軒你從過軍,你不就是個官軍隊正嗎?和俺比還是差了一些,哈哈哈哈!”

張獻忠心中冷笑:老子好歹念過幾年私塾,從軍後也經歷不少戰陣,行軍佈陣,安營紮寨都是精熟無比。你一個馬販子,除了會寫自家名字外,還他孃的熟讀兵書,你認得兵書上的字不?要不要臉?還精通謀略,我呸!你能聚攏這麼多人,靠的是你大手大腳的撒錢,要不誰稀罕跟着你?

大帳內其他頭領都在大呼小叫的酣飲笑鬧,並沒人關注這兩位大首領之間的對話。

張獻忠笑道:“俺老張這輩子就服闖王一人,俺就跟着闖王幹!闖王去哪俺去哪!”

高迎祥讚許的點頭道:“敬軒,俺高迎祥在這撂下句話,將來俺真是要成了事,俺封你個天下兵馬大元帥噹噹!”

張獻忠心中不屑之極,面上卻是無比的感激之色,鄭重的拱手道:“闖王這話叫老張心裡熱乎乎的,沒啥說的,闖王但有令下,俺絕不含糊!”

高迎祥面帶微笑頷首道:“眼下着緊的事就是打下壽州,俺們到這已經兩天了,適才軍中來報,糧草不多了,二十萬人馬嚼用一日所耗極多,這壽州周邊有錢人早就提前帶着家產進了城,俺估摸着,只要打下壽州,一月之內糧草就不用犯愁了!這樣吧,敬軒,攻城的重任俺就交給你了,俺得調集精騎收拾後面的官軍馬隊。俺給你打包票,破城後三日不封刀!”

張獻忠心中大罵不止,知道高迎祥不滿自己每次作戰都縮在後面保存實力,這次是打定主意消耗一下自己的力量。但剛剛二人聊得那麼熱乎,人家都準備當了皇帝封自己大元帥了,這次實在是不能再推脫了,要不高迎祥真的會翻臉。

“闖王放心,俺定會盡快拿下壽州!只是手下的兒郎們兵刃箭只不足,還望闖王給補充一下!俺這就回營準備,只待闖王補給到來,俺立刻帶人攻城!”張獻忠站起身,慷慨激昂的表態道。

高迎祥心中惱怒不已。隨着他勢力的壯大,各路流賊頭領見到他都是阿諛奉承,他的命令無人敢不遵守,這也使他漸漸養成了頤指氣使的習慣,所以最不願別人在他面前提條件。只有這個黃虎屢次拐彎抹角的抗命與他,這次眼看推脫不過,便張口要這要那的,高迎祥真想拔刀剁了他。但現在後有官軍,前有堅城,實在不是翻臉的時機,罷了,且忍他一忍,待破城以後一定遣人尋機幹掉他!

高迎祥站起身來,豪爽的一揮大手道:“天下義軍本是一家,些許兵甲算的甚!敬軒且回營準備,本王這就着人給你送去!不過本王要看到壽州兩日之內打破,如若不然,敬軒,軍令可不是鬧着玩的!”

張獻忠低頭拱手道:“闖王放心!兩日之內定會拿下壽州!”說罷,張獻忠抱起身邊的盔甲,也不披掛,招呼孫可望、李定國等幾個義子離席匆忙而去。

出了大帳,李定國一聲唿哨,十餘名用過酒食正在陰涼處歇息的親兵趕忙起身,撒腿跑向拴馬的草棚下,將各人的坐騎牽過來,張獻忠將盔甲往馬鞍前部一搭,然後翻身上馬坐在馬鞍的後半部,雙手扯住繮繩,兩腿一磕馬腹,黃驃馬忽的竄了出去,身後衆人連忙上馬後跟了上去,一行十餘騎直奔自家營地而去。

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後事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幹什麼呢?第六章 皇莊2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六章 皇莊2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宮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輔的兒子就是不一樣第三十章 預謀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極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七百零七章 帶着文臣武將去靶場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敗虧輸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三百六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