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5 決戰

在年前的閱兵典禮時,李自成看着威風凜凜地受閱部隊,排着整齊的方陣,雄赳赳氣昂昂地在衆多百姓面前,在文武百官面前,在皇上面前誇功而過。對此,他身爲軍人的一員,自然是無比羨慕的。

可此時此刻,他再沒有去羨慕別人。他有絕對的自信,以後等着別人來羨慕自己吧!

他的部下,同樣無比激動,跟着李自成一樣,抱拳跪地,齊聲大吼道:“爲陛下效死,萬死不悔!”

崇禎皇帝注視着他們,微笑着伸出雙手,虛扶示意道:“諸位將士都平身吧!”

等李自成他們都起身,重新莊重地站立在那裡時,崇禎皇帝轉頭看向右側的大方陣,臉色嚴肅起來,認真地要求道:“你們的前輩,即將畢業出征,爲我大明奔赴疆場,保家衛國,開疆拓土!你們向前輩們敬個軍禮,祝福他們!”

聽到這個要求,左右兩邊方陣的將士都楞了下,不過他們馬上反應過來,立刻,新生們轉身側向李自成他們,同時又不會對皇上失禮,舉手敬禮,神情肅穆。

李自成等人見了,也沒有人吩咐,也同樣側身面向新生方陣這邊,舉手敬禮迴應。

廣場上,寒風呼嘯,可每個人的心裡,此時卻是熱熱的。不管新生老生,每個人的熱血在沸騰,心情在激盪。此時的他們,絕對沒有想到,他們的這個過程,在以後成爲了每屆將士畢業和每屆新生進入大明高級武備堂時候的標準儀式。

畢業生進入各部隊爲國效力,新生祝福前輩百戰餘生,立下功勳。

禮畢,向皇帝辭別,跨上早已準備好的戰馬,出了營門,迎着寒風,絕塵而去。

崇禎皇帝看着他們消失在營門口,心中同樣激動起來的情緒慢慢地平復下來,不過還是很高興。這個李自成,和原本歷史上的命運,將大大不同。希望他能爲大明把西伯利亞佔下來,同樣會留名後世,並將比原本歷史上的名聲好無數倍。

等回到皇宮,崇禎皇帝稍事歇息的時候,進入聊天羣,發現雲南那邊有消息過來,說洞吾他隆王盡起大軍,往北進發,要和朝廷大軍進行決戰了。

“呵呵,從之前的跡象看,那他隆王覺得已經策反了兩家土司軍隊,就以爲能打贏這場決戰了?”崇禎皇帝不由得心中笑了,“既然如此,那朕也應該讓溫體仁去準備準備,回頭就該公佈藩王海外封建的事情了!”

自從有了朱燮元的提醒之後,閔洪學暗中加強了對各路土司的監控。另外,廠衛也有部分力量到了雲南,同樣在暗地裡看着。這雙管齊下之後,消息都彙總在聊天羣中,由閔洪學進行分析,果然發現了問題。

至於唐王,雖然在聊天羣中,但根據閔洪學的建議,沒讓他知道這事。畢竟唐王年輕,且從未經歷過大事。就怕他沉不住氣,露出些什麼,打草驚蛇就不好了。閔洪學就是要趁這個機會,讓他隆王上鉤,一舉解決洞吾的主力,而後就能舉兵南下,攻佔洞吾全境。

聊天羣中,崇禎皇帝點了溫體仁的圖標,把這個事情對他說了,讓他去做準備,說到最後時,他再次提醒道:“朕關注着洞吾戰事,等決戰有了眉目,確保勝利之後,就可以公佈天下,同時舉辦唐王所屬田地的拍賣。”

崇禎皇帝自從把瑣事丟出去後,內閣包括首輔溫體仁,都快忙成狗了。畢竟大明這麼大的疆域,又在發生那麼多的事情,彙總到內閣要他們給出處理意見,這可是一個非常大的工作量了。相對來說,司禮監只是判斷內閣給出處置意見是否合理,反而工作量要小不少。

因此,溫體仁對於洞吾那邊的進展,並不是很瞭解。此時一聽崇禎皇帝所說,不由得大喜過望,如果唐王封建洞吾之事能成了,那唐王所屬田地拍賣後就能收稅,這筆田賦相對整個國庫收入來說,已經不多了。可要是天下所有藩王的田地,在以後都能收稅,那這筆收入就高了!

另外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好處,就是大明從開國以來,宗室數量已經到了難以承受的程度。以至於從嘉靖朝開始,都對新的宗室進行刁難,甚至長期不承認,以避免越來越重的宗室負擔。如果再往下去,宗室數量還不知道會有多少,帝國實在難以承受。

可要是藩王全部封建海外,那這些藩王一系的宗室自然也要去海外。而且他們的俸祿,自然是已自成一國的藩王承擔。這對大明帝國來說,將會放下一個非常重的包裹!這種局面,對大明,對宗室都有好處,算是雙贏局面!

溫體仁正是想到了藩王封建海外的這種種好處,他不由得非常關心洞吾那邊的戰事。畢竟作爲唐王封建洞吾的第一例,能否成功是會影響後續藩王封建海外的國策,因此,他很是擔心,就回復崇禎皇帝道:“陛下,要不,等大軍佔領洞吾全境之後,再行宣佈如何?”

崇禎皇帝聽了,明白他的擔心,當即對他說道:“此戰我軍已經掌握情況,而他隆王卻對此一無所知,自以爲可以裡應外合。另外白杆軍也已秘密到達雲南,正在休整中。在戰事差不多的時候,突然出現,相信他隆王有的哭。溫卿只管準備就是,等朕回頭給你好消息!“

“老臣遵旨!”溫體仁見了這條信息,心中放了一大半心思,便遵旨而行了。

在他們對話中的主角之一,洞吾他隆王此時正領着大軍北上。

他選擇的行進路線是沿着大金沙江逆流而上。如此一來,他的水軍能運糧草物資,省力很多,路上的消耗也小一些。那江面上,密密麻麻的船隻,幾乎都要把江面給堵住了。這其中,不止是戰船,其他船隻也有。是他隆王下令徵集了所有能徵集到的船隻,用於運輸大軍所需。另外還有無數民夫,用於沿途的拉縴。

這江上,帆船遮天蔽日,這江邊,則行進着連綿不絕的軍隊。這其中,爲數最多的是普通步卒,身着簡陋,如果不知道的人,還以爲是民夫撿了武器而已。當然了,精銳步卒也有,就在中軍附近,有布甲,棉甲,還有鐵甲。他們有的背上揹着一塊圓盾,腰間挎着一把腰刀,是刀盾兵;還有的,空手走着,他們的武器,是長盾,自己扛着行軍是不可能的,放到船上去運送也不可能,萬一有戰事,都來不及裝備。因此,他們是用車運着長盾,有民夫幫他們趕車推車;還有的則是揹着一張步弓,掛着幾壺箭,這是弓箭手了;

在所有的兵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騎軍和象軍。特別是象軍,高高大大,那些騎兵走在他們的前方後方,一比較起來,真是不夠看的。如今只是行軍狀態,因此大象沒有披藤,等到戰時一掛藤甲,弓箭對大象的傷害可以忽略。戰場之中,大象橫衝直撞起來,誰能擋其鋒?可以說,這支象軍是他隆王手中的王牌。

他隆王本人也沒有坐船,而是騎在一頭大象上。這頭大象成通體白色,是頭成年壯象,象背上有特製的鞍,上面可以坐三個人,甚至更多。這個象鞍和別的象鞍還不同,上面有蓋子,能擋住陽光的照射。

他隆王坐在那裡,看着江上江邊的軍隊,心中也是豪情萬丈。忽然,他用手一指行進中的軍隊,對身邊的重臣問道:“明國有個成語,投鞭斷流,孤之軍隊,也能做到吧?”

“那是自然,殿下之軍隊,遠超明軍,此戰,我洞吾必勝!”

他隆王聽了,看了他一眼,心中很舒服,已經和兩家土司達成攻守同盟的事情,他誰也沒說。畢竟這事實在太過重大,還是要保密爲好!因爲,身邊重臣的答覆,讓握有底牌的他,感覺很是不錯!

這時,前頭飛馳而來幾名騎士,是他的親信大將,也是他的先鋒將過來了。這讓他有點皺眉,不好好在前方坐鎮,跑來中軍是幹什麼?

洞吾的戰馬,遠不能和大明北方的馬相比,個頭顯得小很多,他隆王不得不低下頭,看着自己的親信先鋒將跑到眼前,看他一頭的汗水,知道他來得急,便皺着眉頭問道:“怎麼了,可是前方有事?”

如果前方有事,主將就更應該留在那裡,而不是親自跑來中軍。

只見他的先鋒大軍滾鞍下馬,往地下單膝跪地準備稟告,可讓他有點尷尬的是,他隆王並沒有讓大象停步,在往前走。於是,他又不得不站起來,趕過去仰頭稟告道:“殿下,我軍先鋒斥候已經發現明軍夜不收,併發生了多次交手。如今,我大軍進攻的消息,怕是被明軍知道了。”

“就這事?”他隆王聽了,不由得有點不高興地說道,“你不該來中軍的!”

剛纔不讓大象停下,其實就是在表達他心中的不滿。

先鋒大將自然接受到了這個信號,可他還是堅持要把心中的想法說出來,就聽他大聲奏道:“殿下,兵貴神速,我軍應該快速出擊,儘量在明國大軍集結之前,先行攻下孟密!照如今的行軍速度,等我們到達孟密的時候,木邦、孟養等地的明軍,甚至還有其他地方的明軍都已經趕到孟密增援,到時候,我軍打下孟密的難度就太大了!”

他們這支大軍行進的方向,就是去孟密,這個離阿瓦最近的被明軍攻佔的城池。

他隆王聽着他的大聲稟告,一臉地焦急,不由得眉頭鬆了開來。有內應的這個事情,不但重臣不知,哪怕他的心腹大將也不知道。不但是爲了保密,也是爲了一旦這張王牌用出來,從而打贏明軍的話,能更大效果的增加他的威望。他隆王只是先王的弟弟,能走到今天這一步,就是因爲他善於操縱人心。

不得不說,他隆王確實算是一個狡猾的人,換成洞吾這邊的話來說,是個賢明的君主。“他隆王”這個詞在洞吾的意思,就是“死於國家繁榮時期的國王”。由此可見,其能耐確實是有的。

此時聽了手下大將的諫言,他微微一笑,露出胸有成竹的神態,淡淡地回答道:“這個不用你操心,孤就是要給明軍這個機會,讓他們把各地的大軍集結在孟密,而後一舉殲滅之!”

說到這裡,他低頭看着底下將領的眼睛,露出一點威嚴道:“對於孤之策,你是沒有信心,還是覺得自己沒有這份能力,怕了明軍了?”

一聽這話,他的先鋒大將就激動了,立刻單膝跪地表達忠心道:“末將豈會怕了那些明狗,末……末將……死戰……”

大象還是沒停,這一跪下去就只能瞧見大象屁股,還有屁股上的那小尾巴在一甩一甩的。於是,他站起來,快步跟上,又一次表達了自己的忠心和能力後,才翻身上馬,趕往前方去了。

既然殿下有如此的雄心壯志,自己身爲殿下的心腹先鋒大將,又豈能示弱,大不了,爲殿下戰死疆場,已報君恩。先鋒大將一邊騎馬疾馳,一邊心中如此想着,可他馬上又醒悟過來,自己這麼想,好像是怕了明軍,真是不應該。想想自己的王,從前南征北戰,未嘗有一敗,甚至連西夷擁有那麼犀利的火器,不照樣被王打敗吊死。明軍又怎麼了,就算集結大軍又怎麼了,要相信自己的王,這一次也一定會打贏明軍!

這麼想着,他的信心便更足了一分,到達前鋒軍中後,傳下將令,堅決貫徹他隆王的旨意,控制着先鋒軍緩緩逼近孟密,就給明軍一個集結的機會。

明軍夜不收不斷地把洞吾大軍的消息稟告到孟密,一如他隆王所預料,各地的明軍也趕往孟密,一場大明和洞吾的主力決戰,便逐步成型。當然了,所謂大明的主力,其實也就是雲南這邊的一支軍隊而已,而洞吾,則是真正的舉國之兵。

感謝再取個名,anniexie,阿古納,的打賞!

107 射人先射馬1166 誰扯711 應付一下1292 新的封爵途徑853 還想動手打人?169 有點慌了402 同性相斥是個僞命題(第三更)348 皇太極的圖謀280 不拆長城非好漢(第三更)103 師夷長技以制夷745 偷懶363 寧完我的機會539 林丹汗猶豫了161 胡扯的下限457 殺神(加更)926 不可能事事都圓滿1184 死要面子活受罪371 新軍配屬273 大明路橋公司377 圖謀吳襄564 就怕豬一般的隊友(第四更)1243 是我們大明1144 王師到了716 盧象升的決定47 試用期結束101 明軍的動向971 狡猾的皇太極1025 決戰196 密商376 張定國的問題341 大明參謀長聯席會議297 軍器制度革新(第五更)273 大明路橋公司1022 崇禎兒子的悲哀971 狡猾的皇太極1135 南洋局勢876 叔叔幫你報仇1154 猜對了358 清丈土地697 水師安排875 生活總是要調劑下的(第三更)858 缸無粒米455 反正禮多人不怪182 晉商會議836 小目標1116 明暗兩套249 熱烈歡迎857 飛車548 梟雄的下場846 皇太極的結局343 盧象升的提議607 合約(第三更)1317 震撼492 傷卒安排772 吟詩作賦951 誰的責任1190 宗室藩王大會504 真當大明是病貓(第三更)1258 裝吧291 家世背景終歸會用到532 傳國玉璽520 爲了秦地百姓194 水泥出世1308 誘捕753 決戰594 派他過來太對了(第三更)855 裡面是什麼?1169 錢家1056 天大的好消息272 盧象升的手段很簡單(第五更)1147 一心只讀聖賢書762 此戰禍根685 反常724 聊天羣的缺陷1247 豪奴368 曹變蛟之秀(第三更)237 呂宋島總督的建議書1261 東方人太兇殘了126 國與國的關係1117 新的誓言1250 奇葩的猜測264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1047 你就繼續裝657 御前會議定對策1165 他要戰那便戰!796 遠交近攻645 踩着盧象升的臉1285 火拼21 大明有救了56 竟然連老女人都有興趣512 大明劉家將1173 南亞之變1186 大局已定638 今晚本貝勒要在鎮子裡過夜83 與國永存819 可以衣錦還鄉678 請陛下指點(第四更)178 這加進了啥人302 瀋陽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