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富庶

崇禎十八年五月十五,黃曆有云,此日衝龍煞北,諸事不宜。

這不是迷信,事實證明已故老國丈周奎的預言是對的,的確是諸事不宜,遠道而來志在必得的淮陰侯就中了招,他麾下四萬大軍被不足八千中衛軍打的亂花流水,鎩羽而歸。

好在這場戰爭持續時間很短,從開始到結束,滿打滿算,不過一個時辰,可謂來也匆匆,卻也匆匆。雙方都沒有傷筋動骨。

唯一傷亡慘重的要數三千多青皮漕幫馬幫,這羣暴民本想跟着劉芳亮北上,到北京打打秋風,沒想到最後卻把自己小命搭上。

至於其他傷亡,都在雙方承受範圍內。

中衛軍步兵損失一百多人,騎兵損失五十多人,順軍步甲死傷六百,老營精騎損失三百,順軍傷亡是明軍五倍以上。

考慮到順軍四萬多人的體量,一千人損失完全可以忽視。

與半年前發生在京師西郊的密雲大戰相比,中衛軍與順軍的戰鬥實在是乏善可陳。

不過對交戰雙方來說,意義卻是非同小可。

經此一戰,劉芳亮的皇帝夢終於醒了。

劉芳亮一度以爲自己有問鼎中原稱王稱帝的實力,現在看來,他和朱由檢的差距還很大。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順軍怕不是中衛軍對手。

所以佔據京城什麼的,還是交給多爾袞他們去幹吧。

你永遠不可能叫醒一個裝睡的人,能叫醒他的只有他自己。

順軍與中衛軍之間差距,已不是單純靠數量所能彌補。

劉芳亮不是沒遇見過對手,幾年前,他在河南,與孫傳庭血戰,在付出巨大代價後,纔將幾千白桿兵全部殲滅。

然而和中衛軍相比,孫傳庭的白桿兵還有不小差距,至少他們在身處絕境時會選擇投降,而中衛軍完全不懼生死。

當看見區區三百明軍騎兵便將八九百老營精騎徹底擊潰碾壓,劉芳亮徹底斷絕了北定中原的幻想。

“明軍還是有兩把刷子,京城不可取啊,金鑾殿上的位置太燙屁股,這狗頭皇帝,咱不做了!走也!”

這兩句感慨頗具浪漫主義氣息,類似與秦末的項羽漢末的曹操,如果劉芳亮能夠名垂青史,這幾句話必然也會被記載下來,類似於“我可取而代之,”“天下無孤,不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

然而劉芳亮本人卻是極度理性的。

他的理性表現在,這次雖然吃了敗仗,損失了些人馬,卻嚴束部下,不讓他們燒燬麥田。

所以當馬秀才提出一把火燒了皇田時,被劉芳亮狠狠扇了一耳光。

“奶奶的腿,虧你還讀了那麼多聖賢書,這種絕戶計也能想出,奶奶的腿!擱在往前,老子就要割了你舌頭!”

此刻馬秀才臉上印着五根手指,火辣辣的疼,伸手護住自己小白臉,一臉委屈表情。即便如此,他還是拼勸諫:

“大將軍,不可有婦人之仁啊!把麥子留給朱由檢,只會讓明軍實力更加強大,”

“滾!燒了皇田,山東要餓死多少百姓!奶奶個腿,你們讀書人有良心嗎?你還有良心嗎?老子真想把你心掏出來看看是不是黑的,”

劉芳亮是正兒八經莊戶出身,知道燒掉即將成熟的莊稼意味着什麼。

馬雲騰還要說話,被劉芳亮喝退,“閉嘴!你想報仇,自己去找朱由檢,老子不殺人了!”

南陽秀才一臉愕然的望向劉芳亮,沒想到大將軍翻臉比翻書還快。

“滾,滾回南陽,老子最見不得回回兒!再不走,老子就送你下去和你兩個兄弟團聚!”

馬雲騰臉色陰沉,拂袖而去。

左右親兵望向馬秀才離去方向,各人揚起順刀,面露殺意。

”讓他滾吧,不用殺他,朱由檢會殺他的,”劉芳亮微微頷首,意味深長道:

“老子以後不能亂殺了,否則就和朱由檢沒什麼兩樣了,”

這當然不是淮陰侯良心發現聖母心氾濫,這位亂世梟雄,別說燒皇田,屠城滅國也毫不心軟。

之所以沒有報復,原因很簡單,劉芳亮害怕朱由檢報復自己。

實際上,戰勝順軍後,朱由檢沒有下令繼續追擊,就算是放了順軍一條活路。

這種情況下,再燒人家麥子,惹毛了暴君崇禎,搞不好中衛軍會從山東追到河南,把他們全部活剝皮。

而且這只是宏光皇帝與崇禎皇帝之間的戰爭,劉芳亮不過是來打打秋風,如果明軍不堪一擊,他就順便攻佔北京,過一把皇帝癮。

現在看來,自己根本佔不到什麼便宜,那就要趕緊開溜,犯不着在山東死磕。

只要實力尚存,回到江淮,自然不愁吃穿。

三萬多順軍垂頭喪氣走在臨清與聊城之間的土路上,路面上塵土飛揚。

與王師北上時大不相同,此時沒有士人鄉紳出來歡迎,更別說犒賞。

馬雲騰滾蛋後,劉芳亮眉頭緊皺,很長時間都沒有說話。

“大將軍息怒,不要和個酸儒秀才一般見識,“

燕王朱常濟策馬靠近劉大將軍,小心翼翼道:

”大將軍,有個壞消息要告訴你,咱們上萬石糧草讓明軍給截去了,弟兄們糧草不足,怕是走不回河南了”

朱常濟現在儼然已經成了劉芳亮的智囊,大將軍對這位叛變藩王倒也頗爲器重,畢竟他從前是朱由檢身邊心腹,留着此人將來還有很多用處。

“不需要你提醒,老子知道!”

劉芳亮怒氣衝衝,心裡窩火,他奶奶的,當初打順風仗的時候,這些個土豪劣紳,個個爭先恐後跑來給劉芳亮送米送面,生怕落在旁人後邊,現在看劉芳亮他們戰敗,自然也沒人來過問王師了。

朱常濟心領神會,連忙道:

“這些個土豪劣紳,平日裡魚肉鄉里,侵佔了多少好處!個個都是牆頭草,朱由檢來時,就投靠明軍,大將軍來時,就投靠順軍,這山東留給朱由檢去管也好,咱們就·····”

劉芳亮擡頭望向朱常濟,嘿然一笑:“燕王和我想到一塊了,”

隨即對身邊幾名副將道:

“奶奶個腿,這些個土豪劣紳,見咱們打了敗仗,連口水都不給喝,奶奶個腿,搶了他們,”

崇禎十八年五月下旬,王師由濟南撤退,路經聊城臨清,裹挾流民,大肆搶掠當地鄉賢豪紳,名曰“王師來了不納糧”。聊城城東李氏,臨清城北劉氏,皆當地名門望族,被劉芳亮劫掠一空,妻女遭人***慘不忍睹,土豪劉曉博被當衆斬首。

崇禎十八年,五月十八日,劉芳亮率五萬人馬返回淮陰,其中包括新近裹挾的一萬多流民。

此時淮陰已被宏光朝廷攻克,唐王朱聿鍵被梟首城頭,劉芳亮隨即派人將淮陰城中明軍趕走,並派人將朱聿鍵首級送往北京,這也算是向朱由檢示好,畢竟唐王不是劉芳亮親手殺害的。

劉芳亮大軍繼續向南,逼近南京,順軍藉口糧餉不足,譁變在即,在淮陰以南繼續搶掠,要挾宏光朝廷,索要白銀三萬兩,糧草無算。否則將投靠朱由檢。

劉芳亮慘敗的消息在江南傳播,亂軍威脅下,南直隸風聲鶴唳,各地鄉紳紛紛上書,請求宏光皇帝採取對策,保住他們家產。

然此時左良玉忙於攻伐川蜀,決心做四川王,其餘幾位總兵,面對洶涌而來的劉芳亮,或主張詔安,或主張剿殺,爭論不定。

朱常渭自知不能控制衆人,隨下詔說要死守南京,誓與南京共存亡。

這樣的表態把江南各種東林黨大佬嚇得不輕。

沒有人願意和南京共存亡,尤其對這些家產都在南直隸的土豪劣紳們,朱常渭可以一無所有,只要他的兵,東林黨和他不一樣。

在宏光皇帝的軟硬兼施下,江南士人再次籌集糧草餉銀,犒勞王師。劉芳亮受到銀子糧食後,立即上書,表示自己正秣馬厲兵,準備再次大軍北伐,剷除暴君。

這當然只是套話而已,除非朱由檢暴死,或者多爾袞攻陷北京,否則打死他也不會再和中衛軍交手了。

經此一戰,宏光朝廷與劉芳亮關係徹底破裂,淮陰侯也很自覺的佔據淮陰以北,山東以南,不敢輕易南下。對宏光朝廷只是聽封不聽命,宏光朝廷短時期內也無力北伐,雙方又回到戰前的態勢。

此戰,崇禎皇帝收穫甚豐。

劉芳亮遺棄在濟南的三萬多石糧食,兩萬多兩白銀全部上繳國庫,朱由檢對順軍並沒有表示感謝,因爲這些銀子糧食大都是忠君愛國的江南士紳捐獻來的。朱由檢對江南鄉紳也沒有表示感激,因爲他們的銀子都是崇禎皇帝本人的。

崇禎皇帝望着眼前堆積如山的金銀珠寶,忍不住大聲感慨:

“江南真是富庶之地啊,等朕把山東經營好了,也要過去搶他一把!”

第三百章 前程第三十六章 射擊第一百九十章 佛奴第二百二十八章 孝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亂世佳人第三百十一章 開疆拓土第三百章 武士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鍋(李自成的宿命)第三百零五章 清洗第三百五十六章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第九十二章 炮擊第九十一章 排隊第三百零六章 瘟疫之源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平第十一章 藩王第三十七章 青皮第三百零四章 拓荒第二百零九章 轟炸第三百章 英雄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說第三百章 進化第六章 緹騎第三百一十章 傳首第十一章 藩王第二百六十三章 分裂第一百八十九章 豐收第一百四十六章 血戰第三百一十章 浮萍第八十四章 空手第九十二章 包衣第三百零一章 海盜陌路第五十九章 爆炸(日本篇)第二百六十二章 海盜第三百二十五章 登陸之日第三百三十五章 宿怨第六十七章 應對(京師篇)第三百四十一章 俘虜第二百零三章 復仇(收服李定國)第三百五十章 守望者第三百五十六章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第八十九章 留客第三百二十章 殉國第三百一十七章 戰慄黑洞(舊日支配者)第三百零八章 病毒來襲第三百二十七章 狂蟒之災第六章 緹騎第二十九章 皇莊第三百零一章 挫折第二百零四章 出征第二百二十三章 聯盟第三百章 王國(朝鮮限制級)第三十四章 盛京第三百一十章 淨化第三百三十章 征戰莫臥兒王朝(二)第三百十二章 甕中之鱉第二十二十九章 出征第三百零九章 雖遠必誅第三十七章 青皮第七十三章 注射第三百四十一章 黑森靈第三百四十三章 杜美莎第二百六十二章 海盜第一百四十六章 真章第十四章 立威第三百六十二章 敦刻爾克第六十四章 票友(京師篇)第三百四十二章潘神第一百五十三章 半島第九十章 使者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下第三百零三章 盟友第八章 後路第三百十三章 傾國傾城第十八章 王牌第一百八十章 腎虛第三百一十七章 戰慄黑洞(舊日支配者)第二百一十章 衝鋒第四十七章 初戰第三百一十章 天朝王國第十八章 王牌第一百四十二章 屠戮第三百十一章 開疆拓土第三百二十章 殉國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說第九章 抄家第三百零九章 登陸第三百三十三章 掃穴犁庭第六十一章 亂舞(山西篇)第四十六章 夜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半島第一百九十章 貿易第二百六十一章 相煎第三百零三章 時機第二十五章 起兵第一百五十章 光復第八十六章 火併第三百一十五章 困獸猶鬥第三百三十五章 宿怨第三百三十六章 魚死網破第一百章 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