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着眼看世界

拯救大明朝,難不難?

在不同人的眼中有着不同的答案。

崇禎皇帝朱由檢的眼裡,拯救大明朝太難了。

他接手的是一個完全腐朽的國家機器,面臨着太多太多不可逆的惡性循環。

外有皇太極、蒙古侵略,內有層出不窮的農民起義。

天災接連不斷、國家財政乾涸、政府公信力喪失殆盡、官員離心離德、商人賣國求榮、百姓揭竿而起、軍人毫無戰意。

這樣的一個國家,你讓崇禎皇帝朱由檢怎麼救?

時代的侷限性就是在這種時候、這種節點顯示出其重要性的。

哪怕是現在穿越的朱由檢,如果不能將目光跳出國內這個盤子,一樣救不了大明。

除非減丁。

但當目光離開國內,放眼世界的時候就會發現一切早已不同。

海上馬車伕荷蘭已經掌握了這個世界70%的航海貿易,後起之秀的英國已經接連擊敗了西班牙、葡萄牙,正在挑戰荷蘭人在海上的霸權,日不落帝國正逐步走向世界歷史的舞臺中央。

十七世紀的世界,何其波瀾壯闊。

和如此恢弘的大世比,皇太極,算什麼呢?

當朱由檢將目光對向世界,扭回頭再來看皇太極的時候,只會對其報以一聲蔑笑。

即使後者此刻仍然是大明,是他朱由檢最大的敵人。

但皇太極就和歷史上的崇禎皇帝一樣,他的目光,死死盯着眼前的盤子。

皇太極只想着滅亡大明,而他能想到的唯一辦法,就是戰爭。

這不能怪他,努爾哈赤十三副盔甲起兵創下這麼後金,這份成績刺激到了皇太極。

按照這種量算,皇太極擁有八旗幾萬大軍,怎麼也得開疆拓土十萬裡吧?

帳哪裡能這麼算。

兩塊錢一副手套工地搬磚日入兩百,可以翻一百倍。

五個億做生意一年能到十個億,就已經算是商界天才了。

皇太極和朱由檢面臨着同樣的困局,只不過他的國土面積太小,八旗制度的高壓統治下,遼民不會反他,所以內憂僅僅只是一個天災。

而外患方面更是沒有,朝鮮已經被皇太極打服,大明現在也不具備和後金打野戰的軍事實力,按說皇太極的條件要比朱由檢好的多。

可是後金有一點比不上大明。

他沒有出海口!

袁可立開創的東江鎮,牢牢的卡住皇太極的脖子,登萊水師的戰船終日在渤海上縱橫,杜絕了皇太極所有與外界聯繫的道路。

這就是眼界高低在戰略大局上的重要性。

十七世紀是屬於大海的世界,它不再屬於陸地,不再屬於傳統的農業、遊牧業文明,霸權正在向航海文明轉移、向工業文明轉移。

說的再難聽些,向殖民文明轉移!

倫敦街上那十幾個商人做夢都沒有想到,區區幾萬英鎊一紙許可,竟然會在二百年後讓他們的公司,統治着大半個地球!

若是隻討論開疆拓土的面積,那麼英國近現代的歷代國王,是不是都要比秦皇漢武更加偉大?

沒人會願意承認。

原因很簡單,沾了時代與科技的光,算不上自己的本事。

而朱由檢需要反思的是,爲什麼他們擁有了時代,而我們,沒有擁有!

不單單是朱由檢這個皇帝要反思,整個大明從上到下所有人,都要跟着反思。

而反思的第一步,便是從翰林院開始!

“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一個國家的未來靠的就是一代換一代的年輕人,所以搞好教育才能搞好國家。”

朱由檢已經決心動教育了,己巳協約的簽署讓他如今有了這份底氣。

“翰林院是我大明的最高學府,但它一樣要改,必須要改,哪怕改的面目全非,朕聽說英國有什麼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咱們大明也得有。

博採百家之長,融匯東西之精粹,咱們這翰林院,以後就改名叫北京大學。”

黃景昉苦下臉來:“陛下,這完全不一樣啊,翰林院是舉子們進士及第後進修的地方,是朝廷選材選官的地方,而您說的那什麼大學只是一個學堂,翰林院改成大學,那咱們將來科舉的進士們去哪安置?”

“科舉?”

朱由檢扭頭一句話差點把黃景昉活活嚇死:“還要什麼科舉?”

“陛下,沒有科舉,朝廷如何選官育民啊。”

“選官是選官、上學是上學,這不是兩碼事嗎?”朱由檢如此說道:“咱們以後的教育要涵括百家,難道你讓一個工學學的好的學生來做官?還是打算讓一個船舶業學的好的人來做官?

術業有專攻,當官也是一種術,你們不是動不動喜歡說什麼權術嗎,權術權術,那就是當官人會的術,工匠有工匠的術、賬房先生有賬房先生的術,這便是不一樣的學科。

以後要把選官跟教育分開,教育是教學生成才,做不做官那是學生們自己的選擇。

這件事你要儘快來辦,另外,現在的朝廷需要一批有眼界的後輩之秀,朕打算籌備一次留學計劃。”

黃景昉頭都快禿了:“陛下,啥是留學?”

“留住別的國家進行學習。”朱由檢解釋道:“就去英國,去他們的劍橋、牛津大學,你們禮部安排人和東印度公司接洽一下,看看能安排多少。

留學的費用國家承擔,時間五年,朕還會安排一個百戶的錦衣衛過去,用來保護這批留學生的安全。

至於人選嘛,你負責來挑,朕就一個要求,年齡在十三到十五歲之間,這個歲數差不多了,太大的話,很多認知已經定了型,而且某些思想根深蒂固,出去留學也不見得能學到什麼。

年輕好,年輕有可塑性,而且學習能力更強,接受新鮮事物也快。”

黃景昉能勸什麼,只能連連點頭,表示自己記下了。

“哦對了,還有一件事。”朱由檢又想起一事來,駐足說道:“順便在京城選址,再辦一所專業的大學。”

“教什麼的?”

“英語。”朱由檢說道:“以後咱們和英國人打交道的次數不會少,也不單單是英語吧,只要有機會接觸到的外國語言都要教,讓咱們的國人多學一點外語,將來纔好出國交流,加強溝通。

你看看人家鄭芝龍,一個海賊,竟然會四門外語!這叫什麼,這就叫刻苦,叫學習。

連一個海賊都知道學無止境,知道多掌握幾門語言在這個時代的重要性,你們不能固步自封,要學會多走出去看世界,再說了,朕還會英語呢,你們不終日說朕是天下人榜樣嗎,就先學朕。”

黃景昉好奇問了一句:“陛下,您那英語,啥時候學的啊。”

朱由檢咧嘴一笑。

“你猜。”

望着朱由檢離開的背影,黃景昉苦笑起來。

皇帝還有這閒心呢。

還我猜。

不過,皇帝的狀態明顯輕鬆了許多,不像以前那樣,一天到晚陰沉着臉,嚇的人都不敢喘氣。

也算好事不是?

第82章:雙喜臨門(3/26)第66章:張獻忠稱帝第41章:張獻忠的建議第51章:皇太極很頭疼第81章:新軍與洪承疇的渴盼。第52章:至死方休第90章:丁鳴鸞、皇太極(5/32)第54章:諜第77章:大改革的第三步:軍隊、監察與宗教第46章:這風雲激盪的時代多麼迷人第64章:黃袍加身命自來第23章:崇禎第19章:天啓七年--庚申事變!第59章:張獻忠的皇帝夢第16章:再給朕一點時間吧第85章:光復故土的榮耀第19章:天啓七年--庚申事變!第9章:真誠還是欺騙?第3章:蟲豸第82章:雙喜臨門(3/26)第73章:光耀大明(1/18)第19章:天啓七年--庚申事變!第5章:簡陋的勸進,兒戲的繼位第54章:諜第69章:己巳協約第23章:崇禎第13章:帝心如淵第23章:崇禎第24章:光復瀋陽、收回故土第44章:各自爲難第58章:任他洪水滔天!第43章:鄭芝龍的條件第56章:撫卹第79章:一切,準備就緒!第76章:大改革的第二步:海權與選官第18章:崇禎版奪門之變第86章:致命情報第48章:外交手段第2章:滿朝全是二十五仔第32章:一切,都會慢慢變好第1章:拿了崇禎劇本第11章:東林黨的貪婪第38章:應對第19章:天啓七年--庚申事變!第63章:三千萬噸糧食!第88章:賭上國運的一戰!第42章:三省督師秦良玉第11章:東林黨的貪婪第71章:廢除一條鞭法第66章:張獻忠稱帝第4章:生死一線第13章:帝心如淵第15章:袁崇煥第9章:真誠還是欺騙?第65章:氣令智昏第9章:真誠還是欺騙?第44章:各自爲難第81章:新軍與洪承疇的渴盼。第59章:張獻忠的皇帝夢第43章:鄭芝龍的條件第16章:再給朕一點時間吧第55章:忠臣反賊第24章:光復瀋陽、收回故土第12章:真正意義上的地獄難度第77章:大改革的第三步:軍隊、監察與宗教第84章:抄家第83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4/26)第63章:三千萬噸糧食!第81章:新軍與洪承疇的渴盼。第49章:革職第59章:張獻忠的皇帝夢第85章:光復故土的榮耀第84章:抄家第10章:一網打盡第51章:皇太極很頭疼第41章:張獻忠的建議第49章:革職第58章:任他洪水滔天!第71章:廢除一條鞭法第61章:英國客人第19章:天啓七年--庚申事變!第28章:局第83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4/26)第52章:至死方休第27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49章:革職第37章:狼煙四起第36章:蝴蝶的翅膀第84章:抄家第56章:撫卹第66章:張獻忠稱帝第11章:東林黨的貪婪第69章:己巳協約第61章:英國客人第58章:任他洪水滔天!第64章:黃袍加身命自來第19章:天啓七年--庚申事變!第16章:再給朕一點時間吧第49章:革職第43章:鄭芝龍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