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七章 熱帶沃土(三)

麥金萊的明人妻子已經將早餐做好,主食是玉米粥,配菜是油炸花生米,另外還有一個荷包蛋。麥金萊三下五去二地將早餐吃完,扭頭看了看門口,他兩歲的大兒子正坐在那裡玩泥巴。這是他的大兒子,同時也是唯一的兒子。在兩個月前,他出生沒多久的小兒子不幸因病去世,這令他很是傷心,同時也對大兒子更加疼愛。

“花生米又漲價了,雞蛋也漲了。”他的妻子開始抱怨了起來,“那些貪婪的小販每來一次漲一次價,真是壞透了。不但這些漲了,芒果、香蕉也漲了,還漲得很厲害。你們官府就不管一管?”

麥金萊現在已經不在招待所上班了,他經裴索寧介紹,在農技站裡混了個科員。至於說爲什麼不去衛生所裡幹事,畢竟他還參與了抗瘧藥物的研發麼。不過自家人知自家事,麥金萊農民出身,幹過水手、當過海盜、也爲了餬口下過煤礦挖過煤,他覺得自己實在不是搞醫學的料子,因此婉拒了衛生所的差事,轉而央求裴索寧討了個農技站的差事,目前負責新華鎮、西鄉兩個地區的熱帶經濟作物引種工作——當然他還是打下手的。

“我是農技站的人,管不了經濟工作。”麥金萊不耐煩地回了句,然後讓妻子將自己的白襯衫拿過來,他今天有一個重要會議要參加,因此準備穿上正裝。妻子很快給他拿來了所謂的正裝,那就是一件白色棉布襯衫,以及一條黑色亞麻布褲子。麥金萊穿上後很快就離開了家,然後就朝城裡的鎮政府而去。

當他趕到鎮政府會議室的時候,政府各部門的人基本都到齊了。當然,這所謂的到齊是單純指民政系統的人,諸如司法、警察、軍隊等系統以及東非運輸公司、新華造船廠之類的大型國企的幹部們並沒有到場,因此這只是一次單純的民政工作會議而已。

主持會議的是代理鎮長的原鎮長助理凱爾。凱爾海軍出身,不過人比較勤快,平時喜歡學習,因此頗得史欽傑的看重。此次史欽傑回本土活動,走之前就明確交代由凱爾代理鎮長職務,主持民政工作,讓一幫子原本和他處在同一起跑線上的人羨慕不已。

“今天召開會議主要是想討論一下近期的物價上漲問題。”麥金萊坐下來沒多久,正和鄰座打招呼呢,上頭就傳來了凱爾的聲音。於是他們便停止了交談,開始開會。

“據統計,各種商品的物價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普通居民最關心的生活必需品如高粱、小麥、棉布、牛肉、棕櫚油等商品的價格比較穩定,漲幅較小。這主要是由於國家儲備物資庫新華分庫的統籌調節作用,關於這一點,我們不得不承認。”凱爾朗聲說道。經過多年的歷練,已經年近三十的他也算是一個比較老練的官僚了,因此主持起這種會議來駕輕就熟。

臺下的麥金萊聽到凱爾的一番話則略有些驚訝。據他所知,這個凱爾可是一個堅定的經濟自由主義分子,這主要還是因爲他的老上司史欽傑本人就深信自由主義經濟。因此,他一直是十分反感政府幹預經濟的,主張通過市場機制來調節。眼下他竟然也肯定起了物資庫調節、控制物價方面的作用,這還是令麥金萊感到有些驚訝的。

由於新華夏惡劣的自然環境和超高的死亡率,養成了本地居民們較高的消費慾望,甚至於那些習慣了節儉的明人由於環境和風氣的雙重作用,消費次數雖然不如那些愛爾蘭人、法蘭西人或者韃靼人,但也相當可觀了。畢竟在這個地方,誰也不知道自己下一刻會不會突然得病死去,因此各類消費品的需求一直比較旺盛。

這些生活必需品之所以沒怎麼漲價,其實也不能一刀切。其中,高粱、棉布等商品是由南非河中港輸送到這邊來的,由歸屬於物資庫的國營商店統一平價出售,因此價格低廉,且常年沒什麼變動,這主要還是當地的國營大農場奴役黑人奴隸得來的成果。

另外,小麥部分由南非提供,部分則通過奧斯曼帝國的蘇伊士港進口,國營商店將小麥批發給一些小販,小販們再走村串巷地販賣到各個村莊、林場、工廠家屬區等處,賺一些差價。當然了,一旦物價上漲到某個限度,國營商店也會主動拋售一些小麥出來平抑物價。

與小麥同理,牛肉也一樣。由於本地駝峰牛種羣數量還不夠大,而民衆的需求卻在與日俱增,肉聯廠每日屠宰的那點可憐兮兮的牛肉都供不應求。爲此,史欽傑當初和對岸莫桑比克的葡萄牙人商議了一番,決定從他們那裡引進一些牲畜,不過屠宰必須在東岸指定的地點(新華港肉聯廠)內屠宰。自從引進了莫桑比克牛肉後,供需矛盾纔得到了緩解。

不過東岸人也在努力尋求自給,畢竟馬達加斯加島後世可是號稱駝峰牛之國,全國一千多萬頭駝峰牛,說明這裡的環境還是非常適合養這種牛的。只不過目前種羣數量還小,每天屠宰的數量遠遠不夠本地兩千五百多名居民和近兩千名南非勞務工的消費需求。

至於有人提議的去土著手裡搶,很快就被史欽傑否決了。那些土著自己還戰爭不斷,即便是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那些投靠了東岸人的島嶼八旗部落,民生也是凋敝得很。因此,靠搶掠這一條是沒有前途了,那麼只能自己建設,但這需要一個過程,因此暫時便從莫桑比克進口一部分解決需求。同時這也密切了和葡屬東非殖民地的經濟聯繫,對雙方的關係有正面的促進作用。

此外,莫桑比克的葡萄牙莊園主——贊比西主婦們還向東岸大量出口棕櫚油,這又是一種大宗消費品,同時也是生活必需品。國家物資儲備庫同樣大規模囤積,操作方式一如小麥和牛肉。

綜上所述,被列入生活必需品的高粱、小麥、棉布、牛肉、食鹽、棕櫚油、煤炭等商品的價格基本上被很好地管控住了,這就確保了老百姓的基本生活水平不會下降太多。

“奢侈消費品如茶葉、胡椒、高級皮鞋、高檔傢俱、酒類、瓷器等的價格上漲較快,其中某些商品的價格甚至翻了一倍都不止。以從鎮海港出口的紅酒爲例,根據海關統計,平均到港價格爲每瓶6元左右,不過最終市場銷售價往往在10-12元之間徘徊,幾近翻了一倍。原因是什麼?”凱爾翻着手頭的材料,擡頭問道。

不待別人回答,他很快又埋下頭自問自答道:“根據海關、工商所、稅務所、財政所和西北墾殖銀行新華分行的數據來看,近一年來新華港市面上的通貨(即銀幣,東岸元)數量增長較快,這得益於我們新華夏地區經濟的快速增長。從前年開始,煤炭、硬木、劍麻、椰子的出口量幾乎一年翻一番,產生了大量的利潤。另外,隨着與附近的葡屬東非、奧斯曼帝國以及波斯的商貿往來日益密切,一些外國商人涌入本鎮,他們同樣帶來了大量的金銀通貨,同時也增加了消費需求。在這兩者的共同作用下,本地很多商品供不應求,物價快速上漲,使經濟秩序有些紊亂。也就是說,問題的根源在於市面上短時間內涌入了太多的通貨,而我們的商品數量卻沒能快速增加,這些都導致了物價的快速上漲。”

雖說新華夏大部分出口的商品都是由國營的物資庫與本土之間進行交易的,不過隨着產量與利潤的大幅度增加,工人們的獎金福利也有所增長。有了錢自然就會想要消費,特別是在新華夏這種環境特殊的地方,人們的消費慾望普遍較高,但商品的供給卻沒有及時跟上,那麼物價上漲也就一點都不奇怪了。也就是說,雖然工人們的收入增加了,但他們兜裡的那些硬幣的實際購買力卻是下降了。本地區經濟大發展,但他們卻沒有分享到足夠的經濟發展的好處,問題的根源就在這裡。

其實,這些奢侈品漲價,普通老百姓們並不會太過關心。他們頂多表示一下驚歎,哇,紅酒12元每瓶了!但你基本不用指望月收入普遍在4-6元的他們會經常消費紅酒,這不現實。因此,試圖調整奢侈品的物價其實是吃力不討好的,因爲它的受衆面並不廣,抱怨的大多是一些工廠的高級技術人員、政府中高級官員、軍官、種植經濟作物的富裕農民等。至於普通的老百姓,誰關心你紅酒或者茶葉是什麼價格啊?反正我又不買!

生活必需品價格管控,奢侈品大多數人接觸不到,其實老百姓怨聲最大的還是那些普通消費品,如:芒果、香蕉、牛奶、雞蛋、糖、奶油、乾酪、菸絲、海產品、普通傢俱、普通皮具等。這裡面絕大部分需要進口,國際價格上漲、通貨膨脹以及囤積居奇任何一種可能都會引起國內的最終零售價格的變動。如何管控住這些商品的價格,纔是考驗政府執政能力的地方。

第六十六章 決戰:主題(四)第四十一章 河中堡的困境(五)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班牙的凜冬(一)第八十三章 東方港的奧斯曼人(三)第四百十七章 艱難的談判(一)第四十章 血河(三)第三十三章 東岸見聞錄(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棉花第五十三章 戰備之物資(一)第三十二章 西進與鐵礦(二)第一百十章 煙臺(五)第三十七章 棉布市場(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策應(四)第四百五十一章 社會變遷(三)第一百十一章 有線電報第六十八章 決戰:間奏(一)第三百十三章 新的拓殖(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經濟工作(四)第七十四章 目標:蘇伊士港(二)第六十章 南方的英國人(八)第九十四章 附屬地建設(一)第七十四章 海軍與海盜(九)第三十九章 血河(二)第六十九章 農業問題第六十七章 頹勢與調整(三)第四百十章 漂洋過海(二)第十一章 貝齊米薩拉卡人的噩夢(三)第三十六章 爲王前驅(一)第二章 非洲航線(二)第五十二章 運輸工具的革新第三百七十七章 困境第四百六十四章 社會變遷(四)第四百七十二章 從南到北(一)第六十九章 南巴塔哥尼亞(七)第五十三章 戰備之物資(一)第六十二章 塔城煤礦(三)第三十九章 平安堡(一)第二百七十章 澳洲的牛鬼蛇神第七十八章 偉大的航行(三)第五十四章 布宜諾斯艾利斯炮擊事件第一百四十四章 哈巴羅夫的抉擇(一)第五十九章 海上收費站(一)第一百二十章 見聞(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梅統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華夏、新危機(四)第五十八章 “破浪”號的首航(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西北走廊(一)第一百十一章 移民首航第二百八十章 火燒營房事件(二)第六十九章 決戰:間奏(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進攻戰與防禦戰(一)第八十七章 東方港的西班牙人(三)第七章 鴨子湖(三)第一百零六章 新華夏、新危機(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從南到北(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錢荒與票據(三)第六十九章 決戰:間奏(二)第十一章 南巴塔哥尼亞(四)第五十八章 眼花繚亂的局勢第一百四十四章 亂局(六)第六十一章 炮艦外交(一)第七十三章 目標:蘇伊士港(一)第四百七十章 冷凍和麻醉第三百十八章 軍隊與財政(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網(七)第三百四十七章 冬日(七)第十二章 貝齊米薩拉卡人的噩夢(四)第六十九章 決戰:間奏(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漂洋過海(六)第三十五章 繁榮的走私貿易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華夏、新危機(四)第一百零八章 煙臺(三)第六十二章 炮艦外交(二)第四十八章 恢復性發展(二)第六十章 海上收費站(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底線不容侵犯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華夏、新危機(三)第二十一章 進擊的艦隊(三)第十二章 大建設(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亂局(六)第一百九十八章 卡法(二)第七十二章 烏江之畔(三)第四十九章 火地島之行(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巴塔哥尼亞(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巴拉多利德和約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爭催化(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商業與外交(五)第七十八章 割麥子第一百十八章 見聞(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判斷(二)第四十五章 貿易與殖民(四)第四百六十七章 社會變遷(七)第八十五章 偉大的航行(十)第五十五章 黑水大開發(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策應(三)第四十六章 波爾多風雲(三)第三十七章 爲王前驅(二)第七十五章 決戰:尾聲(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錢荒與票據(二)第十七章 南方共同市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