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談判指導方針

東方縣城關鎮,陸軍俱樂部內煙霧瀰漫,一羣身着尉官、校官常服的軍官們正在開會。

這裡是位於地下一層的戰術指揮室,唯一一扇大門的門口站着六名全副武裝的士兵,由一名憲兵隊上士負責指揮。由於今天進行的是機密會議,因此把門的憲兵上士得到了指示:若有任何未被邀請的人擅自靠近會議室,不用請示即刻進行抓捕,若對方反抗的話可當場開槍擊斃。

此時會議已經進行到了中盤,主持會議的是卸任陸軍元老彭志成和現任陸軍部長廖猛,參加會議的有駐紮在本土的陸軍各步、騎、炮、工、輜連正副連長,各縣民兵大隊正副大隊長,定遠陸軍軍官學校正副校長,以及部分兵團堡教員。從參加會議的人員構成和陣容就可以看得出來,這是一次陸軍系統的擴大會議,主旨在於統一思想,以一個聲音說話,爲陸軍系統爭取更大的利益。

老實說,陸軍前些年的日子有些不好過。承平日久外加政府內部一些文官的阻撓,陸軍的軍費下降得很厲害,待遇也普遍不高,和財大氣粗的海軍根本沒法比。文官主持的政府在財政本就不寬裕的情況下卻批准了海軍一艘又一艘的造艦計劃,至於陸軍提出的擴充專業的工程兵營、輜重營、偵察連的計劃,則以軍費緊張且預算並未列出爲由一概否決。

此外,陸軍數次提出的全軍上萬人(包括各縣民兵大隊)大會操及野外大規模對抗演習等計劃,也全部被否決,這讓陸軍部的軍頭們差點氣歪了鼻子,當然陸軍全軍上下對此也非常不滿。特別是在有海軍做襯托的情況下,陸軍脆弱的自尊心遭到了無情的踐踏,因此大家心裡都憋着一團火,而這其實也是火燒營房事件爆發的一大誘因。

戰爭爆發後,蓄謀已久的陸軍將滿腔的怒火迅速發泄在了拉普拉塔的西班牙人頭上,攻城略地的勢頭讓全國上下的民氣頓時爲之沸騰。即便是在海軍先後消滅了西班牙拉普拉塔艦隊、秘魯艦隊的強大光環加成下,從拉普拉塔搞回大量財物和牲畜的陸軍依舊得到了廣大獲得實惠(紅利牛)的農民們的擁護,聲勢一時極爲煊赫,一掃幾年前的低調和晦氣。

不過隨着戰爭持續了兩年,國內輿論中儘快結束戰爭的思潮開始擡頭,雖然東岸海陸兩軍不斷地在各條戰線上取得勝利,但和西班牙王國巨大的國力差距依然讓很多人心驚膽戰不已——這包括一些穿越衆——因此他們希望見好就收,儘快在當前條件和形勢都比較有利的情況下與敵締結和約,然後埋頭髮展。因爲在他們的想法中,歐陸各主要國家在今後一直都將糾纏不休、惡鬥不已,東岸完全可以坐觀成敗,和平崛起,就如同當年美國所做的那樣。

而更關鍵的是,如今這股論調在執委會各位委員內部也頗有市場。軍部在11位中央執委中至多爭取到4-5位的支持,而這無疑是不夠他們行使自己的意志的。在這個時候,他們往往需要爭取一到兩位盟友,如果爭取不上的話,呵呵,陸軍系統臺前幕後的軍頭們就可能會兵行險招。當然了,事情走到這一步時陸軍自己勢必也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國家甚至也可能因此而分裂,因此不到萬不得已沒人會祭出這種傷人傷己的絕招。更何況,隨着兵團堡畢業生的數量越來越多,如今團結在執委會身邊的學兵數量也已經不容小覷。換句話說就是,如今的執委會看起來已經不如以前那麼“好欺負”了。陸軍要表達自己的意見,最好還是按照規矩來。

“小廖,你老實和我說,海軍那邊的問題大不大?如果戰爭繼續進行下去,他們有沒有問題?我的意思是如果荷蘭、英國介入戰爭的話,海軍能不能維持住我國的海上運輸線?”彭志成一邊給自己的菸斗裡面壓菸絲,一邊看着坐在他對面的廖猛問話。

廖猛是陸軍部長,同時也兼任着全國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平時經常和海軍打交道,畢竟就連海軍部長本人也是他名義上的下屬。當然了,在驕橫的陸軍眼裡,海軍就是個屁,就是陸軍的運輸船隊而已。廖猛雖然不像其他陸軍軍官那樣因爲種種複雜的利益關係而看海軍不順眼,但他本人對海軍的態度確實也談不上多麼友好。

此時只聽他微微沉吟了一下,然後說道:“怕是把握不大。先前我和郭子離、李毅等海軍主要將領聊過這個問題,他們表示,如果全力應戰的話,他們大概能夠維持海上交通線一到兩年內暢通,過了這個時候也許就得徹底放棄歐洲市場,將防線收縮到新大陸南部來了。總之形勢不容樂觀,英國的海上力量也許很一般,但荷蘭很強,如果他們鐵了心要進行干涉的話,對我們來說是無解,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

聽到海軍只有把握扛住敵人一到兩年,彭志成的臉色立刻冷了下去。只見他陰沉着臉站起了身,在屋內踱了一圈後,才啞着嗓子說道:“無論如何,現有的談判條件都是不可接受的。開什麼玩笑,領土範圍才只限定在烏江以東地區?那麼我們成千上萬的忠勇士兵浴血奮戰後攻克的拉普拉塔城鎮都要放棄了,這成何體統?政務院那幫人對得起各縣城隍廟內的陰靈麼?還有海軍也是,那個陸銘也是個不成器的傢伙,我聽說文官那幫人準備等戰爭結束政府重新改選的時候,要擁護他擔任海軍部長,甚至還要問鼎全國武裝力量總參謀長的職位,這對我們來說,可是個很不妙的信號啊。”

聽到彭志成的這話,在座的衆人都有些憂慮。大家如今是一個整體,背靠着陸軍,如果陸軍系統衰弱了,那麼大家也會跟着倒黴,這是衆人所無法容忍的。因此,他們現在無比需要這場戰爭繼續進行下去,不然一旦戰爭結束、政府改選、海軍勢力主導軍部的時候,大家的日子恐怕就會很難過了。

到了那時候,現在本來已經分配不公(陸海軍四六開)的軍費比例恐怕將進一步向海軍傾斜。不光如此,如今外面還盛傳着一個風聲,那就是政務院對每年軍費佔到了財政總支出的六成相當不滿。他們意欲進行裁軍以削減經費,然後將省下來的錢投資國內基建行業,畢竟戰爭一旦結束,似已無太多的理由繼續維持一支消耗巨大的海陸軍隊伍了。

既然裁軍的事情已經不是秘密,這時候再讓和文官走得很近的海軍軍官陸銘上臺,那麼陸軍還能有好果子吃嗎?這個時候,說陸軍系統內部人人自危有些誇張,但大家危機意識大增卻也是事實,而這無疑給陸軍的一些元老們提供了充分的操作空間。

“拉普拉塔絕對不能全部歸還,除布蘭卡港以外,巴塔哥尼亞高原也必須割讓給華夏東岸共和國!”彭志成語不驚人死不休地說道。巴塔哥尼亞高原又稱荒原,雖然這裡自然環境惡劣,降水不多,但勝在面積廣闊,部分地區可以發展穀物種植,大部分地區也可以發展畜牧業,且處於麥哲倫海峽北端,地理位置緊要,還是具有相當的戰略價值的。

莫三託海軍帶回國內的外交信件大家都已經知曉,同時也對裡面的一些條款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陸軍看來,莫三的這些條件如果執委會批准的話——概率相當不低,那麼與西班牙人在一年內達成和平協議將是大概率事件。而到了那個時候,陸軍該如何自處?因此,這個時候結束戰爭並不十分符合陸軍的利益,彭志成剛剛提出的關於割讓巴塔哥尼亞高原的條件就是這種心態下的產物。

如果西班牙人腦袋壞掉了答應將巴塔哥尼亞高原割讓給東岸人的話,那麼正好,這是陸軍提出來的,也是陸軍百戰百勝的威勢讓西班牙人不得不屈服的結果。這個時候你再裁撤陸軍的規模可就顯得不像話了,陸軍這個時候也能博得很多同情分,裁軍的事情多半會黃掉。而如果西班牙人不答應的話——可能性最大,那麼無疑戰爭將繼續進行,這無疑也是符合陸軍利益的。所以,不管怎麼說,陸軍現在不願意停戰,除非滿足他們的條件(即關於戰後裁軍的問題),不然雙方之間的戰爭可能還要延續很多年。

彭志成的建議在與會衆人之間掀起了一番熱議。大家認真分析了事情可能出現的各種走向,然後再度一一進行討論。彭志成等人也不說話,就是看着大家在熱烈地進行着辯論,這個時候陸軍需要統一思想,以一個聲音向外說話,不然很可能將無法有效維護團體的利益。

大家一直討論了兩個多小時,到中午時分,衆人終於達成了一致,並且將彭志成提出的關於戰後巴塔哥尼亞高原的地位問題進行了細節完善,然後由專門的書記官將其整理備案後,以陸軍部和聯合參謀本部的名義提交給執委會,作爲軍部方面提出的外交談判指導方針,以供執委會諸位委員們“參考”。

第三百九十五章 挖掘根基(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漂洋過海(八)第四百零四章 既要戰爭,也要發展(一)第五十五章 訛詐第四百零三章 新青島,新生活(四)第五十八章 決戰:發展第四百四十章 棉河(一)第五十四章 戰備之物資(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序曲(一)第九十五章 附屬地建設(二)第二百章 山雨欲來(二)第四十五章 西班牙補給船第三十章 黑河之濱(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博覽會(一)第一百十二章 漁汛第七十一章 海盜與海軍(六)第一百三十七章 湖西(五)第二百五十三章 變幻的風雲第一百零六章 煙臺(一)第四十三章 這就開戰了?第三百十七章 軍隊與財政(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僵持與突破(二)第七十章章 明輪船第一百九十五章 棉花第四百二十九章 漂洋過海(四)第七十八章 參謀旅行(四)第四十七章 勇敢者的遊戲第四章 荷蘭紀行(二)第六十八章 新產業第三十四章 南鐵速度第四百六十三章 紛擾的歐洲局勢(三)第四百四十一章 棉河(二)第二十七章 本土:外交(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布城,不堪一擊!(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與生意人的外交(一)第十三章 新華夏殖民地的春天(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東線無戰事(三)第九十章 漂洋過海(十八)第六十七章 新定居點第三百零五章 第勒尼安海(二)第一百六十章 伊河(三)第六十五章 非洲航線(續五)第四章 荷蘭紀行(二)第九十四章 再次出航前的準備(四)第四百七十六章 外交風險(一)第二十章 進擊的艦隊(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南鐵公司(二)第五十八章 南方的英國人(六)第二百七十五章 市面(一)第四章 新起點(四)第一百零五章 打草谷(二)第一章 新起點(一)第八十八章 表兄(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渾水(八)第七十八章 割麥子第九十章 漂洋過海(十八)第五十四章 布宜諾斯艾利斯炮擊事件第二百九十章 東地中海的盛夏(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網(一)第七章 鴨子湖(三)第三十章 新華堡(三)第四百七十二章 從南到北(一)第四百九十章 風起雲涌(二)第五十七章 “破浪”號的首航(二)第五十三章 波爾多風雲(十)第一百十二章 橡膠第四百三十六章 西進第七十四章 南方戰區(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判斷(一)第七十九章 邊貿市場(二)第一百章 本土的準備(一)第三十一章 黑河之濱(二)第四十九章 金融市場(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影響(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瘋狂的棉花第二百五十五章 “訪問”(二)第十四章 新發展(三)第三十七章 河中堡的困境(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山雨欲來(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魏氏經濟學(一)第一百零三章 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第二十三章 漂洋過海(十三)第三百十八章 軍隊與財政(三)第四十七章 外交與危機(二)第二十六章 餘波第六十六章 蜂擁而至的移民(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僵持與突破(三)第五十三章 漂洋過海(十五)第八十六章 新歐洲貿易秩序(一)第二百十四章 福爾摩沙來客(二)第二十章 濟南(三)第七十章 突然惡化的局勢第一百十三章 物資準備第一百六十八章 躁動的年代第十章 貝齊米薩拉卡人的噩夢(二)第三百十九章 傳教實踐第七十六章 偉大的航行(一)第九章 新移民(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逐漸復甦的經濟(四)第九十六章 山間的戰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