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糧食上漲

暹羅的商人持續擡高出口糧食的價格,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澳洲的貿易採購量,在這近兩週時間裡,澳洲米商已經停止採購暹羅大米的進貨渠道。

這種表現只是澳洲米商正常的應對手段罷了,不過對於暹羅商人來說,似乎並沒有嚇住,反而在出口米價上越來越高,比之兩週前又上漲的接近兩塊錢每斤。

價格持續上漲,澳洲國內的糧食價格也在不斷上漲,這種現象從週六週日的大促銷行動就能看的出來,以往這兩天是各大商店進行促銷的日子,可是最近兩週,大米的價格一直就沒有下跌過,每天都在上漲。

這也讓很多普通市民看出來不對,基本上生活在曼城的市民都知道,澳洲的糧食基本上靠進口,這裡好像其他什麼生活物品都不缺,唯獨大米小麥這一類的東西非常稀缺。

原本以爲在家鄉,那糧食已經賣的夠貴的了,可是到了澳洲才發現那叫一個便宜,要不是每月的工資額度那麼高,估計很多人根本吃不起大米和小麥。

在加上每週六週日的打折促銷活動,能便宜不少,這樣的價格也就自然而然能接受了。

如今一連兩週的時間都沒有打折促銷和降價,反而一天比一天高了,市民們這才發現不對勁,有些發現早的,早就低價位時購買了大量糧食囤積在家,而大多數人家中都是沒有囤積超過三個月糧食的。

一時間曼城市和澳洲其他城鎮流言四起,都在探討糧食爲什麼突然上漲了,而且還只漲不跌呢。

老百姓們吃飽了飯,能議論的事情也就那麼多,並且這個還是和他們息息相關的事情。

如果問題一直不解決,估計他們就能一直議論下去。

原本按照市場的環境來說,澳洲目前每一斤糧食的價格在二塊六毛錢左右,這還是漲價之後的價格,相比於漲價錢上漲的價格上漲了一塊多錢。

要是按照市場環境來漲價,現在澳洲的糧食沒有個三塊錢根本買不到。作爲經營海外貿易的中遠貿易公司,其實也很想漲價,但是政府親自找他進行了一番約談之後,這個價格也就緩慢的開始上漲,並沒有像暹羅的出口價那般,瘋狂的上漲。

這些糧食還是之前囤積的,要不是之前的差價在那裡。任長樂絕對會虧本,政府又不補貼。

爲了了不至於虧本。任長樂和其他幾個米商已經停止了進購糧食。

當黃福提出武力威懾的時候,這些米商是最拍手叫好的。

這些暹羅人簡直不知道天高地厚,在東南亞連荷蘭人都要給自己面子,他們居然敢貿然漲價還只是因爲他們覺得掙的太少這個原因,這絕對是對澳洲的侮辱,澳洲絕對不能接受這一切。

可是要發動一場軍事威懾是需要錢的,政府必須要爲這筆軍費買單,但在買單的同時政府也會考慮值得與不值得,畢竟在馬六甲的軍事行動纔剛剛結束。

不管怎麼說。任長樂等人是堅決不在進購糧食了,要求政府必須爲他們在海外的權益進行保護,並且還大放厥詞的說,一個連自己國民在海外權益都不能保證的政府,根本是不合格的。

隨着本土米商牴觸,全國糧食儲備的統計也算出來了,根本不足以支撐到今年六月。所以政府必須要採取一些行動,否則澳洲將再次陷入到缺糧的狀態。

當週愛國看到送上來的報告時,他再次想起了那會大夥剛剛穿越時的糧食配給制度,所有人都規定了多少糧食,直到一年後,澳洲才正式解決了糧食危機。現在這種危機再次到來,是不是說目前的發展有些偏科。

澳洲主要發展的是工業和輕工業出口,對於農業一塊的重視程度並不是很大,看來是要對國內大力發展農業提供政策扶持了。

曼城國有農場集團別看是一個農業爲主的公司,可實際上現在已經完全將農業種植成爲了公司的輔助,公司大規模的在各個城市進行圈地運動,入股新開的公司。

使得農業收入在集團收入中佔巨的位置已經成爲了很小的一塊。而且還不是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這種現象必須得改變,周愛國下定決心要撥亂反正。召開了一次政府工作會議,參會者有各大部門的部長副部長列席。

會議室內,周愛國只是說了一個簡短的開場白,最後直接進入到主題,這已經是澳洲的傳統習慣,開會不在說這麼多沒有用的東西,而是直接奔主題開始進行探討。

“糧食危機再次到來,我們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根據安瀾提供的地理位置資料我們可以看到,在澳洲還是有適合種植水稻的地點的,只是我們開發的太少,在發展上走了偏路,一直在朝工業發展上進行,沒有注重農業的重要性,我們也一再強調,澳洲要走的工業大國路線,並不是農業大國。”

周愛國站在主席臺上,完全沒有用稿子將這麼一段話說出來,可以看出他做的非常努力認真,這些東西都是發自內心的。

“我想大家要明白一個概念,工業大國不是完全脫離農業,我們從後世的美國等發達資本主義大國就能看到,他們國內的農業發展也是相當強勁的。所以工業發展的同時,我們應該考慮用設備給我們帶來更加便捷的農業發展。”

周愛國的提議,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至少目前國內還沒有太多農業發展用類的機器設備,也就意味着不可能大力的發展農業,要發展農業就必須依靠大量的勞動力。

雖然土著是不錯,可是土著太笨了,而且澳洲政府現在對土著的使用也有了明確的限制,不是隨便就能出去抓捕一個土著就能帶回來種地的,總之土著的人權算是提高了,但是距離真正的提高還有很長一段時間,畢竟各地工廠和種植園裡還是有土著的。

不過周愛國的話,讓人不得不讓人進入深思。

讀首發,無廣告,

第123章 無貨可供第661章 多爾袞與豪格的談判第650章 放大招第184章 織網第491章 南下第288章 難民第618章 借道第260章 男女比例問題第99章 培養親澳分子166章 市場衝擊第619章 滿清的重武器第436章 雞籠城破第269章 受寵若驚第124章 鉅艦出征第290章 聖母不得第396章 吸收外資第23章 戰爭賠款第23章 戰爭賠款第280章 專利法(上)第426章 施壓第189章 東海艦隊第38章 趙德到來第534章 愛國主義募捐第114章 法院第338章 讓步第277章 擴軍方案(三)第33章 文娛建設同樣重要第31章 軍隊正規化第8章 大明人的感慨第517章 代價第36章 廣州城的新鮮事第532章 付出的代價第71章 特殊產業第362章 爲將者第280章 專利法(上)第460章 海外之路第94章 召見與不見第157 和談還是威懾第367章 富商移民(二)第567章 帝國的雄心第245章 教導隊第364章 各方拉攏第402章 東海風雲第94章 召見與不見第86章 落魄的武士第429章 大撤退第159章 告發第271章 新品促銷第474章 扶持計劃第116章 傳承第85章 招募日本人第129章 購買火器第594章 藏匿何處第218章 大唐地產第550章 分化第470章 對等的動作第635章 軍事委員會上的決議第108章 該不該買房第77章 相遇第185章 意外的收穫第554章 游擊戰的理論第61章 招聘會第65章 尋找投資商第88章 新的增長點第356章 投資計劃第277章 擴軍方案(三)第375章 拋出利益第240章 政治代理人第355章 蒸汽機船廠第600章 布盧莫的任命第523章 像澳洲學習第127章 白船來襲第273章 齷蹉的土奴法案第177章 財務公司第606章 報紙帶來的麻煩第79章 大山寨時代到來第371章 洽談蒸汽船第195章 結果第282章 三十年戰爭的新序幕第81章 十七世紀的大明第627章 觀望第246章 訓練開始第40章 技術學校第486章 上臺第3章 登岸前的準備第194章 草根政治家第566章 集結號第514章 歐洲需要和平第504章 收服民心第382章 職業病鑑定證書第435章 國民警備隊擴編第125章 科技的力量第32章 荷蘭俘虜的用處第532章 付出的代價第77章 相遇第217章 爭議第53章 蒸汽機第258章 聯合艦隊方案第419章 剩餘價值第522章 軍備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