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

劉暹眉毛挑了挑,對於守舊派,他是很不屑的。尤其是倭仁那非常著名的一句話:“以忠信爲甲冑,禮義爲幹櫓”,牛掰到直接登上了天朝的歷史教科書。

這該是何等的‘理學’啊。刀槍不入嗎?

張守炎並沒有對劉暹那滿臉的諷刺不予置否,只是自己繼續往下說:“兩宮召見倭仁、徐桐、翁同龢三人,問及李鴻藻奪情一事,倭仁奏請此舉“於禮未合”,徐、翁亦在旁附和。”

“恭親王待偵知守舊派之意向後,這個最希望李鴻藻丁憂的人,在表面上,在面對兩宮太后的時候,卻以皇帝學業和心性爲重,最堅定的主張李氏奪情。”

“次日一早,恭親王率軍機處諸大臣赴弘德殿晤談奪情之事。恭親王先是傳懿旨,表達“留李某系不得已苦衷”,接着力勸衆臣識趣,勿再拘泥於道德約束。倭仁等人依舊據理回答,強調不可違背禮制。”

話聽到這裡,劉暹忍不住笑了。他已經明白張守炎口中恭親王‘欲擒故縱’四個字的含義了。恭親王果然有心機。

對於即將落入圈套的守舊派他是一點都欠缺好感。其實在劉暹看來,所謂守舊派們,無非就是一幫名義上講求道學,實際上卻是因利益而結盟的政治勢力,哪有什麼真正的天道性命可言。雖然在這件事上,不管李鴻藻等人是真心還是假意,至少是做出來了。這一點還是值得表揚的。

就像後世有不少人贊曹貶劉,說劉備腹黑虛僞,可劉暹也覺得——劉備縱然真是虛僞假善,人家也是虛僞一輩子,假善一輩子。

張守炎臉上浮起笑,劉暹的悟性很好。

“經過一番較量,恭親王一派成功造成一件“既定事實”:李鴻藻之所以要堅持守制三年,非僅是個人意願,還有背後整體守舊派們的支持。於是經恭親王等人這麼回稟,兩宮自然大爲光火,責問“倭仁等既以奪情爲非禮,何妨於前次召見時據實陳奏?乃爾時並無異議,迨兩次降旨慰留後始有此奏,殊不可解。”

慈安慈禧倆**該是感覺自己被別人拿來刷清譽了。劉暹心裡且道。而讓兩宮對整體守舊派心生不滿甚至產生不信任,這便是恭親王一派人所追求的最好效果。

事實也卻是如此。兩宮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半個月後,恭親王一派與頑固派雙方主要人選齊聚東暖閣,接受兩宮質詢。二位太后詰問倭仁等人,“何以復有此奏,豈汝等不諒苦衷耶,抑別有意見耶?”恭親王亦從中煽風點火,守舊派完全陷於恭親王所做局中,亂了陣腳。”

劉暹默不做聲,內心裡明白,與統治者來說,守舊派若坐定了居心,那居心就是‘其心可誅’了。

“倭仁唯唯諾諾,百口莫辯。徐桐、翁同龢、徐晉等雖插了幾句話,但人微言輕,“勢不能爭也”。連平素與李鴻藻關係甚好的醇王,也“悻悻不平”,埋怨他們“數日來何不與商量”。此次廟堂之爭,守舊派陣營完敗。”

“至此,恭親王的如意算盤昭然若揭:通過奪情案,借朝廷之手,打擊守舊派陣營,從而使兩宮與守舊派的代表人物——李鴻藻李大人心生嫌隙。如此,恭親王便可爲候補軍機胡家玉鳴鼓開道,壯大自身勢力。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八月裡曾國荃的一紙彈劾擼下了胡家玉,十月裡向來身體健朗的汪元方忽然病逝。曾國藩此時在兩江任上要全力支撐錢糧以便李鴻章的剿捻,再有江南製造總局和金陵機器製造局的建設,根本脫不開身,恭親王奕?將沈桂芬拉近了軍機處,兩宮也不可能讓軍機處變成恭親王【洋務派】的一言堂,下旨令李鴻藻“於百日後照常入直,毋得再行固辭”,恭親王機關算盡,到頭來似乎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其實去年之前,守舊派與洋務派衝突並沒有太過尖銳。雖然兩邊都想着影響兩宮、皇帝以主導家國政事,但並沒有到傾軋的地步。只是恭親王一直對去年自己被罷黜之事中倭仁等人的表現懷恨在心,耿耿於懷,以至被成見推着,但凡稍有機會,他便欲反擊報復。

如今京中,守舊派、洋務派已然涇渭分明。”

張守炎嘆息道。明慧如恭親王者,也看不開自己身上的結兒啊。

“奕?不愧是鬼子六。這綽號怕除了他辦洋務外,還有因爲他的心機!”劉暹自愧不如。政治鬥爭上,他的手腕還太嫩太嫩。

“政見不一,更甚生死大仇。十五叔飽讀詩書,忘了司馬光與王安石舊事?”那兩位在王安石變法前還是密交摯友呢,政見不一了,不還是非黑即白?

劉暹壓下心中的感想,舒展一下腰身。守舊派,洋務派,當初歷史書上些的東西,現在就真實存在自己面前。不過他們無論黑白都是自己將來的敵人!

“現在要考慮的還是湖北巡撫人選。北京現在一點消息都沒傳來,可見這個實缺的熱手了。”

實際上劉暹對湖北巡撫的人選是誰並不太擔心,反正跟曾李不會有關係。

曾國荃纔下去,如果湖北巡撫還是曾國藩的人,那北京簡直就等於在向全天下宣佈——我怕曾國藩,我怕湘軍。三巨頭的智商沒這麼逗。

而現在的湖南巡撫是李瀚章,他是李鴻章的大哥。李鴻章已經是湖廣總督了,自家大哥又是湖南巡撫,湖北巡撫再是淮軍的人,湖廣豈不完全操握在李系手中了?

北京的智商也不會這麼低。

所以劉暹他沒有太緊迫的心情去探知。可是早一點知道,還是有利的。

現在劉暹甚至會想北京會不會調一個守舊派來湖北任職。那樣的話,他下一步想在湖北開幾個近代礦場,就有的麻煩了。

ps:同治五年,奕?受彈劾,慈禧趁機發難,將之所有官職罷免。

之後衆王公大臣連連上書,爲奕?說話。慈禧分別召見了倭仁等守舊派八位大臣時,明確表示對奕?的處分不能更改;召見文祥等洋務派軍機大臣時卻說,你們共同上疏請求重新任用奕?,照辦就是了。

於是倭仁等與文祥等共同召開六部九卿等參加的會議,可當文祥傳達了太后旨意後,倭仁堅決反對,說這不是太后的旨意,雙方各持己見,爭論不休,徹底撕破了臉。

第784章 造艦第565章 一支在秦軍預設的戰場上戰鬥的俄軍第727章 第一是忠誠,第二纔是能力第100章 奪食大戰第209章 寫給印度總督的一封信第559章 願上帝保佑,我們還有團聚的日子第92章 天國時代的落幕第568章 岌岌可危的海參崴第281章 記吃不記打的法國佬!第75章 牽腸掛肚計終成第15章 風雲變動第449章 太狠了,也太損了!第38章 管中窺豹第807章 全面高杆第478章 符合大英帝國條件的只有中國第296章 閣下,清國艦船在調整航向……第689章 南巡河南第15章 風雲變動第774章 另一種意義上的軍女支啊!第94章 愛丁堡的醫學博士第515章 屬於日本的機會,不存在了……第661章 中俄談判第339章 帝崩流言傳第218章 當‘半沙皇’變成歷史的失敗者第121章 官場漩渦第312章 左宗棠放鴿子第500章 大秦的官兒上任頭兩難第80章 戰爭之神的威力(上)第855章 虎!虎!虎!第269章 大雨傾盆下的戰場第245章 英國人的一條狗第226章 幸福的秦軍與戰爭紅利第789章 掀起反英浪潮第683章 中國第一金龜婿第565章 一支在秦軍預設的戰場上戰鬥的俄軍第564章 聖旨第423章 弟兄們!兄弟們!第454章 胡雪巖和盛宣懷第639章 這不合規矩啊……第838章 冬天到了第498章 薊州義勇軍第405章 我是秦王第41章 猶勝甘興霸第158章 生民多艱第744章 墨西哥的作用第672章 日不落帝國的榮光第655章 旗人第666章 北京南苑第269章 大雨傾盆下的戰場第363章 流言和銀行第385章 秦軍概不負責!第289章 官場大變樣第569章 ‘敵佔’二字很可怖!第266章 擾亂法軍的運輸線第107章 洋槍快馬第826章 東西代理人戰爭第905章 失敗的陰影再次籠罩第595章 《中俄再勘分西北--東北界約記》第614章 掘斷‘文名’的根基第903章 二十年後……第592章 環球旅行的國王第835章 喜馬拉雅第24章 啊呸第794章 奧運世運大pk第206章 哪個敢退第467章 淮軍犧牲不怕第134章 三碗酒第191章 劉暹去哪兒啦?第532章 清掃蒙古,東北總督第786章 角逐第456章 中法友誼第640章 爲日本崛起而讀書第13章 大擴軍之建制糧餉第901章 蘇丹寶座的崩塌第293章 戰前第235章 花個三五萬兩銀子第239章 日子怎麼會不如原前第241章 日本海軍的力量!第763章 牽一髮動全身的黃金水道第747章 美奸的生活第675章 南天國立國之戰第318章 西鄉從道、赤松則良、大山岩……第606章 瓜分殖民地的狂潮第155章 城牆擋不住的運氣第302章 八嘎!清國人早有準備嗎?第254章 自昔聖人刳木爲舟第55章 你還和我們說功勞?第456章 中法友誼第414章 幹沉費勒斯號!第755章 可敬的小人物第409章 菩薩保佑吧第905章 失敗的陰影再次籠罩第511章 戰長城第669章 發展中之中國第858章 空軍是在爲陸軍服務第777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90章 漢中秦軍第70章 黨內無派,千奇百怪第322章 同治帝這個混賬玩意兒第182章 曾李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