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 必須要做

大明烈士陵園正式落成,這也了去了李起心中的一樁心事,李起自然也是非常的欣慰。

沒有什麼比爲國犧牲的烈士更加令人值得敬仰。

他們的事蹟,他們的名字,都應該永遠流傳下去,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們永遠緬懷他們。

他們是最偉大的英雄,只有英雄的事蹟方能激勵人心。

如果以後他們的名字淹沒在歷史長河中,他們的事蹟也無人知曉,那麼英雄的傳承也將斷絕。

試問當一塊土地沒有英雄的傳說,又怎會誕生英雄?

然而要管理如此龐大的一個帝國,又豈是這麼簡單的。

忙完了這裡,另一件非常重大,而且極其有深遠意義的事情也是提上了日程,讓李起感覺應該立即實施。

於是在參拜完大明烈士陵園後,第三天,李起在御書房召見了堵胤錫和顧炎武二人。

這二人是大明帝國文臣中最重要的兩個,許多的政務李起都會和他們商議,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

兩人來後,見禮落座。

李起對他們說道:“堵愛卿,顧愛卿,你們對我大明如今的教書育人情況如何看待?比如說科舉考試?”

兩人聽了,都是一愣,不知道李起爲什麼會突然這樣問。

過了一會,堵胤錫方道:“皇上,我大明開科取士,每三年舉辦一次科舉。

寒門學子只要通過學習,好好讀書,都可以金榜題名,獲取功名,如此便可出人頭地。

這個教書育人的制度自隋唐傳下來從未斷絕,我大明更是將其發揚光大。

臣以爲教育之事已是十分完善,不知皇上爲何問起此事?可是皇上對此事另有看法?”

封建王朝每三年就進行一次科舉考試,對全天下所有讀書人開放。

不論貧賤貴富,皆是一律對待。

這樣的制度相對來說,應該是從古至今還算比較公平的選拔人才的制度。

若是這項制度不成功,那麼歷史上許許多多大名鼎鼎的人,你都不可能聽說他們的名字。

因爲以他們的出身,他們根本就不可能出頭,然後出現在史書上。

而朝廷通過這項制度,從中選拔人才,讓這些人才去管理地方。

這樣一來,既可使平民百姓有出頭之日,看到翻身的希望,又可使朝廷的官員進行新舊交替。

如此,不論是對百姓,還是對朝廷,這都是一件兩利的大好事。

堵胤錫便是因爲科舉而取得進士功名,所以他對於科舉考試這功制度極其的欣賞,對這個制度也非常的瞭解。

他認爲這個制度實行了一千多年,到現在已經非常的完善,如果沒有什麼很大的必要,最好不要去更改。

畢竟這件事情關乎天下讀書人的終生大事,若是改的不好,便是斷了這些人的念頭,從而就有可能引發一連串的事件。

需知唐朝因爲科舉不中之事出了個黃巢,就搞得天下大亂。

他黃巢自己沒考上,還捅出這麼大的婁子來。

一旦讓那些本來可以考上的人反而考不上,那天知道會逼出多少個黃巢來。

雖然說現在兵威赫赫,聲望如日中天,也不怕這些讀書人鬧事。

可也犯不着沒事去得罪全天下的讀書人,最後在史書上留下千古罵名。

顧炎武卻是在心中想了一會,最後說道:“皇上,我大明開科取士,錄取學子,制度雖然正大光明,

然而卻也是有許多貧寒的子弟有天賦,有才智,可上不起學,交不起學金,被埋沒在芸芸衆生當中。

若是皇上能夠對這些人有所照顧,那麼我大明教書育人的事業必將再攀高峰。”

顧炎武這話可以說是說到了李起的心頭上,這也是李起爲什麼會叫他們兩個人來的原因。

自古以來,讀書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當然,到了後世九年制義務教育,讓每一個人都可以讀得起書,讀好書。

可是在古時候,讀書卻是一件很難想象的事情。

老百姓連基本的溫飽都很難保障,一遇到天災就揭不開鍋,再遇到天災就賣兒賣女,而後那就家破人亡。

這般困苦,又怎麼可能去供自己的孩子上學呢?

誰都知道讀書好,讀書可以出人頭地,可是百姓們實在是供不起一個學子啊。

儘管現在在李起的治下,大明王朝迎來了太平景象,盛世的苗頭也是越來越明顯。

可是崇禎年間那慘絕人寰的悲劇和天災,讓百姓們依然記憶猶新。

許多百姓有些錢財,都想盡可能的存起來,不敢讓孩子去讀書用掉,生怕到時候又出個什麼事情,連基本的生存都沒有保障。

而李起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

李起慢慢站了起來,走到他們面前,對他們說道:“我大明開科取士雖然公平公正,

然而能夠進得了學堂,學習知識,然後順利的參加科舉,這樣的人畢竟也只是極少數。

可以說我大明一千個適齡孩童,能夠有機會走進學堂的人,估計連七八個都不到。

如此,以至於現在許多老百姓活了一輩子,卻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我大明要想繁榮昌盛,永遠佇立在萬邦之最高峰,就應該大開民智,讓老百姓人人都能讀得起書,讀好書。

只有這樣,我大明國力才能蒸蒸日上,漢家文化和家風才能夠傳承萬年。

並且還能在祖宗取得的成果上,更加開拓進取,再攀高峰。”

李起這樣說,自然也是無疑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那就是李起要讓所有到了年齡的孩子都可以有讀書的機會。

這個機會顯然是朝廷給他們的。

朝廷將會擔負起責任,讓他們每一個人都有讀書的機會,改變人生命運的機會。

堵胤錫和顧炎武兩人一聽李起如此大的志向,都是心中驚駭。

須知自古以來讀書都是一件極其重大的事情,成本都是極爲高昂,

否則,老百姓也不可能明知道讀書好處多多,也不讓自己的孩子去讀書。

就是因爲讀書投入大,家裡不但少一個勞動力,還要額外支出一大筆錢。

第三百七十七章 客氣不得第四百七十三章 不爭氣的兒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三百一十四章 君王無錯論第四十五章 路遇強盜第一百五十八章 生靈第七百七十七章 爵位賞賜第七百七十六章 班師還朝第四十二章 去不去第七百一十六章 是真是假第兩百六十七章 一招制敵第四百九十八章 局勢大變第兩百九十六章 不堪入目的阿濟格第七百四十三章 早作打算第三百五十章 皇上息怒第六百零一章本王一力承擔第四百零七章 滿朝譁然第六百六十一章 坤興公主大婚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字害死人第四百七十三章 不爭氣的兒子第四百二十章高風亮節第五百七十一章 困境立解第五百九十二章 這事以前沒少幹第六百零四章 帝王心術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明的尊榮第一百三十八章 兩軍陣前第七百一十章 不知所謂第七十二章 中計第五百九十一章 李定國第七百五十二章 高興的太早第三百七十二章 面上功夫第五百二十七章 挑撥離間第四百四十二章 驚訝不已第兩百一十五章 緊急部署第六百二十二章 冥冥之中自有安排第兩百三十六章 不難抉擇第四百七十八章 事遭變化第六百七十九章 敲打第四百三十三章 洪承疇大驚第五百七十九章 達成心願第六百八十九章 這就受不了了?第兩百二十七章 難道不是一路人第兩百三十九章 借東西的變債主第五百七十二章 老子能怎麼辦第三百五十三章 生死置於度外第六百五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三百二十九章 封官第六百四十八章無情第三百八十一章 你敢威脅本官第七百八十四章 初見第五百二十六章 本藩很感謝她第六百三十一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六百六十章 大功告成第兩百一十七章 該當如何第五百零五章 算算你還是賺了第六百五十六章 師徒第四百六十九章 撥雲見日第一百五十三章 再戰滿達海第六百零七章 兩相對比高下立判第一百一十五章 我相信他第兩百六十六章 天下人當管天下事第四十三章 小不忍 則亂大謀第兩百一十九章 古人和後世第兩百零八章 你們太看得起韃子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驚訝的李起第七百三十五章 恆盛七年第三百六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零七章 兩相對比高下立判第七百零四章 手足無措的李起第一百六十四章 謝升之驚第六百三十三章 就怕他不來第五百二十二章 心腹之患第七百零八章 你們得罪的是老天爺第一百七十五章 時不我待第五百八十一章 棄子第六百八十一章 倒要看看他們耍什麼把戲第七百七十一章 難爲你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張有信第一百一十三章 手起刀落第一百五十章 事成第七百二十六章 還是早作打算好第兩百五十一章 有兵就是草頭王第六百七十二章 前夜第兩百五十一章 有兵就是草頭王第三十九章 好漢饒命第三百九十九章 自壯膽氣第四百一十五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六百一十一章 徹夜長談第五百二十四章 李起被古人洗腦第七百七十七章 爵位賞賜第六百五十七章治他還不容易嗎第兩百四十二章 毒計生第七百七十六章 班師還朝第三百二十九章 封官第五百九十章 其中必有關節第四百五十一章 該打的仗總是要打的第兩百四十二章 毒計生第兩百零四章 這怎麼可能第七百二十六章 還是早作打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