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鬻子二章

禹政第六

伯禹,夏后氏。言禹功錫玄珪,德諧元始,任賢立政,以致太平,可爲法則。故以名篇矣。禹之治天下也,黃帝玄孫,祖顓頊,姓似,名文命,字高密,在位九年,受禪成功,曰禹。受舜禪以臨天下。得皐陶,得杜子業,得既子,得施子黯,得季子寧、得然子堪,得輕子玉。此以上七大夫之姓名也。得七大夫以佐其身,以治天下,以天下治。

言帝王獨治天下,雖則聖德,皆俟賢佐以輔之,故得天下人安也。

湯政天下至紂第七

言成湯放無道之桀,以統萬機而理天下,得賢大夫贊佐而致太平,至紂昏惑以失國,故終始書之以名篇。

湯之治天下,湯姓子,名履,字天乙。除虐去殘曰湯。徵葛伯,放傑,順取天下以理也。得慶哺、伊尹、湟裡且、東門虛、南門蝡、西門疵、北門側。

伊尹,有莘氏媵臣以爲相。東門等,並姓名也。得七大夫佐以治天下,而天下治。七大夫皆有賢行,斥救弼諧,故得天下鹹又也。

二十七世,自湯至紂,父子兄弟相承二十七代也。積歲五百七十六歲至紂。夏曰歲,此除即位之年也。

上禹政第六

以五聲聽政,克勤於邦,可以爲上也。禹之治天下也,以五聲聽,九重幽深,下言難進,所欲百姓反斥救之事,故懸置五聲,招之以聽政也。門懸鐘、鼓、鐸、磬,懸之於龔。置於地也。以得四海之士。四海之士有進於言者,爻造五聲以揮擊傳聞也。爲銘於龔?,懸樂器之具,刻銘於其上也。

曰:教寡人以道者擊鼓,鼓以動物,故動合於道也。教寡人以義者擊鐘,鍾,金聲也。以合於義,故教義者擊鐘也。教寡人以事者振鐸,鐸,金鈴木舌也。所以事務有可行爲所欲言者,以振鐸也。語寡人以憂者擊磬,憂者,聲悲。磬聲消燥而近於悲,故憂而擊磬也。語寡人以獄訟者揮鞀。此之謂五聲。訟獄之事務於疾速,故揮鞀以陳之。此以上並刻銘於簨?之文也。是以禹嘗據一饋而七十起,日中而不暇飽食,急於政事,無暇安於一食,所以示接士急之也。

曰:吾猶恐四海之士留於道路。常行之處,非所宜憂也。是以四海之士皆至。事必得道,必合上下,應會無不至也。是以禹當朝廷間也,可以羅爵。不暇飽食,聽政不痕,朝廷閒靜,然後無事也。

道符五帝三王傳政甲第五

夫君子將入其職,旭旭然如日初出。入,昭昭然,人保其福。既去,暗暗然,人失其教。此得政典符合之謂也。夫國者,卿相世賢者有之。有國則有卿相。賢德者,卿相之具;人與之,主用之。不賢者豈能用之哉?有國無國,智者治之。夫有國者,豈自寧、豈自亂也?所以安者,智謀之力也。智者,非一日之志。積功累業,行道不倦,以成其志。

治者,非一日之謀。謀者,心思也。樹德以爲尚寬重道,修政作教以至誠平之諮。謀非一日之所能致也。治志治謀,在於帝王,然後民知所保,

夫君上有道,化行於下,遠近慕義,四境無虞,百姓淳和,盜賊屏息,故人知所安也。而知所避。富貴貧賤不相犯,仁義禮智由其門,無違政教,下民爲福,是知所避也。發教施令爲天下福者,謂之道。

先之以博愛,陳之以德義,先之以敬讓,道之以禮樂,不奪人時,不幹人利,故得禍亂不作。爲福之道,此之謂歟?上下相親,謂之和。至德以教之,要道以治之,上下同心,是謂和矣。民不求而得所欲,謂之信。日出而作,日沒而息,不勞於事,不苦煩苛,甘其食,安其居,、樂其業,此豈外求之哉?上有行道之君,是所政者可謂之大信矣。

除去天下之害,謂之仁。兼愛萬物,慈惻外施,至若成湯徵葛伯、放桀於南巢,夏禹之別導山川、置立州國,故得天下免於慕亂,百姓宅其所居。仁遠乎哉,斯至七也。

仁與信,和與道,帝王之器。此四者,帝王有天下之器,所以樂推也。苟有違之,而天下離叛,非其所有也。凡萬物皆有器,所用利之,是以爲器;而違其用,豈得其器哉。故欲有爲不行其器者,雖欲有爲,不成。惟名與器不可假人。其所營爲,必以其器用。得其器也,故和之;不行其器,於利遠矣,豈有成哉。

諸侯之慾王者亦然,不用帝王之器者不成。言天下之大,神器之重,非其王者,難以處之,王氣而來,可以宰割。必行仁與信、和與道,然後可招懷萬姓,奄有四維。西伯以敬讓興邦,南陽以七道得政,非其人也,豈妄成之哉。

湯政湯治天下理第七

天地設而萬物生,陰陽化而四時定。分別統理,爲政之方;極於始終,可成法則也。天地闢而萬物生,乾,其靜也專一,其動也正直;坤,其靜也翕斂,其動也開闢。是以廣大而生萬物也。

萬物生而人爲政焉。政也者,所以正於天地也。言天地生萬物不能相使,不能相制,須人以爲政以正之。無其政也,則萬物不理也。

無不能生而無殺也,言天地能生而不能無殺。唯天地之所以殺,人不能生。天之能生,唯天殺之可也。夫唯天殺之,人豈生之哉?是不能生之也。

人化而爲善,萬物之中,人其爲貴,化而爲善,理亦天常也。獸化而爲惡。稟氣以生,不有知飾,非人之類,豈不惡哉。人而不善者,謂之獸。人化而爲善,是曰天常。今爲不善者,與彼飛虛跖實亦何以異矣。有天然後有地,天在於上,地在於下,先天后地,理亦自然。有地然後有別,三才克定,萬物區別。有別然後有義,夫婦之義着,君臣之義彰也。

有義然後有教,百官立,政教行;父子存,家設教。所以效達於上也。有教然後有道,教跡逵既彰,約之以道;苟乖其道,物無以安。有道然後有理,事名各立而理自存。有理然後有數。名理既彰,以統之。夫數以一終十,乃至千萬勺九九之數,天之運度,亦數之義也。日有冥有旦,有晝有夜,然後以爲數。

天有三百六十度,一日一度,三百六十日一週天;一日之中,晝夜百刻,以定之爲數也。月一盈一虧,月合月離以數紀。一歲之中有十二月,一月有虧有盈。日月或合於次,或離於次,終於一歲。日窮於次,月窮於紀,星迴於天,數將幾終此。則日月星辰運行至十二月,皆周匝於故處。紀,猶會者也。

四者皆陳,以爲數治。春夏秋冬各統於一歲之日月也。此以上爲政之道,當法則也。

政者,衛也。始終之謂衛。政者,正也。所以正理天下,以爲之?天周衛,始化之,終安之,無得之也。

慎誅魯周公第六

刑法有倫,宜於時政;好生之德,理適典章。故明聖之資,輔成周室,誡勸之道,可得稱言。國之大經,在於賞罰,二者或替,將何訓焉?可爲政先,故紀之爲篇目矣。

昔者,此昔者,往日之辭也。魯周公使康叔往守於殷,康叔,周公母弟也,衛三監之地。殷人數叛,故使賢母弟王也。戒之日:與殺不辜,寧失有罪。人命所懸,理須詳正;夫刑或濫,其何則焉?故不可輕殺不辜,寧可失於有罪。此亦寬仁之道也。

無有無罪而見誅,罰而不明,雖刑不禁。言罰必施於有罪也。無有有功而不賞。賞而不明,雖賞不勸。言賞必加於有功也。戒之,封,重稱戒者,所以示於殷勤。封,康叔名也。

誅賞之慎焉。誅賞者,國之柄也。怒而加誅,未必當罪;喜而行賞,不必當功。且賞僭懼及於淫,誅濫則懼及於善。賞得其功則賢人以勸,罰得其辜則奸人以息。此不可不審慎之。

《史記.楚世家》:“周文王之時,季連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其子曰熊麗。熊麗生熊狂,熊狂生熊繹。熊繹當週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師也,此時也九十歲。’”

作者…今天跟大家聊的這位鬻熊,有很多名頭在他身上。玄帝顓頊的後裔,楚國的祖先,道教的開山鼻祖之一,周朝的火師,大巫級別的人物等等。聽着是不是特別有傳奇色彩?下面我們就來一起聊一聊。

這位鬻熊其實早先是在商紂王的手下幹活的,而商紂王這位大老闆稍微有點志氣的人都是瞧不上他的。所以啊,鬻熊自然就不幹了唄,到哪裡去呢?當時天下最有名的不就是姬氏嗎,就是周文王姬昌嘛。所以他就來到周文王而去了。

鬻熊自己本身是有治世才能的,在傳說中他還有法術在身。所以,我們說投奔當然不是自己主動跑去投奔,作爲一個聖賢之士,總歸是要有點脾氣的,得等着賢主自己上門拜訪。

第72章 巫咸講道第459章 鬻子二章第324章 九天真王之兒女第3章 貪杯醉朦朧第472章 生洲長生之地第218章 太上道君說三天正法(一)第353章 祭煉龍血真魂第3章 貪杯醉朦朧第96章 芷翎仙子遇星際流浪者第450章 玉皇十七慈光(一)第304章 領悟天道酬勤第306章 道化天地寶鑑(二)第179章 羽人族的翅膀修煉等級第174章 半人馬國家龍神視現災難變第433章 六十仙將下界轉世來歷(二)第107章 靈竹界之賞賜仙果第259章 大有之宮萬千經卷第198章 九天真王仙寶奇宮第146章 疆良說玄黃天九霄門第406章 遇九屍蟲神第296章 浴火重生的金仙體第447章 師尊傳話到來第156章 單挑冰雪女妖第453章 得九天真王劍分身第226章 聖母女媧娘娘說古《三皇內文》第76章 滅蒙山的打鬥第446章 金真玉光八景經(三)第320章 證悟(二)第414章 回到第七層塔樓第358章 來到鳳血城第152章 北斗七星與鬥姆元君第479章 酆都城下酆泉三十六地獄第326章 玉帝真經第426章 救月之國公主第105章 靈竹界之血魔神第276章 遇到師兄紫清真人君第274章 氣場對萬物的規律第330章 蛋生紫嬰大王第458章 鬻子一章第483章 九天真王秘玄寶界第452章 滿天天尊降瑞光第360章 祭煉獸魂合飛刀第470章 寶塔顯威第372章 第四層塔遇鯤鵬第363章 四大教主齊聚第319章 證悟(一)第2章 穿越到山海經第292章 許元君講七寶坐忘(一)第346章 血池祭煉神龜第268章 遇見異洲精靈第386章 白虎煞氣第392章 混沌鴻蒙塔第六層第67章 九天玄女到來第146章 疆良說玄黃天九霄門第220章 太上道君說三天正法三元文第127章 二神到來第489章 與東華帝君分身大戰第266章 古老的魚人種族第331章 九色神鹿九光子第100章 靈竹界之田氏祖孫兩奇人第159章 帝嚳大帝的偉大傳說第91章 靈竹界之蓮花生熊貓人蓮娃第389章 第八層遇見樹人第477章 九老仙都第452章 滿天天尊降瑞光第73章 遊靈山美景第342章 窩龜城百事通第207章 修得身外化身之道第257章 吞噬仙元領悟法則世界第368章 黃老破心魔第172章 赤帝血生慶都赤龍化生堯第333章 世界牛頭怪傳說第214章 仙道和神道本人述說第456章 混沌鴻蒙塔第304章 領悟天道酬勤第321章 太微天帝君第12章 白澤大仙救命第203章 元始玉皇九天真母第131章 真王與玉帝祝告九天弟291章 昊宇星黑石巨塔第27章 與魔王瘋狂戰鬥第318章 混沌鴻蒙勤悟道第100章 靈竹界之田氏祖孫兩奇人第105章 靈竹界之血魔神第357章 講道八威龍王經(三)第287章 初步震懾楚玄星衆仙第198章 九天真王仙寶奇宮第280章 脫變修得玉身羅金仙第407章 仙寶消滅九蟲神第331章 九色神鹿九光子第323章 混沌至寶之真神劍與書第341章 第三層獸血人第129章 九幽魔界佔領三界天宮第205章 懸浮的仙山第480章 張玄楚議後世第383章 得玄冰玉上五樓第103章 靈竹界之御龍在天第132章 九天真王傳《太霄琅書》(一)第397章 修煉仙尊道體之道第347章 得到玄武法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