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蠢蠢欲動

還好,還好!

朱由檢長舒了一口氣!

奏書上,王二狗細述毛文龍十大罪狀,這是西廠提督的本職工作;

他建議懲辦袁崇煥,說明他沒有結黨營私!

由此可見,王二狗這人,確實值得信任!

將大任託付於他,朕沒有看錯人!

既然如此,袁崇煥還能用!

若是殺了他,還有誰可以鎮守遼東?

還有誰可以“五年平遼”?

“萬歲爺,楊御使再遞奏書,以不懂軍事、不解民情爲由,拒絕去陝西上任!”

朱由檢眉頭一緊,嘴角動了動,強忍着沒有開罵,接過了奏書。

自從朱由檢登基以來,他削去了司禮監太監“批紅”的權利,卻沒有削去太監查看奏摺的權利。

畢竟,有了太監幫忙整理,朱由檢想要的奏書,可以第一時間拿到。

正是有了王承恩的幫忙,才能在在成百上千的奏書中,第一時間得到陝西、山西的奏書,得到王二狗與袁崇煥的奏書。

當然,王承恩也沒辜負朱由檢的信任。

幾百封謾罵的奏書,被他移到了最後面!

等朱由檢看到這些奏書,可能在幾個月之後了!

也可能,朱由檢永遠都看不到!

“王二狗!又是王二狗!”

朱由檢氣得咬牙切齒,狠狠拍着桌子:“這個楊鶴,沒了王二狗,他就不能辦事了?”

憤怒中,朱由檢很是後悔!

那天在大殿上,爲了安撫楊鶴之心,朱由檢確實做了承諾,調王二狗相助於他。

然而,計劃沒有變化快!

哪知道,皮島出了這檔子事!

王二狗只能去往皮島和錦州,詳查此事的前因後果。

罷了!

木已成舟,查出來又咋樣?

可以肯定的是,袁崇煥不會私通建奴!

更不會像某些大臣說的那樣,他不可能投靠皇太極!

身爲大明的一品督師,他沒那麼傻!

既然袁崇煥已經上書請罪,暫時就不要追究了!

既然袁崇煥說,皮島只有四萬七千人,實際兵力只有兩萬八千人,不再另設總兵,那就不設吧;

既然袁崇煥建議,收回毛文龍的敕印和尚方寶劍,那就收回吧;

他建議將兩萬八千士兵分爲四協,建議任用毛文龍的兒子毛承祚、副將陳繼盛、參將徐敷奏、遊擊劉光祚爲首領,也依他的意思辦吧;

我連魏忠賢都能忍,還忍不下一個袁崇煥?

只要他能“五年平遼”,我忍了便是!

大臣的意見,我不必理會!

這些人,只知道彈劾別人!

沒一個能幹事的!

“傳旨:袁崇煥肅奸有功,賞銀五千兩;

公開毛文龍十大罪行;

搜捕毛文龍伏於京師之爪牙;

此事,由曹化淳親自去辦,不得有誤!”

音落,杜勳趕緊擬旨。

朱由檢揉揉太陽穴,過了許久,深吸口氣:“三邊總督既已冊封,就當儘快上任!

給楊鶴傳旨:令他即刻上任,不得拖延!

再給王二狗傳旨:袁崇煥與毛文龍之事,不必再查,也不必上書;令他速速返回京師,聽候調遣!”

“那……萬歲爺,禮部侍郎溫體仁和周延儒、戶部尚書畢自嚴、御史侯恂等人,彈劾遼東總兵吳襄丟失西平堡……”

“罷了!”

提起這事,朱由檢又是一肚子怒火!

好不容易,收復了西平堡周邊三百里土地!

沒想到,王二狗前腳剛走,馬上就被吳襄丟了!

判他個凌遲處死,還算輕的!

但,他是袁崇煥的心腹,祖大壽的頭號干將!

而且,袁崇煥的奏書中,他“出城血戰”、“力斬六百敵兵”、“被奸細打開了城門”,這才讓西平堡失守!

朕遠在京師,難道是那麼好胡弄的?

罷了,罷了!

此時,此刻,追究這些,只會讓袁崇煥生疑!

所以,先穩住袁崇煥!

他跟吳襄的事,留待秋後算賬吧!

……

因爲八旗軍佔領了西平堡,並有大批騎兵巡邏在大淩河與西平堡一線,王立的返回速度慢了許多。

足足用了十天時間,才從“沒溝營”悄悄繞至大淩河。

此地,距離錦州只剩幾十裡。

即將回到明軍的大本營,但王立卻警覺起來!

“僅僅是今天,建奴就出動了八百多騎?”

“對,是八百三十騎!其中二百騎還越過了大淩河,一度殺到錦州城下!

城上的守軍,還放了一通大炮!

估計,皇太極要大舉進攻關錦防線!

廠公,咱們不能再拖延,趕緊撤回錦州,趕緊回京纔是!”

“是麼?皇太極想打關錦?”王立搖了搖頭,未置可否:“是否發現建奴的運糧隊?”

“額……暫時沒有……”

沒有?

這就不正常了!

自己擺了皇太極一道,他的報復,不過是早晚的事!

不對,即使沒有自己,他還是會打關錦防線!

他想入主中原,必須拿下關錦防線!

從瀋陽到京師,這是最近的路線!

皇太極想打錦州,事先探聽虛實,探明道路,這很正常!

但是,探聽虛實,探明道路,不應該悄然而行麼?

需要派遣八百多騎的“偵察隊”?

生怕明軍不能發現?

這不是嚮明軍報信,不是讓明軍準備好大炮麼?

皇太極有這麼傻?

再說了,皇太極想打錦州,不應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麼?

他屯在西平堡的糧草軍械,已經被袁崇煥搬回了錦州!

只是偵察,又沒運來糧草軍械,他打個屁的錦州?

確實可疑!

既然已經靠近明軍的控制範圍,王立的膽子大了許多!

只用一天時間,就匆匆回到錦州。

什麼?

吳襄出城與八旗軍血戰,斬敵六百多騎?

這個吳襄,何時這麼能打?

什麼?

有人趁着兩軍血戰,打開了西平堡的城門?

我去!

還有證人?

丟了西平堡,反而得到朱由檢的嘉獎?

尼瑪!

這傢伙,不是普通的莽夫!

事情做得滴水不漏!

原計劃奏他一本,栽他個滿門抄斬!

竟被他搶先一步,搶先向朱由檢上了奏書!

棄城而走,竟被他說成“血戰不敵,被奸細所害,被迫撤回錦州”!

靠!

老子竟然無從下手了!

看來,古人也挺聰明嘛!

罷了,罷了!

來日方長,有的是機會!

朱由檢聖旨,早就送到了錦州;

只因王立正在撤回的路上,無法確定具體位置,所以留在這裡。

細看之後,王立冷冷一笑。

“速速返京,聽候調遣”,這不明擺着嘛!

去陝西送死的,有個楊鶴還不夠?

還想拉我去送死?

你想得美!

嗯,得想個萬全之法,繼續留在錦州!

等到風頭過了,再回京師!

否則,腦袋都沒了,撈再多的錢有個屁用?

“袁督師,建奴近日的舉動,好像不太正常吧?”

“哦?”

袁崇煥擡起頭,上下打量着王立,實在難以相信!

這個毫不起眼的太監,也有些本事嘛!

也對,能做到西廠提督,沒點本事能行麼?

再說了,明軍不久前攻下西平堡與遼陽,全都是西廠的功勞!

於是,袁崇煥沒動聲色,裝作一無所知:“王公公,你認爲,哪裡不正常了?”

王立確信袁崇煥在裝傻,懶得廢話太多:“皇太極……會不會來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話說到這份上,袁崇煥不再裝傻,面露憂慮之色:“實不相瞞,就在昨日,我向皇上上了一封奏書:

臣在寧遠,敵必不得越關而西;薊門單弱,宜宿重兵。”

袁崇煥奏書中的“薊門”,並不是某一座城池,而是泛指北京以北的薊州一帶。

聽聞袁崇煥上了奏書,王立稍稍鬆了口氣。

也對,自己對軍事一無所知,都能猜到皇太極可能繞道蒙古,身爲薊遼督師的袁崇煥,又怎會不察呢?

“既然袁督師已有準備,我就不再妄言軍機;不過,你斬殺毛文龍之事,必會惹怒萬歲爺!

此次,萬歲爺沒有怪罪,不代表他會忘記!

往後行事,還需三思而後行啊!”

王立說得很是鄭重,袁崇煥沉默不語。

其實,斬殺毛文龍的次日,袁崇煥已經後悔了!

爲了穩定皮島的局勢,他第一時間向朱由檢上書,做了一定的善後工作,也獲得了朱由檢的批准。

這事,暫時算過去了!

爲了留在錦州,王立也向朱由檢呈上封奏書,詳細分析了遼東的局勢;

並稱,皇太極正在調兵遣將,很可能避開城池堅固的關錦防線,轉而繞道蒙古南下,建議加強薊北長城方向的兵力。

然而,王立並非戍邊的將軍!

他的監軍身份,也是爲議和而掩人耳目!

所以,奏書送到後,朱由檢仍舊態度堅決,連下三道聖旨,催促王立即刻返京!

唉!

想繼續留在關錦,想拖延回京的時間,沒什麼指望了!

回到京師,必被調往陝西!

若是去了,要麼被亂民打死,要麼與楊鶴一起背黑鍋,被革職或處死!

錢都沒撈夠,還沒等到“奏淮八絕”和長平公主長大成人,怎能就這樣掛掉?

苦思一整夜,王立終於有了計策!

於是,不再遲疑!

引着錦衣衛星夜疾馳,只用六天時間,就從錦州回到了京師!

“王公公!此次出使遼東,旅途勞頓,本該讓你休整幾日;

但,陝西的民變越來越烈!

只有王公公親自前往,朕才能放心啊!”

“能爲萬歲爺分憂,是小奴畢生的福份!但,還有一件事,比陝西的民變更加嚴重!

若不盡快解決,恐動搖大明之根基啊!”

“哦?”朱由檢眉頭一緊,直直瞪着王立:“究竟是什麼事,能比遼東的敵情更重要?能比陝西的民變更重要?”

第60章:背黑鍋的吳三桂第107章:與大淩河共存亡!第32章:咱倆五五分賬第20章:這是上朝還是菜市場?第144章:誤打誤撞第136章:一個個的,全都冒出來了!第180章:民智的開啓第83章:峰迴路轉(2)第212章:真的不怕死?第5章:京師的錢,太好掙了吧!第30章:內閣成員的逼宮第150:現代科學的拓荒者第215章:摁死那幫不聽話的傢伙第171章:差點氣炸了!第3章:大明皇宮,暗流涌動第29章:驛站!驛站!第224章:言官們,顫抖吧!第150:現代科學的拓荒者第44章:熊文燦的行賄第151章:又一堆“空頭支票”第153章:強龍與地頭蛇第5章:京師的錢,太好掙了吧!第3章:大明皇宮,暗流涌動第81章:新的生財之道第106章:大淩河之圍第163章:名垂千古的最好機會第109章:繞至八旗兵的後方第200章:由“圍”變“堵”第122章:香草券的防僞措施第147章:裡外不是人第177章:“賣保險”也能賺錢!第1章:穿越的姿勢不對?第52章:差點中了連環計第113章:君臣各懷鬼胎第186章:一代名妓,柳如是之節第231章:稀裡糊塗,攻下了廣寧城!第228章:再次涌動的暗流!第89章:讓饑民去挖煤!第33章:就是要公報私仇第168章:雞生蛋,蛋生雞第195章:讓他們嚐嚐“龐氏騙局”第106章:大淩河之圍第145章:徵招“女工”的困難第174:碰上個軟硬不吃的傢伙第18章:把崇禎忽悠瘸了第134章:退而求其次第11章:狸貓換太子第143章:曹化淳的突擊檢查第139:孤城的守將第49章:無心插柳第156章:蜀王府的鴻門宴第134章:退而求其次第73章:京師保衛戰(3):虛晃一槍第184章:朱由檢的元宵節噩夢第227章:除夕夜,微服私訪第234章:無賴遇上無賴第114章:來互噴啊,誰怕誰?第140章:跟蜀王死磕第104章:朱由檢,你真夠卑鄙!第178章:明代的“痔瘡切除術”第206章:對朱由檢失望透頂!第207章:最後的禮物第188章:嘗試着去改變第129章:無恥的姜太公與周武王第96章:蒙古美女海蘭珠第82章:峰迴路轉(1)第148章:給天下的女人“洗腦”第87章:說服徐光啓第123章:割有錢人的“韭菜”第230章:南轅北轍第23章:皇后的囑託第9章:不如去寶鈔司“頂雷”第234章:無賴遇上無賴第112章:公主的“宮闈私事”第52章:差點中了連環計第121章:不藏了,我攤牌了!第67章:皇命難違第50章:楊鶴的“元氣”學說第187章:蓋世神作,俘獲芳心第12章:稀裡糊塗收了錢第104章:朱由檢,你真夠卑鄙!第131章:殿試?這不是爲難我嘛?第142章:史上最大的地主第189:瞌睡遇上枕頭第75章:京師保衛戰(5):渾水摸魚第1章:穿越的姿勢不對?第145章:徵招“女工”的困難第202章:狡猾的流賊第32章:咱倆五五分賬第56章:順手牽羊第221章:羣起圍攻第128章:“變法”的決心第63章:推三阻四的王立,崩潰的朱由檢第34章:後宮的閒言碎語第81章:新的生財之道第44章:熊文燦的行賄第23章:皇后的囑託第11章:狸貓換太子第67章:皇命難違第28章:吃相太難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