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學藝五年

回到山上,張浩正準備去書房看書,卻見到童淵坐在門前。

“前輩”張浩走過去行了一禮。

“恩,子瀚,來一下。”童淵說了一聲朝屋後走去。

張浩跟在後面,來到小校場,童淵找了個位置坐了下去。

“跪下”童淵威嚴的說道。

“呃,前輩?”張浩雖然一臉的疑惑,卻也乖乖跪在童淵面前。

“我來問你,你可願拜在老夫門下?”童淵問道。

“願意。”張浩腦袋還是蒙的,還是呆呆的回答。

“請祖師。”童淵渾厚的聲音傳來。

只見童飛恭敬的拿着一幅畫卷,一臉肅穆的走到近前,打開畫卷,上面是一位威武將軍的畫像,童飛將畫像掛好,退了下來。

童淵起身,來到畫像前面,拜了三拜,隨後走回座位,童飛趙雲站在他的身後。

這時,顏雨走了過來,遞給張浩一張帖子,張浩反應過來,這是拜帖,接過帖子,雙手將拜帖舉過頭頂,呈給童淵,隨後行三叩首大禮,雖然張浩現在還有點弄不清狀況,但這些禮節還是知道的。

顏雨再次走來,將一杯茶遞給張浩,張浩雙手將茶奉給童淵說道:“師父,請喝茶。”這茶叫改口茶,從今往後改叫師父,從此要像對待父親一般尊敬師父。

“鵬舉”童淵接過茶杯,喝了一口,隨後呼喚童飛一聲。

童飛聞聲遞來一杆長槍,張浩看去,只見槍身亮銀,底部有一圈金色雲紋圖樣,槍頭寒芒閃現,只看一眼,便叫人心生畏懼。

“子瀚,此槍名爲冷電,乃是爲師這些年多方收集材料,請人打造,至今還未出一戰,今日爲師將他賜予你,望你能讓他的名字名揚天下。”

“多謝師父”張浩接過長槍,拜謝道。

“從今日起,你便拜在老夫門下,老夫門下……趙雲本是老夫關門弟子,本不該再收徒授業,如今你與雲兒算作一起吧。”童淵洋洋灑灑的介紹了一堆,包括一些師門傳承,規矩,同門之類的。

“弟子謹記”直到拜師禮成,張浩還沒反應過來,童淵怎麼會突然收自己爲徒,一點徵兆沒有呢。

“其實,那五個人是父親對你的考驗。”童飛看出張浩滿臉的疑惑,走到他身邊,悄悄說道。

“什麼?”張浩還是不明白。

經過童飛的解釋,張浩才知道,原來那天童飛把事情跟童淵說過之後,童淵就想到了這個主意,讓童飛找到幾人,讓他們做張浩的家僕。

之後的事情就看張浩的表現了,如果張浩沒有收下他們,或者收下五人之後沒有去管他們的死活,就不會有童淵收徒這一幕了。

如果張浩收下五人,有心卻無力讓五人活下去,童淵也不會收他爲徒了,張浩只好打哪來回哪去了。

“本來父親的打算是你能保證他們不被餓死就好,父親也不會虧待他們的,沒想到你竟然能做出那麼神奇的東西。”對於張浩鼓搗出來的“玻璃”童飛也很是驚訝。

“那他們……”

“他們以後就是你的家僕了,我會抽時間教導他們一些武藝,如果他們有些天賦,自己又肯努力的話,以後倒是可以幫你不少忙。”童飛淡淡說道。

之後的日子,張浩便開始跟隨童淵學習,雖然張浩比趙雲入門晚,卻被童淵算作兩人一起入門,而一起入門的話,年長者爲兄,趙雲倒成爲張浩的小師弟了。

本來趙雲是很不服氣的,不過很快就被張浩給折服了,用童淵的話說是張浩天賦異稟,學什麼理解的特別的快,張浩心裡想的卻是,老子的靈魂都快三十歲了好嗎,理解能力當然比一個小孩子要好的多了。

跟隨童淵學習時間越長,越是敬服童淵,每天的訓練以槍法爲主,輔以基礎訓練,力量速度耐力之類的,中間還會穿插身法、騎馬、弓箭甚至還有劍法。

除了武力上的學習,每天晚上童淵都會爲張浩與趙雲講解兵書,張浩發現,童淵對兵書裡作戰指揮、戰場機變、軍隊管理等方面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不過運籌帷幄、特殊戰法方面不及前面那些,卻也有很深的造詣。

五年時間匆匆而過,這五年時間,張浩除了偶爾會到半山腰張江五人處查看一番以外,一直潛心跟隨童淵學習。

而張江五人除了張溪以外,其餘四人倒也小有天賦,經過童飛的調教,也算武藝非凡,在加上生活好了起來,江河湖海四人也是壯碩威猛起來。

張溪似乎沒什麼習武的天賦,武藝稀疏平常,卻在做生意方面很有天賦,在山腳出,開了個非常大的作坊,足有近千人在作坊裡工作,不僅在城裡開起了商鋪,更是將商鋪遍佈冀州各城,爲張浩積攢下了不菲的家業。

這一日,張浩恭敬地來到童淵面前,行了一禮。

“師父,徒兒想下山歷練一番,還請師父示下。”張浩抱拳說道。

“哦?不知子瀚有何計較。”童淵疑惑的問道,在童淵眼裡,張浩性格穩重,不會無的放矢,想要下山肯定有什麼計劃。

“師父請看。”張浩拿出一卷紙,上面是他憑藉記憶畫下來的簡易世界地圖。

“這是?”

“師父,看這裡,這裡就是咱們大漢,而在大漢之外,還有很多土地。”張浩指着地圖爲童淵解釋。

“啊?這是真的?我們大漢只有這麼小嗎?”童淵很是吃驚,在這個時代,人們眼裡的世界只有那麼大,大漢就是世界的中心,如果不是童淵跟張浩接觸時間不短了,一定以爲這人瘋了。

“是的,師父,你看這裡……”張浩開始指着地圖爲童淵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講解,從近處的鮮卑、匈奴,講到遠處的羅馬、貴霜等國。

中間童飛、顏雨、趙雲過來,也被張浩講述的世界給吸引了,四人專心致致的聽着張浩講述,時不時的發出一聲驚歎。

“這裡是什麼地方。”童淵指着一個地方問道。

“這裡……大概還沒有國家,可能沒人,也可能生活着還未開化的蠻夷之人。”張浩尷尬的說道。

這個時代各地的情況張浩知道的也不太多,面對衆人時不時指着一個個他不知道的地方提問,張浩尷尬異常。

“其實我知道的也不多,還需要有人去探索。”張浩無奈跟衆人坦白。

雖然張浩說不知道,但衆人還是很佩服張浩的,畢竟張浩知道的已經比他們多很多了。

第十八章 生死相隨第一百三十六章 師出同門第十三章 踏上旅程第七十四章 坦露心跡第一百三十八章 別樣華雄第一百五十一章 出征前夕第一章 墜崖穿越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將來投第一百四十二章 產生衝突第十八章 生死相隨第一百四十章 李肅登場第一百二十五章 陰謀再現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刺之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虎牢現狀第九十七章 威脅逼迫第八十二章 鴻門赴宴第一百八十九章 戰場規則第一百八十章 董卓帳下第九十章 父子之情第二十六章 前往涿郡第一百四十四章 廢立新帝第三十五章 黃巾亂起第九十八章 準備出征第一章 墜崖穿越第一百零二章 集體出逃第一百一十八章 探查地形第四十六章 東郡東阿第六十五章 忠君忠民第八十二章 鴻門赴宴第二十九章 酒後談心第五十章 地公將軍第一百七十章 關羽出戰第十五章 一代名醫第一百八十五章 李肅之謀第四十四章 怒氣沖天第六十七章 大戰史阿第三十六章 涿郡破敵第一百六十章 單手舉旗第一百九十二章 呂布來信第二百章 偶遇皇甫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見呂布第五十九章 刺客少年第一百七十三章 準備行動第一百三十六章 師出同門第二十一章 定居玄菟第一百二十二章 迅速撤離第一百一十六章 發筆小財第一百二十一章 暗度陳倉第二章 漢末三國第七十六章 遼東赴任第一百四十四章 蘭花門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強悍典韋第五十七章 民族融合第一百七十三章 準備行動第一百四十一章 三姓內情第六十五章 忠君忠民第二百零一章 提前動手第一百五十章 擴軍計劃第八章 城中偶遇第一百零八章 女子學院第一百五十四章 各方勢力第一百零八章 女子學院第一百四十二章 產生衝突第一百一十六章 發筆小財第八十四章 秋後算賬第五十一章 廣宗城定第一百二十一章 暗度陳倉第二十一章 定居玄菟第一百八十六章 精銳之師第三十一章 寒門少年第二十章 再過挹婁第一百三十七章 疑惑重重第二十二章 公孫升濟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擊董卓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擊董卓第三十八章 利害關係第七十九章 再現百家第九十七章 威脅逼迫第一百六十三章 強悍典韋第五十一章 廣宗城定第九十三章 天使巡查第八十五章 清除異己第七十五章 旖旎氣氛第七十八章 大加封賞第一百七十章 關羽出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陰謀再現第四十八章 計破卜己第一百二十七章 英雄陵園第三十二章 練兵計劃第九十一章 返回遼東第三章 大儒鄭玄第八百一十二章 留守營寨第一百四十七章 儒道互補第一百二十章 明修棧道第一百七十七章 集體投降第一百四十六章 路遇曹操第一百一十七章 化整爲零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刺之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聯合出擊第九十五章 千里尋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