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驅虎吞狼

完顏吳乞買聽了時立愛、張忠嗣、韓企先三人的分析,深以爲然。

目前金國內部四分五裂,叛軍蜂起,但真正威脅到完顏吳乞買和完顏宗磐父子的,還是完顏宗弼和他身後的西門慶。

“諸位愛卿所言甚是!不過,如今境內契丹人紛紛反叛,雖然大多不成氣候,但也拖住了我大軍南下的步伐。衆愛卿可有良策?”

完顏吳乞買對衆人開口問計。

韓企先沉聲應道:“微臣有一計,可將禍水西引。”

“愛卿有何妙計?速速說來!”

面對國內複雜的形勢,完顏吳乞買擺出了一副從諫如流的明君姿態。

“陛下,既然我軍現今的主要目標是河北的完顏宗弼軍,何妨與契丹人先和解?

微臣以爲,陛下不如派使臣與那耶律餘睹議和休戰,將西京大同府管內的土地都賜給那耶律餘睹,並加封他爲遼國王,讓他帶着契丹人在山西之地立國。

如此,則國內受到耶律餘睹蠱惑造反的契丹人必會齊聚燕山以西,與齊國和完顏設也馬爭奪大同府等地。

在耶律餘睹與完顏設也馬二賊自相殘殺時,我軍就可從容南下進攻完顏宗弼軍,收復河北、河東的失地。

不論耶律餘睹和完顏設也馬誰勝誰負,待到南方平定,我軍再回師山西,從容取之!

此計喚作驅虎吞狼,必有奇效!”

韓企先向完顏吳乞買獻上了一條計策。

此計的關鍵在於堂堂大金國要捏着鼻子承認叛徒耶律餘睹獨立建國,還要以官方的形式給予對方國王的稱號。

對於曾經橫掃遼、宋,稱霸天下的金國皇帝完顏吳乞買而言,多少有一些尷尬和屈辱。

不過,完顏吳乞買也是一個能屈能伸的人物。

當年女真建國前,完顏吳乞買可是曾經在遼國皇帝耶律延禧面前跳着滑稽的舞蹈,救了性格剛強的兄長完顏阿骨打一命。

這麼多年過去了,完顏吳乞買並未改變。只要能夠得到實利,丟棄些許顏面又算得甚麼呢?

沉吟片刻後,完顏吳乞買決定採納韓企先的“驅虎吞狼”之計。

不過,他還是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耶律餘睹和他的契丹部下是否會中此計。

韓企先解釋道,如今的情勢下,不只是金國需要與契丹人和解,以耶律餘睹爲首的契丹亂軍也急需與金國達成和平相處的協議。

因爲,此時盤踞在陰山地區的耶律餘睹正是處境危急之時。

南面的齊國軍隊正在進攻耶律餘睹的地盤,而大同府的完顏設也馬軍也從東南威脅着耶律餘睹軍。

東面的大定府、臨潢府都掌握在強大的金軍手中,雖有契丹人叛變響應耶律餘睹,但都不成氣候。

因此,耶律餘睹也是從戰略上三面受困,唯一的出路只能是遠遁漠北,去投靠耶律大石。

然而,曾經身爲契丹宗室雄才,身份比耶律大石更顯貴的耶律餘睹甘心居於耶律大石之下麼?

耶律大石又能真正接納這個野心勃勃,素有威望的耶律餘睹麼?

是以,不到萬不得已,耶律餘睹一定不想離開陰山北上。

此時金國主動與耶律餘睹議和,並賜予其山西之地,允許他正式建國,無疑是對耶律餘睹雪中送炭。

耶律餘睹有了名分與地盤,東面最大的軍事壓力也解除了,就可以國王的名義集結契丹諸部的力量于山西,與齊軍和完顏設也馬叛軍展開龍爭虎鬥。

此計的一大誘餌是金國皇帝冊封的“遼國王”,這可是耶律餘睹難以抗拒的誘惑。

須知耶律餘睹與耶律大石暗中勾結合作,但他二人並未確定主從名分。

因此,耶律餘睹與耶律大石在反金復遼的大業上目標一致,但卻又是很明顯的競爭關係。

二人都想要爭奪契丹人的人心,使自己成爲繼承遼國天命的那個人!

金國丟出去的這個國王稱號,對於耶律餘睹可是一個香餑餑啊!

是以,韓企先的這個和談之計就是陽謀,能讓耶律餘睹心甘情願地咬鉤。

完顏吳乞買聽完韓企先的說明,心頭大喜,決定依計而行。

韓企先也自告奮勇,願意親自出馬,作爲使臣去與耶律餘睹談判。

韓企先勇於任事,張忠嗣也不甘落後。

身爲金國宣政殿大學士、知三司使事的張忠嗣當年卻是遼國的平州都統,亦是一方統兵大將。

當年張覺造反時,張忠嗣是他的手下大將。在張覺被完顏宗望軍襲擊,逃到燕京城投靠宋軍後,張忠嗣就投降了金軍。

張覺的另一個大將張敦固繼續頑抗,最後被金軍殺死。而張忠嗣卻被金國不計前嫌,一路提拔重用,直到成爲皇帝身邊的心腹重臣。

如今金國正值多事之秋,張忠嗣也不願再做甚麼知三司使事的文臣了。

張忠嗣向皇帝完顏吳乞買請命,在韓企先與耶律餘睹達成和議之前,自己願統領漢軍從平州西進,先行支援燕京地區的完顏昌軍。

對於張忠嗣的毛遂自薦,完顏吳乞買再次大喜。他當即下旨,任命張忠嗣爲南京漢軍都統,轄鹹州、平州等地漢軍,支援完顏昌軍。

當韓企先、張忠嗣各自領命而去後,時立愛同樣針對獨立出去的婆速路,爲完顏吳乞買獻上了一條秘計。

“哈哈哈~諸位愛卿真乃朕的肱骨之臣!有衆愛卿輔佐朕,何愁南方羣賊不滅?哈哈哈~”

完顏吳乞買一掃滿面的陰霾,在大殿中開懷大笑。

正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針對南方叛軍的攻勢,金國皇帝完顏吳乞買與他的大臣們應對不可謂不當。

半個月後,張忠嗣領兵十萬,從平州匆匆趕到燕京城下,幫助完顏昌鞏固了燕京地區的防線。

而此時,白水河以南的河北諸州,已經全部落入了完顏宗弼軍和齊國軍隊的手中。

大戰一起,河北諸州的軍民還是心向南朝。見到齊軍的旗幟後,諸州漢軍守將便紛紛驅逐城中的女真官吏,舉衆向齊軍投降。

在史文恭領兵逼近凌州城時,擔任凌州城守將的曾家五虎更是口稱自己是漢兒,向師父史文恭獻上了城池。

並且,曾家五虎奮勇爭先,幫助齊軍攻下了高唐州和滄州。

完顏宗弼與完顏希尹見了,也只能嘆一聲“人心所向”,默認齊軍收復了河北諸州。

第七百零一章 完顏宗翰的邀請第三百六十八章 二入東京城第二百八十八章 神箭周同殺到第九百六十五章 復辟黨雲集第六百二十七章 生死考驗第六百九十八章 勝負之間第八百六十八章 制衡郭藥師的高招第六百三十四章 賊和尚的妙用第三十章 白馬武將第四百七十三章 意想不到的好漢第一百七十八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三百九十九章 林沖之憂第五百五十六章 本府以德服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和戰之爭第三百四十九章 渾水摸魚的高麗第二十六章 山賊送人頭來了第九百三十二章 內鬥與外戰第九百五十二章 救了許多美女第二百八十六章 攻守有道第一百四十章 密謀攻山第七百章 花落誰家第三百九十八章 青州來客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完顏宗幹跑了第二百八十章 孔三借羊第五百七十五章 宋清的首功第七百七十八章 沒人妨礙我發財第五十五章 爲知縣排憂第五百零二章 好漢請留步第三百三十九章 祝家莊的埋伏第三百六十章 相撲爲戲第一千零一章 誘敵劫營第七百九十四章 蕭大王的追擊藝術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門慶喜添丁第二十九章 我的下面還有第四百六十一章 遼東賊殘部第七百六十六章 何濤建功第九百二十八章 慘不忍睹的解圍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結拜兄弟第七百零五章 突襲越王城第九百三十章 王稟的選擇第一百四十八章 拜訪紫髯伯第四百七十章 攜美渡海第三百三十四章 祝家莊的俘虜待遇第八百零一章 西門大官人的慰問第六百零五章 林靈素的宗教戰爭第一百七十三章 千年背鍋俠第三百七十八章 曲譜傳情第二百九十五章 你這廝想當叛徒?第五百八十三章 窮途末路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喋血西門堡第三十七章 回到陽谷縣第九章 大官人真是活神仙第四百七十八章 王進娶妻第九百六十九章 新武器的威力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的老師是宗澤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言之師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平夏城大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牟山密探孔彥舟第八百二十一章 我軍休矣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李良輔軍的悲歌第五百四十二章 宰相王黼氣炸了第六百九十一章 飛熊西門部第八百三十六章 趙良嗣的艱鉅任務第五百五十九章 禍亂江南第八百七十章 權力的遊戲第八百五十三章 抄家是老本行第六百八十八章 西門慶的保護傘第一百一十章 遭遇宋徽宗第二十章 哥哥真神人也第一百零三章 明月幾時有第九百九十二章 渭州的前世今生第一百零九章 李師師不愛瘦金體第七百五十七章 不詳預感第二百五十章 賣妻保身林教頭第九百八十六章 聯手破敵第七百九十二章 耶律大石錯失良機第二百六十五章 董平喜收豬隊友第一百一十八章 扈三娘與西門昕第五百一十六章 小旋風的野心第一百五十二章 喜事連連第一百零五章 阮琴通靈第七百七十二章 無恥小人第八百八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名府猛將第七百八十七章 和詵與楊可世第七百四十三章 灞橋柳色第五百八十五章 飛刀對飛石第九百八十四章 軍權不能旁落第八百六十三章 金國好女婿第五百六十四章 神算子的妙計第三百五十一章 史文恭來訪第五百八十一章 濟州城血戰第九百七十八章 衆“正”盈朝第六百七十九章 廢物利用第五百四十五章 呼延灼的大捷第五十九章 出發去孟州第四百零六章 大官人的真傳第九百八十七章 神秘禮物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人毛八十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門慶喜添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