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告別廢都

“長安廢棄遷都後,曲沼荒涼一夢中。

見說舊園爲茂草,寂寥無復萬枝紅。”

如果說在京兆府長安城周邊各縣還能見到一些漢唐時期的遺韻,令人發思古之幽情,那麼當西門慶一行從灞橋西行來到長安城外時,卻再難尋覓古都長安的往日榮光。

出現在西門慶一行人眼中的,不過是一個粗陋重建的州城,比之東平府、青州城等京東路的州城都稍有不足。

大唐盛世的繁華都城長安城,早已經成爲了一片廢墟。

事實上,長安在唐以後失去競爭國都的機會,有很大一個原因是由於唐長安城的徹底毀滅。

在安史之亂以後的一百多年間,宏偉壯麗的長安城雖遭到多次破壞,但尚能得到及時修復。

但是到了唐末,戰亂不斷,長安城的破壞變得日益嚴重。

二百多年前的唐中和三年,反賊黃巢的軍隊佔據長安城,與唐軍在長安一帶激戰。

黃巢離開長安時,曾放火焚燒宮室,而唐軍諸道兵入城後,對長安城的破壞尤爲嚴重。

據宋代歐陽修、宋祁、範鎮、呂夏卿等合撰《新唐書·黃巢傳》記載:“自祿山陷長安,宮闕完雄,吐蕃所燔,唯衢弄廬舍;朱泚亂定百餘年,治繕神麗如開元時。至巢敗,方鎮兵互入擄掠,火大內,惟含元殿獨存,火所不及者,止西內、南內及光啓宮而已。”

後晉劉昫等撰的《舊唐書·僖宗本紀》亦載:“初,黃巢據京師,九衢三內,宮室宛然。及諸道兵破賊,爭貨相攻,縱火焚剽,宮室、居市、閭里,十焚六七。”

根據西門慶看過的這些史書的記載,唐末黃巢之亂中,毀滅長安城的不是黃巢賊軍,而是大唐的各道軍閥部隊。

正是這些軍閥部隊攻破長安城後,爲了劫掠財物,才放火焚燬了長安城。整個城市有一大半都毀於此役。

當然,尚未滅亡的唐朝中央政權雖然已經對藩鎮軍閥失去了掌控,但還是試圖修復長安城。

唐僖宗逃到四川后,令王徽充任大明宮留守京、畿安撫制置修奉使,修復長安宮殿。

史載“徽外調兵食,內撫綏流亡,逾年,稍稍完聚。興復殿寢,裁製有宜”,對恢復長安城盡心竭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然而兩年以後,王重榮、李克用與田令孜大戰於沙苑,令孜敗歸,下令焚燒坊市及宮城,導致“宮闕蕭條,鞠爲茂草”,“唯昭陽、蓬萊三宮僅存”。其後雖有修復,但不久又遭戰火焚燒。

唐昭宗乾寧三年,李茂貞自岐攻入長安,殺人放火,於是“宮室廛閭,鞠爲灰燼,自中和以來葺構之功,掃地盡矣”。

這些藩鎮軍閥發動的戰爭一而再,再而三地對長安城造成破壞,稍有恢復的長安城變得更加殘破。

而八年以後,朱全忠在長安的暴行,則造成了更爲嚴重的後果,導致了唐代長安城的毀滅。

唐昭宗天祐元年正月,軍閥朱全忠強迫唐昭宗遷都洛陽,對長安城進行了徹底破壞。

據大宋宰相司馬光編撰的《資治通鑑》天祐元年正月條記載,朱全忠引兵屯河中。

“丁巳,上御延喜樓,朱全忠遣牙將寇彥卿奉表,稱邠、岐兵逼畿甸,請上遷都洛陽;及下樓,裴樞已得全忠移書,促百官東行。

戊午,驅徙士民。號哭滿路,罵曰:‘賊臣崔胤召朱溫來傾覆社稷,使我曹流離至此!’老幼襁屬,月餘不絕。

壬午,車駕髮長安,全忠以其將張廷範爲御營使,毀長安宮室百司及民間廬舍,取其材,浮渭沿河而下,長安自此遂丘墟矣”。

梁太祖朱溫爲了徹底控制傀儡皇帝唐昭宗,防止東遷洛陽的長安官民還有西返之心,就學習東漢末年董卓的做法,徹底拆毀了長安城。

經過這次浩劫,宏偉的大唐都城長安城被毀滅了。一代名城,化爲灰燼,關中地區也遭受了巨大的創傷,到處都是殘破的景象。

五代時期,在後樑、後唐、後晉、後漢、後周諸王朝更替的過程中,關中一帶又發生了一系列戰爭。整個關中地區就變得更加殘破了。

西門慶從潼關進入關中後,這一路上的見聞也讓他確信,如同眼前衰敗的長安城一樣,關中地區是徹底的衰落了,很難再支撐一個與關東分庭抗禮的割據政權。

在西門慶看來,除了戰爭對長安城的破壞,關中地區生態環境惡化,樹木植被大量減少,水資源短缺,也是長安城持續衰落,再難恢復的重要因素。

關中地區本來是生態環境優美的“天府之國”,據文獻記載,關中平原沃野千里,號稱“陸海”,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天府之國”。

司馬遷在《史記》中說過,“關中自汧雍以東至河華,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貢以爲上田”。

這裡曾經河湖衆多,水源豐富,有涇、渭、霸、滻、豐、滈、潏、澇八水。

八水之中,渭水爲大,自西而東,奔流不息。其他諸水多匯流入渭,縱橫交錯,形成“八水繞長安”的格局,使其成爲秦漢時期最適宜建都的地方。

然而隋唐兩代三百餘年間,關中地區的人口大量增加,黃土高原開發過度,森林急劇消失。

天然植被大量減少,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肥力下降,導致環境污染,水旱災害不斷出現,所有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關中地區的生態環境。 ✿ тт κan✿ C○

在唐末以來的戰亂和關中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的雙重打擊下,曾經富饒的關中地區終於失去了在中國版圖上的重要地位,到了這宋代,終於淪落爲邊疆之地。

長安城雖然已經殘破不堪,但西門慶還是帶着衆人進入了這長安京兆府城,尋了一家正店住下。

西門慶在城中閒逛了兩日,四處觀察了一番長安城的地理城防。

隨後,西門慶又向城中之人打聽自己知曉的一些西軍名將是否在這京兆府的禁軍中。

可惜,一番打探後,劉錡、李顯忠、韓世忠、張俊、吳玠這些未來的抗金名將此刻都不在長安京兆府城中。

馬擴曾經告訴過西門慶,劉錡隨父親在渭州的軍中,顯然他們沒有調動到這長安城來。

此外西門慶知道韓世忠歷史上參與了征討方臘之戰,並生擒了方臘。雖然西門慶改變了歷史,讓王稟活捉了方臘,但韓世忠或許還在江南追剿方臘軍殘部。

至於其他幾將,現在應該還是西軍中的下級軍官,無名小將。西門慶打聽不到他們的下落,亦屬情理之中。

既然無緣結交未來的名將,西門慶也無心再久留。他帶隊出了長安城北門,直向咸陽縣王家莊而去。

第七百零七章 重逢毛子廉第六百八十六章 岳飛開眼第六百九十三章 首戰對手第一百九十三章 孔亮寄書第九百四十五章 刮地三尺第一百五十八章 精兵的雛形第八百六十一章 擋不住的宋徽宗第九百四十一章 神兵覆滅第七百一十七章 背信棄義狗皇帝第八十八章 逃與追第三百零六章 射我者何太尉乎?第九百一十四章 种師中西進第六百八十一章 蔣敬認主第七百五十五章 晁蓋學聰明瞭第二十六章 山賊送人頭來了第五百零七章 妙手回春第八百零二章 中興四將第六百五十章 阿骨打得隴望蜀第一百二十二章 宋代的古德里安第七百六十八章 弘吉剌部來訪第四百一十三章 初會宗澤第二百一十七章 抵達江州城第八百七十六章 劍拔弩張第九百六十四章 張邦昌封官第五百九十三章 丟失燕雲這口鍋第二百四十四章 我只給一個投降名額第八百二十二章 被拋棄的孤軍第五百二十三章 梁山賊軍要圍城第九百六十八章 西門慶約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拜訪紫髯伯第四百八十二章 借船北渡第一千零九章 萬事俱備第五百七十章 吾父汝養第九百五十章 大官人需要替死鬼第七百五十章 該發戰爭財了第三百二十章 目標獨龍崗第七百六十六章 何濤建功第四百五十四章 記不住的完顏子弟第四百一十三章 初會宗澤第五百三十二章 史大郎奪營放火第八百七十八章 金軍南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秦檜出謀劃策第一千零四十章 得勝還朝第二百一十章 圍殲桃花山第三百二十六章 祝家莊一敗梁山軍第九百四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百三十五章 刀下不留人第九百零九章 協議是用於撕毀的第八百六十六章 被出賣的張覺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張邦昌禪位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金軍水師覆滅第七百四十三章 灞橋柳色第八百一十四章 西門慶的立場第三百二十八章 登州團伙現身第七百九十九章 離不開西門大官人第五百六十一章 呼延灼的鐵桶合圍第一百四十七章 進入東昌府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名府的花魁第八百八十三章 童太尉要閃人了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完顏宗弼現身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全線反攻第六百八十六章 岳飛開眼第二百四十五章 排隊當叛徒第六百一十五章 最好的獵物第九百四十六章 賣女求饒大宋朝第三百二十八章 登州團伙現身第三百七十二章 凌振的抉擇第七百二十四章 趙徽宗的家事第四百五十一章 獵虎求子第七百零三章 耶律延禧的心思第二百一十五章 娘子們的新角色第八百八十八章 宋徽宗甩鍋第二百七十三章 岳飛習武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炮響兮轟他娘第九百零一章 襲營失敗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九百四十三章 趙桓乞降第一千零二十章 天都山密謀第六百六十五章 精進的岳飛第六百四十四章 遼軍喪膽第二百一十七章 抵達江州城第五百二十七章 軟蛋廂軍上了陣第五百一十四章 東平府的暗流第一百六十章 各有所長第七百三十章 捉鹽販的勇將第二百三十八章 戴宗的逃跑計劃第七百五十九章 完顏阿骨打請我做官第二百六十六章 相州岳飛第九百六十五章 復辟黨雲集第五百九十六章 高廉徵南第二百八十一章 替天行道的牟山第四百四十五章 任君挑選第六十章 再登獨龍崗第三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六百四十一章 增竈減兵第九百四十四章 遲來的援軍第七百四十章 李世民比我壞第七百九十一章 巨馬河亂戰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無功而返第三百二十七章 重整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