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 易州請降

太尉童貫讓趙良嗣聯絡遼國宰相李處溫做內應之事,雖然最終結果是李處溫被晁蓋、吳用等人出賣,兵敗身死,讓童貫的計劃破產。

但李處溫事件在遼國持續發酵,對大宋還是帶來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

李處溫之亂被鎮壓後,天錫皇帝耶律淳駕崩,蕭妃在四軍大王蕭乾的擁護下以皇太后的身份聽政。

但是不論是蕭太后還是四軍大王蕭幹,以及林牙耶律大石,他們對漢臣的掌控都不如長期鎮守南京析津府的耶律淳。

在李處溫之變後,蕭太后及蕭乾等遼國契丹和奚族貴族對漢臣失去了信任,不知還有哪些漢人重臣在暗中與大宋勾結,圖謀不軌。

四軍大王蕭幹在燕京城以清剿李處溫餘黨的名義,逮捕了一些漢人的大臣、醫官等,甚至順藤摸瓜對薊州二仙山進行了圍剿。

二仙山的羅真人與李處溫家族過從甚密,他的弟子多有爲李處溫效力之人。

道教本就是漢人信奉的宗教,此時二仙山藏污納垢,成爲了蕭太后等人的眼中釘。

耶律大石親自領兵包圍了薊州二仙山,發動突然襲擊將那羅真人及道觀裡的一衆修道之人都殺了個乾乾淨淨,一個不剩。

事了之後,耶律大石一把大火燒燬了二仙山。

“入雲龍”公孫勝此番也未能逃脫遼軍的捕殺,晁蓋未及向蕭幹求情,公孫勝就在二仙山死於耶律大石的圍剿之中。

二仙山的滅亡讓遼國易州知州高鳳與守城大將王倧二人驚恐不安。

因爲,李處溫派來與他二人秘密聯繫的,正是二仙山的道人公孫勝。

易州知州高鳳與守城大將王倧不知公孫勝的下落,也不知朝廷是否已經查明他們曾經與李處溫暗中勾結。

就在二人坐立不安之時,他們又聽說了一個小道消息,就是燕京城新立的蕭太后正和大將蕭幹商量,爲了防止燕地漢人倒戈宋朝,準備將漢人遠遷,或者統統殺光。

高鳳和王倧二人都是漢人,自然是不願坐以待斃。

兩人又聽說宋軍第二次北伐軍勢浩大,不斷有燕民前去投奔,就暗中商量,決意投靠宋朝。

高鳳對王倧說道:“現在我軍統帥蕭乾和林牙耶律大石都在燕京城,這易州山高皇帝遠,靠近宋國邊境,正好起事。

我們可以引宋軍到城下,內外呼應,殺盡易州的契丹人。

先下手爲強,我等將易州獻給宋國,就不用怕他們再對你我不利了。”

對高鳳的話,王倧深以爲然。兩人在府中商議已定,決定背叛遼國,改投宋國。

王倧找了個相熟的漢人僧人名叫明贊,告知了他來龍去脈,說要救滿城漢人百姓,只能投靠大宋。

明贊聽了,答應去太尉童貫的宣撫司幫助牽線。

明贊行色匆匆地來到大宋境內,順利地見到了太尉童貫。

明贊對童貫說道:“我們燕地的漢人等宋軍等了很多年,終於把你們盼來了。

我聽說朝廷曾出榜文招納,條件優厚。

我此來,是代表易州知州高鳳和通守王倧的。他們想用易州開城投奔宋軍。

如若你們願意納降,請約定進軍時間,我們好裡應外合,讓宋軍佔了易州。”

太尉童貫聽了明贊之言,心頭大喜,此番總算是有了王師出征,被人夾道歡迎的感覺了。

但是爲了穩妥起見,太尉童貫又讓劉延慶反覆詢問明贊關於遼國的情況,最後終於確定明贊所說情況屬實。

童貫徹底放下心來,他讓明贊先返回易州,帶話給高鳳和王倧,說宋軍將在二十日後準時進攻易州,請他們做好準備,開城門配合宋軍。

童貫還答應一旦事成,將對易州上下官員封官賞厚,決不虧待高鳳和王倧等人。

爲了接應易州高鳳和王倧二人起事,太尉童貫在明贊走後,立即派遣劉光世率部向易州城進發。

劉光世軍以爲勝券在握,當他們大搖大擺地進軍到白溝附近時,卻擺了一個大烏龍。

劉光世軍的前鋒將領冀景等剛渡河,就見前面出現了一千餘遼軍騎兵。

冀景麻痹大意,他竟然以爲這支遼軍是易州城來投降的遼軍,沒作任何戰鬥準備。

不料這支遼軍發現渡河的宋軍後,突然不顧一切地對宋軍發動了進攻,殺得冀景措手不及,前鋒部隊一時間人仰馬翻。

原來,這支遼軍部隊不是易州來的,而是駐紮在附近古城的巡邏部隊。他們在巡邏邊境時,無意中撞上了劉光世軍。

劉光世軍人多勢重,雖然遭到遼軍的突襲,但還是沒有一下子敗下陣來。

然而宋軍前軍的陣型還是被這一千餘勇猛的遼軍騎兵衝擊得七零八落,無法繼續前進。

冀景急忙組織前鋒軍就地集結迎敵,劉光世軍軍的中軍和殿後部隊也都被堵在白溝河兩邊,未能及時展開戰鬥陣型。

一場意想不到的遭遇戰,就此在白溝邊境展開。

劉光世軍從最初的混亂中恢復後,利用優勢兵力發動了反擊。

遼軍騎兵戰鬥經驗豐富,戰鬥意志也很強,他們雖然人少,但並未就此逃跑,而是邊打邊撤,兩軍戰場漸漸向北推進,轉移到了古峰臺西面。

遼軍巡邏騎兵面對劉光世的大軍奮勇作戰,遲滯宋軍的前進步伐,本意是爲了向易州城的守軍示警,讓易州城能夠加強防禦,以免被宋軍偷襲。

此時這支遼軍騎兵部隊還不知道身後的易州守軍已經背叛了遼國,他們其實是在孤軍奮戰。

古峰臺距易州不遠,易州守軍的探子見到宋軍的身影,急忙報告了知州高鳳。

高鳳聞訊大喜,以爲是宋軍按照約定進軍來接應自己了,忙命屬下漢人趙秉淵按計劃把城內所有契丹人,特別是耶律姓的統統殺掉,爲開城門迎接宋軍做準備。

不料,趙秉淵在城中大肆屠殺契丹人後,又有探子來報,對知府高鳳說宋軍雖然來了,但正和不知哪裡來的遼軍混戰在一處,根本沒有向易州前進。而且宋軍好像已經處於下風,隨時都會被擊退。

高鳳與趙秉淵等人聞訊,頓時嚇得手腳冰涼,臉色慘白,一時間竟然沒了主意。

這時曾替高鳳聯絡宋軍的僧人明贊爲他出謀劃策說道:“高知府,事已至此,開弓沒有回頭路了。如今城外兩軍勝負不明,我等不如先緊閉城門,固守等待宋軍的援助。”

第七十九章 金眼彪的回馬槍第九百二十章 瞬息萬變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局未定第四百四十五章 任君挑選第三百七十五章 不信我者被雷劈第二十三章 三碗不過崗第四百一十四章 宗澤的煩惱第八百零六章 誰是反賊第一百五十章 沒有養娘的張清第八百四十八章 英雄西門慶第九百九十五章 西門慶徵西第八百九十一章 李師師重獲自由身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靠譜的寄信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史大郎的心思第二百九十一章 結拜兄弟第一百一十二章 餘波未平第六百八十八章 西門慶的保護傘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門慶調兵遣將第二十三章 三碗不過崗第九百三十七章 孤獨的援軍第八百二十四章 蕭乾的戰利品第七百四十四章 告別廢都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李乾順被俘第三百四十章 我好想割須棄袍第一千零七十章 東線有戰事第一千零三章 曲端再敗第二百八十二章 牟山賊來襲第六十九章 初會孫二孃第二百三十八章 戴宗的逃跑計劃第一百二十九章 折服蘇定第八百五十章 興風作浪李安弼第二百七十二章 湯陰岳家莊第三百七十三章 當皇帝就是能任性第六百一十三章 是誰救了誰第一百章 雁翎甲與鉤鐮槍第四百零四章 欒廷玉學壞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一場徵稅引發的戰爭第一百零五章 阮琴通靈第四百七十章 攜美渡海第六百一十六章 寶刀來歷第二百八十七章 岳飛的初陣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靠譜的寄信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鬱保四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無路可逃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夏求和第四百二十九章 贏不了西門哥哥第六百六十二章 等待招安的二龍山第五百八十九章 不出所料第三百八十三章 陸小乙的新任務第五百六十四章 神算子的妙計第四百二十章 盜馬的漢子威武雄壯第八百零二章 中興四將第五百八十四章 雷橫的悔恨第七百六十二章 草原各部的威脅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全線反攻第二百二十二章 該死的黑旋風第二百一十四章 看在郭靖的面子上饒了他第四百四十五章 任君挑選第一百六十五章 吃灑家一杖第六十五章 進入扈家莊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言之師第三百四十六章 客從何方來第一百二十章 神火將軍第八百六十二章 順水推舟第九百四十章 有功不賞第五百七十二章 宋江與黃信的舊賬第五十二章 入我甕中第七百五十二章 投靠遼國的梁山好漢第五百七十八章 攻陷梁山大寨第八百二十四章 蕭乾的戰利品第五十四章 武松之死第五十六章 擴張之路第七百零八章 臨潢府混戰第七章 武大郎的好鄰居第七百七十四章 孛兒只斤?阿蘭懷孕第九十二章 入東京第七百一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九十五章 繁華若夢第九十一章 投名狀第二百八十九章 騎射追擊第九百四十八章 軍前敘舊第九百八十九章 收了這個帝姬第四百零七章 未來名將第六十六章 此地蜈蚣嶺第四百七十二章 宋徽宗看相伐遼第一百二十五章 北國風雲第三百八十一章 要去日本嗎?第一百八十二章 脆了好吃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婆速路的奇襲第五百章 虎皮可惜第九百三十二章 內鬥與外戰第六百一十八章 趙良嗣求助第三百六十四章 我乃賈寶玉第二百零八章 周通前來拜訪第九十七章 樊樓會第六百三十八章 毛子廉送大禮第六百八十章 慶功宴第六百七十四章 宋江的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