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替死鬼

溫嶠最初被朝庭徵辟爲都官從事(司隸校尉僚屬),其執法不畏權貴,有過必舉,被西晉名士散騎常侍庾敳評爲:“森森如千丈鬆,施之大廈,有棟樑之用。”可見評價之高。

這個時候,溫嶠的才能就顯現了出來,其實他也不願意與王敦王導兄弟倆撕破臉皮,很快就想出了一移花接木之策,微微笑道:“丞相所言倒也有幾分道理,錢鳳確是門第不足,不堪外放一方。

可太子爲國之儲君,關乎到我大晉將來國祚,老夫與元規既被陛下任命於東宮侍講,當須盡心盡力勸導太子,與就藩於益州相比,孰輕孰重,一目瞭然。此外,朝庭宣詔使者已於五月底離京前往漢中,如今已八月中旬,即便由南鄭趕赴成都需費些時日,但最遲九月份應可宣旨於涼州牧。

而由朝庭抽調官員赴成都任職,至少也得需時兩月以做籌備,如此一來,很可能與涼州牧失之交臂,於交接上產生不便,導致不必要的誤會發生。因此,依老夫看,不如以八百里快馬加急,就近擇地方官員暫代益州刺史,令其速速上任,方爲萬全之策,丞相以爲然否?”

不待王敦開口,荀菘首先讚道:“太真所言極是,此事越快辦理越好,拖廷不得。”接着就向司馬睿施禮道:“陛下可納太真之言由益州附近調官員暫代,待益州形勢穩定之後,屆時再論其餘。”

荀菘雖是荀灌娘父親,卻不屬於任何派系,他這個中令也是雙方相互妥協的結果,二王一方出任這一要職,華仙門必會反對,而華仙門派人擔任,二王也不會同意。荀菘所起的作用則是作爲和事佬,以緩和兩派之間的矛盾。

司馬睿也暗贊溫驕手段高明,但表面不見動容。徵詢的目光又投向了王敦。

可王敦卻對司馬睿的垂詢視若無睹,脣槍舌戰並不是他的強項,他也不屑於口舌之爭。這個人信奉武力至上,否則也不會幹出屯兵於石頭城,以威逼司馬睿這種大逆不道的事來。

王敦向正對面的王導看了過去,王導卻微一搖頭。略一思索。王敦也明白了王導的意思,華仙門看似在朝中力量不強,卻擁兵於外,假如強逼溫嶠庚亮赴任益州,結果必然是兩敗俱傷。更何況還有云峰這個不可測因素佔據着大江上游。

既然分裂華仙門的意圖已被識破,那麼,先暫時放棄好了,這次不行還有下次,不必爭於一時,如今的首要威脅則是佔據了樑、益二州大部分地區的雲峰,此人有如心頭之患,不除寢食難安。

有荀菘這個和事佬出言調解。王敦也樂得順水推舟。算是給他個面子,當即沉吟道:“太真所慮確是至關重要,既如此,諸位可有合適人選?”

王導尋思片刻,意味深長的看了眼司馬睿,捋須道:“益州分別與廣、寧、湘、樑四州接壤。若由此四州徵一郡守出任益州刺史,恐資歷聲望不足。難以令益州當地士民心服口服,出於這個考慮。老夫建議在此四州刺史中擇出一人平遷爲益州刺史。”

司馬睿暗叫不妙,心裡開始擔心起來,廣州刺史爲陶侃,譙王司馬承爲湘州刺史,寧州刺史爲司馬玖,甘卓則是名義上的梁州刺史。其中陶侃與甘卓屬華仙門派系,而華仙門無論如何也不會同意由這兩個人去與雲峰火拼。可想而知,益州刺史只能在司馬承與司馬玖中擇其一人出任。

不由得,一絲怒意涌上心頭,司馬睿即使再甘於做個傀儡,可泥人還有着三分火氣呢,其實誰當益州刺史和他並沒多大關係,他也樂於見到雲峰、華仙門以及二王這三方拼個你死我活。可如今,大火很有可能燒到了他的頭上!

要知道,司馬承與司馬玖都是皇室宗親,雖說手中兵少將寡,且就藩於窮鄉僻壤,可蚊子再小也是肉,也算是皇室的一點力量,然而,一旦去了益州,有去無回的可能性極大!

正當司馬睿心神不寧的時候,溫嶠接過話頭奏道:“陛下,臣以爲王司徒言之有理,譙王、士行(陶侃表字)與季思(甘卓表字)三人各自出鎮一方時日尚短,不可輕易調動。然而驃騎將軍(司馬玖)已坐鎮寧州將近十載,寧州形勢已較爲安定,因此,臣請陛下下詔遷寧州刺史司馬玖爲益州刺史!”

溫嶠與二王兄弟分屬於不同派系,平時也有着大大小小的爭鬥,但有一點雙方是相同的,即抑制皇權,士族分權共治天下!即然必須得有人出任益州刺史,那麼,就由司馬氏作出犧牲好了,讓司馬玖去做個替死鬼,恰好還可以借雲峰之手消滅一支皇室的有生力量,他也不認爲雲峰會拱手相讓益州。

司馬紹看着父親蒼老的面孔,隱現的怒容,心裡一陣刺痛傳來,這個天子當的還有什麼意思?朝臣聯合起來制約皇室,處處受人掣肘,毫無處事權力。

在溫嶠與庚亮二人中,溫嶠雖官爲太子中庶子,負有勸導太子之責,可更多的心思還是放在了師門與士族利益上面,當皇權與士族發生衝突時,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抑制皇權。

可庚亮要好一些,司馬紹能感覺到庚亮要更加忠於皇室,也更加同情皇室,下意識的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庚亮。

庚亮暗歎一聲,這個時候他也沒法出言相助,以他一人的微薄力量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會導致溫嶠對他心生不滿。再說了,除了司馬氏作出犧牲,也沒更加合適的人選,他只能微微搖了搖頭,然後逃一般的把目光閃避開去。

庚亮的神態盡入眼底,司馬紹並不怪他,他也清楚庚亮的苦衷,剛纔只是無意識的行爲罷了,他心裡最恨的,當屬王敦!不由得,一個瘋狂的念頭從心裡閃現出來!

正當司馬紹暗自盤算的時候,王敦催促道:“陛下,臣附議太真所提,除驃騎將軍外再無合適人選,事不宜遲,請陛下立刻下詔!”

司馬睿勉強鼓起勇氣道:“寧州西南夷聚居,情況複雜,驃騎將軍經營日久纔有了這般安定局面,若就任益州恐寧州反生不測,此事...不妨再議議罷。”

王敦頓時目現兇光,正要再催,卻被王導以眼神制止住。

王導施禮道:“陛下所慮甚是,驃騎將軍確與寧州有大用,臣倒有個建議可妥善解決。”

“哦?”司馬睿升起了一線希望,連忙問道:“大司徒請講!”

不止是王敦,殿中所有人都把疑惑的目光投了過來,眼見大局將定,王導卻橫生事端,他們不明白王導的目地何在。

第372章 外王內聖第73章 船塢、鐵釘、龍骨與水密倉第99章 氣急敗壞第24章 涼州軍力第34章 退守城內第60章 輕鬆離堡第11章 南郊祭天第352章 任皇后的請求第204章 發現秘密第89章 趁雨來攻第8章 羌氐二族的出路第7章 關中震動第44章 海門新貌第134章 聯軍潰敗第419章 近鄉情怯第432章 開門請降第154章 堅不受錢第301章 晚了一步第447章 代替出戰第356章 夷陵之戰第208章 獅王爭霸第408章 江州工地第18章 膽喪心寒第82章 溫嶠的算計第324章 首戰告終第98章 討伐車師前國第123章 又是一年麥熟時第312章 大禍將至第9章 任皇后來訪第332章 無奈應允第358章 魏乂大敗第364章 石勒的煩躁第321章 有得有失第165章 坦白交待第138章 活捉閻沙第94章 獻計獻策第139章 東晉士族酒吧第102章 假扮商隊第426章 先攻淮南第18章 凌空飛渡第24章 羯軍的閃電戰第29章 枕邊定計第132章 坑殺降卒第319章 白內障手術第238章 探視俘虜第66章 大獲豐收第325章 進佔淮北第294章 疏散第367章 三條下策第6章 統胤第414章 治療方法第225章 道德制高點第32章 第三記耳光第275章 未來國是第20章 爲奴爲婢侍奉雲郎第17章 閱兵第328章 任皇后倒苦水第244章 令人作嘔的輸血法第87章 女兵的難言之隱第300章 自取其辱第305章 李雄的死訊第358章 魏乂大敗第356章 美夢難成第83章 護短本色第93章 小痘痘第193章 劉琨的困境第170章 辛秘往事第238章 海門郡第318章 契約精神第13章 初見張寔第46章 荀灌娘支招第189章 絕處逢生?第401章 缺錢的郗鑑第229章 聞喜歸天第212章 吳郡歸順第296章 再登鐘山第37章 一千敵五千?第292章 不給諡號第69章 舌戰天機門第13章 初見張寔第204章 真正的中槍者第331章 再敲一槓第313章 見面禮第336章 證得清白第217章 荀崧天降第177章 登山拜山第290章 所有權第306章 開棺驗屍第409章 撞船第49章 拒絕好意第248章 誰勸說誰第53章 雁過毛撥光第379章 新式雲梯第227章 夫妻觀戰第413章 王導的心思第143章 女眷歸來第417章 譙秀移駕第33章 癡人說夢第184章 異端與邪說第141章 辣手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