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學離開後,我得到一個突然送來的消息,於是半道多繞了一大圈,拐到了正在投入熱火朝廷營建的新營地中,
這裡位於羅浮山南麓飛雲頂下的華首寺舊址上,雖然遠離鬧事和城邑,距離最近的一所城邑,也是廣府十二大區名爲獵德的子城,約有二十多裡。
但這可是比我們原來的私人場地,或是臨時駐地大得多的地方,擁有背山靠海,數川環抱,丘陵微伏的寬敞地勢,
雖然峰不算高,卻山勢奇駿,亂石料峭,期間掩藏這許多自古以來有人居住過的洞穴和各種形形色色的摩崖石刻,其間還有一座以南朝道祖命名的葛洪庵,和南朝初年,敕建的一所宮觀——終南觀,以懷念北國關中的終南山故事
雖然比起新軍中鋒部,所擁有的一整座小型軍城及其現成的附屬設施;或是同爲兩翼,卻可以駐紮在專爲天子行獵遊樂所圍起來的大御苑裡,專門劃出來供養草場和跑馬地的右廂遊弋部;乃至有功能齊備的現成軍營駐紮的後鋒劉紹能部。
我這裡除了一座和尚跑光,有些陳舊頹敗的華首寺外,些許鹽鹼化的薄田和只產蛤蜊的海塘,就是大片的荒灘亂世,野草灌叢,真心算得上是一窮二白,凡事草創,
所幸附近博羅縣的地方官府,在各種建材工具物料上,不敢偷工減料,需要的人工伕役也是儘可能的滿足,。
所以我很快就平整出一大一小兩處營地來,一處以華首寺舊址爲核心的大本營,另一處則位於羅水與大東江交匯的出海口處,按照野戰戰地標準來建造的,功能齊備的在野營地。
甚至還有臨時的小船塢和棧橋,以滿足內河板頭大船運輸和近海遊艇的泊船需要,因爲需要長期駐軍練兵的緣故,更好的方便我在劃定的區域內乾點私貨什麼的。
兩營之間的距離,擁有亂灘、礫石、丘林、沙坡、灌木等相對多樣的地形,正好作爲日常往來奔走疾行之類拉練之用。
然後用標界牌,儘可能的抱周邊的地界,包括大半座山麓,都圈進我所謂的練兵場的範圍內,也算是某種自我救濟的補償。
在河口的野營裡,我查看了正在結對訓練的幾隻部伍,主要還是冷兵器團體對抗爲主,雖然在新編制中,白兵和矛手的數量減少了,多餘人員填充到銃隊去作爲輔兵,但是相對的重要性卻進一步提升了。
新軍左翼兩營八團,每團的第一隊,必然是白兵和矛手構成的肉搏隊,其中最精銳的老兵被稱爲排頭兵,在刺刀戰術逐漸成型和見效之前,他們就是所有銃手的肉盾和護牆,同時也是近身進攻破陣的主力。
這也是我這隻軍隊與傳統的最後銜接之處,也是用來吸納和融合傳統軍隊的過渡之處。然後我纔來到了還在修造中的大營。
卻沒有再停留,一路長驅直入,穿過正在被拆除掉神龕和基座,改成指揮所和倉房、兵舍的建築羣,徑直來到了後方一條新開闢出來的土路上。
而在大營後的深谷裡,草木亂石已經被清理一空,然後硬生生的用火藥平整出一大塊空地來,那裡正在試射新造出來的樣銃。
我正在推行更進一步火銃制式和口徑上的統一,我這支人馬原本的裝備,原本是通過收集和整理,官軍中回收和配備的火銃,然後改造和更換了擊發裝置後,根據口徑的類同,進行集中配備,才勉強做到一隊一種口徑。
只是這樣下來,就作爲銃隊的輔兵,就不可避免的需要精通某種技藝,用簡單的炭爐、鉛塊和模具,迅速製造出大批符合本隊通用口徑的彈丸來。
現在隊伍擴大了,編制也高大上去了,就必須有所改變了。
只是,按照正常渠道,從官軍的庫藏劃撥過來的火銃,倒是不折不扣的現貨,顯然因爲某種冷門的緣故,管理武庫的那羣老鼠和蛀蟲,能夠在上面啃到的利益和好處是有限的,
只是很多都是多年前的樣式,幾乎一個年號就是一種口徑的批次,好幾個口徑只是上位者的一時興起,或是一時之言,就變成批量生產的標準,而不同年號的批次,在選材用料上也有細微的差別,在這種紛亂的情況下,火銃戰術能發展起來才見鬼了。
並且保管不善的居多,且鏽跡斑斑或是管體變形,甚至還有傻大粗重的火繩槍,似乎在那些官僚眼中,所謂的火銃不分大小都是一個德性麼。
在我的嚴正交涉和實質威脅下,衛尉寺武庫司的那羣王八蛋,總算縮卵鬆口了,用更多的實際劃撥數量,來彌補質量上的不足,也就是說,他們想辦法把倉底的舊貨,全部倒騰給我了。
這樣我的目的也達到了,如此多的品種門類,正好掩護了我私自的火銃製品來源,而且這些火銃的火候工藝參差不齊,保養不善,但是其中好些年號和批次的,作爲制管備件的用料和材質,還是相當不錯的,具有回爐的價值。
我也因此可以打着自行修造的旗號,名正言順建立起來一套水力的加工作坊,採買製備石炭、硫磺、硝石諸物料,來掩護我自家的生產動作。
按照我的理想方案,長短槍都能空載兩三種口徑內最好,這樣標準化的大部隊線形和列隊射擊一種彈藥口徑和配比,專門提供精準打擊的獵兵隊另外一種彈藥口徑和配比,最多再增加一些偵查斥候和輕裝騎兵的快裝速射的彈藥口徑和配比。
因爲雷汞作爲擊發藥的穩定性不足和保存不易,幾隻撞針後裝槍,還屬於實驗論證中。放在這裡試射的,還是傳統的遂發原理,不過隨着結構簡化和材料加強,而進一步提高可靠和穩定性,然後對現有的火銃進行改造和換裝。
作爲後裝槍的某種替代方案,孔吉吉小心翼翼搓着手,的從藤廂裡去處一隻看起來粗短許多,可特別是在後部特別臃腫的火槍來。
我仔細端詳了一番,不由微微一笑,又是這種似曾相識的既視感麼。
顯然,在我抱怨和指出,原本的胡椒瓶式手槍,笨重亢費的各種缺點之後,他有絞盡腦汁按照我的要求進行了另一番改良。
比如把胡椒瓶式手槍的多餘槍管給截掉,然後在掏空的後部,裝上旋轉式彈膛,一把原始的燧發轉輪槍就誕生了。
因爲是遂發原理,沒有彈殼和底火作爲子彈的整體封閉體,火藥氣體泄漏很明顯,臨時的解決辦法就是留下卡口,用手撥彈輪嵌入,也就是犧牲連發速度來提高精度和威力。
這樣轉輪手槍是不好用了,且依舊偏向笨重、後座強而不湊手,但是孔吉吉別出蹊徑,將槍身加固加粗延伸拉長,作爲拉長擴充版的轉輪步槍就可以成型定製。
因爲這也算是某種變通版的後裝槍,比起傳統的前裝單打燧發槍,省掉了費時的前通條,又不知道要快上多少倍,只是彈輪的多發裝填同樣麻煩和費事
於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的,解決方案和權宜之計是,只要由輔兵多帶幾個到十幾個彈輪備份,事先預先裝填部分彈輪,和戰地在安排剩餘人手進行輪流裝填,就可以保持一定的火力密度。
剩下的就是提高加工的精密度和材料的可靠性,以減少故障率和通用性,彈輪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遇到機構故障和瞎火率,直接可以手撥到下一發,比起傳統單打燧發槍的長槍管,更容易清理和裝填。
雖然在傳統槍械的科技樹中,屬於偏離主於的歪門邪道,但是對於這個同樣點歪火器科技樹的時空來說,還是具有相當長的過度價值。
按照這個時空的戰鬥頻率和節奏批次,能夠打出數百發彈丸而不出故障,就算是一把合用的好槍了。
“能否按照這個模版,短期內先搞出幾百只來,”
我當即拍板道
“裝備我的親直隊和大多數士官們。就算貴一點也不是問題”
“幾百只,?”
臉上滿是設計後槍灰的孔吉吉,不由露出某種苦笑和無奈來。
“將主可知,我爲了做出這一隻合用的……費了多少物料和工藝啊”
“這須得上好的天竺鐵和西(夏)鋼打造的啊”
“還是多虧是有了細小彈簧的工藝,不然連實物都不成啊”
“既然是這樣……”
聽的他這番抱怨,我也不生氣和氣妥
“其實也可以考慮有所變通之法……”
我示範性的拿起這隻火銃,將其拆分了開來,擺成十數個零件,然後一一的和他細數。
“除了需要承受藥石強度的銃管和彈輪,須得上好鋼料之外,”
“其他部件,完全可以採用更加廉價和加工簡單的材料……”
“比如這個銃託和護木,何比用什麼樹心硬木,換成雜木鋸屑膠合拼條,又如何……”
“作爲海船都能泡在水上好些年,更何況僅是用來固定銃身的,這是思想的誤區……”
“這些鎖釦插銷,也沒有必要用價貴黃銅的,可以換成鐵件”
“若是怕鏽蝕,就用油脂浸泡保養好了……”
“又如這個槍機構架,何必用全鋼鍛造,”
“用最便宜的南海鐵,鑄造成型再打磨拋光即可……”
“還有扳錘和簧片,只要達到火鐮的標準即可,沒必要造的這麼精巧……
“卡槽的話,完全可以塗上一層杜仲膠,就不用費力去車出細細的圈紋來
“至於受熱焦化不能密閉,那都是上百發之後的事情了……”
“更換一層塗膠,比更換一個備件,那個更省事呢……”
“我要的不是好看和彌久而新的工藝品,”
“而是能夠經可能的利用現有的廉價材料,迅速批量生產的犀利火器……
“更長的使用壽命和保管期限,暫時不是你需要考慮的問題……”
“明白不……”
看着孔吉吉他們苦着臉,抱着滿肚子心思的離開身影,我不由微嘆了一口氣,這就是某種匠心獨具,精益求精之後,反而帶來的侷限性,
這也是後世國家軍工產業的通用標準,也許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應地制宜取材廣泛,最容批量生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