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公示天下

未成想洪承疇除了年少時候的辛苦以外,在學習班的三天之後,又開始了他幾乎快忘記的勞動生活。

勞動對於這學習班裡的囚犯來說都是強制性的。

不過從某種意義上說,他並不覺得自己是被動的,他覺得自己的精神負擔比以前更沉重了,但是體力上的負擔幾乎爲零。

他甚至希望將這心理上的負擔,放一半在肩膀上,這樣他就可以保持平衡了。

朱主任本來念及他只有一隻眼睛,給了他一個錐子,讓他去納鞋底,不過他自己卻跑到倉庫裡去拿了一根扁擔,因爲他認爲挑擔只需力氣就夠了,他有的是力氣;納鞋底反而是一件很麻煩的事,他現在不想麻煩了,只想發泄體力。

在學習班外圍西側,還有數畝菜地,中間種植着蔬菜瓜果供給城內,這時候也由着學習班派人勞作。

洪承疇參與給蔬菜瓜果挑水,他挑着八十斤重的擔子,開始生疏的幹活。

作爲一個壯年,他習以爲常筆直地走,但是當他肩上扛着兩隻小木桶的時候,他就像個喝醉了的人。

洪承疇低着頭,從朱主任身邊走過,只聽着朱主任扁擔在肩膀上吱吱呀呀的聲音,鞋子踩在土地上發出的沙沙聲,百斤重的擔子在他身上彷彿如無物,路來輕鬆歡快。

洪承疇看着來來往往的人,心中大怒,他咒罵自己的扁擔像擀麪杖一樣滾來滾去,咒罵他那多年未曾勞動的扁平肩膀。

好在他的手臂很粗,肩膀不能用,就讓扁擔從肩膀上滑下來,用一隻手提着水桶,咬緊牙關,把它送到菜地裡去。

範景文笑稱洪承疇是文士做不得苦活,洪承疇用僅存的左眼眼一瞪,向範景文抱怨,這北方的扁擔做得又長又圓,還不如福建的扁擔好用。

來回走了幾趟,他的手就沒力氣了,只好把扁擔扛在肩膀上,用手按住扁擔。

於是,他又陷入了另一種苦惱之中,那桶不知是不是吃水,現在是越來越重,走在兩尺多高的田壟上,總是東倒西歪,腰痠背痛。

別看他已經三十四歲了,但肩膀上的皮膚卻很白皙,就像是豆腐一樣,很快他的肩膀被扁擔磨得通紅,細細一看已經被磨破了。

汗水浸透了他的皮膚,他卻不扔掉扁擔,只是覺得肩膀像是有一千根針在扎着他,疼得他冷汗直冒。

這種痛苦中,洪承疇嘴裡不由唸叨起一句古話:“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其實洪承疇自己認爲自己是個極端自私的俗人,但是這似乎並不妨礙他新意識的覺醒,他對自己擁有的一切都很珍惜,當然也包括汗水。

現在,當他的汗珠滴在這片菜地上的時候,他發誓,他一定要嘗一嘗從菜地裡長出來菜的味道。

此後,雖然說每日三餐小米高梁,遠遠比不上從前的伙食,可吃起來卻並無差別,不能不說這種感受與幾次親身勞動的痛苦無關。

這其實也是學習班中的必備科目勞動的意義。

休息的時候,朱主任又給範景文和洪承疇等人上了第二堂課,也就是個親身經歷的小故事。

在劉澤委員長最開始拉起隊伍的時候,有的士兵並不願意給村民挑水乾農活,理由是:當兵是爲了打仗,不是爲了幹活,不然爲什麼要當兵呢?

當時的劉澤就說民衆的隊伍不應該給民衆增加負擔,若不爲民衆着想,那何必打仗作戰呢?並且他還以身作則的幹活,其他士兵一聽,大爲感動,什麼也沒說,就回去幹活去了。

這件事在此時看來已是荒誕不經了,不過還是對範景文和洪承疇的思想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洪承疇認爲,民衆軍既能打仗,又能種莊稼做農活,這在大明地界上是很少見的。

最高領導人也要勞動,這在他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的神話。

因爲照這個邏輯下去,崇禎陛下也得幹活,想到這裡,洪承疇開始責備自己竟然有這種荒唐想法了,哪個大明軍官和軍官會吃自己種的糧食?

洪承疇問朱主任:“你們每個月的餉銀是多少?”

朱主任笑着說:“我們沒有餉銀,只有按照標準的生活費,以小米高粱等糧食做爲基本錨點,折算成糧票,跟銀子一樣的作用。”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洪承疇絕對不會相信沒有餉銀的神奇做法,他的知識庫也不能解釋這一現象。

洪承疇之前短短几個月的軍旅生涯,寄託了不知多少的夢,他把戰場當成了自己揚名官場的機遇,他也希望大明能夠中興,希望能救世濟民,只不過最後的伏擊戰後他再也沒聽到喊殺聲和槍聲了。

不過戰場的消息並未斷絕。

他和小組其他人一起坐在院子裡,聽着收音機中傳來的戰場消息,一衆人的沉默更讓人煩躁,這收音機的神奇在經過一天的消化後,帶來的震撼遠遠沒有消散。科技的魅力帶來了無可睥睨的壓迫感終於讓這些大明舊官僚們喪失了最後的信心。

收音機中播放民衆軍攻下了山西臨汾重鎮的消息,委員長劉澤親筆寫下《統一天下》之檄文,除了軍事行動的勝利,政治攻勢也開始發揮威力了。

《統一天下》檄文

乾坤朗照,日月交輝,自古帝王崛起,皆自稱天命所歸,人心如流。

我大明太祖,龍潛布衣,鳳鳴九天,橫掃六合之塵囂,奠定萬世之鴻基,誠乃天之所眷,民之所望,得國之正莫過如是。

然世事如夢,歲月如梭。

嘉靖以降,朝綱不振,奸臣蔽日,百姓如墜深淵,天下紛擾。

此乃失道久矣,人心離散,天命所背。

餘,劉澤承華夏先祖之遺志,意外自三百九十五年後而來,重返崇禎之際,非爲私慾所動,實欲挽狂瀾於既倒,承天順民,一統天下,再現盛世之光華。

餘自崇禎元年入陝,短短不足一年,全陝歸心,西至隴右,南至漢中,北下臨汾,東出洛陽,此非餘一人之力所能致,實乃三秦英勇之子弟同心同德共圖爲民大業,乃三百九十五年之科技代差,實不可當。

餘欲統一天下,非徒以武力相加,更在於民衆聯盟綱領之文德服人。

以仁愛之心,潤百姓之生;以正義之劍,斬奸邪之根;以禮義之綱,維社會之和;以智慧之謀,定天下之局。

餘所建之民衆聯盟,亦以‘爲民衆服務’爲治國之本。

仁者,愛人如己,餘以愛人爲本,視百姓爲父母,竭心盡力以求民福祉;義者,行事之準則,餘以義爲先,賞罰嚴明,不阿貴賤;禮者,社會之規範,餘以禮爲綱,維護和諧;智者,洞察秋毫,餘以智爲謀,定國安邦。

統一天下之路,雖漫漫而修遠,然餘有堅韌不拔之志,有智勇雙全之將,有深謀遠慮之士,同心協力之民衆,共赴國難,必能戰勝艱難險阻,實現一統天下之偉業,現今以測天下不唯有大明,而分爲三大世界,皆廣闊無比,更有其他世界以待探索,餘將公之於衆,以示真誠,共邀天下豪傑共享盛世,時不可待,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夫統一之道,在於順天應人,除暴安良。

餘所率之師,乃仁義之師、威武之師,所過之處,秋毫無犯,百姓安居樂業。

對於朝廷之奸臣賊子,餘將嚴懲不貸,以儆效尤;對於歸順之官吏軍民,餘將一視同仁,量才錄用。

此乃民衆聯盟之治國之道,亦餘之統一大明之道也。

餘願以此檄文昭示天下:大明一統之日,就在今朝!逆賊覆滅之時,就在此刻!願諸君共鑑之,共勉之!願我民衆聯盟之基業,永固千秋!願天下百姓,共享太平之福!

情意實切,願諸君共賞之,共品之!

此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如有違抗天命,助紂爲虐者,天兵所指,玉石俱焚!

勿謂言之不預也!

昔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願天下有識之士,共謀大計,同心協力,共創民衆聯盟之新紀元也!

此後緊接着是免除民衆聯盟治下所有百姓農業稅賦的承諾、民衆聯盟的綱領和發展史與另外兩個世界的詳細介紹,特別是第三世界的風土人情更讓院子中的這羣人詫異萬分。

這些沒有見過實物的人僅能通過隻言片語的描述想象,非人力所能及的車水馬龍,卻無馬匹蹤跡,皆以金屬製成,稱爲“汽車”,行駛如飛,日行千里而不倦。又有高樓林立,直插雲霄,非昔日宮殿可比。人們乘坐電梯上下,瞬間即至,真乃神速也。

有“科學”一說,包含天文、地理、生物等諸多領域,非所能想象。

接着是敘述原本大明崇禎元年至大明亡國,滿清趁勢奪取天下的簡略歷史和民衆聯盟對於這些名人的政策,基本類似於針範景文和洪承疇的待遇,並沒有太多歧視。

“夢章兄,他剛剛說劉澤真的將這些信息公佈於衆?”洪承疇有些納悶,光是簡略歷史中敘述的名字就不知道會挑起多大亂子,比如崇禎皇帝未來的各種騷操作,那些被下獄賜死的大臣督師們,仍然年少的吳三桂等漢奸降將們,滿清統治階層未來發生的各種內亂和未來的各種聳人聽聞的大屠殺,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等等惡行,一旦隨着民衆軍的越發強大而發酵起來,帶起來的絕對是狂風巨浪。

“自信,狂妄到極致的自信罷了。”範景文搖搖頭,這時候的他也徹底沒了尋死的心思,不得不說劉澤所畫的餅太過吸引人了。

第239章 去美國(上)第195章 第三個世界第六十八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百零一章 陸地第201章 集會第204章 春秋(中)第258章 跨時空六項基本條約第138章 一家人哭總比一路人哭要好!第八十七章 山間戰鬥第244章 善後第212章 另一種聲音285.第282章 好好改造吧第二十四章 訴苦大會勾出火氣!第251章 和平解放第122章 火帽槍第153章 誘餌(上)第三十三章 李老太爺太壞了第199章 臥底第255章 公示天下第五十章 通知第145章 戰後第196章 現代世界第251章 和平解放第七十八章 來了第215章 再次接頭第六十四章 破賊易爾第142章 最後的抵抗(中)第237章 聚會282.第279章 大屠殺第114章 交涉第九十章 新世界第224章 羈絆第192章 要多想第117章 破心中賊第2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第六十三章 接陣(下)285.第282章 好好改造吧第249章 第一階段完成第四十三章 追亡逐北(上)第193章 重啓科技文明第148章 焦灼第213章 一個老人第一百章 開窯(下)第103章 造船與探哨(下)第五十三章 報仇(上)第209章 隱藏信息第125章 歸化第五十八章 沒想到的發展287.第284章 戰爭罪行審查委員會第174章 西安(上)第三十七章 分地分浮財與招兵(中)292.第289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二十六章 借糧行動(上)第128章 軍校(上)第三十七章 分地分浮財與招兵(中)第六十一章 戰前(下)第137章 重回戰場第四十五章 河坡亭第214章 希望(別訂閱)第157章 騎兵來襲(下)第142章 最後的抵抗(中)273.第270章 入城第202章 希望與憂慮第185章 死與生第111章 部落聯盟第152章 物質與精神第七十九章 抉擇(上)第五十八章 沒想到的發展第115章 以寡敵衆第九十六章 爲了活下去(上)第215章 再次接頭第259章 解放全大明正式開始第四十七章 雷雨275.第272章 男丁七十以下 十歲以上皆出征第175章 西安(中)第一十三章 招兵招手下(下)273.第270章 入城第102章 造船與探哨(上)第八十八章 被圍第148章 焦灼第132章 戰果第二十六章 借糧行動(上)第254章 祖宗來了第四十七章 雷雨第二十章 亂民的恐怖第152章 物質與精神第八十四章 偷襲第七十六章 新的目的地(下)第八十一章 我巖墨要復仇 爲地主代言第162章 封鎖消息第116章 籠絡與分化第二十六章 借糧行動(上)第六十六章 死戰(下)第三十九章 分田與進攻計劃第152章 物質與精神第170章 下一步計劃第五十六章 目標宜君縣第七十五章 新的目的地(上)第四十六章 陸姑娘第135章 劉應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