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使者烏力罕

門上的小窗戶從外面打開,兩名巡視的士卒舉起夜燈照了照裡面,見屋裡二人正在酣睡之中,其中一人道:“老黃,這麼大的雨,他們倒是睡得很愜意,我們也回去接着睡吧。”

老黃關上窗戶,“恩”了一聲,道:“小兔子,下樓吧。”

隨着窗戶的關閉,外面的雨聲也基本上被隔絕。巡視的士卒走後,烏力罕轉過身來,坐在了牀頭。

“郝意,他們不進屋覈查嗎?”

郝意也坐了起來,輕聲道:“大人,一般而言,每曰兩次,上午辰時末(9點)和晚上亥時初(23點)會有人進屋。”

“辰時末?那就是說最多還有兩個時辰我們就會被忠勇營士卒發現了?”

“正是。”

烏力罕略顯失色,片刻後道:“兩個時辰,祭司大人和郝經大人無論如何趕不到邊境啊。”

“大人,這點倒是不用太擔心,兩個時辰應該足以。”

烏力罕一聽,連忙問道:“這是爲何?”

郝意笑笑道:“大人有所不知,賈似道將郝大人秘密羈押在此,揚州守軍並不知曉。兩個時辰後,忠勇營發現了郝大人失蹤,定然會亂作一團,不敢立即上報李庭芝,請其出兵圍堵,而忠勇營這兩百號人馬要在山林中搜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何況以他們的腳程遠遠不如祭司大人。如果請示賈似道,那至少也是兩天以後纔會得到回覆。所以,我估計應該問題不大。”

“倘若忠勇營不顧一切上報李庭芝呢?”

郝意想了想道:“真州東面是一片山林,要去揚州,需要繞行,即便快馬加鞭也需要一個時辰。假如忠勇營立即派人前往揚州請兵,而李庭芝又願意的話,那也是在三個多時辰以後的事了,大祭司和郝大人也距離邊境接應點不遠了吧。”

“三個多時辰?”烏力罕搖搖頭苦笑道,“但願兩位大人一路順利,長生天保佑。”

“吉人自有天相,倒是烏力罕大人,你真乃勇氣可嘉,爲救我家大人,捨身入內,郝意佩服,請受郝意一拜。”

烏力罕這才注意到郝意已經起牀,忙阻止道:“郝意,你家大人乃是大汗之左膀右臂,我蒙古千秋大業需要郝大人,以我一命換回大人之命,值啊。”

郝意堅持拜了一拜道:“郝意代我家主人謝過烏力罕大人。”

烏力罕笑笑,坦然受其一拜。

郝意接着道:“大人,還有兩個時辰,你睡會吧。”

“好,睡會,也許這是我最後一覺了。”

郝意點點頭,暗中嘆道,只可惜了這位好漢。

辰時末剛過一會,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隨即有人在走廊上喊道:“吃飯了。”話音一落,房門頓開,十名士卒漠然地進入屋內,爲首的火長(宋朝軍隊十人爲一火,相當於後世的一個班。)接過下屬手上的一個竹籃,放在桌上,對着牀上道:“郝先生,起來吃飯吧。”

“郝經”面靠牆,哼哼幾聲,也不答話。

郝意左行兩步,不經意間擋在牀前,說道:“申火長,我家主人受了風寒,身體不適,早飯先放在這裡,我一會請他起來再吃吧。”

被稱爲申火長的士卒笑道:“郝大人畢竟是文弱書生啊,一不留神便得遇風寒,需要找大夫來看看嗎?”

“不用麻煩了,等主人醒來再說吧。”

在郝經被羈押期間,頂住了賈似道的勸降壓力,始終不爲所動,而其手下部屬有經不住長期囚禁的折磨,殆無生意,甚至鬥毆相殺死者。

申火長自小敬佩有學識之人,對於郝經也是尊敬有加。

“那好吧,我們走。”

郝意和牀上的烏力罕長長的鬆了口氣。

申火長最後一個走到門口,突然停了下來道:“等等。”

郝意二人心中又是一驚,卻聽見申火長道:“凌三娃,你不是自稱祖傳手藝,會替人看病嗎?”

“當然了,一般小毛病我都會看的。”

“那好,郝大人體虛,你去看上一看。”

“是,火長。”

凌三娃等九名士卒隨着申火長又來到“郝經”牀前。

郝意一見,知道再也無法遮攔,雙腿發軟,一下坐到在自己牀上。

“不用看了。”烏力罕大笑道,“郝大人早就回到蒙古了,哈哈。”

十名士卒瞬間全都呆住,怎麼突然換成了另外一個人?申火長最先緩過神來,急忙拔出佩刀,橫在烏力罕肩上,道:“你是何人,郝大人呢?”同時,靠近門口的士卒慌忙走到門外,大聲叫道:“快來人啊,樓上出事了。”

其他八名士卒也都反應過來,紛紛拔出兵刃。

烏力罕也不言語,右手突然一翻,五指如閃電般搭在申火長的刀上,申火長絲毫沒有看清對方的動作,急忙用力想揮動佩刀,卻發現自己的兵刃一動也不能動,就像被什麼東西牢牢地鉗死般。

申火長連忙棄刀後退,雙掌交錯,護在胸前,道:“郝意,怎麼回事,他是誰?郝大人呢?”

不等郝意回答,就見一陣刀光在眼前閃過,自己的佩刀被對手放在了桌上。

郝意道:“申火長,承蒙你平曰對我家主人多有關照,我也不瞞你,主人已被人救走。”

申火長頓時心裡一沉,從左邊士卒手裡又拿過一柄大刀,冷靜道:“那就請二位在此等候我忠勇營都統大人吧。”

面對身前的九把兵刃,烏力罕毫不畏懼地坐在桌旁,笑笑道:“申火長,你這人心地倒也善良,郝大人乃是被你們囚禁之人,你還能禮遇有加,更叫手下爲其治病,念在你這份情義上,我也不爲難你,我叫烏力罕,乃蒙古天涯神尊大人座下四大使者之一,受大汗之託,前來營救郝經大人,今任務已畢,我就在此等候你們都統大人吧。”

申火長知道這自稱烏力罕的蒙古大漢是位高手,剛纔若非留情,那一片刀光早就可以令自己一命嗚呼,甚至連屋裡的其他幾名兄弟也難以脫逃,刀光之快,自己是平生僅見,比起忠勇營中刀法最快的副都統管舒泰還快了許多,一念至此,冷汗頓時直冒,申火長不敢多言,緊緊握住手中兵刃,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裡。

烏力罕不慌不忙地倒了一杯水,慢慢地喝了起來。

不一會,忠勇營都統賈似雨,副都統馮平,管舒泰手持兵刃,齊齊進入屋內。

申火長連忙簡單彙報到,郝經已被救走,坐着之人乃是蒙古天涯四大使者之一的烏力罕。

三大都統聽罷,盡皆失色,賈似雨背上已是冷汗淋漓,手中長槍一揮,其餘二人見狀也急忙拔出兵器,管舒泰拔刀速度極快,馮平也不甘落後,長劍在手,三班兵器同時指向烏力罕。

“烏力罕,束手就擒吧。”

烏力罕放下手中水杯,拿起桌上申火長的佩刀,緩緩而道:“這裡地方太小,敢不敢到外面,讓我見識下你們宋朝軍人的武功。”

賈似雨大腦一片凌亂,哪裡知道烏力罕是在存心拖延時間,隨口說道,“好。”

第243章 襄陽之論第523章 雨夜籌謀第514章 兵發幫源村第154章 破局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第310章 按揭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461章 晉升副帥第463章 追封英王第536章 重燃戰火第406章 東征序曲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259章 世上本無路第56章 秋兒求助第212章 一掃而空第562章 決戰大都(三)第498章 鳳凰村第536章 重燃戰火第182章 反腐措施第148章 不足掛齒第469章 鬥將第130章 蜀中三傑第214章 六大軍區第333章 朝政安排第440章 皇上萬歲第171章 知罪認罪第478章 西路戰火第423章 下江南檄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484章 大理城第215章 十六字訣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321章 出口退稅第376章 灌頂續命第234章 九九重陽第196章 漢苗之爭第181章 反腐之心第72章 臨安大學第108章 雙飛翼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489章 神力軍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45章 劫數第148章 不足掛齒第294章 國富民強第28章 帶兵之道第78章 點火爲號第41章 火繩槍第38章 三生石之願第494章 五陣第67章 寧缺母濫第437章 武聖第415章 南征計劃第476章 巔峰對決第196章 漢苗之爭第9章 微服私訪第176章 寶藏第146章 黃道婆第28章 帶兵之道第340 大小烏河寨第562章 決戰大都(三)第232章 楊輝三角第80章 是他殺非猝死第541章 阿術撤軍第60章 該抓經濟了第113章 一心分二第534章 參議院第328章 俠之大者第556章 汗國盟誓第252章 高度白酒第70章 不拘一格第448章 南朝火器第5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366章 十足把握第159章 重開南衙第400章 訟師之論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331章 又將南下第14章 文陸雙傑第45章 劫數第82章 禁軍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562章 決戰大都(三)第38章 三生石之願第210章 安南使節第356章 執法原則第300章 鳳舞九天第91章 混亂的水軍編制第376章 灌頂續命第513章 再進襄陽第308章 軍營第379章 北上第448章 南朝火器第195章 任重道遠第73章 新科三甲第550章 油盡燈未滅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366章 十足把握第131章 賈似道的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