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民族矛盾

時隔大半個月,我再次坐在了皇宮正殿這張象徵皇權的龍椅上,看着眼前跪拜的一衆朝臣,我情不自禁地覺得有些飄飄然,這就是權力的慾望,哪怕是我這個穿越者,也同樣避免不了這種高高在上的感覺。

“衆位愛卿平身。”

“謝陛下。”

“在朕生病臥牀期間,朝政仍然有條不紊,各部運行正常,朕甚感欣慰,各位愛卿辛苦了。”

作爲百官之首的賈似道當下出列道:“陛下身體安康乃我朝之福,臣等食陛下俸祿,自當盡心盡責。”

“恩,師臣請坐。”我看着大臣們的不同表情,繼續道,“一轉眼,朕已經登基大半年了,時間過得真快。如今我朝各項事務均已井然有序,各部門也都走上正軌,只是離我朝中興時曰尚遠,諸位愛卿還需努力。”

“請陛下放心,臣等定不負陛下所望。”賈似道帶領百官言道。

這段時間,朝臣們也都在猜測我是真的病臥在牀,還是又似太子時代,沉迷於酒色,耽於上朝。有不少老臣對於太子時代的趙禥印象太深,以至於很容易就聯想到,皇上登基的三把火燒完了,是不是又回到從前了呢?

我或多或少也聽到些傳聞,從官員神態各異的表情裡也能看出不少端倪。我道:“好!下面朕就來說下近段時曰各部的事務安排。師臣。”

“臣在。”賈似道忙起身道。

“師臣,我朝與蒙古接壤之地幅員數千裡,今我朝分爲三大戰區,朕以爲不利於快速反應,樞密院和兵部能否考慮將原有的三大戰區增加爲四到五個戰區,比如在廬州(合肥)一帶設立一個新的戰區,廬州離襄樊戰區,揚州戰區都很遠,無論受那邊節制,都不利於戰時需要,一旦蒙古人進攻廬州,待消息傳到襄樊或揚州,再由制置使定奪,時間會拖得太久導致我朝的反應遲緩。”

“是,陛下,臣會召集樞密院和兵部來商議此事。”

我點點頭繼續道:“商業部,江愛卿,廖愛卿。我朝商業行爲的各項準則本月必須制定完畢,商業部和戶部需共同完成新稅收法的制定和審覈,另外,你們可以重新派人前往福建路進行土地丈量。”

“是,臣等接旨。那福建路上次查出的問題該如何處理?”

“上次的問題暫且不提,即曰派人南下,全部重新來過。”

“是,陛下。”江萬里答道。

“農業部趙葵趙愛卿,你部協助官田司,待全國經界丈量完畢後,官田司劃入農業部。”

“老臣遵旨。”

“農業部尚需加大力量,不斷尋找新品種和改良現有作物,以提高糧食畝產量,並對良田灌溉等問題提出建議,着工部配合實施。”

“是,陛下。”

“銀莊阮登炳,新版紙幣的發行準備好了嗎?”

“陛下,尚在進行中,按預定時間,八月初一準時發行。”

“好,在發行新幣之前,刑部配合,督州縣嚴錢法,禁民間用牌帖。”

“臣遵旨。”

“刑部陳宗禮,中書省翁應龍,你們一同着手修訂完善我朝現行律法,報政務院。”

賈似道聽完暗道,“上報政務院?趙禥是想以政務院來取代中書省嗎?”

“是,臣等遵旨。”陳宗禮,翁應龍出列道。

“禮部馬愛卿。”

“臣在。”

“馬愛卿,先帝廟殿何時能成?”

“回陛下,本月中即可,請陛下提名。”

“恩,朕已想好,就名章熙。”

“是,陛下。”

“吏部,葉愛卿不在,朱貔孫朱愛卿,立刻發文,調福建路制置使施宏生入朝,其職另行安排,令原副制置使陳心書暫代制置使一職。”

“是,臣接旨。”朱貔孫道。

這道政令的發出立刻引起了朝中大臣的竊竊私語。

“這是何意?”

“莫非施大人得罪陛下了?”

“老施是太后之人,或許是高升了吧。”

我感覺到衆人臉上都顯詫異,對衆大臣而言或許是太突然了,事先並無徵兆。福建路制置使相當於後世的福建省省長,封疆大吏,說換就換,這在我南下前自己也沒有想過。

“工部,戶部按原有計劃繼續。”

“是,臣等遵旨。”戶部馬光祖和工部湯漢出班答道。

我轉頭看了看旁邊的小七,小七心領神會:“有本上奏,無本退朝。”

“陛下,老臣有本上奏。”

“師臣,請講。”

“陛下,昨夜中書省接到荊湖北路的辰州府急報,當地吉首一帶的苗人發生暴亂。”

我驚道:“暴亂?何故?”

“陛下,據辰州府報,大致情況如下,其起因是有苗人和漢人因爲口角發生糾紛,繼而發生鬥毆,吉首縣衙判苗人有罪,那苗人不服,遂集聚上百人包圍縣衙,並和衙役發生衝突,導致一苗人死亡,辰州府聞訊即派士卒前往,因此更加激怒了當地苗人,吉首附近的不少苗人村寨相繼捲入,事態越演越烈,局面一度失控。辰州府不敢怠慢,八百里加急速報荊湖北路,荊湖北路官員一面已經派人前往吉首,一面又以八百里急報上報朝廷,請陛下定奪。”

湘西峰巒疊嶂,林木參天,溪河縱橫,洞穴成羣,民族衆多,以苗族,土家族爲主,苗人愛憎分明,姓格剛烈,倘若當地官員處置不當,則很容易引起民族矛盾。

宋末的歷史記載上,並沒有大規模的民族糾紛。但只要涉及到漢苗之爭,始終是朝廷頭疼之事。唉,這宋末真是千瘡百孔!

“師臣,速派人前往吉首,查清發生口角的原因,並通知荊湖北路,在調查清楚事實以前,當息事寧人,不得妄動。”我想了想繼續道,“民族矛盾始終是我朝內部矛盾,不得等同我朝與蒙古的敵我矛盾。既然是內部矛盾就應該按照我朝律法來做評判,以公平公正公開的態度來處理。此事事關重大,朕欲派欽差前往,不知何人適合?”

監察御史趙順孫見左右無人便自告奮勇道:“臣趙順孫願意前往。”

歷朝歷代的官員都不願意到湘西爲官,湘西貧窮,一來沒有油水,二來就是因爲無法處理好苗漢之間的關係。“這趙順孫倒是勇氣可嘉。”我暗道。

“趙愛卿,你需要完成官員行事準則,此事刻不容緩,就暫且不要外出了。師臣,退朝後你立刻派人前去吉首,將事情調查清楚,記住處理此事的原則,漢人,苗人都是朕之子民,當一視同仁。至於欽差之選,朕需要好好考量,待朕想好後再定,退朝。”

“是,陛下,老臣立即去辦。”

“我需要親自走上一遭嗎?”退朝後我想到。

第82章 禁軍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279章 當世高手第6章 初會賈似道第547章 沂州戰役(二)第565章 最後一戰第121章 賭王之爭第182章 反腐措施第523章 雨夜籌謀第42章 鹹淳元年第538章 神君第555章 談心第229章 顯文閣第288章 國公勳章第58章 火槍雛形第78章 點火爲號第412章 從軍熱潮第547章 沂州戰役(二)第415章 南征計劃第180章 水火祭司第17章 龍牙第377章 植物人第286章 農村包圍城鎮第149章 分別第23章 歲末賀生第376章 灌頂續命第71章 誠威鏢局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526章 書院山長第283章 親民愛民第33章 李庭芝的三個問題第348章 女中豪傑第349章 科技月的收穫第23章 歲末賀生第349章 科技月的收穫第127章 試槍第488章 強攻灌子灘第129章 夢魘第420章 戰爭債券第444章 戰略佈局第193章 三份奏摺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108章 雙飛翼第11章 靈氣之靈第105章 案情分析第252章 高度白酒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128章 雲氏火槍第46章 龍息第253章 連過兩關第441章 修書寬心第310章 按揭第386章 失憶第174章 人選第218章 先手之利第273章 紅會會歌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463章 追封英王第131章 賈似道的捷報第448章 南朝火器第168章 高氏傳人第108章 雙飛翼第543章 血鋒短匕第45章 劫數第152章 林家家主第325章 無頭案第8章 御書房第300章 鳳舞九天第248章 十分鐘之痛第505章 雙龍會第398章 改組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182章 反腐措施第3章 太子妃全玖第312章 急腳遞第490章 第三類火器第267章 張順張貴第395章 針鋒相對第310章 按揭第243章 襄陽之論第506章 大會戰(一)第279章 當世高手第151章 美女間的較量第70章 不拘一格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90章 歐陽建青第474章 突襲計劃第191章 陣破第288章 國公勳章第508章 大會戰(三)第502章 最後一陣第504章 戰書第519章 北伐會議第407章 出征前的講演第157章 泉州浦家?第318章 攻勢與守勢第477章 行雲流水第370章 道法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