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競拍

廖瑩中沒有賣關子,直接言道:“這種新型白酒之名乃是當今皇上欽定,就叫做‘中華御液’。”

“中華御液。”

“中華,御液,還是皇上欽定。”

“如此美酒確是當得起這御液二字。”

“僅聽此名,就想喝上兩口。”

衆人一陣私語之後,很快便接受了這個名稱,

中華之名,源自於中國古代華夏民族起源於黃河流域一帶,居四方之中、文化發達、歷史悠久,因此便將該地稱之爲中國或者中華,其後,疆域曰廣,凡其所屬,皆稱中華,亦稱中國,

“中華”二字,是公元300年魏晉時期鍾信“天人合一”觀念的哲人從“中國”和“華夏”兩個名稱中各取一字複合而成的,“中”側重自然(天),寓意天下之中;“華”側重民族(人),寓意爲華夏族羣(漢族的前身),

我將這種白酒命名爲“中華御液”,是爲了灌輸給大衆以“中華”的思想,數千年來,朝代更替頻繁,唯有中華之名始終未變,

“福建省,‘中華御液’白酒的代理權拍賣底價爲一千貫華夏幣,期限爲一年,每次加價金額不低於一百貫華夏幣,下面競價開始。”就在大家還在議論之時,親自擔當主持人的商業部尚書廖瑩中的聲音再次響起,

倒不是商業部沒有其他官員可以擔當主持人,而是廖瑩中認爲,作爲商業部尚書,應該親身實踐各種商業行爲,才能更好地管理好天下的商業,

隨着廖瑩中的話音剛落,就有人舉牌道:“一千二百貫華夏幣。”

“一千三百貫。”

福建省偏安南部,基本上沒有受到過宋蒙、宋金之間的戰爭影響,又毗鄰兩浙,經濟發展迅速,商業意識濃厚,一直處於南宋朝富庶地區的前端,所以前來參與競爭的商家並不在少數,

“一千五百貫。”

“一千六百貫。”

林志雄第一次舉起牌子,喊道:“兩千貫華夏幣。”

會場上稍稍沉默後,又有人道:“兩千二佰貫。”

拍賣價衝過二千貫華夏幣後,競拍的速度明顯放慢,前面的競拍者們大多開始猶豫起來,雖然大都看好中華御液的市場和前景,但僅是代理權便要花上二千貫,也覺心裡沒底,何況這些人都知道林志雄在福建的商界勢力不俗,與其競爭難度不小,所以舉牌的次數也就越來越少,

當有人叫到三千一百貫時,林志雄和身旁的鄭虎臣略微商議後,再次舉牌道:“四千貫。”

“公子,看來這林老闆對於福建省的代理權勢在必得啊。”

“恩,福建是其大本營嘛,而且從味精的銷售來看,這林志雄應該嚐到了甜頭,蕭天,那鄭虎臣怎麼也來了。”

蕭天道:“是啊,公子,今早他們還來找過我,希望和我們合作有關農具的代工事宜,並問我公子有沒有空,說是要見見您。”

“我還以爲他改做貿易了呢。”我笑道,“好,那就約他們明晚吧。”

農具的製作並不複雜,鄭虎臣擁有整個江南東路最大的鐵器作坊,即便在全國來看,也是數一數二的,在某些方面,蘇州鐵器的製作工藝甚至超過了朝廷的兵器作坊,宋無心的大船設計圖稿已經完畢,有關鐵器方面的零部件製作正在尋找合作商,我覺得鄭虎臣的作坊或許有此能力,

競拍福建路代理權的其它商家經過仔細衡量,最終放棄了舉牌,林志雄以四千貫的高價獲得了“中華御液”在福建省爲期一年的獨家代理權,

廖瑩中在宣佈林志雄競拍成功後繼續道:“下面是兩浙西路的代理權競拍,底價爲三千貫華夏幣。”

兩浙西路的治所就在臨安,這是南宋朝最爲富裕的一路,按照後世的術語來說,兩浙西路的GDP佔到了整個國家GDP的四成以上,從這次拍賣會上的底價來看,兩浙西路的起始價也是最高的,是福建省的三倍,而其所轄區域還遠遠小於福建省,

兩浙西路競價之激烈可謂這次拍賣會之最,用慘烈二字來形容也不爲過,從三千貫華夏幣的低價開始,幾乎沒有停頓地就被衆多的商家喊到了五千貫,

和福建省的商家相比,臨安城的商行有二點明顯不同之處,首先是他們對於這種白酒的瞭解程度遠遠超過其它各路的商家,在競拍之前,臨安城的商界人物人人都在同樂樓裡品嚐過中華御液,雖說價位很高,但一個多月來,排着長隊在同樂樓等位的場面延續至今,僅憑這點,這些商人便無不眼紅;另外一處不同就是臨安的商家大多數和官員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儘管朝廷沒有明文規定,官員是否可以經商,但歷代宋朝帝王對此均是不予過問,任意隨之,到了南宋末年,臨安城裡的商和官早已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了,商在前,官在後,因此這些商家的實力都頗爲不弱,遠非其它各路各省的商人可比,

雖然和泉州蒲家無法相比,但林志雄在福建省內的生意場上卻是屬於大亨一級的人物,僅管如此,在商賈雲集的臨安卻只能算得上是中游偏上,一直以來,林志雄都想將其商行的重點業務轉到臨安,不過卻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切入點,

“八千貫華夏幣。”林志雄的聲音不大,卻是毫不拖泥帶水,

這一下讓衆多的競拍者全都啞然,目光齊聚到林志雄身上,良久後,纔有另外一個聲音響起:“八千一百貫。”隨即又有人喊道:“八千二百貫。”只是這兩人的聲音已經讓人感覺到一絲顫抖,顯然是底氣不足,

林志雄面帶微笑,舉牌道:“九千貫。”

“九千貫。”

“真的達九千貫了。”

“老林有把握嗎。”

這一次冷場的時間更長,廖瑩中見一時無人舉牌,便大聲道:“九千貫華夏幣第一次。”

“九千貫華夏幣第二次。”

會場上鴉雀無聲,緊張,興奮,無論是參與者還是旁觀者,又或是工作人員,都只有這兩種感覺,衆人屏住呼吸,均自想道,“底牌就這麼揭曉了嗎。”

廖瑩中的內心也是異常興奮,只是其一向冷靜,臉色依舊,看不出半分端倪,就在廖瑩中準備第三次喊出九千貫時,一個沙啞的聲音自角落想起:“九千五百貫。”

隨着衆人的目光,我也向那出聲之人看去,

“這人是第一次競價。”袁棘聽力驚人,在我耳旁小聲道,還沒來得及看清此人的模樣,只聽林志雄迅速道:“一萬貫華夏幣。”

“哇,突破一萬貫大關了。”衆人不約而同想到,

角落之人似乎想了想,沙啞的聲音片刻後再次響起:“壹萬零五百貫。”

林志雄似乎根本不給那人思考的餘地,立即迴應道:“一萬二千貫華夏幣。”

從三千貫到五千貫時間很短,氣氛也很熱烈,旁觀者都覺十分過癮,自林志雄喊出八千貫的高價後,時間好像過得特別慢似地,

那人還會繼續舉牌嗎,價格會是一萬二千五百貫嗎,

就在大家的猜測中,廖瑩中的聲音響起:“一萬二千貫華夏幣第一次。”大家這才反應過來,原來到了臨界點,那人並沒有繼續跟進,

“一萬二千貫華夏幣第二次。”

“一萬二千貫華夏幣第三次,成交,恭喜這位十六號競拍者獲得兩浙西路中華御液的獨家代理權,爲期一年。”

參加競拍的商家在進入會場時,每人都會得到一個木牌,上面有編號,這個編號也就是參與者的代碼,林志雄的木牌上是16,認識之人知道他是林志雄,不認識之人,比如廖瑩中,就會以編號來辨別競拍者,

“啊,結束了。”

“這老林是不是瘋了啊。”

“我覺得值,要是我有這麼多錢,也就拼了。”

林志雄得到蘇州鉅富鄭虎臣之助,以高出拍賣底價數倍的價格順利拿到了兩浙西路、江南東路以及福建省的中華御液銷售權,這三處地區也是林志雄勢在必得之所,

在他最早的計劃中,還有兩浙東路和淮南東路的代理權事項,後來和鄭虎臣仔細商議,覺得貪多恐怕嚼不爛,便沒有全力去爭取,這兩地的代理權最後被其他商家分別以七千貫和兩千五百貫華夏幣的競拍價得到,其中獲得淮南東路代理權的就是那坐在角落之人,從會後我拿到的資料看,這家商行叫做萌芽,

其他各路的白酒代理權也很快被衆多商行以不同的價格瓜分完畢,至於白酒的出口業務,則毫無懸念地被泉州蒲氏商貿行獲得,儘管中華御液的出口關稅高達貨物價格的一點五倍,拍賣價也是一路走高,但蒲氏商行的代表蒲壽晟毫不猶豫地一次次舉牌將其拿下,在出口貿易的業務上,蒲氏一家獨大,確是沒有可以比肩的競爭對手,從這次拍賣會上蒲氏商行的表現就能看出其勢力之大,難怪一度能佔到整個宋朝稅收的十分之一之多,

隨着會議的進行,作爲本次拍賣會主角的廖瑩中,臉上的笑容也是越來越多,僅僅是這些代理費,就是一筆極爲龐大的收入,何況還有中華御液銷售時本身帶來的高額利潤以及銷售中正常的稅收,

不論廖瑩中的政治導向如何,身爲商業部部長,自然會爲其自身的業績提升感到高興,

“走吧,該回獅峰了,那裡還有場熱鬧等着呢。”

“熱鬧,哥,什麼熱鬧啊,怎麼我不知道。”

“靈兒,這事我也是上午才知道的,晚上有人會在獅峰的後院挑戰文璋。”

“小文璋。”方靈笑道,“以文璋的武功,還有人會向他挑戰,哥,那人多大。”

“大約比文璋大上一兩歲吧。”

“啊,這麼小,我還以爲是一位成年高手呢。”

第233章 同樂樓之亂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304章 錦衣衛第92章 與時俱進第507章 大會戰(二)第147章 方靈的武器第59章 鮮味第420章 戰爭債券第465章 閉關第84章 謝氏數字第226章 七大措施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474章 突襲計劃第333章 朝政安排第399章 忠靖王第393章 御醫會診第52章 蕭天加盟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124章 賈似道的掘墓者第463章 追封英王第458章 火攻第44章 夜襲第304章 錦衣衛第263章 顯文閣學士第166章 尋人第170章 是時候了第14章 文陸雙傑第3章 太子妃全玖第136章 出發前的指示第232章 楊輝三角第237章 游擊隊第154章 破局第63章 定調第271章 吳家之行蹤第51章 先帝託夢第343章 石林遇敵第20章 火藥司第229章 顯文閣第56章 秋兒求助第513章 再進襄陽第278章 五大指揮使第532章 國號之爭第200章 事在人爲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128章 雲氏火槍第47章 沈括後人第287章 第一場雪第446章 忐忑不安第437章 武聖第180章 水火祭司第224章 鐵觀音第496章 三座大山第462章 烈焰槍法第473章 何爲勢?第48章 實驗室第369章 龍虎山下第318章 攻勢與守勢第127章 試槍第256章 醫科學院第256章 醫科學院第539章 試炮試槍第303章 大理段氏第423章 下江南檄第60章 該抓經濟了第393章 御醫會診第121章 賭王之爭第508章 大會戰(三)第190章 趙禥的內心世界第324章 逆天換脈第59章 鮮味第177章 民族矛盾第167章 宋無心第191章 陣破第21章 伯飛仲飛第364章 第七軍區第344章 舍利畏第434章 先鋒阿刺罕第314章 白酒代理權第403章 入宮第206章 御駕親征?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書第219章 老將之聲第177章 民族矛盾第511章 大捷第462章 烈焰槍法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40章 火器之論第489章 神力軍第205章 虎將夏貴第402章 論戰第35章 泛舟西湖第196章 漢苗之爭第528章 王堅師弟第39章 天下商業第7章 朝堂風波第285章 臨安府第138章 救援第268章 天子之相第401章 襄陽模擬戰第71章 誠威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