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同福鎮

第十七軍指揮使趙文義乃是台州(今五臺縣)人氏,其祖上曾得五臺山一位無名大師傳授過六十四點八卦棍法,這套棍法相傳是在五臺山落髮爲僧的楊家五郎所創,當年,楊五郎隨父徵契丹,後在五臺山出家,以槍化棍,其棍法由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最後演變爲六十四點棍法,因符合內外八卦八八六十四之數,故名“五郎八卦”,只是傳到趙文義這一代,只剩下三十二點棍法了,

饒是如此,棍沉力大的趙文義將手中的熟銅棍舞得是虎虎生威,或挑、或掃、或壓、或撥,一時之間倒讓嗦都頗爲不適應,只得收斂招式,盡力防禦,

無可否認,蒙古騎軍的確強悍,一對一的單挑能力遠遠強於宋軍,不過宋軍則早有準備,按照平曰訓練的合擊戰術,二打一、三打一,和蒙古騎軍鬥在一處,起初之時,衆將士還略先慌張,不過,隨着戰事的發展,平曰裡嚴格訓練的效果就顯現出來了,加上人數上的優勢,使得第十七軍的將士們漸漸鎮定下來,局勢很快便進入相持階段,

連續幾年的大練兵,讓整個宋軍的戰鬥力都有了明顯的提升,新組建的臨安軍區,印應雷將將,王安節將兵,兩人配合默契,軍區三大廂指揮使中,吳均含、趙寶都是久經沙場之人,練兵經驗豐富,張順雖然沒有上過戰場,卻通曉兵法韜略,衆將相互學習,相互借鑑,加上位於臨安的地利之便,又可常常與朝中的老將軍們商議,使得臨安軍區將士們的戰鬥力絲毫不亞於常年守衛邊關的原鎮邊軍,

吳鬆含見趙文義纏住嗦都,放好穿雲弓,從馬扣上取下一柄砍山刀,殺向戰場上最爲密集之地,若論馬下功夫,吳鬆含不如其長兄吳均含,但長期的軍營生涯,卻讓他在箭法外另將吳家劍法化爲了適合馬戰的雙鉤之法,普通的蒙古士卒自然遠非其敵,加上剛纔射殺忽哲的箭法又折服了衆人,使得蒙古兵見其紛紛避讓,

片刻後,範興的十九軍趕到戰場,本來處於平衡的局勢立即被打破,剛剛扳回劣勢的嗦都四下看了看,又見東邊的水面上出現三艘南朝水師戰船,知道無力再戰下去,長槍一展,逼開趙文義的長棍,大聲道:“突圍。”

隨着嗦都一聲令下,訓練有素的蒙古騎軍快速地變換着陣型,其中兩個百人隊集合在嗦都身旁,跟隨嗦都奮力向東南方殺去,生死關頭,蒙古騎軍再度顯現出強悍的戰鬥力,毫不顧忌自己的生死,以精湛的騎術和瞬間的爆發力,在宋軍合圍前撕開了一道道口子,其餘的蒙古兵在另外一名副將的率領下,快速地向北撤去,

“將軍,分批追擊。”範興快馬加鞭,來到吳鬆含身邊問道,

“不用,範將軍,你率十九軍南下追擊嗦都,十七軍打掃戰場,隨後回撤郢州。”

“是,將軍。”

“活捉嗦都。”

“不要讓嗦都跑了。”

宋軍士氣高昂,二千五百名宋軍在各自將領的率領下,向南追去,

嗦都率領兩個百人隊且戰且走,在付出數十人傷亡後,甩開了追擊的宋軍,又過了一個時辰,嗦都勒住馬繮道:“安平百戶長,這是何地。”

年紀稍長的安平道:“將軍,這裡應該是宜城縣的東部,屬下曾經到過,再往南行,便是郢州城。”

嗦都想了想道:“傳令下去,就地休息,一刻鐘後我們繼續南行。”

安平愣道:“將軍,還要南行。”

“恩,宜城離郢州不遠,既然到了,就去看看。”

安平大爲驚訝:“將軍,郢州城宋軍甚衆,我等就這百來號人馬,如何去得。”

嗦都笑笑:“安平,我們又不是去攻城,雖然我軍人少,但來去卻也方便,宋軍馬軍不多,能奈我何,再說了,此次出來,總要帶點東西回去吧。”

安平明白嗦都之意,笑道:“是,將軍。”

郢州城東門,年輕的第六旅旅長何去塵正帶着一隊將士在城牆上來回巡視,御林軍本來沒有守城的任務,只是因爲臨安軍區第三廂兩個軍前往龍尾洲,這才臨時接替了東門的城防,

身爲御林軍中最年輕的旅長,何去塵付出的心血遠遠超過其他人,在青年衛時,何去塵得到文璋的指點,武功大進,併入御林軍後,又苦練火槍技藝,其槍法在整個御林軍中也是名列前茅,要不是因爲擔任旅長一職,事務繁多,或許還能和神槍手李隆一較高下,

“報,何旅長,有敵情。”

郢州周邊沒有蒙古人,怎會有敵情,何去塵忙道:“快說。”

“郢州城東門十里外的羅豐村發現上百名蒙古騎軍,羅豐村村民死傷無數,物資糧草被奪,蒙古人目前正向下一個村落同福鎮方向前進。”

“再探再報。”

“是,何旅長。”

“來人,傳令第六十六營立即集合。”何去塵下令完畢,立即來到城下的御林軍臨時指揮部,將斥候傳來的消息告訴了師長張世傑,

“這是羅豐村,與羅豐村最近的就是同福鎮。”張世傑指着地圖道,“何旅長,你立即帶領六十六營趕往同福鎮,我讓六十四營隨後接應。”

“是,師長。”何去塵接着問道,“如果遇敵,我軍是否可以使用火槍。”

“雖然陛下嚴令,不可輕易使用火器,但並沒有絕對禁止,況且陛下說過,軍人要保衛我朝的江山社稷,更要保護我朝百姓的生命財產,何旅長,你見機行事,萬一陛下怪罪下來,張某一力承擔。”

何去塵點點頭:“是,師長。”

張世傑與何去塵都是普通百姓出身,對於百姓的情感遠遠大於其他將領,在百姓的生命和含糊其辭的軍令之間,兩人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前者,

第六十六營是第六旅唯一的一支騎軍,訓練有素的六十六營將士在收到何去塵的命令後,很快便在東門外集合完畢,約莫一刻鐘後,何去塵跨上戰馬,低喝一聲:“出發,目標同福鎮。”

同福鎮雖然被稱爲鎮,其實也就是大一點的村落,和郢州城周邊的村落相比,同福鎮有一點得天獨厚的優勢,那就是依山而建,出入其中只有一條道路,只要鎮前的大門一閉,就如一處讀力封閉的山寨,

襄陽大戰開始後,郢州城外的每個村落都組織了民團,羅豐村也有,不過,在嗦都所率的蒙古鐵騎面前,根本來不及反應,便被洗劫一空,但同福鎮不一樣,當遠遠看見蒙古騎軍出現時,同福鎮鎮長便立即下令關閉鎮門,讓數十名民團上到鎮門前,準備迎敵,同時要求所有精壯男丁一起聚集在鎮門前,

這也是嗦都點背,偏偏來到了郢州唯一一處有防禦力的村落,儘管嗦都知道自己這批人馬處在宋軍的實力範圍內,應當速戰速決,但蒙古人出征不可空手而回的習慣讓其做出了攻擊同福鎮的決定,嗦都相信,像同福鎮這種沒有正規軍防守的村鎮用不了多久便可被其輕鬆攻破,

從集合到趕至同福鎮,宋軍一共花了兩刻鐘的時間,半個小時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在絕大部分人的眼裡,半個小時只是一瞬間,一個點,毫無意義,但對於同福鎮的百姓來說,這半個小時卻是令他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

無論同福鎮的百姓怎樣頑強,卻依舊無法和蒙古正規軍相提並論,在堅守了兩刻鐘後,鎮門終於被嗦都所部攻破,守在最前面的民防隊員幾乎全部戰死,協助守衛的百姓也是個個帶傷,不過,僅管如此,手握砍刀木棒的百姓們仍然守在門前,兀自不肯退後半步,他們知道,在他們身後就是他們生長的土地,那裡有他們的家人,有他們的家園,

堅持住,堅持住,雖然他們知道,或許他們所做的都是無用功,但他們盡力了,他們只能做到這一步了,沒多久,這些英勇的百姓們一個個全都倒在了地上,

“一個小小的同福鎮,竟然這麼費事。”嗦都不滿道,“儘快搶,完事後立即,,,,,。”嗦都話音未落,就聽後面押後的蒙古士卒遠遠地叫道:“千戶將軍,宋軍到了。”

“什麼,這麼快,有多少。”

“大約二、三百人,全是馬軍。”

嗦都哼了一聲:“兒郎們,上馬,先將敵軍擊退。”

“得令。”安平應了一聲,率先趕去,

來到陣前,安平發現對面三十米處的宋軍大都下馬在地,最前面的七、八十人半蹲着,手裡平舉着像是燒火棍的長棍,後面約有一百人站着,同樣平舉着一模一樣的長棍,隊伍兩旁則是數十名騎在馬上的刀盾手,

何去塵冷冷道:“你們是蒙古中路軍。”

安平道:“正是,來將通名。”

何去塵想起家鄉的父老,也不言語,眼中精光一閃,大聲道:“放。”

第376章 灌頂續命第98章 藉機立威第517章 功成第255章 後發制人第123章 密碼傳信第124章 賈似道的掘墓者第18章 公田法之爭第401章 襄陽模擬戰第321章 出口退稅第407章 出征前的講演第565章 最後一戰第321章 出口退稅第456章 名將伯顏第407章 出征前的講演第324章 逆天換脈第300章 鳳舞九天第88章 賈府會議第488章 強攻灌子灘第174章 人選第550章 油盡燈未滅第310章 按揭第412章 從軍熱潮第46章 龍息第165章 陳心書之心第399章 忠靖王第255章 後發制人第211章 安撫爲上?第194章 皇家科學院第429章 微不足道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192章 反腐總動員第297章 璉真北迴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48章 實驗室第49章 張世傑?第158章 艱難的抉擇第447章 大哉乾元第261章 印應雷第552章 洺州巷戰第61章 開源節流第184章 公和私的詮釋第180章 水火祭司第436章 祭拜岳王廟第267章 張順張貴第107章 謝道清的態度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233章 同樂樓之亂第326章 刑獄偵緝第185章 狙擊手第433章 兵圍襄陽城第352章 平衡的尺度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279章 當世高手第357章 無罪推定法第46章 龍息第69章 貢院訓示第5章 太祖長拳第68章 以剿代練第446章 忐忑不安第318章 攻勢與守勢第51章 先帝託夢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第55章 日有食之第318章 攻勢與守勢第552章 洺州巷戰第300章 鳳舞九天第6章 初會賈似道第483章 重建忠順軍第348章 女中豪傑第424章 點將第337章 兄弟民族第199章 田醉顏遊記第358章 琉球之戰第136章 出發前的指示第527章 鄧州縣令第192章 反腐總動員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194章 皇家科學院第475章 炮聲再起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第371章 巧遇第27章 三招不倒第190章 趙禥的內心世界第121章 賭王之爭第167章 宋無心第208章 獅峰分行第503章 迷宮陣第472章 總結會第93章 傑瑞。波羅第219章 老將之聲第152章 林家家主第467章 前敵會議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477章 行雲流水第221章 希望小學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261章 印應雷第486章 夜戰南門第316章 張三丰第319章 大師王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