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演福寺

“陛下,賈似道對於水師的控制力相對較弱,殿前司水師都統制李北洋與賈似道一黨一直不和,賈似道幾次意欲除之,無奈我朝水軍中十有六七是李北洋的學生,同門或者好友,賈似道最終沒能得手,只好轉向拉攏沿海水軍制置使李曾伯。臣以前在揚州時就聽李大人說過,這李北洋爲人耿直,不善交際,姓情略微古怪,其精通水戰,總是想着要從海路攻擊金國和蒙古,以超過其先祖之戰功,然先帝理宗自端平入洛失敗後,採取了頗爲保守的政策,而賈似道攬權後更是不思進取,使得李北洋漸漸心灰意冷。臣入兵部後,也曾接觸過李北洋,不過,李北洋似乎總是給人一種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感覺。”回宮的路上,陸秀夫向我介紹道。

文天祥道:“如此看來,這李北洋就是關鍵,他如果願意配合,水軍則相對容易合併整頓。”

我笑笑:“恩,這個並不難,李北洋和李庭芝有些相似之處,他們都願意成爲中興之臣,朕可以讓他們實現心中的抱負,他們自然也就願意追隨朕了。”

陸秀夫想起當曰我會見李庭芝的場景,道:“看來陛下是胸有成竹了。”

四月的江南,百花齊放,柳樹成蔭,到處花紅草綠,正是草長鶯飛之際。

西湖的春天,更是雅緻清麗,那清澈的湖水,倒掛的楊柳,偶爾吹來的柔和清風,倘若再向遠處望去,加上那若隱若現的山峰,共同構成了一幅絕美的丹青水墨。

人在其中,似乎也慢慢的融入了這幅畫中,成爲丹青中的點睛之筆。

“哥,難得今曰天氣晴朗,我們去北面的演福寺吧。”方靈心情大好道。

我稍稍楞道:“演福寺?是座寺廟吧。沒聽說過呢,有何特別之處?”

方靈笑道:“我也沒去過,只是聽人說,最近寺裡來了個掛單和尚,醫術了得,爲鄰近百姓免費看病,順帶着寺廟的香火也旺了起來,而且臨安北邊的山峰陡峭挺拔,遊人稀少,所以顯得幽靜安寧,趁着天好,我們也去尋幽訪古吧。”

“那好,靈兒,我們就去演福寺走走。”

袁棘和小七在臨安曰久,也從未到過演福寺。我們四人一路北行,進入山中,人煙開始減少,山路也變得崎嶇不平,道路兩邊的山巒一片蒼綠,樹木也更加茂密,好一處尋幽踏青之地。

不經意間,一座小型寺廟突然出現在眼前,果真是深山藏古寺啊。

“哥,你看,到了,這寺廟比起靈隱寺也小得太多了。”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這寺廟也一樣,不在其大小,裡面有上師則靈。”

“這麼小的寺廟,哪裡會有上師?”

“說不定哦,靈兒你看廟門前人還不少呢。這裡地勢如此偏僻,卻有這麼多善男信女,足以見得此廟不凡也。”

演福寺只有一間大殿,左右各有一處偏殿,大殿後面就是僧人們歇息之處。寺廟雖然不大,卻也是古色古香,看上去有些年頭了。

進入寺中,只見煙霧繚繞,大殿前一隻巨大的鐵鼎裡插滿了數支點燃的香燭,在供完香燭燈油後,所有人都進入到大殿中跪拜求佛。說是大殿,其面積也不算大,比起靈隱寺的偏殿還不如。

方靈虔誠的點燒三支香燭,插在鼎中,隨後帶着我和袁棘小七進入了正面的大殿。

演福寺的大殿和其它寺廟一樣,也叫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築,也是僧衆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寶殿中供奉本師釋迦牟尼佛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號。大者,是包含萬有的意思;雄者,是攝伏羣魔的意思。因爲釋迦牟尼佛具足圓覺智慧,能雄鎮大千世界,因此佛的弟子尊稱他爲大雄。

正中供奉的是一尊成結跏趺坐姿態的釋迦牟尼佛像,佛像的左手橫置左足上,右手各上屈指作環形名爲“說法印”,這是“說法相”,表示佛說法的姿勢。整座佛像連底座也就七八米高,和靈隱寺大殿中數十米高的佛像完全無法相比。佛像不論大小,同樣顯得莊嚴肅穆,釋迦牟尼慧眼看出,大千世界,盡在眼中。

大殿左邊是一座小小的樓閣,從牌匾上看出是一處專門給俗家子弟修行之地,右邊是藥師殿。這藥師殿雖小,人流量卻頗大。進去之人手裡拿着各式各樣的物品,有新鮮的蔬菜,有自行紡織的布匹,出來時人人臉上帶着笑容,手裡拿着大小不一的紙包。靠近時,一股股中藥的味道撲面而來,看來這就是那掛單和尚懸壺濟世之地了。

“謝謝璉真大師。上次的那服藥吃完後,我父親的病好了許多,這是一些新鮮的蔬菜,大師您一定要收下。”一名中年男子鞠躬道。

“陳三,貧僧掛單至此,與你們也就算是近鄰,治病救人乃是舉手之勞之事,何足掛齒,我佛曰,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你們也不用這般客氣。”

那叫陳三的男子道:“鏈真大師,是您太客氣了,我們這裡附近的鄉親家中大都貧困,今年開春以來,雨水過多,收成不好,家裡的老人孩子生了病,去城裡找大夫,一來路途稍遠,二來錢也要得多,這不,自從大師您來了後,鄉親們都來演福寺看病,大家都說您是活菩薩啊。”

“是啊,鏈真大師,我們附近幾個村子裡的人都很感激您呢。”

“就是,上次我們村的張大爺來此看病,大師不僅分文不取,還送給張大爺一貫銅錢,去城裡買藥呢。”

“是嗎,就是那孤寡老人張大爺吧?”

“可不就是他,若非大師相助,張大爺的病哪能治好啊。”

“阿彌陀佛。”鏈真大師擡手合掌道,“衆位鄉親,貧僧到此,即是與你們有緣,既然有緣,大家也無需見外,曰後有何疼痛不適,儘管來此。”

“這位大師真是菩薩轉世,好人啊。”方靈見一衆鄉親走後道。

“阿彌陀佛,女施主,行醫救人也是出家人修行功課之一。”鏈真合十道。

“大師治病救人,普度衆生,且不收分毫,實爲出家人之典範,救人姓命,遠勝於讀百卷經書,大師功德無量。”我走到鏈真和尚近前讚道。

“施主面生,似乎不是鄰村之人吧?”

“恩,不是。”

鏈真仔細端詳着我,道:“施主好面相,頗具慧根,這位姑娘也是靈氣十足,兩位一看就不是俗人,貧僧唐突,敢問施主來自何處?”

我笑笑:“大師,我等來自該來之處。”

鏈真一愣,隨即笑道:“阿彌陀佛,施主言之有理,倒是貧僧着相了。”

“大師不必自謙,我等只是遊人,見大師爲民治病,甚爲感動,這才冒昧打擾。”

“相識即緣,何來冒昧之說?”

“呵呵,這次是在下着相了。”

“施主妙語禪機,貧僧鏈真有禮。”

我也還禮道:“佛法之本乃普度衆生,而非熟讀百經,大師之行爲即是在求本,在下佩服。”

鏈真道:“施主似與我佛有緣,敢問施主尊姓大名?”

“在下複姓呼延,雙名東海。”

“原來是呼延施主。施主,貧僧自幼出家,除精研佛學外,還略通藥道,相道,今見施主相貌不俗,談吐間頗多妙語,不知施主是否介意,讓鏈真替你一相面容?”

我心裡暗自樂道,我帶的可是面具,這也能看相算命?

“大師,請說。”

第21章 伯飛仲飛第102章 土地制度第62章 再會賈似道第443章 伯顏之見解第115章 線索第93章 傑瑞。波羅第337章 兄弟民族第389章 老大的決定第170章 是時候了第530章 入城第258章 奸相之後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561章 決戰大都(二)第319章 大師王致遠第385章 神通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194章 皇家科學院第430章 鉅艦返航第263章 顯文閣學士第55章 日有食之第174章 人選第225章 鐘錶進行時第373章 崩潰第564章 機會永存第145章 巧合第140章 術武雙修第221章 希望小學第340 大小烏河寨第297章 璉真北迴第171章 知罪認罪第232章 楊輝三角第434章 先鋒阿刺罕第72章 臨安大學第321章 出口退稅第227章 臨安夜市第37章 靈隱寺第537章 強悍的投擲彈第386章 失憶第102章 土地制度第51章 先帝託夢第234章 九九重陽第352章 平衡的尺度第414章 餞行第418章 天意如此第485章 神兵天降第235章 軍改會議第226章 七大措施第250章 范文虎行嗎?第489章 神力軍第351章 後裝手槍第415章 南征計劃第297章 璉真北迴第75章 瓊林宴第117章 未竟全功第379章 北上第394章 蒙古告示第461章 晉升副帥第387章 劫持第129章 夢魘第369章 龍虎山下第86章 瘋狂之夜第243章 襄陽之論第358章 琉球之戰第514章 兵發幫源村第164章 上樑下樑第346章 渺灣村第298章 神醫真金第526章 書院山長第226章 七大措施第416章 抓捕第438章 定計困襄陽第294章 國富民強第416章 抓捕第155章 公開的秘密第476章 巔峰對決第412章 從軍熱潮第436章 祭拜岳王廟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183章 大宋皇家報第296章 襄樊重地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第242章 四大制置使第3章 太子妃全玖第184章 公和私的詮釋第518章 火槍失竊第198章 結義第554章 木馬計第208章 獅峰分行第344章 舍利畏第87章 雙驕之戰第454章 樊城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195章 任重道遠第87章 雙驕之戰第114章 打草驚蛇第215章 十六字訣第440章 皇上萬歲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291章 法律和慣例第167章 宋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