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辦學

桔子笑着說:“我們只收六到十五歲的孩子,但是每個人最多在學堂讀三年。我算是辦個小學,還想要往上讀的人,可以去鎮上學堂。那些想要取個功名出身的,讀書讀個幾十年的也有,我這裡也貼不起。”

寧氏心裡還惦記着謠言的事兒,插話問道:“這樣,村裡的人就不議論你了嗎?”桔子輕聲說:“明天,爹和娘就去找李里長說辦學堂的事情。然後,找上舅舅,咱們一家人把風聲傳開。那時,村裡的人關心的重點,就應該是學堂辦在哪裡,自己家的孩子有沒有資格佔這份便宜。我的那一點事情,很快就會煙消雲散的。”

江常安剛從煤場回來,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兒,問起來。桔子怕寧氏再說她不知羞,卻不肯說了。江浩見桔子難得做出一付老實的樣子,笑了笑,對江常安把事情說了一遍。江常安越聽臉色越難看。等江浩說到,娘三個想出來對付江春兒的辦法時,更是有些不知所措。

他喃喃地說:“這要是真讓趙泰安娶不上媳婦,豈不是有傷陰德?”寧氏一直擔心,江常安不想下狠手,對付江春兒。見他果然說了出來。寧氏立刻作色說:“你怎麼不擔心桔子嫁的不好?你要是有更好的辦法也行。”江常安低下頭不說話了。

桔子柔聲說:“爹,我們也只是自保。我哥會盡量把傷害,降到最低。只要不出差錯,那些難聽話,也不會傳得太廣。另外,咱們家辦免費學堂,不是也在積德。幾年下來。咱家也就能擔上一個耕讀傳家的名聲。一點無所謂的謠言,別人也不會輕易相信了。”

江常安眼睛有些亮了起來,小聲對說:“耕讀傳家呀。那咱家那些買賣怎麼辦?”耕讀傳家是這個時代。對一個家族最高的讚譽了。江常安雖然被桔子說得心熱,但卻不太想信。自己家能做的得。他原來的最高理想,就是買幾畝地,老老實實地種地,這士農工商,農人是排第二位的。後來,他被桔子說動,去經營了飯鋪,雖然錢是賺了不少。也受人奉承,反覺得自己的社會地位低下了。

江浩見江常安被桔子一句話,轉移了注意力,就對着桔子耳邊,輕聲說:“鎮上的事情,宜早不宜遲。我現在就去。這事兒不難辦。我趕馬車去,來回很快的。桔子瞥了江常安一眼,他還在低頭糾結鋪子的事兒。現在他既捨不得放棄鋪子的收益,也捨不得桔子提到的好名聲。

桔子趁江常安沒注意她,輕聲對江浩說:“好。你小心些。別把自己露出去。”這事兒對江浩有一定的風險,要是別人知道,他憑白造自己姑姑和表哥謠。那讀書人的名聲也就搭進去了。江浩點頭說:“你放心,就等我的好消息吧。”說完,他就快步走了出去。

江常安見江浩要走,忙叫住他,問:“浩兒,你去哪裡?”他下意識地不想讓江浩,離開他的視線。桔子笑嘻嘻地對江常安說:“爹,我哥是去替我辦事兒,你別管他。爹剛纔在擔心什麼?”江常安又被桔子轉移了思路。輕聲嘆息着:“咱家給村裡辦學堂,攢名聲。但是。咱家那些鋪子總不能沒人管。到最後,也是個地位低下的商戶。”

桔子搖了搖頭。對自己不開竅的便宜爹,簡直是無語。她對江常安說:“爹,哪個大戶人家是全靠田地產出過活的?也不過,那些人家的鋪子都是由自己家的奴僕管理的。爹爹也該培養一些可靠的人,能接手珍味館的生意。以後,爹就不用參與珍味館平日的經營瑣事兒,只要看看帳薄就行了。

江常安低着頭想了一陣,越想眼睛越亮。等他想明白了,就急着找江浩一起,跟他到李亦溪家裡去。他覺得江浩是讀書人,辦學堂的事兒,江浩能說得更清楚一些。可是這時,江浩早就趕着小馬車去了鎮上。江常安鬱悶得不行,卻拿自己的一雙兒女沒有辦法。也只能默認了桔子的辦法。

江浩到院子裡之後,並沒有急着走。他是一個書生,平時在鎮上就是學堂、珍味館、金雪園幾個地方。他基本就沒跟長寧鎮上,那些遊手好閒的地痞打過交道。他早就想好了,直接奔小東子的房間。江浩對他細細囑咐了,才帶着他,坐上馬車去鎮上。

小東子是在長寧鎮長大的。自從叔叔病了之後,他就想方設法掙點錢。但是他年紀又小,又沒有什麼靠山,找到的活都是最底層的。也是最受這些地痞盤剝的。時間久了,他對這些地下勢力關係分佈倒也有些清楚了。江浩讓小東子帶着,直接找到江春兒家附近,地痞流氓的小頭頭,許了他五兩銀子。

那小頭頭拍着胸脯保證,明天就會讓江春兒家附近的人,都知道趙泰安是個不能人道的。而且會讓江春兒以爲,這事兒已經傳遍了長寧鎮了。

江浩的動作確實很快,回來的時候還趕得上,陪江常安一起去李亦溪家,商議在村裡建免費學堂的事情。這對李亦溪來說,是有名聲有功績的好事兒。他一聽立刻表示全力支持。並表示,學堂的地方,隨便江常安家裡選,只要不是良田的無主之地,他就能做主,以最低價賣給桔子家。

學堂的房子只要桔子家定下樣子,他就會動員全村的人免費來幫忙。莊戶人家的力氣是不值錢的。村裡的人爲了給自己的孩子蓋學堂是不惜力的。就是先生他也可以幫忙找,長寧鎮這一帶秀才不多。但讀了幾年書,考過童生,卻一直沒考上秀才的人也不算少。很多人讀了一輩子書,卻不識稼穡。有些人沒有考上秀才之後,就窮困潦倒。從這些人中,選一個人品好的並不難。江常安正爲先生的事情發愁,乾脆一併委託給了李亦溪。

江常安要爲村裡辦免費學堂,這可是件新鮮事兒。在桔子家有意宣揚之下,很快傳遍了全村。以前,也有人富裕了,回饋故里。不過是拿幾個錢來,修上一座橋,或者給村裡修一個祠堂之類。然後,再刻碑留念,以記錄他的善行。

這辦學堂可不比其他,這是需要長年累月的花費下去的。就算是累世大族,也沒有惠及全村的。人家就是辦,也是辦個正經的書塾,對學生也挑得厲害。那是給自己的家族貯備人材的人。挑選的人自然也都是能考科舉,有希望走上功名仕途的。哪有像桔子家這樣,直接說明只是爲了不讓村的孩子做睜眼瞎。更是直接表示,不收那些一些要考科舉的學子。

但是,對村裡的人來說,這纔是最實惠的。村民們沒幾家能支撐得了,家裡的子弟考科舉這樣,長年累月的費用。桔子學堂只要求學子們讀三年書。三年下來,至少是能寫會算的。

在這個教育普遍低下的社會,能寫會算,已經是了不起的能人了。何況,桔子家裡還包了筆墨紙硯。村民們送孩子上學,唯一需要付出的,就是在這三年,家裡的孩子少幫家裡乾點活而矣。這是村裡家家都能承擔得起的。

村裡的人只要知道這件事兒的,第一時間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自己要好的人家。村裡一下子就沸騰了。這個學堂會請什麼樣的先生?江家供應的紙墨夠不夠用?學生的名額有沒有限制?種種疑問,讓李亦溪和桔子家裡都熱鬧起來。至於桔子會嫁給誰,跟你有關係嗎?這點八卦早就不夠看了。要是再有人提起,反而會被那些愛傳八卦的婦人們卑視。因爲那就說明你落伍了。

很多村民,更是在心裡糾結得厲害。如果自己家的孩子只有六七歲,倒也罷了。反正他們在家裡也是瘋玩,能有個地方拘碰上他們,還能學本事,那可是求之不得的。但是十四五歲的孩子,在一般農家已經被當成半個大人了。農閒時,跟着父兄在鎮上打工,已經能掙幾個銅板了。

如果學堂開始招收學生了,送不送他們去呢。不送對不起孩子,送吧,家裡就少了一份收入。無奈之下,不禁有人私下裡埋怨:江家爲什麼連年齡那麼大的學子都肯收,還真是有錢沒地方花了。只是,這話一出口,立刻就被旁邊的人給唾回去。罵他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人家又沒逼着你,送兒子去讀書。是你自己貪心,一頭都不肯放棄,還真是讓人看不上。

學堂的事情就是這樣的熱鬧之中,順利地進行着。正好剛過完年,大家都有時間。再加上李亦溪又上心,幾天的功夫,學堂的房子已經初見雛形。桔子想要辦一個低等教育程度的小學,又想盡可能多的招收學生。就乾脆按照現代的形式,建了一個大教室。同樣的桌椅、黑板。只是粉筆的製作讓桔子費了一點心思。()

第151章 擴大經營(上)第93章 買牛和買羊第75章 蓮藕風波第145章 準備請客第12章 奶奶的養老銀子(下)第35章 煤餅爐第31章 運土豆也有波折第88章 土豆育芽第60章 準備年貨(上)第68章 江家女婿第91章 處置第233章 想家第66章 年夜飯(上)第240章 返鄉(下)第47章 江春兒(中)第131章 野生青茄果和土豆粉絲第61章 準備年貨(下)第203章 進京第87章 養豬第7章 賺到銀子了第128章 收土豆(上)第78章 官司第113章 夏日荷塘第63章 買豬第46章 江春兒(上)第198章 王修領見江山第109章 通勤車第91章 處置第132章 郭公公第110章 養雞場第169章 奴婢第68章 江家女婿第11章 奶奶的養老銀子(上)第29章 素描的魅力第7章 賺到銀子了第184章 表白第83章 蓋房第235章 談判第2章 結了果實的土豆第114章 蓮癡雲澤洋第30章 穆家的禮物第91章 處置第210章 捐獻(上)第7章 賺到銀子了第84章 江山的謀劃第69章 山地的池塘第157章 災民(下)第133章 收藕留種第232章 安全第92章 李亦溪請客第248章 離家第50章 臘八第51章 穆婉兒來訪第62章 祭竈第5章 打絡子 做絹花第75章 蓮藕風波第111章 六畜興旺第112章 朝庭封賞第106章 江山赴考第232章 安全第95章 搬家第212章 軍中救護(上)第237章 告別信第19章 兩碗肉引發的風波(上)第58章 高價的土豆第64章 請客第18章 買書了第221章 升職第145章 準備請客第207章 冬衣(下)第4章 桔子的手工作業第39章 李多銀的生意經第242章 付家第221章 升職第105章 種藕第200章 生病第25章 鴻運樓的土豆餅第60章 準備年貨(上)第182章 心意觸動第77章 拒絕第186章 添妝禮第222章 返京第222章 返京第169章 奴婢第200章 生病第239章 返鄉(上)第213章 軍中救護(下)第123章 修馬車第85章 買玻璃第86章 新式廁所第204章 繡莊第114章 蓮癡雲澤洋第129章 收土豆(下)第103章 梅子的小心眼第104章 雲先生的教導第62章 祭竈第54章 穆婉兒的煩惱第4章 桔子的手工作業第136章 李實樸的心願第51章 穆婉兒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