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我們也去外頭走走罷。”一直沉默不語的王敏芝,此時忽然便開了口,說話時,她的眼神便往身後示意了一下,語聲極輕地道:“與其聽這些,倒不如去外頭吹吹風。”
王敏蓁便笑了起來,將手指點了點她:“你這性子也是的,就那麼靜不下來麼?”
陳瀅倒是不反對王敏芝的提議,只是覺得外面的日頭有點曬,想了想便道:“若是在廊下走一走,我倒是願意的。”
王敏芝一下子來了興致,拉着王敏蓁便央求:“好姐姐,便心疼妹妹這一遭兒罷,咱們一同出去走走不好麼?這裡頭好生氣悶,委實是坐得人難受得緊。”
王敏蓁卻不過她,只得站起身來道:“好了好了,我聽你的還不成麼?你也別拉我了,衣裳都給你拉歪了。”說着便擡手理了理衣襟。
此時的她,已然換過了一身粉色的紵絲衣裙,與她發上的粉玉簪子極是合襯,便這樣站着,亦有一種亭亭玉立的風姿。
王敏芝輕笑了一聲,也跟着站了起來,看向陳瀅笑道:“阿瀅也來,咱們便在那廊下頭走走,哪兒都不去。”
陳瀅點頭應是,便與她們一同出了敞軒,卻見前頭廊廡上架着藤蘿,如今正是翠葉如碧,篩下一地光影,倒也涼爽。
三個人便踏上了遊廊,緩緩漫步,也沒什麼特定的目的地,說起的話題也不固定,主要是王氏姐妹在說,陳瀅多半做個聽衆,但三人間的氛圍卻極是舒適,各自皆是一臉相得。
那遊廊本就是供人閒步的,建得極長,蜿蜒曲折,大有移步換景之效。幾個人走了一會兒,便見對面也走來幾個女子,其中一個梳着墮馬髻、容顏秀美的少婦,正是陳瀅的四嬸嬸——柳氏。
見來人是她,陳瀅自不好不理,於是上前幾步先行屈身,柳氏忙扶起她來,眸光不經意掃過她的身後,含笑問道:“你怎麼留下了?我瞧着好些姑娘都在那水上泛舟呢。”
陳瀅便老老實實地道:“我怕水。”
此言一出,柳氏尚未如何,跟在她身後的兩名少女卻是一個提了帕子掩脣,一個佯作低頭,皆是忍笑的神情。
柳氏亦是面含淺笑,柔聲道:“瞧我,竟只顧着說這些,忘了給你們引見了。”說着她便轉過身,向那兩名少女介紹地道:“這是我們府裡的三姑娘,你們過來見一見。”
那兩位少女嫋嫋婷婷地走了過來,向陳瀅略略屈了屈膝,柳氏便又轉向陳瀅,指着那穿湖藍長裙的少女笑道:“這是我姨母家的兩個女孩兒,她叫謝姜。”又一指穿煙霞色裙子的姑娘道:“這一個是姜兒的胞妹,叫謝妍。”
陳瀅一面回禮,一面打量着這姐妹二人。
謝姜身量苗條,生得很是清麗,若論氣韻,與陳漌倒有三分相似,只沒有陳漌身上的股子清高。
謝妍則是一副嬌小玲瓏的身段,鵝蛋臉兒、五官精緻,跟個瓷娃娃似的,笑起來時頰邊梨窩隱現,是那種最討長輩歡喜的甜美長相。
據陳瀅所知,柳氏的父親乃是翰林院的一位老編修,名叫柳懋,他與柳夫人極爲恩愛,雖膝下只得柳氏一個女兒,卻也不曾納妾。
柳夫人孃家共有姊妹三人,其中一個早年病故了,此刻柳氏所言的姨母,想必就是當年嫁進世家謝氏的那個大姨母,陳瀅記得,那位大姨母的夫君,叫做謝紹。
陳瀅曾聽李氏說過,道那謝紹極擅鑽營,亦很有幾分膽略,仕路走得頗穩。今年開春,謝紹終是從外地調回京城,升任盛京府府丞,大小也是個四品官兒。
謝姜並謝妍姐妹,想必就是謝紹之女。
便在陳瀅思忖之時,那廂柳氏又笑道:“她們姐妹二人才進京沒多久,各處都還不熟,我便帶她們逛一逛。”
果然是謝紹的兩個女兒。
陳瀅心中有了定論,便向謝家姐妹說道:“往後想必我們也會常來常往的。”
柳氏聞言便掩了脣笑,道:“她們都來過國公府好幾回了,只是沒見過你罷了。”
陳瀅微微一怔,旋即便用着一種歉然的語氣道:“原來是我失禮在先,還請兩位見諒。”
柳氏原也不過一句玩笑話罷了,此時便擺手笑道:“你這孩子,哪來的這許多禮?是我拘着她們不叫亂走的,你又賠的哪門子的不是?”說着已是忍俊不禁,笑出了聲。
陳瀅與柳氏沒怎麼打過交道,如今幾番言語交流,倒覺得她是個可親的性子,至少外表看來,說話行事都很叫人舒服。
“這兩位是王家的姑娘吧。”柳氏此時便又道,語聲十分溫柔。
陳瀅這纔想起,她居然沒有給對方引見王氏姐妹,於是忙又居中做了一番介紹,幾個人在遊廊裡寒暄了好一會兒,柳氏方帶着謝氏姐妹告辭而去。
待她們走得遠了些,王敏芝方輕聲地道:“這謝家如今也算新貴了,我已經在好幾次宴席上瞧見過她們,今日這纔算正式地說上話。”
王敏蓁便微微一笑:“謝大人本姓宋,自然與我們不大親近。”
她這話已然涉及朝堂,陳瀅便沒接話,只笑了笑。
大楚朝延用了前朝的內閣制,任命六位大學士共同掌管內閣,這人一多了,自然便要分出門派來。
其中,以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宋惟庸爲首的宋派,與以兵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廖有方爲首的廖派,在內閣中各佔半壁江山,勢均力敵。
這謝紹走的是便宋惟庸的路子,故王敏蓁才說他“姓宋”。而王氏兄弟當年入京會試時,曾拜在廖有方門下,身上自然而然地便打上了廖派的印記。
朝堂中千絲萬縷的關係,對後宅也有着不小的影響,王氏姐妹所言,由此可見一斑。
“每到了這般時候,阿瀅總是不說話。”王敏蓁帶笑的語聲傳來,拉回了陳瀅的思緒。
王敏芝便將扇子掩了半面,笑得一臉促狹:“阿瀅雖然不說話,可她卻聽得仔細。之前與長公主府對上,也正是阿瀅多聽少說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