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一貧如洗的楚國朝廷

令尹,大將軍。

這是楚國文武的支柱,分別爲文官之首和武官之首,是項天主政楚國根本不可能避開的兩個人。

令尹項他,大將軍項佗,這是項氏一族中出了項羽父子之外,項氏最有能力的兩個人。

他們不僅代表着項氏,更是此刻楚國朝堂的中流砥柱。

楚太子項天就算是如何囂張,也不可能做到無視這兩個人,更何況他想要對抗楚地士族,就需要團結一切力量。

這其中令尹項他,大將軍項佗無疑就是最適合的對象。

……

心中念頭閃爍,項天看着項他與項佗:“令尹,你立即前去統計各地空缺的官員數量,務必要保證準確真實。”

“諾。”

等到項他離去,項天這纔將目光落在了項佗的身上,沉吟了片刻:“大將軍,除了孤率領南下的七萬大軍,楚地尚有多少大軍?”

“其中這裡面有多少可戰之兵?”

項天的這一番問話,頓時讓整個國事堂一下子安靜了下來,幾乎所有的人,都將目光看向了項佗。

因爲在亂世,只有強大的軍隊,纔是一個國家,一個朝廷的底氣。

……

這是一個亂世,一個大爭之世。

項天對於這個時代有所研究,自然清楚以大秦帝國爲首的這個時代,是一個最爲自由奔放、充滿活力的大黃金時代。

禮崩樂壞,瓦釜雷鳴,高岸爲谷,深谷爲陵,這是一個劇烈變化時代。

這同樣是一個大毀滅、大創造、大沉淪、大興亡的時代,充斥在春秋戰國,短短的三四百年中。

這個時代,也正是華夏文明從青銅文明向鐵器文明的轉型。

這個時候,整個天下還沒有褪去春秋戰國孕育出來的全面競爭,強勢生存的時代精神。

這個時代的中原人,不分地域都有一定的血氣之勇,他們不畏艱難,敢於向任何敵人伸出刀槍。

如今的亂世,其實就是一個後戰國時代,是一個凡有血氣,皆有爭心的大爭之世。

……

項天心裡清楚,由於大秦帝國存在太過於短暫,中原九州統一的氣象未穩,在這個浩蕩的亂世中,舊制度崩潰了,舊文化破壞了。

對於中原大地造成了巨大的衝擊。

隨着陳涉一嗓子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於是天地大變,像瓦罐一樣卑賤的平民奴隸雷鳴般躁動起來,高高的山陵塌陷了,深深的峽谷竟然崛起爲巍巍大山。

等到西楚霸王項羽分封天下諸侯,整個天下徹底回到了戰國時期。

亂世中,各大諸侯的紛爭不再是小打小鬧終於演變爲大爭,開始了強勢生存的徹底競爭。

弱小就要滅亡,落後就要捱打,成爲幾乎沒有任何緩衝的鐵血現實,由此引發的人才競爭赤裸裸白熱化。

無能的庸才被拋棄,昏聵的國君被殺戮,名士英才成爲天下爭奪的瑰寶,明君英主成爲最受擁戴的英雄。

這個時代,名將輩出,大才如雲,英主迭起。

這其中有以漢王劉季,齊王韓信,楚王項羽三個人最爲奪目。

……

心中念頭一轉,項天壓下心中的胡思亂想,他將目光看向了大將軍項佗,這個時候項佗纔是主角。

“稟太子,楚地大軍基本上都是王上渡江之後倉促徵集的大軍,當時一共徵兵十萬,經過與漢王齊王一戰。”

“這個時候楚地大軍不足五萬!”

面對大將軍項佗的回答,哪怕是項天心中有所猜測,結果依舊讓他心中涼了半截,這太過於殘酷了。

“呼!”

深深的吐出一口氣,項天看着項佗,道:“大將軍,楚地有沒有再一次徵兵的可能性?”

“不行,前一次王上徵兵,已經讓楚地壯丁銳減,絕對不能在短時間再一次大規模徵兵。”

項佗的話,再一次讓項天神色變得難堪,整個楚國只有大軍十二萬,而且這其中還有七萬是他率領南下的大軍。

心中念頭閃爍,這一刻,項天方纔明白楚地到底到了一種何等的地步,也明白了項羽爲何會輕而易舉的放權。

這個時候的楚國,已經到了不出手就會亡國,出手就會亡族的可怕地步。

“大將軍,楚地五萬大軍,由你與項聲分別率領,立即整訓,早日能夠恢復大軍戰力。”

“諾。”

此刻他手中只有五萬精銳,楚地的五萬大軍,他必須要牢牢的控制在手中,唯有如此,才能在楚地變法圖強。

但是項天心裡清楚,這個人選不能讓西楚霸王項羽牴觸,故而故秦遺族的人不能用,在他的麾下,只有項聲最爲適合。

項天與楚地士族必有一爭,到時候難免會有流血發生,一旦到了那個時候,誰的手中握着軍隊,誰就有能力壓制一切。

望着項佗等人離去,項天虎目如刀,看着李左車:“左車,挑選一大批人選,等到令尹統計出來,按照統計出來的數字,派遣去各地任職郡尉以及縣尉。”

“別的孤不管,但是每一個縣,每一個郡,它們的軍權必須要控制在我們的手中,這是任何人都不能染指的地方。”

“誰敢染指,孤就親自剁了它!”

這一刻的項天殺伐果斷,大有一種無懼天下人的凜然霸氣。

“諾。”

點頭應諾一聲,這一刻李左車心中充滿了震撼,原來楚太子項天敢公然買官,早已經設計好在這裡等着呢。

他心裡清楚,有了縣尉,郡尉把持各地軍權,到時候楚太子項天的地位才能夠穩如泰山。

別說是楚地士族,就算是西楚霸王項羽也無可奈何,最重要的則是,楚太子項天這樣做,不僅解決了官員的空缺,同時也解決了楚國糧草不足的空缺。

……

“李文通!”

“太子。”

這個時候,偌大的國事堂已經沒有了多餘的人,只剩下楚太子與李文通兩個人。

“孤不管你想什麼辦法,迅速擴充禿鷹規模,務必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覆蓋整個楚國,然後向各國滲透。”

……

李文通心裡清楚,他根本就沒有反抗的餘地,同時也明白項天擴充禿鷹的目的。

“諾。”

點頭應諾一聲,向着國事堂外走去,不一會兒時間,就消失不見。

第52章 秦人的仇恨(求收藏,求推薦)第140章 淮陰第84章 犯我中原者,雖遠必誅!第147章 坐山觀虎鬥的諸王第101章 樑王退步第189章 項天的手段!第145章 孤絕對不會退!第201章 大軍入漢中,攜大勝之威北上中原。第150章 變卦!第175章 齊頭並進第134章 東海郡的重要性第3章 今時不同往日(新書開張,求推薦,求收藏。)第84章 犯我中原者,雖遠必誅!第24章 楚太子,本將在此恭候你多時了!(求收藏,求推薦,求評價)第112章 一言退齊軍(2)第94章 從此風雲際會第37章 本軍師當真是小覷了楚太子!(求收藏,求推薦。)第30章 殺樊噲、欲留十萬漢軍。第94章 從此風雲際會第152章 淮南王兵敗!第34章 楚在則爲王(求收藏,求推薦。)第37章 本軍師當真是小覷了楚太子!(求收藏,求推薦。)第124章 秣陵城中的風起雲涌第125章 亂世用重典第130章 項天的驚人之言第12章 殺出一條血路(求推薦,求收藏)第118章 外和諸侯,內輕徭役。第41章 生在帝王之苑,這便是與生俱來的罪。第163章 朝堂上的阻力!第92章 戰馬十萬換南下路一條(求推薦,求收藏。)第79章 夜襲(求收藏,求推薦)第43章 大軍入臨江,謀聖一眼破虛妄。第13章 大王意氣盡第142章 十萬淮南軍劍指淮陰!第182章 螢火豈能與皓月爭輝第202章 齊王韓信連下五郡,楚霸王劍指函谷關,張良欲盟約。第18章 半渡而擊第64章 涇水肆虐,楚軍入北地。(求收藏,求推薦)第95章 孤去,纔是最佳的選擇。(求推薦,求收藏。)第152章 淮南王兵敗!第94章 從此風雲際會第117章 三件事!第43章 大軍入臨江,謀聖一眼破虛妄。第74章 禿鷹(求推薦,求收藏)第76章 重燃秦軍魂第60章 祭拜始皇陵(2)第33章 最後勸齊王一句,放項羽一次。第192章 威脅!第16章 漢王劉季大怒(求推薦,求收藏)第154章 與楚霸王項羽的會晤第195章 三十萬石糧草,廬陵休整。第27章 請將軍不吝食之(求收藏,求推薦,求評價)第96章 戰起(求收藏,求推薦。)第187章 以太子爲帥第164章 循序漸進第199章風起雲涌,天下大變。第145章 孤絕對不會退!第116章 父子相談,太子監國。第182章 螢火豈能與皓月爭輝第135章 兩路同伐東海第40章 封王(求收藏,求推薦)第131章 放眼整個中原,何人可堪一戰。第89章 一朝脫困,水龍肆虐九原。第91章 張耳對於項王的虧欠(求推薦,求收藏)第97章 不分男女老少盡殺之!(求推薦,求收藏)第80章 若他不能剋制仇恨,豈能用一個莽夫。(求推薦求收藏)第158章 項天三問!第104章 孤會一視同仁第133章 天下諸侯聞風而動第183章平靜下面的不平靜第58章軍法如山,這便是交代。(求收藏,求推薦)第163章 朝堂上的阻力!第6章 楚歌傳來,垓下驚局起。(求推薦,求收藏。)第58章軍法如山,這便是交代。(求收藏,求推薦)第191章 上兵伐謀第12章 殺出一條血路(求推薦,求收藏)第133章 天下諸侯聞風而動第179章 一卷恢宏巨畫徐徐展開第41章 生在帝王之苑,這便是與生俱來的罪。第157章 許傑第104章 孤會一視同仁第10章 活路之下,皆可棄。第60章 祭拜始皇陵(2)第14章 霸王別姬終上演(求收藏,求推薦。)第81章 城破第195章 三十萬石糧草,廬陵休整。第124章 秣陵城中的風起雲涌第83章 以匈奴騎兵首級築此京觀,慰兄弟姐妹!第157章 許傑第53章 唯我大楚(求收藏,求推薦)第176章 二十軍功爵位制第181章 伐楚之議!第52章 秦人的仇恨(求收藏,求推薦)第172章 楚地士族中的明白人第70章 匈奴的野心《求收藏,求推薦。》第119章 無題第78章 囂張的匈奴人(求推薦,求收藏)第129章 二桃殺三士第51章 劍指武關(求收藏,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