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四節

糉葉產業扶貧示範園,跑出來了。保價收購紅軍村等16個村村民採摘的糉葉,集中加工,集中銷售,150名易地搬遷貧困戶家門口就業,貧困戶有工資有分紅,村裡有集體收入。

新陽、紅軍兩座村級光伏電站,跑出來了。僅在新陽村,年淨利潤保底有16萬元,持續收益可達20年以上。

紅軍體驗營地和禾佳紅色家園,跑出來了。通過股份合作、土地流轉、勞務用工等多種方式,帶動周邊新陽村等6個村的農民實現脫貧。

犀牛村“飛地扶貧”的顧家種養基地,跑出來了,2縣4鎮9個貧困村飛地扶貧產業抱團發展,基地生產的鵪鶉蛋被熟食品銷往全國各地……

這雙“跑不斷的腿”,曾在部隊高強度的訓練中受過傷。但這無法阻止他向貧困“進攻”的勇氣。村民們經常見到,楊凱拄着柺杖,翻山越嶺,進村入戶。他像一個傷病員,更像個一往無前的勇士。

“我的人生有兩大經歷,一是當兵二是扶貧。”站在嶄新的紅軍村村部,楊凱認爲,軍隊是所大學校,農村是個大舞臺,“我在脫貧攻堅的練兵場上帶領老區人民‘齊步走’,就是爲下步鄉村振興的閱兵場上帶領老區人民‘正步走’‘跑步走’打下堅實基礎。”

以最美的笑臉爲榮

“新採了蜂蜜,你看成色怎麼樣?”“順着這條新路,到孃家省了半個小時。”“院子裡的桃子熟了,嚐嚐?”

無論是在紅軍村,或是新陽村、犀牛村,如有閒暇時間,楊凱喜歡在村裡走走,與村民坐一條板凳聊天。脫貧羣衆的笑臉,是他心中最美的風景。

張春林騎摩托去摘糉葉,採摘量由過去的日均30公斤增加到50公斤,去年靠採摘糉葉賺了5萬元,戴了一輩子“貧困帽”,摘了;盼了多年,向興鳳的兒子向周亮不但回來了,還帶回來了一個兒媳婦,父子倆決心比拼一番,老子養羊,兒子養牛;彭長文、彭英才、彭元生三家通過房屋出租,與村集體合作發展鄉村旅遊,不僅每年有5000元房租固定收入,還在家門口就了業……

一個一個的脫貧故事,就像花兒一樣,在楊凱的培育下,在桑植的大山中次第盛開。

真情換真心。

紅軍村村民肖玉梅從自家熏製的臘肉中,選了一塊最好的送到工作隊。再三推脫不了後,楊凱往肖玉梅家門縫裡塞了400元錢。爲這,有着山裡人耿直性格的肖玉梅抹了一晚上眼淚,“這些年來,工作隊爲我們付出這麼多,就不能讓我們表達下謝意?”

後來,楊凱和隊員們發現,工作隊宿舍門口時不時出現臘肉、雞蛋和蔬菜,卻不知誰送的。

“只有更努力工作,纔對得起老區人民對我們的厚愛。”楊凱對駐村工作隊的隊員們說,“老區人民脫貧致富的一張張笑臉,是我們軍人的榮耀,更是軍旅生涯中最有意義的軍功章。”

【考察調研手記】

4月至6月,按照省委決定,省委組織部派出考察組,深入脫貧攻堅一線開展專項考察調研,瞭解掌握脫貧攻堅一線幹部表現,發現識別優秀幹部,爲基層幹部加油鼓勁。

從部隊的訓練場,到脫貧攻堅的實戰地。楊凱發揮軍人特有的頑強作風,帶領2個鄉鎮的3個貧困村,在這場新時代的戰役中披荊斬棘,攻破無數碉堡。

築路、架橋、修水利,助學、建廠、辦產業……短短兩年多的時間,他帶領扶貧工作隊在深山裡,打造出一個個脫貧致富的山村樣本,創造了一系列能複製可推廣的寶貴經驗,爲老區桑植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用初心追尋光芒,用忠誠丈量大地。”考察組組長高揚先說,楊凱以真抓促落實,以實幹求實效,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革命軍人的忠誠與擔當。

第九十二節第一百零三節第八十五節第八十節第八十三節第一百零四節第六十八節第一百一十節第六十三節第一百一六節第七十五節第一百二十一節第一百零三節第一百零三節第一百一十節第一百節第九十一節第五十一節第一百一十節第九十一節第五十二節第七十七節第五十三節第八十節第一百一七節第八十節第六十九節第八十八節第七十節第五十七節第一百零二節第七十節第一百一四節第一百一六節第六十八節第七十七節第九十二節第一百一十節第一百一九節第五十三節第八十節第七十八節第七十一節第一百零三節第一百一十節第一百零七節第六十七節第一百零二節第九十五節第一百零三節第七十四節第五十三節第一百二十節第七十九節第一百零三節第六十節第一百一二節第一百一七節第一百零四節第一百節第七十五節第九十三節第六十三節第五十七節第六十二節第七十節第五十九節第五十二節第八十五節第八十三節第九十節第八十五節第九十三節第一百一六節第一百零八節第八十二節第一百一二節第五十節第五十節第一百一七節第九十四節第五十四節第一百零一節第一百一九節第七十三節第一百一六節第五十四節第七十八節第八十七節第一百零二節第五十一節第一百節第七十一節第九十八節第一百零三節第五十二節第八十七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