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我的酒杯你不能用

叔向大禮送別:“謹受命,怎敢不鞠躬盡瘁。”

此時,中行吳正在齊國參加告辭宴。他之所以滯留齊國那麼久,是想通過廣泛接觸齊國人,徹底瞭解一下齊國對晉國的態度。

齊國宮殿裡,齊景公以盛宴款待中行吳。席間,正值酒酣耳熱,均有幾分醉意之時,中行吳借酒勁向齊景公說:“請您給我一杯酒喝吧”。

景公爽快地答應,回頭吩咐左右待臣道:“把酒到在我的杯中給客人。”

中行吳接過侍臣遞給的誨,一飲而盡。

晏嬰在一旁把這一切看在眼中,厲聲命令侍臣道;“快扔掉這個酒杯。爲主公再換一個新的。”

依照當時的禮節,在酒席之上,君臣應是各自用個人的酒杯一這不是因爲酒宴之上,君臣的酒杯都有級別標誌。春秋人還沒有那麼變態。而考古挖掘證明,當時,平民與貴族的酒杯差別大,但在高等級貴族之間,酒杯就沒什麼大的差別了,大家都是一水的青銅酒爵。

但當時是春秋,春秋封建人的領域、領地概念極強,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分得很清楚。中行吳用景公的酒杯喝酒,等於將手深入了齊景公的勢力範圍??他撈過界了。

中行吳是故意的,他故意對齊國國君的不敬,並想用這個動作試探齊國君臣的反應,試探一下當齊國新君勢力範圍遭侵害的時候,齊國大臣們是否會爲齊景公出頭,他的小心眼立玄被晏嬰識破。

中行吳回國後,向晉平公報告說:“現在還不是攻打齊國的時候,我試探了一下齊國君臣的反應。結果讓晏嬰識破了??齊國君臣和睦,臣子願意爲君主出頭啊。”

中行吳認爲:晉國完全可以打敗齊國,但齊國有這樣的賢臣,現在去攻打齊國,增加了戰爭風險一多年後,孔子稱讚晏嬰的外交表現說:“不出樽朋之間,而折衝千里之外”靠外交的交涉使敵人放棄進攻的打算,即現在“折衝樽俎。這個典故。

在中行吳返回途中。黃河南岸的晉國新封臣、麋丘(在今河南省範縣)領主烏徐曾打算求見中行吳,但中行吳打聽到烏徐是齊國叛臣,投奔範創之後被範自接納未附庸。中行吳拒絕了烏徐的求見。他還不想給範田擦屁股。而且現任元帥趙武待人寬容,遠不像範自那麼刻薄,中行吳覺得最近的日子挺好的,暫時還沒有改變生活的想法一他拒絕烏徐時嚴肅表態:“烏徐此來,爲國乎?爲私乎?爲國

國家大事由元帥主張;爲私

範氏附庸的私事不歸中行氏過問。”

中行吳拒絕了烏徐,他沒想到烏徐的大膽。烏徐這個人是位春秋時代非常罕見的人才,他在破壞春秋規則上面,遠遠比趙武邁的步子大。他是齊國麋丘領主,投奔晉國之後。老嫌自己的領地發展前景不大,恰好衛國觸怒了晉國,而衛國國君被晉國人拘捕一年,整個衛國沒有主左,所以烏徐膽大起來,他趁機襲取了衛國的羊角(在今山東鄆城與河南範縣之交)。

侵佔衛國的領土,藉機削弱衛國,這是趙武樂意見到的,也是晉國公卿們願意見到的事情,故此晉國上下在烏請的膽大行動之後,不約而同的採取了“選擇性失明的態度”烏徐因此擴張了領地。

烏徐如果就此截止,那麼他的領地確實擴張了一倍,逐漸邁進中等領主的地步,如果好好經營。也許到他的下一代,能擺脫附庸的身份,成爲一名晉國得力的大臣。因爲這時的烏徐已經成爲黃河南岸晉國最大的領主,晉國的南岸戰略需要獲的強力的支撐,將不得不依靠烏徐的

能。

但烏徐並沒有就此停止前進的腳步。他再次越線了,覲見中行吳之前。烏徐帶領自己的領主武裝偷襲了魯國的高魚(在今山東省鄆城縣

)。

烏徐的偷襲戰堪稱春秋經典。這也是中國第一倒偷襲戰,連一向被譽爲“突擊大師。的趙武,在烏徐的成績面前都顯得過於保守了一當時,天下大雨,高魚城開簧(泄水口)泄洪,烏徐的士卒赤手空拳從竇口爬進城裡,偷襲高魚的武器庫。並迅速裝備起來,登上城牆,高魚失守。

烏徐求見中行吳,是想“狐假虎威”。藉助晉國的強勢,來遏制魯國的反擊。因爲魯國一旦認真起來。在魯國強大的軍隊面前,烏徐那點領主武裝,彷彿是大海中的一個泡沫,根本不值得一提。

此時的魯國,縣土面積已經超越了齊國。說它是一等強國也不算過分,但魯國心理上還沒有做好成爲一等強國的準備,他們還沒有改換弱國心理,讓自己有強國的覺悟。在這個禮儀之邦。魯國人總想着用禮儀來解決一切麻煩事,聽說烏徐求見中行吳,魯國人還耐心等着晉國人的處置,但烏徐的大膽遠遠超出這時代人的想象。等中行吳離開魯國之後,烏徐隱瞞了中行吳拒絕他覷見的事實,反而四處宣稱他與中行吳“親切交談”。

稍後,烏徐繼續集結家族兵力,再接再厲,越幹越來勁,又攻,宋國的座城民??晉國的個降臣如此囂張,年遜一,北弄的齊、魯、衛、宋四國叫苦不送,,

當中行吳進入晉國國境的時候。趙武前腳已經踏出了晉國國境,此時贏針、贏頌等秦國使臣已經穿越智氏領地,進入國都直轄的範圍,幾位秦國使者見到的是晉國武士自發的攜帶武器與鎧甲,尾隨在趙武的塵土後面,集結南下的場面,他們純粹是自發行動,對此,趙武也無可奈何。

虎牢城之南,趙武仰望着身後散兵遊騎掀起的漫天塵土,攤開手抱怨:“沒辦法了。我連續問了幾撥武士,他們都說自己是來旅遊的,只不過南下的道路不安全,所以纔跟隨我大軍行動。這理由太充分了,讓我不好意思趕他們回家。”

接待趙武的是鄭國的子產、宋國的向戎。這兩位是鄭國、宋國主管軍事的正卿。子產聽了這話,微微皺了皺眉頭,向戎老實,他憨厚的詢問:“那麼,我們無須供應他們糧食了?”

魏舒插嘴:“誰都不是蝸牛,揹着一個家旅行,所以這些人南下不可能帶着充足的糧食,看在晉國的面子上,給他們供應糧食吧。”

子產閒閒的插嘴:“大災之年,我們的糧食並不充足啊。”

趙武趕緊補充:“不是免費的。給他們提供糧食絕不是免費,讓他們用錢購買吧。這夥人是奔着戰利品來的,讓他們自己掏錢支付糧草。”

向戎苦笑一下:“這年頭,有錢難買糧食啊,我們的糧食本身並不充足,支應晉國的大軍已經很困難了。”

趙武左右看了看,似乎在尋找什麼東西,他好奇的問:“難道我們不是爲了救援宋國與鄭國而來的嗎?”

趙武這句話噎的子產與向戎直喘氣,稍停,趙武又繼續問:“我們繪製的水車圖譜你們收到了嗎,你們兩國曾派出幾百個人學習如何修建農田水渠,我記得南方水源充足。難道你們兩個國家還沒有從災荒中緩過氣來?”

子產一咬牙:“陳國聽說今年受災輕微,陳國的糧食足夠了 如果伯國同意我們鄭國的軍隊進入陳國。那麼我們有能力供應晉人足夠的糧食。”

子產所說的是晉人,而不是晉國軍隊,其中涵蓋了自發南下參戰的晉國武士。

向戎皺了皺眉。宋國與鄭國正處於黃金階段,兩國的外交官好的同穿一條褲子,但牽扯到領土擴張,宋國有點不舒服:“鄭國已經得到許國搬遷後遺留的領地,再去奪佔陳國,恐怕擴張過快了。”

過去,在範創主持的盟會上,盟約是“大母侵小”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盟約,因爲立約人晉國本身就是靠欺負小國,勒索小國的徵稅才強大起來的,而趙武身爲元帥也做不到這一點,他也是依仗小國的貢獻,帶領晉國度過災年的。

所以趙武在虎牢城新立的盟約是:大小相和。

這份新盟約追求一個秩序,要求大家和睦相處,如有糾紛可以投訴到晉國那裡,由晉國依據法禮進行裁判,這樣,晉國搖身一變,成了遊戲規則的制定者與裁判者。

因爲這種變化,所以向戎與子產纔敢在趙武面前肆無忌憚的談論吞併陳國的事情??趙武追求的秩序是盟國之間的秩序。陳國是敵國陣營。不受盟約的保護。侵吞這樣一個小國,兩位素有“政治”名聲的春秋名臣毫無心理負擔。

趙武插嘴:“除了陳國,其實還有蔡國,我聽說蔡國以前打算歸附我們北方陣營,但後來國內遭遇變故,導致蔡國國君君位不穩,這次就讓我們替蔡國國君伸張正義吧:鄭國取得陳國,宋國取得蔡國。怎麼樣?”

子產與向戎先是一喜,馬上,這兩人轉變態度,卜心的試探:“我們兩國取得陳國與蔡國之後,晉國會幫助我們保住勝利果實嗎?”

趙武也不客氣:“既然這樣。你們兩國爲我重新築造一座城市吧。陳國的武昌城是我建立的,這次我打算把它重新奪回來,武昌城極其城下週圍十里,將成爲晉國的武城(軍事堡壘),兩位再爲我在蔡國築造一個城,取名爲武興,同樣是武興城下週圍十里作爲養活駐軍的城邑。我在兩座城池各自留下一支部隊,幫你們兩國戎守。”

子產與向戎相互看了看,勇氣倍增:“如果是這樣,我鄭國與宋國願意幫助晉國把戰線向南推進。”

這兩位從不肯吃虧,明明佔了一個國家的領土,反而說這是爲了幫助晉國把戰線向南推進。

趙武也不介意對方這點小聰明。他馬上又詢問:“楚軍還沒有撤走嗎?”

魏舒插嘴:“我晉國南征,兩國奪取陳國、蔡國之後,兩國的百姓不能完全自己佔有,武昌、武興兩座城市必須擁有一定的自耕農,這兩塊戰利品,鄭國、宋國必須刮分出來。”

子產與向戎趕緊答應:“沒問題,我們給這兩座城市留下足夠的農夫。”

“一??以及工匠”魏舒接着補充:“我們跟在後面的那些人,也應該給他們留點戰利品。”

子產與向戎苦笑:“這樣一來,我們還能留下什麼收

“領土!”魏舒斬釘截鐵:“我聽說鄭國、宋國這幾年人口越來越多。國內的耕地已經擁擠,所以我們拿走陳國、蔡國一半的人口,空置出那兩個國家一半的土地,網好讓你們分賞功臣,遷移農夫。如此一來,兩位纔好牢牢的佔領陳、蔡兩國

“說到領土向戎馬上插嘴:“我們還要投訴烏恰,貴國的大夫最近攻取了我宋國一座城市,據說他還攻取了魯國衛國齊國的城市。我們想知道,烏徐是否收到貴國的命令,四處攻取我們這些附庸國的領地,如今烏徐在我們國境內四處攻掠。我宋國居於這種情況,實在不敢把大軍派出去征戰

趙武的回答斬釘截鐵:“我馬上告訴寡君,我們晉國作爲盟主,遇見諸侯相侵,就有義務討伐並使侵略者歸還他人的土地

我們這次來南方,就是幫助鄭國宋國的。不能讓鄭國宋國擔憂

烏恰佔據的這些城邑,都是從各國掠取來的。如果我們貪圖它們,如此還怎麼做盟主呢?我一定讓寡君把那些城邑歸還給各國!”

向戎與子產相互看了一眼,轉身回答:”如果是這樣,我們兩國願意出兵一??哪怕烏徐仍在,但我們相信元帥的魄力,能阻止烏徐的搗蛋,我們此時出兵。心中放心! “

稍停,魏舒接着趙武剛纔的詢問:“楚聳還沒有退卻嗎?他們的兵力有多少?”

子產回答:“這次楚軍由楚王帶隊。楚國的令尹留下國內,除了令尹之外,楚國其餘的名將都到了。有公子圍以及公子圍的謀士伍舉(伍子胥的爺爺)。子強、息桓、子捷、子駢、子盂幾個將領都在,楚軍集結了戰車一千二百乘一??聽說楚王出兵的時候,聞聽千乘之國的說法,非要出兵超過千乘。但據我觀察,楚軍雖然有一千二百乘戰車。但他們這兵力是勉強湊起來的。軍隊還是標準師組成的

“標準師。指的是一輛戰車配備二十五名徒步步兵,這是春秋禮儀規定的標準配置,但現在,大多數國家一輛戰車配備七十五名徒步步兵。

聽到楚兵出軍一千二百乘,晉軍這裡臉色都有點難堪。

對比起幕,楚國那裡可算是名將薈萃,除了令尹子木在國內防備南方的吳國,其他的大臣與卿大夫都到齊了。而晉國這邊,只有趙武與魏舒兩位正卿,大夫裡面有樑丙、張耀張君臣的弟弟,張老的次子),祈午。這三位年輕人只是稍稍有才能,還沒到與楚將抗衡的地步。

而趙氏家將裡面,這次南下的唯有武清、武連,以前那些重量級家將留下國內,並逐漸轉向趙成統領,由趙氏少主直接指揮。

另外,晉軍的兵力也無法用戰車數量來衡量,因爲晉軍雜七雜八的下來了六個師,其中一個師是純粹騎兵師,部隊裡一輛戰車都沒有,而另一個師爲純粹弓弩師,同樣不攜帶戰車。

火上澆油的是,向戎還補充:“前幾天,秦國的軍隊抵達了,他們來了兩百乘戰車,已經跟楚國人匯合了

魏舒暴怒:“秦國人這是什麼打算,與我們簽了休戰條約,卻要出兵攻擊我們的盟國;前腳和談的使者進入國都,後腳他們的軍隊跟我們對壘殺場。”

魏舒這次露面顯得很活躍,他作戰意識強烈,處處徵求主動一他現在是上軍將,晉國的預備元帥。不得不表現出相應的能力。

趙武回身看看武清、武連,再看看身邊跟隨的三位晉國大夫,他不屑一顧的笑了起來:“跟楚國人交戰纔算是過癮,以前跟齊國人打。齊國外強中乾,網開始氣勢洶洶。一旦兩軍對壘,氣焰隨着時間的推移,成倍的加速衰竭。

當今世上,唯有楚國人才是我晉國當然的敵人,打敗了楚軍,我們晉國才能真正的稱霸天下。諸軍。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衆人齊聲響應,子產與向戎也踊躍的說:“我們鄭國與宋國兵力不多。願意各自出戰車三百乘,協助晉軍作戰

時代不同了,過去一個大國,拿出二百乘的兵車來覺得很牛氣,現在一個大國拿二百乘兵力出來,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聽到秦軍出兵二百乘,鄭國與宋國不約而同的想着:“咱們怎麼也得比秦國人出動的兵力多一點吧

趙武俯身問子產:“子橋(子產的名字),楚人的兵器怎麼樣?”

子產回憶了一下:“楚國的青銅器向來鋒利,組練、被甲等鎧甲防護嚴密,尋常的弓箭無法射穿。而楚軍浪漫,攻擊的時候勢如狂潮,他們士氣很旺

向戎補充:“秦人攜帶的青銅劍很長,遠遠超過中原地帶青銅劍的長度,此外,他們戰戈的刃部也特別長,其它的,到是看不出什麼差異來。”

秦國人鍛造的青銅刮比列國長出二三十公分,這是秦國軍隊的特徵。當時,大多數青銅劍刃部分都只有四十釐米左右。而秦人的刃部能達到七十釐米。(

第235章 “王對卿”的戰爭第177章 我們容易嗎第46章 輪到咱露臉了第287章 驅虎狼爲兵第129章 我們無兵可戰了第111章 老牌投降國居然不投降第41章 我幹嘛教別人聰明(上)第287章 驅虎狼爲兵第157章 你不過來,我去找你第10章 “禮物”引起的驚恐第322章 原來是自取其辱第261章 明知道無效的努力第220章 南北初次大碰撞第199章 迅雷之下,不及掩耳第321章 撐死膽大的第162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上)第一百七十八章第42章 逼營列陣的楚軍(上)第339章 浪費是可恥滴第32章 雖是毒婦,卻是母親(下)第236章 “中華第一刀”出世第246章 大戰前的古典祈禱式第131章 鄭國人覺悟了第112章 視覺盛宴第224章 魏氏的貴族風度第11章 “回禮”太嚇人(下)第112章 一場遊“戲”一場夢第209章 惹了我的人夜裡睡不好覺第34章 兩個女王的戰爭(下)第133章 求你了容我降了第27章 智姬的決斷(下)第186章 綠帽子的誕生第92章 兵臨城下第53章 小公子哥的收藏第34章 兩個女王的戰爭(下)第91章 一對翁婿兩個烏龜流第195章 全是音樂惹的禍第319章 要打,你就來吧!第29章 吃虧還是佔便宜(上)第202章 歷史該怎麼書寫第134章 最堅定的承諾最第309章 歪嘴巫師唸錯咒第176章 螳臂擋車第286章 彷彿衝進一團迷霧中第125章 華麗詞藻下的血腥第318章 大家都在裝第40章 我們從來都是孤軍奮戰(中)第113章 好奸詐的秦人第104章 葬禮上的刺殺第31章 伯樂我有,壓榨爲主(下)第31章 伯樂我有,壓榨爲主(下)第291章 滅代,還得由我來第151章 傳統被羞辱者第245章 來一場城下第133章 求你了容我降了第145章 好逍遙的間諜第53章 小公子哥的收藏第18章 有關“趙武”的歷史之謎(下)第11章 “回禮”太嚇人(上)第45章 郤至的溫柔三連擊(下)第153章 總是太心急第243章 水上遭遇戰第92章 兵臨城下第83章 強力黨出擊第18章 有關“趙武”的歷史之謎(下)第296章 鶴舞河間第32章 雖是毒婦,卻是母親(下)第159章 夕陽下的狂奔第197章 人心向我不向他第95章 得隴望蜀第295章 國都內的奪權企第45章 郤至的溫柔三連擊(上)第190章 兩個時代的交手第43章 絕世猛將的絕殺(上)第157章 你不過來,我去找你第199章 迅雷之下,不及掩耳第28章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下)第177章 我們容易嗎第272章 國強民不富第280章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第35章 或許是場謀殺(下)第180章 陰謀逼近第149章 可憐的王權第13章 原來是春秋第一罵手(下)第226章 楚王好細腰第202章 歷史該怎麼書寫第220章 南北初次大碰撞第63章 我們的時代開始了第235章 “王對卿”的戰爭第11章 “回禮”太嚇人(上)第195章 全是音樂惹的禍第203章 列國的福音第249章 請容許我俘虜你第36章 你看到了什麼(下)第120章 春秋第五霸第240章 爲黃金而戰第277章 他算是溫柔還是兇惡第一百九十八 掌漁翁得利第231章 養由基的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