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20年蘇波戰爭結束後,蘇聯開始實行全面的新經濟政策,以求儘快恢復戰爭創傷。儘管在這一政策執行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的問題,但總體來說,這個政策是切合蘇聯這個農民佔多數國家實際的,也取得了積極的效果,市場豐富了,人民的生活也得以改善。
從20年代中期開始,蘇聯新的領導人斯大林認爲國家經濟恢復的任務已經完成,國家應該開始把工作重心轉向實行大規模的工業化。
與此同時,軍隊現代化的任務也被提了出來。蘇聯在發展國防力量時,爲自己規定的戰略目標是同資本主義世界展開競賽,並要取得對資本主義世界的絕對優勢。
首先是加強國防與軍隊的建設。
蘇聯的前身俄國是一個軍事傳統大國,整個19世紀,俄國的常備軍事力量一直是全歐洲規模最大的,俄國的軍費開支也非常大,除了正常撥款外,還有“特別撥款”。據統計,到1913年,平均一個俄國人的收入用於當年防務部分高於英國平均負擔的50%,雖然當時俄國人均收入僅相當於英國的27%。
1918年2月23日,在十月革命勝利短短几個月後,就開始組建常備軍隊蘇聯紅軍。
當年10月,由於面臨國外干涉以及國內內戰,列寧提出了建立300萬軍隊的任務,預計到1920年1月完成。實際上到國內戰爭結束時,蘇聯紅軍已經發展到了550萬人。
進入新經濟政策後,在列寧的思想指導下,蘇聯很快轉入和平建設,軍隊規模迅速縮小到56萬人。但是,蘇聯許多黨和軍隊領導人並沒有放棄世界革命的思想,而這一思想在蘇聯軍隊建設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在國內戰爭中成長起來的許多軍隊領導人,認爲未來兩種制度衝突不可避免,評價戰爭的性質和制定相應的戰略計劃時,從世界革命和輸出革命的思想出發,蘇聯紅軍的首要任務是保衛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此基礎上擴大社會主義的陣地。
這一論點,一直左右着當時蘇聯的戰略,列寧也同樣存在類似想法。
列寧逝世後,在新的領導人斯大林的意識中,加強軍隊建設和發展國防力量,既是爲了防止資本主義對蘇聯的武裝干涉,也是爲了推進世界革命。
斯大林明確的說過:“當我們周圍的國家裡發生糾紛的時候,我們軍隊的問題,我們軍隊的實力問題和他的戰鬥準備問題就一定成爲我們面前的迫切問題......我們的旗幟依然是和平的旗幟。但是,戰爭如果一旦爆發,我們就不應該坐着不動。我們必須行動,但是,我們是最後行動。我們行動的目的就是爲了把決定的砝碼,把能夠舉足輕重的砝碼放在天平盤上。”
二戰前夕蘇聯的行爲和軍隊部署很明顯的反應了斯大林這一戰略意圖。
其次是加強國防與軍隊建設的措施。
在蘇聯國內戰爭結束的最初幾年,蘇聯紅軍還是重點在於改進原有武器裝備並同時進行新裝備的設計。
在這個時期,蘇聯研製的主要軍事裝備有1927式76毫米加農炮、MC-1坦克、P-5偵察機、ТБ-1重型轟炸機、“Д”十二月黨人級潛艇等。
有了理論的指導,從20年代中後期開始,蘇聯軍力逐步增長。當然,蘇聯增強軍事實力的目標還是受到了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比如整個20年代末蘇軍只生產了30輛MC-1坦克,生產緩慢主要原因是缺少生產軸承和電器設備元件的工廠以及部分設備有賴進口。
1927年6月16日,紅軍參謀部提交了5年發展計劃,計劃並沒有追求軍事戰略優勢,首要措施包括:增加一定數量的步兵師,儘可能增加空軍,增加野戰火炮與重炮的生產,加強空防組織,加強部分技術裝備生產,如化學與坦克武器、通訊裝備,加強海岸防禦等。5年內投資42.6億盧布,大部分用於軍事工業的訂貨。
1928年12月20日,勞動與國防委員會通過了軍事機關擬定的戰時工業動員計劃,建議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不遲於1930年7月1日提出具體建議,就最大限度增加軍品生產規模製定出相應措施。然而,該委員會沒有勝任這一工作,原因是國家計劃沒有制定與此相應的物資平衡表。
隨後,在1929年7月,在聯共(布)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通過了“關於蘇聯國防狀況”的決議。這個決議指出,無論是在紅軍的戰備方面,還是在國民經濟對國防的準備方面都存在一系列嚴重不足:武裝力量的技術基礎還很弱,遠遠落後於現代資本主義國家軍隊的技術水平;對於保障動員軍隊的動員計劃涉及的物資保障遠遠不能讓人滿意;國防的物資儲備完全不足;整個工業,包括軍事工業的準備,對於滿足武裝力量發展的要求完全不相適應。
爲此,政治局最終確定一五計劃末建軍計劃是:和平時期軍隊人數64.87萬人,在總動員時期達到300萬人。空軍應該有2000架作戰飛機,另有500架後備、1000架儲備。坦克定爲1500輛,後備1500輛、儲備1000-2000輛。大口徑火炮定爲9348門、小型爲3394門。爲了完成這一任務,國家根據最佳方案保證軍事機關和軍工企業撥款,必要時可以突破這一限額。
實際上,這個建軍計劃並沒有考慮到戰爭威脅,因爲此時主要目的還是對現有陸海空軍武器進行技術改造,以期在最短時間試製出新式武器裝備,隨後成批大量裝備部隊。
果然,1933年制定的軍事建設第二個五年計劃基本任務是保證蘇聯武裝部隊具有超過資本主義國家軍隊的優勢。
國家對軍事部門的指示是:“在人數上不能少於我們的可能敵人在主要戰區的人數,在技術上,要有兩種或三種武器強於可能的對手,即要在飛機、火炮和坦克方面佔優勢。”
爲了保證在技術上的領先地位,蘇聯還專門建立了研究與研製這些武器的設計局。
同時,國家增加了軍費開支,根據統計,1930-1938年蘇聯軍費達到22233萬美元,而同期世界主要國家軍費分別是:英國6031萬美元、法國5400萬美元、美國5973萬美元、德國15965萬美元、日本3986萬美元、意大利5168萬美元。
應該說,無論從軍費的絕對數還是相對數,蘇聯都是最高的,其軍費開支佔國民經濟收入比重遠遠的超過了其他任何國家,包括正在進行侵略戰爭的德國、日本和意大利。
這個時期,蘇軍大量新裝備出現,例如1937年式軍屬152毫米МЛ-20加榴炮、1931年式203毫米Б-4榴彈炮、T-26坦克、T-35坦克;И-15、16、153殲擊機、特勃ТБ-3重型轟炸機、伊爾ИЛ-2、斯勃CБ戰術轟炸機;“Киров”基洛夫級巡洋艦、“Ленинград”列寧格勒級驅逐艦(1型)、“Минск”明斯克級驅逐艦(38型) 、“Гневный”憤怒級 ( 7型)驅逐艦、“Щ”狗魚級潛艇、K級遠洋潛艇等。
蘇聯加速工業化的進程爲軍隊技術裝備水平提高奠定了基礎。從1934--1938年,紅軍坦克數量增加近2倍,飛機增加近1.3倍,火炮增加80%,人數增加了一倍。1939--1940年,紅軍總人數增加1.5倍以上,其中裝甲兵人數增加3.8倍,空軍人數增加1.1倍。
而在此後的1939年二戰之前,蘇軍又出現了一些新的裝備,比如1939年式305毫米Бр-18榴彈炮、1939年式280毫米Бр-5榴彈炮、1938年式120毫米團屬迫擊炮、БM-13型火箭炮,T-34與KB坦克;ЯK雅克-1、MиГ米格-3殲擊機;“Максим Горький”馬克希姆-高爾基級巡洋艦、“Сторожевой”警戒級(7У型)驅逐艦等。
因此,儘管1939年前的一段時間內,納粹德國在德波邊境陳兵數十萬萬,但是,蘇聯在這一地區的軍事力量卻是德國的1.6倍。
雖然蘇聯情報人員蒐集到大量德國要進攻蘇聯的情報,但是,就連他們自己對其所提供情報的可靠性也不敢保證,有的情報人員甚至主動向斯大林指出這類情報不必相信。
由於各情報所講到的德國進攻蘇聯的時間一再不應驗,使斯大林對這些情報的可信度也產生了很大的懷疑。
斯大林認爲,當時希特勒要“提前”進攻蘇聯的原因是:防止蘇聯率先進攻德國而使自己陷入被動,利用對英戰爭掩護針對蘇聯的兵力調動和軍事突襲。認爲蘇聯不堪一擊,進攻蘇聯並不會使自己長時間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雖然德英戰爭尚未結束,但德國仍具有進攻蘇聯的力量。認爲只要打敗蘇聯,英國就會失去鬥志,不戰而降。
正是因爲如此,斯大林根本就相信有關蘇德戰爭“提前”會爆發。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突然進攻波蘭。9月3日,英國對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直到1941年6月22日德國突然進攻蘇聯,蘇德才正式交戰----這不是本書所要敘述的,從略)
在亞洲,1937年中國的抗日戰爭爆發後,日本仗着空中優勢,在中國的土地上狂轟濫炸,由於實力過於懸殊,儘管中國空軍消滅了大量來犯敵機,但自身也損失慘重。
就在中國空軍面臨彈盡糧絕的局面時,蘇聯政府伸出了援助之手,不但向中國提供了大量戰鬥機,還派出了援華志願飛行隊直接參戰。
這些蘇聯飛行員沉重打擊了日本空軍的囂張氣焰,其中在轟炸臺灣的日軍基地一戰中,蘇聯戰機遠程奔襲,摧毀數十架敵機,自身卻毫髮無損,創造了抗戰中的一個奇蹟。
1938年夏,保衛武漢的戰鬥揭開序幕。
當戰鬥尚在遙遠的外圍地區進行時,武漢上空繼“二·一八”、“四·二九”、“五·三一”三次空戰大捷之後,又一次發生了激烈的戰鬥,即“八·三”空戰。
中國空軍部隊在蘇聯空軍志願軍的配合和支援下,一舉擊落敵機12架,打得日寇空中飛賊暈頭轉向,鎩羽而歸。
因此說,蘇聯軍事力量介入中國戰事,大大的阻止了日本軍隊用武力佔領整個中國的企圖。
正是由於強大的蘇聯的存在,尤其是強大的蘇聯軍事力量的存在,希特勒沒有敢貿然“提前”進攻蘇聯。
但是,他們認爲,如果斯大林突然“逝世”,對他們下一步的軍事行動一定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日本軍方在留西科夫第一次企圖刺殺斯大林的行動失敗後,隨着他們在中國戰事的進一步發展,更加強烈的認識到,如果斯大林突然“逝世”,他們在中國和整個亞洲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就會向着對他們更加有利的方面快速發展。
而德、日兩國以及他們的軸心國意大利稱霸世界的最終目的就能實現。
因此,日本軍方最終同意了德國參與刺殺斯大林的行動。
從某種意義上說,刺殺斯大林是他們孤注一擲的選擇。
,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錄新浪原創訂閱更多章節。支持作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