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八章 崇尚自然,追求天與合一

中國最早的養生著作《黃帝內經》說:人之生存,賴於天之大氣。只有順乎自然,纔會人天相應。只有法於陰陽,和於術數,纔會養生長壽。

崇尚自然的人,必然熱愛自然。

慈禧熱愛自然首先表現在愛種花。在這方面,慈禧像普通人一樣,愛着各種生物,像花草、樹木、狗、馬等都是慈禧所喜歡的。

慈禧不但讓太監養狗、養馬,專供慈禧觀賞和玩樂,慈禧還特別愛種花,僅安排太監在頤和園種花就達三四千種,其中名貴的有丹鳳朝陽、白龍鬚、紫金鈴、雪球、雨過天晴等。

當時宮內上苑,收集和陳列着各種各樣的奇花異草,數不清看不完。凡可以弄到或買到的花種,慈禧總得設法弄來。宮內有一部分太監,專門從事園藝工作。他們像懂得“老佛爺”的一舉一動那樣,懂得花的習性,無論哪一種花木,到了他們手中,都能栽培得很好。慈禧也是一個絕好的“護花人”,慈禧三天兩頭往各處去視察,看看那些花長得怎麼樣了,太監們怎敢偷懶和怠慢。因此,頤和園的花總是比別處長得好、長得豔。有一天深夜,外面突然下起雨來,落在屋脊上的雨點聲把慈禧從夢中驚醒過來,慈禧不禁驚叫道:唉呀,不好了!我們那些才露頭的花怎能經得起如此大的雨呢?誰在這裡值夜?快去通知那些太監們。當慈禧的話傳出去不久,一個太監就急急忙忙地跑來報告說:“他們早就用蘆蓆把那些菊秧蓋好了!”慈禧這才放下心來。

慈禧的養生美容方法以自然爲主,後天加工爲輔。有的傳說慈禧所用的化妝品大多是洋貨,如巴黎香水、香粉、法國鍍金鏡等。但是這些都是不正確的,因爲慈禧經常用中國傳統的胭脂來打扮自己,並不像傳說的那樣用什麼極爲奢侈的外國進口貨。

所謂“胭脂”,實際上是一種名叫“紅藍”的花朵,它的花瓣中含有紅、黃兩種色素,花開之時被整朵摘下,然後放在石鉢中反覆杵槌,淘去黃汁後,即成鮮豔的紅色染料。女性妝面的胭脂有兩種:一種是以絲綿蘸紅藍花汁製成,名爲“綿燕支”;另一種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這兩種燕支,都可經過陰乾處理,成爲一種稠密潤滑的脂膏。由此,燕支被寫成“姻脂”,“臙脂”。“脂”字有了真正的意義。除紅藍外,製作胭脂的原料,還有重絳,石榴、山花及蘇方木等等。由此可見,“胭脂”基本上屬於一種天然製品。

關於胭脂的起源,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說胭脂起於自商紂時期,是燕地婦女採用紅藍花葉汁凝結爲脂而成,因爲是燕國所產得名。另一說爲原產於中國西北匈奴地區的焉支山,匈奴貴族婦女常以“閼氏”(胭脂)妝飾臉面。在公元前139年,漢武帝爲了加強漢朝與西域各國的聯繫派張騫出使西域。張騫此行,帶回了大量的異國文化,包括西域各族的生活方式和民族風物。胭脂的引進,也在這個時候。由於胭脂的推廣流行,漢代以後,婦女作紅妝者與日俱增,且經久不衰。歷代詩文中有不少描寫,如“誰堪覽明鏡,持許照紅妝。”“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紅妝束素腰”等等。有關唐代婦女飾紅妝的記載就更多,“青娥紅粉妝”;“對君洗紅妝”;“射生宮女宿紅妝”等等唐代婦女所作的紅妝,在當時的筆記小說中也有述及。如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記:“貴妃每至夏月,常衣輕綃,使侍兒交扇鼓風,猶不解其熱。每有汗出,紅膩而多香,或拭之於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紅也”。說的是楊貴妃,因爲塗抹了脂粉的緣故,連汗水都染成了紅色。王建《宮詞》中也有類似的描寫,說的是一個年輕的宮女,在她盥洗完畢之後,洗臉盆中猶如氽了一層紅色的泥漿。雖然在說法上有些誇張,但多少反映了當時的情況。

慈禧喜歡使用胭脂,可能與楊貴妃依靠胭脂增色有關。

此外,慈禧還喜歡一些天然療法。

在《我所知道的慈禧》一書中寫道:但是慈禧爲什麼顯得那麼年輕,身體又那麼好,爺爺說是因爲慈禧不僅喜歡吃很多東西,而且非常懂得營養。如果僅僅是喜歡吃一些東西,那麼多的高級食品也早就把她的胃撐壞了。最可貴的是她非常懂得節制,非常懂得養生,與珍餚美味相比,她更注重奇藥異術,什麼氣功、鍼灸、按摩、引導、服食、珍攝等等出自民間的術法。另外在慈禧晚年的時候,她每天一錢人蔘,由宮女按天包好,早上給她。她的用法非常奇特,既不吃掉,也不嚥下,就那樣成天到晚噙在嘴裡,直到噙化爲止。因此她有時候說話別人不大能聽清楚,其實是因爲嘴裡噙着人蔘。慈禧還有一個秘訣,就是把珍珠研成粉末,調成粥狀,吃下去,然後用一杯溫水倒進嘴裡和珠粉一起嚥下。關於容顏的保養,慈禧還有一套方法,就是每天睡覺之前洗完臉,讓宮女端上一碗攪拌均勻的雞蛋清,她用手掌蘸着蛋清,輕輕地抹在臉上,臉上的皮膚立刻緊繃,一夜就讓它這麼繃着。第二天清晨起來,一名宮女先端來一盆清水,讓她蘸水將已經結成一層薄皮的蛋清輕輕洗去。另外一名宮女則捧上一盒脂油,這盒脂油裡摻有胭脂和香水,色美氣香,滑柔無比,她用長長的指甲把脂油挑一點在手心裡,雙掌旋轉摩擦一會兒,輕輕搽在臉上。立刻青春煥發,光彩照人。

熱療和熱敷,在慈禧身上也顯示出奇特的效果。這也是慈禧引爲自豪的保健美容妙法之一。每天清晨,侍水的宮女雙手端着銀盆小心翼翼地來到慈禧面前,盆內放滿了冒着騰騰熱氣的熱水。侍女用熱手巾先把慈禧的手包起來,放在銀盆的熱水裡浸泡,等水溫漸涼之時,再換熱水,再次浸泡,就這樣換水三次,把手背、手指的關節都泡開了,皮膚表面看上去白裡透紅、細嫩柔軟時,就達到了最佳效果。

即使是年方二八的宮裡宮外麗人們,都很羨慕慈禧的那雙手,倒不是羨慕這雙手掌握着生殺大權,而是羨慕這雙手異常細膩,異常柔和,非常的飽滿和異乎尋常的圓潤,看上去真正是一雙妙齡少女之手!

而慈禧周圍的宮女們都知道,太后的這雙手,幾十年如一日,就是在她們的精心呵護和保養下,才如此這般嬌柔。

熱水浸泡之後,太后心情舒暢,宮女們隨之就送上養顏美容的熱敷。

這熱敷美容保健妙法,是慈禧自己發明的養顏秘方之一,也是慈禧自己最爲津津樂道的永保青春之妙方。

這個熱敷法,宮裡的侍女們稱爲洗臉,確切地說,就是用熱氣騰臉,也就是所謂的臉部桑拿。

在慈禧的安排下,侍女們用宮裡特製的銀盆,裝滿灑了香料的熱水,再以細膩柔軟的純棉毛巾,浸透熱水之後,按照肌膚的紋理,細心地敷,感覺就像是在細軟的綢緞上滑動一樣。長年累月地做熱敷,臉上基本上沒有任何皺紋,而且總是能夠保持得光鮮滑潤,白晰美麗,富於光澤。

熱敷過後,光彩奪目的太后,就靜靜地坐在梳妝檯前。這時,侍寢的宮女,走上前來,用手輕輕地攏攏太后的兩鬢,然後開始在臉上敷一點粉,在兩頰和手心上,塗一點胭脂。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粉和胭脂,不是各地進貢的貢品,而是慈禧自己研製的粉和胭脂,慈禧只用自己的產品,也只適應自己的化妝品,別的貢品,即使是上好的東西,慈禧只是偶爾用用,平常很少問津。再往後,專門的老太監就開始上奶茶,喝人奶和牛奶。

慈禧一生不變的一個習慣,就是喝人奶,喝牛奶。用慈禧自己的話說,這也是養顏美容的有效妙法之一。

滿清宮廷之中,吃早點方面,通常保留着關外東北人的習慣,喝奶時要加上茶,稱爲奶茶。最爲獨特的是,慈禧喝的這奶茶,不是由御茶房供應,而是由儲秀宮內的小茶爐供應。奶茶由太后調製濃淡,確定可口的味道,每天再由小茶爐專門爲太后製作供應。這裡之所以要由儲秀宮供應,一來是距離較近,二來專門負責的老太監老張,乾乾淨淨,爲人可靠。

慈禧在飲食方面,同樣十分喜好天然和乾淨的東西。

慈禧深知自己的艱難處境,惟恐自己不堪重負,所以非常重視食補和藥補。

儘管慈禧有條件享用各種各樣的山珍海味。然而慈禧接受當年康熙帝曾因飲食過精而鬧病的教訓,所以,再對胃口的佳餚,慈禧也絕不敢多吃。相反,慈禧聽說玉米粥、茯苓餅有益於身體健康,便對它們產生了好感,並常食不厭。在承德避暑山莊期間,又分外愛吃野兔肉。由於慈禧在避亂期間急不擇食地吃了民間的窩窩頭,從此對窩頭也頗感興趣,只不過慈禧後來吃的是粟子面的,與最初吃的大不一樣。慈禧還命人天天從京郊玉泉山運來礦泉水,供自己隨時飲用。

在《慈禧醫方選議》中,還可看出慈禧平時服用一些“益壽膏”、“菊花延齡膏”、“扶元益陰膏”以及“十全大補丸”、“長春益壽丹”等18種益壽補藥。在這些藥方中,使用的藥物多達60多種,主要成分爲當歸、白芍、茯芩、砂仁、白朮、香附等。這些藥物大多爲性甘平、甘溫,益肝益脾。

慈禧還常吃“雪梨膏”、“二冬膏”、“五味子膏”。其中,雪梨膏製備與服用方法是:鴨梨20個去核,榨取汁,兌煉蜜,收膏。每日2次,每服20毫升。功效爲:清肺熱,潤肺燥,主治乾咳久咳。失音氣促,痰中帶血,並能生津降火。二冬膏是由天冬、麥冬製成的。製法是:各取250克,水熬去渣;加川貝母粉60克,煉蜜收膏。服法爲每日3次,每次10毫升。由於天冬性甘苦大寒,入肺腎二經,能潤肺滋腎,清熱化痰;麥冬性甘微苦微寒,潤肺清心,養胃生津,所以二藥相配,對肺腎陰虛有熱、肺胃陰傷所致之虛勞、咳嗽、咯血、潮熱等,均有明顯療效。而五味子膏,則是取五味子250克,水洗淨浸半日,煮爛濾去渣,濃縮,加適量蜂蜜,將膏貯瓶。每日服2~3次,每次20毫升。因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腎二經,能斂肺滋陰,生津止汗,益腎澀精。

事實證明,慈禧這番食補、藥補,對慈禧祛病健身起到了很大作用。

此外,慈禧還經常食用銀耳。銀耳,又稱爲白木耳,是屬於銀耳科植物銀耳的子實體。它的性味甘平,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多種成份,特別是蛋白質和脂肪,是人體不可或缺的成分。銀耳還能夠補腎強體,固精調血,潤肺止咳,補氣補腦,強心美膚,尤其是能夠滋陰養顏,養膚潤膚,對於女性的養顏美容,有着特殊的療效。《本草再新》上說:銀耳,能潤肺滋陰。如果女性年老體虛、咳嗽氣喘、身熱口渴,就應該多食銀耳,會很快得到調理和滋補,能夠提高造血功能,增強免疫力,增進健康細胞的生長。

慈禧還十分清楚,常吃銀耳,會容顏不老,永保青春,它是保健、防病、養顏、美容和延年益壽的健康食品。

還有,慈禧不但愛花,而且喜歡吃花。

對於各種盛開的鮮花,慈禧總是饒有興致地隨採隨吃。有一種叫“雪球”的白花,花瓣短而細密,潔白如雪如玉,慈禧將花瓣隨手採下,讓太監浸在溫水裡漂洗,十多分鐘後取出,再放入稀礬溫水裡漂洗一下,撈起,放在竹籃裡瀝淨,就算準備好了。吃的時候,先由御膳房裡端出一具銀製的小暖鍋,鍋裡盛着大半鍋燉好的雞湯或其他肉湯,將蓋子蓋在上面。這時慈禧像一個鄉下人赴宴一樣,高興地取花蘸湯吃將起來。那暖鍋裡,還盛着切好的生魚片或生雞片,外加少許醬油和調料。慈禧高興的時候,一次能吃下許多花瓣呢!

慈禧尤愛吃荷花的花瓣。在荷花盛開的夏季,她常讓御膳房採集許多水靈靈的荷花瓣,浸在用雞湯調和的麪粉裡,投入油鍋裡炸,做成一種香噴噴的小食“玉蘭片”,供她享受。

此外,據清宮醫案記載,慈禧在美容、洗澡時,也同樣會“消費”大量的鮮花:她美容美膚時,用的多是金銀花做的耐冬花露水,將其塗在身體上輕輕拍幹;她洗澡時,又用大量的玫瑰花或茉莉花作香料。

根據現代醫學的研究,花和花粉中所含的糖、氨基酸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花和花粉具有強身健體、增長精神、消除疲勞、美容抗衰老等作用。因此,經常食用花和花粉可以達到一定的養生美顏作用。清代后妃常常在不同的季節採集各種植物的鮮花,直接入饌或製作飲料,以求達到營養美顏的效果。慈禧一生也頗愛此道,根據清代宮廷的醫藥檔案記載,慈禧經常食用的花有玫瑰、荷花、桂花、菊花等。用火鍋吃菊花的方法更是慈禧的發明,人們常稱這種火鍋爲菊花火鍋。

需要強調指出的是,雖然花卉菜餚也屬“綠色食品”,但人的體質也是各有千秋,鮮花雖好,也不能大家都吃鮮花,尤其是一些對花粉有過敏症狀的人就更要慎重食用了。

慈禧雖然貴爲至尊,然而卻並不排斥來自民間的醫療高手。有一位江湖郎中就是用蘿蔔籽治好了慈禧的病。原來有一次慈禧因政務繁忙,導致積勞成疾,最後竟然臥牀不起。御醫們在一起討論,說是勞累過度,需要補一補,就開了一些營養的滋補品來給慈禧補身體,沒想到慈禧吃了太醫們開的方子後,反而更加難受而且導致胃口也壞了。慈禧見狀一發怒竟然還流出了鼻血。太醫們見狀都慌了,誰也不敢下方子。這時候有人就想出一個辦法來,乾脆張榜懸賞高手爲慈禧治病。結果有一個江湖郎中揭榜進宮了,他給慈禧號完脈以後,就拿出隨身帶的三錢蘿蔔籽,研磨成細末,又加了一些麪粉,然後用茶水調和均勻製成藥丸。讓慈禧早上一丸、中午一丸、晚上一丸。結果沒想到的是第一丸服下去,鼻血止住了,第二丸服下去頭暈的症狀消失了,第三丸服下去之後慈禧不適的症狀都沒了,而且神清氣爽、面貌一新。

我國古代在養生方面,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就是“天與合一”。“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早在2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認識到人與自然的密切關係,認爲人是自然界的產物,人的生命現象是自然現象的一部分,身體的機能要和自然界的變化保持一致才能維持生命,這就是“天與合一”的觀點。

根據這個觀點,就要求身體順應自然規律,以便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苟疾不起,是謂得道。”根據四時不同,採用春養生,夏養長,秋養收,冬養藏,以及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方法,即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生,取得與自然的整體統一。

儲秀宮的宮女們,都把給太后洗腳看得很重,誰也不敢怠慢,對於洗腳水,同樣也是十分地講究。

慈禧對於“天與合一”的觀點,也是毫不含糊。

例如,慈禧非常喜歡食用應季的新鮮蔬菜。這樣的蔬菜不僅口味鮮美,營養價值也高。慈禧在飲食上非常重鮮,宮中菜園每到播種之際,慈禧必親自到現場觀看。園中鮮蔬成熟時,慈禧也常去督促收穫。對一些種植成績顯著的人,慈禧還給他們以獎賞。慈禧還嗜養雞,慈禧規定宮中要養一定數量的雞。每天早晨雞下蛋時,宮中之人爲取悅於慈禧,皆以新鮮雞蛋呈獻於慈禧的面前。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而慈禧卻是“冬吃蘿蔔夏吃西瓜”,不過慈禧吃西瓜的方法也是與衆不同,盡顯出皇家的華貴。

酷暑季節,在慈禧最喜歡吃的菜餚中,有一道用核桃、松子等各種堅果和雞肉爲原料烹製的妙品,這就是“西瓜盅”。

核桃、松子、榛子、杏仁等堅果不僅富含油脂和蛋白質,而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多種對人體有益的鉀、磷、鈣、鐵等元素,對於腦力勞動者而言,常食堅果尤其有益,能起到一定的補腦益智的效果。慈禧處於王朝統治的權力中心,實際統治中國達半個世紀之久,平常的腦力消耗自然不少,因此她十分喜好用各種堅果來補腦。

西瓜盅的製法爲:取一個大小適中、皮面碧綠、花紋美觀的西瓜,切去頂部(約2寸厚)做蓋,再挖去瓜瓤,做成西瓜盅。挖瓜瓤時,貼近瓜皮的部分應保持一層鮮紅的顏色。將5兩雞脯和2兩熟火腿均切成骰子大小的塊,新鮮蓮子1兩去皮去芯,然後同龍眼1兩、核桃仁1兩、松子仁1兩、杏仁1兩、鮮榛子仁1兩分別用沸水焯透,再分別用水漂洗乾淨,裝入西瓜盅內。另用一容器,放入1.5斤上好的雞湯,調入適量的蔥薑汁、料酒、精鹽,攪勻,倒入西瓜盅內。再將西瓜盅放入一個小瓷罐內,周圍添些清水,水的高度爲西瓜的一半爲宜,蓋上瓜蓋和小瓷罐的蓋,將小瓷罐放進小蒸鍋中,蓋上蒸鍋蓋。先用旺火將西瓜盅內的湯燒沸,然後用小火慢蒸約4小時,取出盛西瓜盅的小瓷罐,最後拭淨外面的水汽。這樣製成的西瓜盅湯鮮料爛,鮮美醇香,乃上乘的補腦益智且避暑的菜餚。

慈禧是在一個冬日裡發現了蘿蔔的妙用。有一年冬天,慈禧打獵賞雪之後又渴又累,於是想起了吃梨。然而隨員們所帶的梨早已凍成了冰坨,根本無法食用。這時,西紅門行宮管事給慈禧端上一盤切好的“心裡美”蘿蔔,讓慈禧解渴。慈禧吃得滿口生香,讚不絕口,並傳旨西紅門蘿蔔進宮。從此,只要西紅門的菜農給宮裡送心裡美蘿蔔,什麼時候叫城門都能順利通行。

各種湯粥易於消化吸收,是老年人最佳的養老飲食,晚年的慈禧也非常喜歡進食各種湯、粥。據德齡講,慈禧最喜歡喝的湯要數蘿蔔湯和鴨舌湯了。蘿蔔本來是下層百姓常食的一種蔬菜,清代宮廷的御廚們本不敢用蘿蔔烹製御膳的。可能是受了打獵時品嚐蘿蔔的啓示,不知哪天,慈禧自己想嚐嚐蘿蔔做菜是什麼味,就吩咐御膳房製作一道蘿蔔菜。御廚們心想,要把蘿蔔原有的那股怪氣味去掉就好了,否則太后一嘗,味道不好,說不定自己會受到什麼懲罰的。於是他們絞盡腦汁想了一個主意:先把大蘿蔔洗淨刮皮,切成長短、粗細均勻的細絲,用沸水焯透撈出,再用涼水洗一遍,撈出瀝淨水分。這樣,蘿蔔原有的那股氣味就基本去掉了。御廚們再把這樣的蘿蔔絲和切好的熟火腿絲、香菇絲配在一起,投入上好的雞湯中煮沸,調入適量的精鹽,慢火煨製片刻,撇淨湯麪上的浮沫。這樣,一碗上佳的蘿蔔湯就制好了。慈禧喝了這碗蘿蔔湯後,非常高興,重賞了制湯的御廚。從此,蘿蔔湯也開始擠身於御膳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