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2-EP1:佩倫覺醒(1)

OR2-EP1:佩倫覺醒(1)

麥克尼爾對各種異味很敏感,一部分是因爲他曾經被人下毒,另一部分則是因爲他所接受的訓練要求他能夠在複雜的環境之中生存,尤其是當環境惡劣到了極點的情況下。當他意識到這一點時,讓人難以容忍的腐爛臭味讓意識還處在混沌之中的麥克尼爾立刻清醒了過來。他撥開搭在自己臉上的殘肢斷臂,從瓦礫和屍體下爬了出來。能用來形容眼前景象的,唯有滿目瘡痍,被戰爭席捲的土地死氣沉沉,廢墟和殘垣斷壁是這裡唯一的景色。麥克尼爾使勁地揉了揉眼睛,確認自己沒有處在幻覺之中,才向前邁出腳步。

除了屍體腐爛的氣味外,另一個讓麥克尼爾感到疑惑的,是現在的氣溫。他曾經趕赴世界各地執行不同的任務,哈默菲斯特的冰天雪地讓他記憶猶新,那是他印象中最冷的一個冬天。也許這裡是另一個世界的哈默菲斯特,因爲周遭冷得讓人渾身發抖,麥克尼爾很快就被凍得雙腿打顫,只得縮在牆角躲避寒風。他開始懷念南非的一切了,那裡即便是到了冬天也不會出現零度以下的低溫——確切地說,南非的夏天比冬天更難熬。按照他的經驗,麥克尼爾估計溫度大概降到了零下三十攝氏度左右。幸虧他身上還穿着足以禦寒的厚重大衣,不然他馬上就會被凍僵在原地。

狂風逐漸消失了,麥克尼爾離開破爛的牆壁,向着廢墟深處走去。他身上穿着一件白色的軍大衣,左胸位置寫着他的名字,兩條袖子上各有一個臂章,這標誌着他當前服役的部隊和上一個服役部隊。麥克尼爾將外套脫下來,仔細地觀察了外套上的兩個臂章,失望地又將大衣套在身上。他不認識這兩個徽章,也不記得GDI或美利堅合衆國有任何一支部隊使用類似的標誌。看來,他又處在一個全新的世界之中……也許不是什麼壞事。

他需要完成三個任務:明確自己的位置、瞭解新世界的相關情報、找到埃貢·舒勒教授。麥克尼爾來到一間被炸得半倒塌的屋子內,四處張望着,想要找到一些能夠爲他提供有效信息的蛛絲馬跡。如果現在是夜間,也許他可以通過星辰的位置來判斷自己處在南半球還是北半球,可現在離夜間還很遠,一個難熬的白天對手頭沒有掌握任何情報的麥克尼爾而言是一種折磨。他重新檢查了自己身上的所有裝備,除了身上的這件軍服之外,他沒有找到任何武器或通訊設備。這讓麥克尼爾不由得啞然失笑:他以前在新聞裡看到過許多不攜帶足夠的設備和補給就去探險的年輕人,這些人多半悽慘地死在野外,而麥克尼爾現在和他們的情況並無太大區別,無非他身上套着一件似乎有一點威懾力的軍服罷了。豺狼虎豹可不認這些標誌,對這些野獸而言,在野外落單的人類只是備選食品。

邁克爾·麥克尼爾離開這間屋子,到下一座倒塌的房屋內搜索。他在屋中看到了兩具屍體,屍體支離破碎,顯然是被炮彈炸碎的——這對他來說是個壞消息,他本想通過觀察周邊居民的長相來判斷自己的位置。於是,麥克尼爾捏着鼻子將屍體碎塊撿了出來,挑出幾塊相對較大的部分,在昏暗的陽光下細緻地搜索可能有用的特徵。白種人……是的,白人到處都是,這種信息無關緊要,根本不能讓他分析自己的所在位置。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有任何人種在活躍,全球化時代的到來打破了牢籠和屏障,更不用說那些習慣接收移民的地方了,原住民恐怕反而會成爲少數派。

“真冷啊……”麥克尼爾哆嗦着,退回破損的屋子內。又一陣狂風突如其來地打在他的臉上,刺骨的寒冷迫使麥克尼爾撤回了並沒有什麼禦寒作用的房屋內。他不敢想象這些住戶……這些已經死去的居民是如何頑強地存活的。冰天雪地不適合人類生存,不然人類也許會考慮殖民南北極,而不是滿足於讓它們僅僅成爲科研地區。麥克尼爾內心有了一些推測,氣候必然發生了變化。他見過那些生活在北極圈中的原住民,那些人的身體特徵和眼前的這些白人沒有半點相似之處。也許有人會認爲俄羅斯人可以例外,然而俄羅斯人並不算【原住民】。在他們抵達西伯利亞之前,這裡的土著和麥克尼爾在加拿大看到的居民沒什麼不同。再說,俄羅斯人似乎並不願意住在西伯利亞。

現在,他一無所有,除了身上的衣服之外沒有任何可以協助他逃離冰天雪地的設備。籠罩在銀白色之中的世界透着死寂,在雪的慘白之外,是鮮血的深紅,凝固的黑色不明物遍地都是。麥克尼爾幸運地找到了幾具面部較爲完整的屍體,他在這些屍體上看到了斯拉夫人的特徵。這樣一來,他將可能的地點鎖定在南歐、東歐地區,如果這些各族羣衝突嚴重的地帶爆發新的戰爭,他絕對不會感到驚訝。塞爾維亞、克羅地亞、烏克蘭……這些是麥克尼爾在歷史書上看到的內容,早在他出生以前這裡就是GDI和NOD兄弟會對抗的前線。即便世界局勢發生了改變,如果矛盾的本質沒有變化,那麼同一地區的最尖銳的對抗會依舊存在。

他需要的是能夠獲取外界情報的工具,只要他拿到手機或是類似的東西,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已經放棄希望的麥克尼爾摸進了下一間屋子,他將屋子徹底地搜索了一遍,在另一具屍體的口袋裡發現了一部手機。這種手機和麥克尼爾印象中21世紀70年代的智能手機相差甚遠,而且也不具備麥克尼爾期望中的大部分功能。但是,和上一次他在南非弄到手的【磚塊】相比,老型號的智能手機至少比只具備通話功能的普通手機好用得多。麥克尼爾謹慎地將手機拿到外面,按下了開機鍵。漆黑的屏幕上彈出了一個他從未見過的標誌,或許是某個在平行世界中靠着研究新型手機而成爲巨頭的企業。

“好的,讓我們看看現在有什麼新消息。”麥克尼爾離開屋子,找到了一條通往城鎮外的道路。這條路很窄,大概只能供兩輛汽車並排行駛,而麥克尼爾不清楚消失在遠方的道路到底通向何方。

麥克尼爾向前走了幾步,他決定在離開這座化爲廢墟的城鎮之前儘可能地搜索新的情報。手機上顯示電量還剩下43%——這倒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滿屏的西裡爾字母讓麥克尼爾立刻意識到他身處烏克蘭或俄羅斯。他根本不懂烏克蘭語或俄語,如果說他以前還有機會學法語和德語而因爲某種原因錯過了,那麼東歐的這些小語種向來不在麥克尼爾的考慮範圍內,以後他因此而吃虧也是在所難免的。他憑藉桌面上的圖標找到了設置按鈕,將系統語言變成了英語,這纔開始搜索他需要的信息。

“2046年1月21日。”麥克尼爾猛地擡頭四處張望,他懷疑附近有人正在監視他。

2046年對麥克尼爾來說是一個並不會給他留下任何深刻印象的年份。在他自己原本所處的世界,第三次泰伯利亞戰爭在幾年後開始,人類文明遭遇了一場浩劫。假如沒有SCRIN入侵,也許這場戰爭對人類而言最大的損失不過是離子炮攻擊薩拉熱窩而引爆了液態泰伯利亞炸彈導致的幾千萬死傷。SCRIN的入侵改變了一切,人類被迫使用所有能夠奏效的手段去對抗敵人,這些天外來客必須被徹底消滅。

然後,爲了消滅零號區域的SCRIN輻射節點,GDI的軍事行動造成了兩千萬人死亡——這一次是他們自己的液態泰伯利亞炸彈。

邁克爾·麥克尼爾丟掉腦子裡的回憶,打開了瀏覽器,搜索下一個情報。他在搜索欄輸入了【USA】,彈出的第一個內容是維基百科關於美利堅合衆國的介紹,看來他名義上的祖國現在還存在。接下來,他在新聞搜索頁面輸入了【戰爭】,得到的卻是俄軍在不久之前入侵烏克蘭的消息。麥克尼爾內心波瀾不驚,他似乎早就料到這種事會發生。在GDI迅速崛起的年代,它的支配地位不止一次地受到其他國家的挑戰,但這些挑戰在泰伯利亞的飛速擴張和全球環境的惡化面前是徒勞的,GDI最終擁有了超過任何一個主權國家的權力,統治了整個人類世界——除了NOD兄弟會之外。作爲經歷了那個競爭年代的親歷者之一,麥克尼爾能夠體會到對方奮力一搏的心態。他知道,GDI並不像宣傳中的那麼光明正大,反對派除了爲滿足自身的利益外,其抗爭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不過,在人類面對毀滅性的災難時,任何內鬥都只會讓他們向着滅亡更快前進。

“好吧,看來我現在身處烏克蘭。”麥克尼爾得出了最終結論,“而且還穿着來路不明的軍服……希望合衆國沒有冒失地捲入一場不必要的戰爭。”

這些信息對他而言足夠了。自己在哪裡、捲入了什麼衝突,是麥克尼爾需要了解的首要內容,其他的花邊新聞可以等到他安全地返回後方後再仔細查詢。穿着白色軍大衣的士兵繼續向前走着,發覺前方一輛被丟棄在路中央的卡車旁站着那個喜歡惡作劇的神秘人。

“您對新身份還滿意嗎?”

“下一次你該想個辦法讓我更快地瞭解和自己有關的情報。”麥克尼爾咳嗽了幾聲,他頂着寒風艱難地走到李林眼前,繼續說道:“您看,我到現在也不知道自己在美軍的什麼部隊服役,因爲我沒見過這種徽章標誌……”

“哎呀,這倒是我疏忽了。”李林拍了拍藏在兜帽下的腦袋,“我懂了,下一次我會改正這一點。作爲補償……這是舒勒教授的電話號碼,您可以試着現在聯繫他,前提是他有時間接聽您的電話。”

麥克尼爾的眼前出現了一串號碼。這串號碼彷彿直接顯示在他的眼睛上,無論如何也無法擺脫。他急忙將號碼輸入到了手機上,那串血紅色的數字便立即消失了。麥克尼爾來到李林剛纔站立的地方——這傢伙又憑空消失了——開始給舒勒教授打電話。他和埃貢·舒勒並不怎麼熟悉,老教授生前和他也沒有什麼交流,甚至不記得麥克尼爾曾經去探望他。無論如何,他們現在是一條船上的戰友,必須齊心協力才能渡過難關。

幾分鐘過去了,對面沒有任何迴應。麥克尼爾嘆了口氣,看了看手機剩餘的電量,決定再給舒勒打個電話,這一次依舊沒有任何人回答他。不耐煩的麥克尼爾關掉了手機,卻發現遠處的空中出現了幾個黑點。他感到有些奇怪,本能一般的警惕性驅使着他立刻離開公路,返回廢棄的城鎮內,準備尋找掩體。這時候不會平白無故地出現不明飛行物,一定是敵人的飛行器。沒過多久,麥克尼爾的猜想就變成了現實,兩架無人機呼嘯着從他頭頂不遠處擦過,死神向他舉起了鐮刀。麥克尼爾片刻不敢耽擱,他將手機丟在外面,自己鑽進了不遠處的一個地窖裡,靜靜地等待着無人機離開這裡。現在不是逞英雄的時候,他沒有任何辦法來從這兩架無人機的襲擊下生還。雖然他不清楚2046年的無人機在軍用方面的技術發展到了什麼水平,但手無寸鐵的普通人必然是無法抵抗戰爭兵器的。

直到麥克尼爾認爲無人機離開以後,他才放心大膽地爬出地窖,將手機放回大衣中,步履蹣跚地沿着公路繼續前進。他必須更謹慎地離開這裡,敵人可能通過某些方式搜索一切可疑信號,也許麥克尼爾只是恰好成爲了其中一個目標而已。沒有平民會活躍在戰區,只有訓練有素的士兵才願意穿過這些死亡地帶。

麥克尼爾所接受的教育告訴他,任何不願意服從於新秩序(這是麥克尼爾的個人解讀,而課本上的說法更冠冕堂皇一些)和自由世界的勢力都應該予以堅決鎮壓和消滅,其中作爲首要打擊目標的便是俄國。這種說法到了他成爲青年時就已經不適用了,世界成爲了GDI和NOD兄弟會角鬥的舞臺。但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是,俄國始終是GDI心頭的重大隱患之一。經濟落後?想必北極熊不介意用強大的軍事力量拉着最後一批敵人下地獄。

“看來這一代總統的平衡木玩砸了。”麥克尼爾自嘲道。

他開始快速地分析和烏克蘭有關的戰鬥。第一次泰伯利亞戰爭期間,NOD控制了大半個東歐和南歐,烏克蘭也不例外,當時NOD大有顛覆世界的趨勢,誰也不會想到兄弟會在千禧年之前就被GDI鎮壓——這要歸功於及時上線的離子炮系統。在那之後,GDI對東歐國家實施了大刀闊斧的改造,試圖使其變爲對抗俄國和NOD兄弟會的堡壘。但是,這些改造因水土不服而帶來了巨大的隱患,反GDI的激進分子選擇了當時剛剛在中東崛起的GLA,隨後整個歐洲被戰火席捲,GLA一度攻入德國,這倒是爲在第一次戰敗後躲藏起來的兄弟會提供了喘息之機。自此之後,GDI發生了嚴重分裂,合衆國退守本土,EU走向了瘋狂和墮落的深淵,而東歐成爲了一片字面意義上的廢土,直到徹底從人們的印象中消失。在那些發生在東歐的戰役中,GDI一方的指揮官往往單純地憑藉壓倒性的軍事力量胡亂作戰,他們能夠勝利的唯一原因是GDI能夠承受這些損耗,換作另一個相對較弱的組織或國家,恐怕已經因經濟崩潰而分崩離析。第一次GLA戰爭結束後,痛定思痛的EU對合衆國徹底失望,轉而全盤學習了東方的軍事思想和體系,開始在GDI中公然和合衆國對抗,連原本作爲合衆國鐵桿盟友的聯合王國都站到了合衆國的對立面。詹姆斯·所羅門在分析這些轉變時,曾經向麥克尼爾指出,早期的GDI軍隊處在一種合衆國指揮而EU買單的古怪狀態,這導致EU的不滿與日俱增,最後發展到難以收場的地步。

“我們是否有機會在那時阻止NOD重新掌控東歐?”

“沒有。”這是三十多年前所羅門對麥克尼爾所說的話,垂垂老矣的GDI前最高統帥平和地看着已經晉升爲陸軍少將的麥克尼爾,“麥克尼爾,你還不明白嗎?我們打贏了,打贏了!是他們把我們趕出來的,我們只給了他們自由,而他們並不需要……NOD能給他們的,我們給不了,我很清楚……一直都清楚。”

所羅門晚年一直認爲他致力於清除NOD勢力範圍的行動是徒勞無功的,每當他們消滅NOD在當地的據點和頭目後,當地人很快就會把NOD請回來。尤其是在黃區,GDI的支持率低得驚人,許多平民無論如何都不想以任何形式支援GDI的軍事行動。

GDI一直在勝利,持續不斷地勝利,很少遭遇慘敗,最後的結果卻是他們被迫和NOD兄弟會握手言和以拯救人類……最諷刺的是,NOD的影響力蔓延到了議會之中,議員們紛紛向兄弟會許下不切實際的承諾以換取黃區的選票。

幾個小時之後,疲憊不堪的麥克尼爾發現前方出現了一個哨站。他掩飾着內心的喜悅,開始向着哨站前進。上面沒有俄國的三色旗,這裡不會是俄國人的地盤,麥克尼爾堅信這一點。當他來到旗杆旁並認真地審視那面旗幟時,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懼蔓延到了全身。那不是星條旗,是一面藍底白頭鷹旗,樣子和他之前看到的EU軍旗有些相似。麥克尼爾裹緊大衣,繼續深一腳淺一腳地向哨站內部靠近,很快便有三名士兵從屋內走出,並警惕地將槍口對準了他。

“嘿,大家把槍放下。”麥克尼爾連忙滿臉堆笑地說道,“我剛從前線回來,那裡——”

一名士兵小聲對身後的同伴說了些什麼,那人馬上返回屋內,也許是向長官報告這裡的情況。留在這裡的士兵沒有放鬆警惕,他們的語氣中充滿了不信任。

“前線什麼地方?”

麥克尼爾對此一無所知,他總不能虛構一個地點,而他之前並不記得自己的準確位置。烏克蘭的城鎮有那麼多,天知道他之前在哪裡。看到麥克尼爾的遲疑後,兩名士兵上前將他按倒在地,仔細地搜身後並未發現任何武器,但依舊將他控制住,等待着上級的命令。幾分鐘之後,他們從上級的說法和麥克尼爾的臂章上判斷出他確實是來自前線作戰部隊的士兵,便略帶歉意地將他放開,象徵性地賠禮道歉。

“沒想到這麼快就有逃兵了。”其中一人冷笑着。

“我不是逃兵。聽着,當時我和其他人在鎮子裡防守,但俄國人用無人機把鎮子炸平了,大部分人都死了,我只能選擇回到這裡。”麥克尼爾迅速地用他獲取的情報編造了一段謊言,試圖騙過眼前的美軍士兵。

“嗨,這倒像是俄國人會幹出來的事情,我並不感到意外。”另一名士兵評論道。他請麥克尼爾到小屋內休息,外面實在是太冷了。在野外走了幾個小時的麥克尼爾喝了些熱水,又吃了一些食物,勉強讓體力得到了恢復,這纔開始用那部他從戰場上撿來的手機繼續搜索情報。不幸的是,這裡沒有信號,他的打算落空了。

方纔走進屋子裡彙報的士兵正緊張地注視着眼前的屏幕,屏幕上是無人機在空中飛行時傳回的實時畫面。有這些可靠的助手在,他們大概不必擔心莫名其妙地被敵人偷襲。

“老兄,你這裡有報刊嗎?”

“……上次在機場隨手拿來的。”監視屏幕的士兵將旁邊的一本雜誌遞給麥克尼爾。麥克尼爾接過報刊,只掃了一眼就皺起了眉頭。他看到了一個他從未想到過的題目,這使得他懷疑自己所在的世界是否是自己認知中的類型之一。

“……國際魔法師交流大會……這都是什麼啊???”

TBC

OR1-EP2:羅德西亞戰記(19)OR7-EP3:所羅門納(20)OR2-EP2:先輩子弟(4)OR1-EP1:彩虹之國(12)OR3-EP4:血海沸騰(16)OR6-EPXB:誓言OR7-EP4:布拉吉尼(4)OR5-EP5:共榮(18)OR2-EPXF:自白OR2-EP2:先輩子弟(11)OR7-EP4:布拉吉尼(1)OR6-EP1:羣山之巔(13)OR8B-EP4:三色(7)OR3-EP5:八爪蜘蛛(20)OR9-EP1:鐵幕(17)OR1-EP1:彩虹之國(5)OR5-EP4:戡亂(20)OR6-EP1:羣山之巔(8)OR5-EP2:坦途(11)第一卷(OR1)BGM(更新完畢)OR5-EP4:戡亂(1)OR1-EP3:血之紋章(14)OR4-EP5:復活(14)OR5-EP1:合流(6)OR8B-EP2:棕櫚樹下(17)OR1-EP3:血之紋章(16)OR7-EP5:龍之子(3)OR3-EP2:激流(5)OR8A-EP2:三分時(13)OR8B-EP3:進取(20)OR2-EP4:旭日東昇(2)OR5-EP2:坦途(18)OR2-EP2:先輩子弟(4)OR3-EP5:八爪蜘蛛(3)OR1-EP1:彩虹之國(17)OR8A-EP3:二分時(4)OR2-EP2:先輩子弟(16)OR9-EP2:天鵝湖(4)OR7-EP4:布拉吉尼(10)OR3-EP1:釜山行(11)OR4-EP2:威廉·退爾(5)OR6-EP4:歌利亞(14)OR8B-EPXD:疑雲OR8B-EP2:棕櫚樹下(9)OR5-EP5:共榮(11)OR4-EP2:威廉·退爾(14)OR2-EP5:地獄樂(1)OR7-EP4:布拉吉尼(15)OR5-EP5:共榮(12)OR9-EP1:鐵幕(16)OR3-EPXA:星辰OR2-EP4:旭日東昇(18)OR1-EPXB:新王OR2-EP5:地獄樂(17)OR1-EP4:千禧年前奏(9)OR3-EP4:血海沸騰(3)OR3-EP1:釜山行(19)OR2-EP1:佩倫覺醒(5)OR8A-EP3:二分時(2)OR8A-EP2:三分時(2)OR6-EP4:歌利亞(17)OR8A-EP5:迦樂季(20)OR8B-EP2:棕櫚樹下(19)OR4-EP5:復活(9)OR8A-EP2:三分時(2)OR1-EP3:血之紋章(10)OR2-EP1:佩倫覺醒(19)OR6-EP4:歌利亞(19)OR6-EP1:羣山之巔(8)OR4-EP4:莎樂美(2)OR6-EP3:巴比倫之囚(4)OR8A-EP1:圓滿時(17)OR1-EP2:羅德西亞戰記(17)結算OR1-EPXA:平安OR2-EP3:末日鍾(10)OR8A-EP1:圓滿時(6)OR6-EP3:巴比倫之囚(3)OR1-EP1:彩虹之國(13)OR8B-EP5:整合(9)OR3-EP5:八爪蜘蛛(11)OR5-EP3:圍剿(6)OR1-EP5:大橋讚歌(4)OR5-EP5:共榮(18)OR9-EP2:天鵝湖(4)OR7-EPXF:強人擇原理OR7-EP2:穿刺公(17)OR6-EP2:尼布甲尼撒(18)OR2-EP2:先輩子弟(4)OR5-EPXA:獬豸OR9-EP0:經綸OR6-EP1:羣山之巔(13)OR6-EP1:羣山之巔(11)OR2-EP1:佩倫覺醒(9)OR8A-EP4:爭鬥時(17)OR1-EP1:彩虹之國(10)OR4-EP5:復活(16)OR6-EP3:巴比倫之囚(19)OR3-EP3:白頭(5)OR7-EP3:所羅門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