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吉來到姜子牙垂釣的地方,卻不見子牙,便在附近找了找,最終找帶看一個小草屋。
姜子牙出來說道:“進來吧!”
武吉:“拜見師父!”
姜子牙點點頭,欣然同意,隨即說道:“你既然已經拜我爲師,便要聽從我的安排,你每天早上砍柴做生意,午後就來我這裡學習兵法,我順便教你修行!”
武吉每日跟着姜子牙,學習《太公六韜》,精修武藝,開始修行。
……
半年的時間過去,散宜生忽然在一天想起武吉的事情,便來到內庭見姬昌,啓奏道:“武吉打死王相,臣見他家中母親沒人照顧,便讓他回去爲他母親置辦棺木,一副,糧食,誰知道這半年的時間過去,武吉居然還沒有回來。這廝居然敢欺滅國法,這等狡猾之民,還請侯爺推演先天之術以驗正身!”
姬昌點點頭,隨即取出銅錢行占卜之術。
等占卜完畢,姬昌便說道:“武吉並非奸詐狡猾之輩,他因爲害怕刑罰已經投下萬丈深淵死去了。若是論正法,武吉乃是誤傷人命,罪不至死,他卻因爲畏懼法令而自殺,他又何嘗不可憐呢?”
原是那武吉配合姜子牙的法術,用一草人代替武吉從那萬丈懸崖下跳下去,欺騙了姬昌。
正是捻指間,時光飛逝,歲月如流。轉眼之間便到了第二年。
姬昌與滿朝文武閒居無事,見春和日麗,柳舒花放,正是桃李爭豔,韶光正茂之時。姬昌想要攜手文武去郊外踏青。
姬昌道:“三月的春色最是繁華,萬物生長,孤欲協同諸位愛卿,一同前往南郊踏青尋翠,共享山水之樂,以效羣芳之樂。”
散宜生想起之前姬昌說過的夜夢飛熊,便說道:“侯爺以前造靈臺,夜夢飛熊吉兆,有輔佐西岐的良才。今日春光明媚,花柳爭豔,我們出去一方面是在南郊遊玩圍獵,另一方面便可以去訪問賢士與山澤之中,臣協同南宮适等將軍保駕,正堯舜與民同樂之意!”
西伯侯大喜,南宮适領五百家將出南郊。
但見此地好風光:
和風吹動,百蕊爭香,桃花似火,嫩柳如金。地面上的青芽正萌發,枯草已經被新綠替代。芳草綿綿長長如錦繡一般,百花在叢林中與春風嬉戲。林內有鳥兒動聽的叫聲,林外氤氳的霧氣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
聽那黃鸝,杜宇呼喚春天的歸來,在呼喚別的動物一起出來玩耍。
又見那遠處有幾個牧童騎在牛背上用短笛吹着不知名的歌謠,鄉下田地中有農民忙碌種田。
姬昌攜手百官出城,共享三春之景,來到一山下,此地便是一圍場。
滿山的旌旗紅似火焰,穿着錦衣的家將肩膀上放着黃鷹,牽着獵犬。荷葉在那一片水塘中飄蕩,一片的桃花鋪滿了水面。但見那黃鷹撲兔,獵犬去追逐野獐。
聽到天上有天鵝啼叫,便放出籠子中的海東青,見那肥碩的大鹿跳動,便拉起長弓,射殺。又見野雞在亂跑,不消片刻就帶着箭就落了下來。
若是殷受在這裡,都要感慨一番,這西伯侯外出打獵的動靜比自己都要打上許多了。
西伯侯見這樣的光景,便說道:“上大夫,這一個圍場爲何要將一座山包起來呢?”
散宜生道:“侯爺來此地賞景,百官心中也是愉悅的,侯爺在此地打獵,南宮适將軍將這山圍住,百獸逃脫不得,侯爺只管高興就行。”
西伯侯聞言,正色道:“大夫此言差矣,以前伏羲大帝不用茹毛,而稱至聖。當時的首相名爲風后,進獸食給伏羲,伏羲說道:‘此鮮食爲百獸之肉,吾人飢而食其肉,渴而飲其血,以之爲滋養之道,不知吾欲其生,忍令彼死?朕不食禽獸之肉,寧食百草之粟。各全生命以養天和,無傷無害,豈不美哉?’
伏羲久居洪荒,無百穀之美,尚且知道不茹毛飲血,況且如今五穀豐登,已經吃的夠好了。孤與衆位來此踏青尋樂,何必要去傷害百獸性命。孤心之痛,卿知否?孤與卿,不可行這等不仁之事!”
散宜生明白了西伯侯的意思,隨即讓南宮适將圍場去了。
散宜生在馬背上說道:“主公之賢明,乃是百姓之喜,天下之喜,西岐之地更是勝似堯天!”
好麼,西伯侯姬昌這番言論,被隨行的百官聽到,再傳遍西岐,西岐的百姓又要覺得西伯侯的聖人之名名副其實。
散宜生的這一通馬屁,拍的是砰砰直響,當真是好大夫啊。
若是殷受在這裡,免不了教訓一下這幾個傢伙,不知道膳食搭配要合理,營養均衡長得高嗎?還有傷天和,這是朕的天下,你怎麼不去宣揚朕的仁政,卻將你的那套聖母婊理論放出來,在這裡糊弄人。
若是你西岐人天天吃的果蔬五穀,保證你西岐的士兵上戰場連槍都提不動!
……
君臣同樂之時,便聽到一漁者唱着清奇的歌從水上而來。
西伯侯對散宜生說道:“此歌韻度清奇,其中必有大賢!”
散宜生吩咐南宮适去將那唱歌的漁者請來,南宮适領命,於水邊喝道:“那船上的賢人,快來見侯爺。”
那漁者聽罷,連忙撐船過來,只是下船來到卻有好幾人。他們來到姬昌面前,說道:“我們都是閒人。”
“你們爲什麼都是賢人?”南宮适問道。
先前唱歌的人看南宮适像是看一個憨憨,他對姬昌說道:“我們每天早晨出去捕魚,這時候來回沒有事情,不就是閒人嗎?”
姬昌道:“孤聽你唱的歌很是清奇,一定有大賢。”
那漁者說道:“這歌是離此地三十五里,有一磻溪,溪邊有一老人,垂釣與大石上,經常唱這首歌,我們聽得時間長了,自然就學會了,這歌的確不是我們寫的。”
姬昌只能讓幾個漁者回去了。
姬昌道:‘既然說此地三十五里外的磻溪,有賢者,我們便去那裡吧!’
文武啓程,向那磻溪而去。
注:姬昌稱孤乃是《封神》固有,在前文不稱孤,回來之後稱孤,便是來突出人物形象。還有姬昌那一番引用伏羲的話,也是《封神》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