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研發加速,開放式超導電機!

瓦爾-克羅寧的想法,代表了絕大部分反重力實驗團隊的想法。

基於湮滅物理學理論、疊加力場邊緣效應以及強磁場對邊緣效應的影響等發現,他們都認爲建造疊加力場的深入研究,肯定能有一些新的實驗發現。

新的實驗發現可能代表了新的物理現象。

這是一條正確的道路,只不過需要大量的經費支持。

很多團隊都期待大型疊加力場設備能夠有新的發現,但他們短時間並不想拿出經費參與到實驗中,主要因爲其中充滿了不確定性,另外,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的研究團隊,也不足以讓他們下定決心參與其中。

如果換做是王浩的團隊牽頭,好多團隊肯定會義無反顧的加入。

這就是影響力的區別。

在所有人看來,王浩牽扯做研究就一定能夠有成果,而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或者說原來菲利普的團隊就不確定了,瓦爾-克羅寧就更不用說,一個新上來的負責人,即便是在超導技術應用上有成果,但反重力研究是一個全新的課題,他想要站穩腳跟都還需要成果,更不用說想獲得其他團隊認可了。

要知道,反重力是國際最終重大的物理研究,每個團隊的負責人,都可以說是頂尖的物理學家。

瓦爾-克羅寧,放在普通人眼裡的確是優秀的科學家,但放在反重力研究領域中,就根本不算什麼了。

其實就像是核聚變託卡馬克裝置的研究,很多人都認可託卡馬克裝置的研究,認爲可以推進可控核聚變技術發展,但因爲有投入大量的經費,再加上困難重重、又充滿了不確定性,有些直接相關的機構會投入,有些則就只是看看了。

現在國際各個反重力團隊,更看中擺在眼前的研究和技術。

看中的研究就是疊加力場邊緣效應,王浩組織召開過反重力會議,有好多團隊加入其中,參與了疊加力場的研究。

他們還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數據共享網站,上面有各個團隊上傳的數據,根據數據做分析,也有了很多的成果。

有一些團隊則製造了強磁場,來研究強磁場對於疊加力場邊緣的影響,同樣也有好幾個實驗成果登上了頂級期刊,並被好多媒體報道出來。

其中琺國實驗團隊的新發現最驚人,他們發現液態金屬通過疊加立場邊緣,會放大磁化效應,也就是同樣的金屬,高溫液化再通過疊加力場邊緣,表面散發的磁場升高了。

這個發現被《自然》雜誌報道,引起了國際物理界的關注,也被認爲是‘強湮滅力’研究的重大發現。

琺國實驗團隊的新發現也說明,在湮滅力領域的研究上,不止有‘製造高強度疊加力場設備’一條路,其他的研究也可能有新發現,甚至其意義可能比製造高強度疊加力場的發現更加重大。

既然如此,爲什麼還要消耗大量經費,去從事‘不一定有成果’的實驗呢?

現階段消化種花家公開的反重力技術也是很重要的。

這個方向受到了世界各個國家的重視,好多國家都投入大量的經費,去研究超導電池技術,研究橫向反重力技術,其目的就是希望能製造出反重力飛行器。

種花家曝光出來的飛碟性能,給國際帶來的震撼實在太大了。

飛行器能在四萬米高空飛行,而且還能攜帶大量的導彈,就是一座實實在在的空中堡壘。

要考慮一點……

現在的反重力飛行器也只是剛剛投入到研究測試,後續肯定會更加的完善,技術也會更加成熟,到時候會展現出什麼樣的性能,感覺都已經超出想象。

好多團隊也根據種花家的反重力飛行器曝光出來的畫面做分析,來確定未來的研究方向。

在技術應用領域,優秀人士還是有很多的。

酚蘭有個技術人員就指出,“現在種花家的飛碟有很多設計還不完善。”

“比如,動力系統。”

“他們的飛碟採用的是電力推進器,這也會讓飛行高度受到限制。”

“實際上,很容易想到更完善的方案,比如,使用超導電動機驅動風扇,讓飛行器下方噴射出氮氣。”

“飛碟使用的冷卻劑,很可能是氮氣,而飛碟運轉過程中,液氮是需要不斷流動的,就會有好多氮氣噴發出來。”

“如果能夠完善設計,用電機驅動噴發氮氣來作爲動力補充,飛碟所能上升的高度就會大大增加,也許能超過一百公里直接進入太空中。”

這個設計和王浩的想法是一樣的。

如果能用超導電動機帶動風扇高速旋轉,並讓液氮從下方噴發出來,只要掌握好流動平衡,就足以支持飛行器懸浮。

這種推進方式和‘火箭’很類似,和電力推進器是完全不同的。

電力推進器是依靠扇葉旋轉來推動空氣並提供動力,也正因爲如此,電力推進器的設計纔會限制反重力飛行器的高度。

當上升的高度越高,空氣就會變得越來越稀薄,電力推進器所製造的推力就會越來越小。

兩者達到一個平衡,就是飛行器的最大高度了。

這也是傳統飛機的飛行高度受限的原因。

如果能用排出的氮氣作爲動力,並使用過超導電動機高效排出,只要氮氣充足就能持續不斷的製造動力,理論上飛行器就不會再受到上升高度限制。

當然了。

其中還是有很多問題的,比如說,飛行器能裝載的冷卻劑數量是有限的,液氮作爲冷卻劑也不是快速消耗,還是要考慮一個平衡問題。

這個設計也只能作爲一個輔助動力手段而已。

王浩在這方面也有同樣的想法,但想要實現還是要面對三個重大問題,一個就是更高功率的超導電池。

一個是超導電動機。

最後則是是使用的平衡和穩定性問題。

因爲氮氣高速排出也只是輔助動力手段,主動力依舊是‘基本無消耗’的電力推進器,就必須要對兩個動力進行平衡,而‘火箭式’推進最難把握的就是穩定性。

超導電池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只要根據新設計再添加儲能線圈、完善電力控制系統就可以。

氮氣排出推動的穩定性問題,還需要持續不斷的實驗來研究。

超導電動機,也到了解決的時候。

哪怕是常規的電力推進器,也肯定用超導電動機驅動效率才更高。

王浩找了個空閒時間,就直接安排去了首都大學,並找到了機械動力實驗室的竇延教授。

現在的王浩可是不同尋常,就只是爲了技術問題過來一趟,對於任何機構都是重大的事情。

首都大學臨時做出安排,副校長張希勤等在門口帶隊來迎接。

王浩下了車以後和衆人寒暄一番,纔在張希勤和竇延的陪同下,去了機械動力實驗室,一路上也直接說明了來意。

竇延提前就知道消息,他是有些受寵若驚的,沒有想到自己帶隊做的研究,竟然會被王浩所看中。

“王院士,我們確實在超導電機的研究上有突破和創新。”

竇延先是肯定了一下自己的研究,隨後有些尷尬的說道,“但技術還遠遠稱不上成熟,我們製造的樣機不能長時間使用。”

“另外,我有些不明白,爲什麼你會找到我們。”

他說着解釋道,“在超導電機的研究上,國際上有很多,甚至有好幾種設計還申請了專利,這只是一項技術應用而已。”

超導電機,說白了也沒什麼技術難度,可研就是常規的電機原理,再使用超導材料製造出來,只不過因爲要維持超導性能,就必須要添加冷卻系統。

王浩解釋道,“竇教授,你也不要妄自菲薄,不只是你們的電機不能長時間使用,科學院、西工大以及一些大企業,都有類似的研究,他們研究出的電機也同樣不能長時間使用。”

“國際上好多註冊專利的超導電機設計,製造出的電機也同樣會遇到這個問題。”

“其實說白了,就是一個穩定平衡問題,長時間使用以後,冷卻系統就可能出現故障,再加上高磁環境影響……”

王浩耐心的說起了專業問題。

竇延不斷聽着點頭,他專業做這方面研究,自然清楚超導電機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他發現王浩說的非常專業,瞭解的並不比自己差多少。

王浩說完,才道,“我找過來,就是因爲伱們的開放式新設計。”

竇延聽的一愣,旋即有些驚訝道,“那個設計想要實現很難吧?我們也只是做出了設計,寫了報告而已。”

王浩笑道,“我就是看了那份報告,才確定過來看看呢,你們的開放式設計確實很難實現,但恰好和我在做的研究有關,也許可以結合在一起。”

他並沒有做更多的解釋。

張希勤和竇延對視一眼,都已經明白過來。

現在國際上最重大的話題就是反重力飛行器,飛行器的研究並沒有公開相關人員,但很可能就和王浩有直接關係,因爲反重力的研究就是王浩負責的。

那麼王浩所說的研究,很可能就是反重力飛行器。

“如果把開放式電機設計,放在反重力飛行器上,也就是把冷卻體系,和反重力的冷卻體系放在一起……”

竇延思考着都有點激動了。

他沒有想到自己的研究有一天,能夠應用如此高端的科技上。

這個事情夠他談上一輩子了!

當然,短時間因爲牽扯到保密問題,肯定不能隨便透露出去,可單單是想一想都足夠讓他激動了。

等到了機械動力實驗室以後,竇延很乾脆的拿出了詳細的設計方案,他們提交上的設計報告只是簡略版,還有一些信息並沒有特別寫上去。

竇延拿出了設計方案以後,詳細的給王浩做講解。

他講解着還嘆氣的道,“這個開放式設計確實很不錯,但想要實現難度實在太大了。”

“雖然我們無法制造出樣機,也無法實驗,但只要想一下就知道,會碰到各種各樣的難題。”

王浩跟着點頭。

其中的問題有不少,冷卻系統控制是繞不過去的,還包括功率控制,尤其是高速旋轉以後,想要控制功率傳輸並不容易。

其實就和SMES技術儲能線圈的失超保護問題類似,超導線圈高速旋轉運作的時候,控制系統就會出現各種問題。

王浩和竇延談了很多專業性問題,最後則是帶走了所有的設計方案。

這對竇延也是有好處的。

如果他的超導電機設計方案被啓用,上級部門也會給一定的獎勵,成果被確定記錄下來,後續再申請項目都會容易很多。

……

王浩帶開放式電機的設計方案,回到了西海的反重力飛行器實驗基地,隨後就找了十幾個電力專家,一起討論起這份開放式電機的方案。

他們的研究組陣容,可要比竇延的團隊強太多了。

其中每一個參與的人員最低都是教授、研究員、高級工程師級別,而不像是竇延的團隊,還有一些是學生。

這一大羣專業人士,一起討論一個設計方案,很快就找出了方案的問題,並且論證怎麼樣去修改、完善。

但是有些問題還是無法解決,王浩就讓每個人拿出方案,一起去討論一起想辦法,針對整體的設計以及每一個問題,都詳細的進行論證。

本來只有三十幾頁的設計方案,從第一頁開始就被修改添加,後來慢慢的就變成了五十頁、一百頁。

這樣的討論持續了一個星期,設計方案也變成了一大疊。

王浩敲定了最終的方案,就馬上的分配起工作,讓其他人針對每個部件,重新進行整理並提交上來。

之後就是找合作工廠製造了。

雖然只是製造一個超導電機樣機,但每一個部件分配下來,也需要二十七家工廠,最難製造的部件,還是最重要的線圈,需要半個月時間才能完成。

在所有工作都完成以後,接下來就是等待了。

第306章 這就是UFO啊!第141章 完成S級研究,《微觀物理:空間湮滅第182章 輿論後續 陳建林的尷尬境地以及武鋼第265章 學部評審,王浩:不用擔心,評審院第624章 太空中的黑點!宇航員:我總感覺不第566章 能購買設備,爲什麼要自己做研究?第468章 人總是要面對挫折,技術合作?別開第99章 正面迴應東港事件第213章 諾貝爾級的研究,科技第四次革命,第356章 邱會安:絕對不是黎曼猜想!第155章 這不是很明顯嗎?你們沒給錢啊!!第592章 激光武器!王浩:把一切危險扼殺在第366章 唯心主義物理,宇宙論研究小組第362章 數學圓桌會議,王浩:我是被逼無奈第357章 王浩:這樣竟然能證明黎曼猜想?第204章 正式報告,講解的差別,歷史性的一第637章 黑洞可以被擊毀?S波歸零的混亂區域第472章 半升階狀態?棕金,重要的隱形材料674.第671章 或許就是能量傳送?第661章 天航飛船成功返航!王浩:我很期待第356章 邱會安:絕對不是黎曼猜想!第360章 論文發佈,數學理論的巔峰!第308章 這就是真正的黑科技啊!第249章 正式發佈公告,輿論炸了!第34章 這個可以有啊!第472章 半升階狀態?棕金,重要的隱形材料第254章 原來他纔是弦理論最大的叛徒!第378章 激烈的爭論,截然相反的論調也可能第452章 核聚變研究新階段,羣衆:希望有生第399章 科研競賽,一階鋰成果發佈,國際沸第337章 國際認可,空艦立於不敗之地!第404章 科技競爭,不進則退;一片亂麻也是第459章 材料難題?公開三大成果,核聚變研第652章 幾年?已經很久了,實驗機會來了!第299章 大家都相信纔是真的?來自好友的背第656章 蟲洞?能量傳送?保羅:小丁,你錯第646章 反引力飛行車?丁志強:王老師也不第160章 我怎麼有種被忽悠的感覺?!!第419章 確認一階碳,阿邁瑞肯人,是真有錢第333章 材料學的革-命性進步?第201章 一個星期出成果,王基銘:他怎麼就第391章 批量製造一階鐵!王浩:你們剛籤大第247章 驚人的轉變溫度!王浩:小成果而已第69章 APP製作完成!第467章 難關一一被攻克,核聚變進入製造階第533章 花不完的經費,王浩:我就勉爲其難第69章 APP製作完成!第524章 科技帶來的改變!王浩:科學就是要第125章 證明角谷猜想!普利策:他不會來真第110章 我們可沒說要結算項目!第397章 平淡 激動 感慨,國際熱議,實驗檢第508章 一階金銀,成果發佈!第128章 角谷猜想不算什麼,那我們算什麼…第122章 你不是在證明數學猜想,而是在做簡第499章 空間站面臨直接威脅,宇航員:以後第225章 這些內容放在一起,腦子不會炸掉嗎第582章 重大發現!王浩:這就是引力場出現第436章 原來我們是來聽課的!這怎麼辦?只第167章 NS方程的重大進展?王浩:肯定是錯第281章 小實驗 大成果,創紀錄的獲得兩項沃第513章 F射線實驗重大事故!負責人呢?大概第345章 慶祝活動,從天而降的飛碟!第348章 王氏函數 輿論沸騰;重賞之下 必有第668章 拿強S波當武器?趙老師:我舉雙手支第594章 太空武器問題,正向反饋?海倫:幸第106章 這就完成了?研究纔剛開始啊!第180章 論文發佈,數學界譁然,王浩還有證第340章 新方向!超級危險的實驗!第468章 人總是要面對挫折,技術合作?別開第561章 航天飛船工業公司成立,庫博的大成第287章 失超保護?王浩:真巧,我們要研製第197章 五年?三年?最後的攻關,完成NS方第179章 怎麼回事?自己想!月初不讓去?我第172章 記者採訪 應用研討會,尷尬的數學院第48章 我肯定不會和別人說第213章 諾貝爾級的研究,科技第四次革命,第219章 技術交換談判,找人打架的道理--新第526章 成果發佈!王浩:我從來沒想到,竟第107章 陳建林:常規成果,不用擔心!第81章 和菲爾茲得主探討數學第252章 人非聖賢 孰能無過?我明明也想到了第496章 代表全人類?瞬時打臉!我們已經成第103章 什麼叫‘不懂數據很正常?’第100章 內幕!肯定有內幕!第166章 項目會自己跑過來?王浩:看!真跑第267章 他們都已經習慣自己是天才了!第381章 一階能量波,新期刊雜誌,諾貝爾委第33章 優秀的人總會成爲焦點第495章 超級F射線實驗,王浩:技術進步最重第573章 擔心和期待。一摔兩百億?可以接受第331章 完成?我們的研究只是剛剛開始!第77章 有個技術 拉個投資而已第131章 第二能力:《科研的饋贈》!(感謝第74章 要的就是這個節奏(感謝盟主浪子罪人第433章 隱形的空艦2?不可能,一定是外星科第411章 重歸材料研究,成果:一個月四種新第452章 核聚變研究新階段,羣衆:希望有生第623章 強幹涉和弱干涉,陳蒙檬:請勿許願678.第675章 關係到人類命運的技術,王浩:第112章 你們這個項目,真是大發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