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核聚變研究新階段,羣衆:希望有生

王浩可不想接手登月往返軌跡修正項目。

一個是因爲研究太複雜了。

如果是一個直接性的數學問題,花費個幾天時間幫着做研究也沒有問題,但登月計劃是非常龐大的,航天器軌跡的計算牽扯很多問題,是幾十上百的科學家一起完成的。

這種複雜性的問題,可不是短時間能夠解決的。

另外,就是收益太低。

幾十、上百的科學家一起計算出來的結果,即便是中途有很多近似計算,但近似值和精確值也肯定很接近了。

他接手了研究,花費大量精力修正了軌跡,和原來的方案對比也不會增益太多。

所以王浩靈光一閃想到了個好辦法,“趙老師,根本不用這麼麻煩,你們只要更換性能更高的太陽能電池板就好了。”

這個方法讓前來的幾個人直扯嘴角。

袁志方苦笑一聲,說道,“王院士,我們當然希望能有性能更高的太陽能電池板……”

“問題是沒有啊!”

“我們所用的太陽能電池板已經是最先進的了,比空間站用的電池板效能還要高。”

“哦?說說。”

王浩倒是來了興趣。

在場正好有個對太陽能電池板技術有了解的研究員,名字叫做崔河平,他說道,“我們用的是三結砷化鎵電池板。”

“三結砷化鎵電池板是目前世界最先進、轉化效能最高的電池板。比如,我們的空間站上,採用的就是柔性三結砷化鎵電池板,光電轉化效率達到了30%,四塊太陽能電池板,總計134平方米麪積,供電效率就超過了100千瓦。”

“近幾年時間,三結砷化鎵電池板技術又有提升。我登月艙用的電池板,光電轉化率超過31%,達到了目前掌握技術的瓶頸……”

崔河平連續說了很多。

他強調的一個問題就是,他們所使用的太陽能電池板已經是國際最先進的。

他還做了一個對比,“國際空間站上的電池板,光電轉化效率只有23%,而我們是31%……”

王浩聽罷頓時有信心了。

他對於太陽能電池板技術瞭解不多,不能確定新的升階材料製造的太陽能電池板,光電轉化效率會比頂尖技術更高。

現在能確定了。

王浩笑着說道,“我們有個研究成果還沒有公開,但可以提前透露給你們,我們已經發現了升階硅元素,並檢測到更高的電子活躍性。”

“簡單來說,升階硅元素製造的太陽能電池板,光電轉化率上會很高……”

“具體有多高,還需要實驗。”

這個消息說出來頓時讓幾個人都驚訝了,他們也終於知道爲什麼王浩會談到太陽能電池板問題。

如果能製造出光電轉化率更高的太陽能電池板,就能直接增加登月艙的輔助能源。

哪怕轉化率只高出1%,大概率也比修正軌跡的收益更大。

王浩繼續道,“太陽能電池板,也只是一個方面,還有其他的解決方案,你們都可以考慮一下。”

“比如,材料。”

“超導材料研究中心,上個月研製出了一種特殊的新型材料,這種新型的材料常溫狀態下,電阻率高於銀,但是低於銅。”

“更重要的是,這種材料的轉變溫度高達201k。”

“另外,這種材料有個特點,越是接近轉變溫度,它的電阻就會越低,而且降低的幅度遠遠大於普通金屬導體材料。”

“我覺得你們可以把一些線路,更換爲這種新型材料,就會降低電路的能源損耗……”

王浩說完聽了一下,隨後繼續道,“還有,我們正在研究一種緻密材料技術,這種技術製造出來的材料密度更高,電磁特性也更加活躍。”

“你們可以考慮在某些部件上,使用這種新型的緻密材料。”

“當然了,這種技術還不完善,我們還在研究中,但登月也不是今年能進行的……”

……

趙老師、袁志方等人一起走出了梅森數實驗樓。

他們的神色還有些恍惚。

每個人的表情都很複雜,一起走了很久,就聽袁志方感嘆一句,“我們好像是落後了?”

其他人繼續沉默不語。

登月計劃是個大工程,是航天局一直努力的目標,參與的有幾百上千的科學家。

自從阿波羅登月計劃至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成功實現登月,而他們已經建成了登月艙,其他配套的研究大多都已經完成。

現在已經在登月的準備中。

每一個參與這樣龐大工程的學者,都會認爲他們站在科技的最前沿,結果這一趟來西海大學,他們卻發現自己好像落後了。

面對能源不足的問題,他們想到的就是修正軌跡。

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結果問題放在王浩面前,他連續說了好幾個解決方案,而且每一個解決方案都牽扯相當先進的技術。

“剛纔聽王院士說最新研究成果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快被時代淘汰了……”

“那些,我們竟然都不知道。”

“我也有同樣的感覺,本來以爲我們的技術是最先進的,結果人家有那麼多高端的材料……”

“哎~~”

趙老師說了一句,“也就是來王院士這裡,纔會有這種感覺,王院士一直在研究最先進的科技,而我們只是做工程而已。”

這句話說的很有水準,也是事實。

王浩從事湮滅物理的研究,附帶研究湮滅科技、超導科技,他是在研究最前沿的科技,航天局則是利用已有的技術實現工程。

兩者的性質是不一樣的。

當然好消息是,趙老師一行人有了很大收穫,他們知道該怎麼解決問題了。

另一邊。

等趙老師一行人離開以後,王浩馬上查看了一下最新提交上來的報告,有關一階硅的研究有很多數據出來。

硅的主要應用之一,就是製造太陽能電池板。

一階硅自然也會做光電轉化率的實驗,實驗室環境下,一階硅實現了41%的光電轉化率。

王浩頓時放心了,“實驗室環境能實現41%的轉化率,製造出的太陽能電池板,轉化率也能超過35%。”

“三結砷化鎵確實是很好的材料,理論上的轉化率最高能達到50%,但理論畢竟只是理論,實際應用能超過30%已經很了不起。”

“一階單質硅,上限也只有45%左右,上限低一點,但應用效果好;三結砷化鎵的理論上限高,但實際轉化率不高……”

“最尖端的應用上,還是一階硅效果更好。”

……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國內外的材料技術蓬勃發展。

各個國家的材料研發機構,似乎是開啓了一階鐵、一階鋰相關的材料研發競賽。

如果關注到材料領域的學術期刊,幾乎每天都能有相關的新材料出現,一個個團隊也不斷的更新成果。

但是競賽的主動權卻掌握在湮滅科技公司手裡。

不管是一階鐵還是一階鋰,都只有湮滅科技公司才能買到。

王浩關注的研究也有一定的進展,湮滅力場實驗組方面最大的突破,是證明了材料‘輻射臨界點’的存在。

他們主要還是圍繞‘金’來展開研究,並發現純金的‘輻射臨界點’在6.7倍率左右,湮滅力場強度越是接近6.7倍率,製造出來的緻密純金輻射強度就越低。

同時,他們已經制造出了輻射極爲微弱的緻密純金。

輻射極爲微弱,也就是對人體幾乎沒有任何傷害,就可以作爲常規材料來使用了。

有個不好的消息是,他們同時確定‘未來元素’一階鐵,無法消除起具有的輻射特性。

但是,圍繞‘未來元素’一階鐵還必須展開研究。

‘未來元素’有個特點是,不會產生特異現象,而特意現象是升階元素製造湮滅力場的最大阻礙。

“常規的一階鐵、一階鋰,受到特異現象影響,無法用於製造高強度的直流湮滅力場,但是‘未來元素’可以。”

“所以我們必須要在這個方向上繼續展開研究……”

“可以試着用鐵的同位素進行研究,也許就能製造出不帶有輻射的未來鐵元素。”

這項研究的投入非常大,針對的就是直流強湮滅力場技術。

未來元素不會受到特異現象影響,就能支持頂替現在使用的高壓混合材料,製造出高強度的直流強湮滅力。

直流強湮滅力場技術之所以重要,是因爲其可以用來大規模製造升階材料。

F射線的強度再高,因爲覆蓋區域極爲有限,製造出的材料還是太少太少,現在的影響主要是輻射問題,很多實驗就會有安全風險,但是研究必須要一步步推進。

另一方面。

F射線實驗組也穩定了新設備,他們還試着做了扇形F射線釋放,只可惜實驗還是失敗了。

王浩認爲釋放扇形F射線,就必須要對內部螺旋磁場進行重新論證,也就是製造出新設備,同時還要增強內置核反應堆的能量的強度。

材料檢測上倒是收穫豐厚。

高強度的F射線,製造出了好幾種升階元素,已經確定的除了硅元素以外,還有汞、鎢、銅和氫。

硅和銅的發現都是重量級的。

磁化硅材料內的一階硅含量非常高,直接應用就是幫助航天局製造全新的太陽能電池板。

一階銅的發現也很重要。

一階銅的活躍性更強,電阻比銀還要低很多,幾乎接近了‘零電阻’,甚至被認爲可以頂替超導材料。

只可惜,磁化銅材料內的一階銅含量很低。

另外,F射線製造磁化材料,也根本無法做到量產,每一次製造的一階銅,都要用‘毫克’做單位。

所以升階材料想要大量研發、大量應用,還是必須要依靠直流湮滅力場技術,才能夠實現大規模的製造。

在製造升階材料方面,F射線終究只能歸在‘實驗室手段’。

……

轉眼間,三個月過去了。

科技部門再次組織了核聚變論證項目會議。

這次的項目論證會議非常重大,甚至可以說是決定性的,好多深入參與論證項目的學者都認爲,核聚變項目即將進入到下一個階段。

事實情況也是如此。

項目論證會議纔剛開始就很不一般,科技部門主導的會議卻來了幾個頂尖的決策人。

會議也緊跟國內外科研焦點,有一半都是升階材料技術展示。

王浩在會議上進行了發言,他說起了緻密材料技術的突破,還簡單介紹了核聚變容器相關的技術。

雖然只是簡單的介紹,但內層反重力場、外層強湮滅力場薄層,再加上高端的材料技術以及磁場論證,讓會場所有學者都聽的津津有味。

他們都感覺見識了新的科技,也對於核聚變項目更有信心。

項目論證會議並沒有確定什麼,但會議結束以後,又舉行了一系列相關的會議,也包括個方向的技術會議,多數學者都要參加至少兩個會議。

王浩以及同行的湯建軍、王燁等人,則是連續參加了多個會議,其中還包括高層決策人的會議。

之後,項目確定進入下一階段——設計。

一個超級大工程的項目,總計會分爲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論證,第二個階段是設計。

最後,纔是製造。

前面兩個階段牽扯到了大量的實驗,真正進入到製造也就是立項了,還需要多久時間就不確定了。

比如,曼哈頓計劃。

從論證到設計經過了幾年時間,之後才正式確立了曼哈頓計劃,花費幾年時間製造出了第一顆原子彈。

在確定項目進入到設計階段以後,也就牽扯到了實驗分配、研發分配以及擬定推進計劃,當然也少不了人員安排。

王浩被任命爲核聚變工程項目的總設計師。

湯建軍、王燁以及核物理研究所的周東偉,被認命爲副總設計師,下面還有十幾個院士以及大量的機構參與配合。

王浩擔任了項目的總設計師,他的工作主要就是帶領團隊完成核聚變裝置的總體設計。

當設計牽扯到某種技術的時候,就需要其他的科學家、機構輔助做研究。

核聚變工程項目是非常龐大的,項目正式進入到設計階段以後也是備受關注,很多學者都在討論裝置設計的時間問題。

這個問題很直接。

比如,高端戰鬥機的設計,跨度往往是幾年時間。

核聚變裝置比高端戰鬥機複雜無數倍,參與的人員數量也是非常龐大的,具體的裝置設計需要多久?

“正常來說,這種研究最少要五年以上。”

“王浩院士肯定和其他人不同,估計三、四年就夠了?其中牽扯的技術太多了,要考慮的東西也太多了。”

“這麼複雜的研究,也就是王院士纔可以了。”

“三、四年啊?到時候,設計完成就到了製造階段,完成這個項目,最低也要十年以上吧?”

“阿三國製造個航母都二十多年,咱們的速度快、效率高,但是……十年?”

“我覺得二十年能完成,就很了不起了。”

“希望有生之年能見到……”

“……”

第131章 第二能力:《科研的饋贈》!(感謝第348章 王氏函數 輿論沸騰;重賞之下 必有第48章 我肯定不會和別人說第117章 他一個人超越了整個數學科學中心第59章 先談教學,再談工作第564章 航天飛船的巨大影響力,新的S難度研第132章 王浩:東港合金實驗室的項目沒什麼第576章 公開信息!研究會帶來人類毀滅的危第27章 東港從不缺少人才第431章 首都行,新技術大收穫,大批量製造第157章 楊淵:我們是有高人相助啊!第603章 發動機新增引力護盾,引力通道?王第21章 謝謝領導的肯定!第607章 下一步,太空!王浩:速度太慢,看第166章 項目會自己跑過來?王浩:看!真跑第363章 這種智慧,難以理解,見證歷史性的第308章 這就是真正的黑科技啊!第108章 第二次實驗,震撼的結果!第459章 材料難題?公開三大成果,核聚變研第321章 飛碟原來是這麼用的,天女散花啊!第327章 見證歷史?見證失敗!第25章 阿巴雲集團的挖角行動第557章 實驗成功!沈會明:我們就是井底之第24章 笨學生 笨學生!第598章 完美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第196章 超級大成果出爐,王浩:它是最完美第544章 又一次爆炸!英雄和罪人!發佈會:第100章 內幕!肯定有內幕!第543章 製造出超光速粒子!湮滅粒子理論被第38章 教師,就是要教學啊!請假條第571章 研發成功!七個月以後,兩則重大焦第328章 新物理現象:吸住眼球的灰暗!第62章 賺錢能使人快樂第404章 科技競爭,不進則退;一片亂麻也是第319章 看!飛碟!飛行器被曝光,種花家竟第607章 下一步,太空!王浩:速度太慢,看第460章 四維產物?重大發現,不具放射性的第504章 你真是偉大的科學家,實驗正式開始第457章 論時間的存在性,研究超前?不,嚴第226章 豐厚的收穫,節前小聚,張志強:我第369章 能量傳導和大爆炸,明確研究方向!第157章 楊淵:我們是有高人相助啊!第298章 實驗重大發現,理論研究初步完成,第460章 四維產物?重大發現,不具放射性的第354章 科學研究,怎麼能搞個人崇拜主義呢第636章 近距離研究黑洞?模擬電磁風暴!第540章 光壓發動機是小技術?航天局還有存第520章 新物理項目,零態能量和非零態能量第331章 完成?我們的研究只是剛剛開始!第483章 史無前例的理論成果?用數學解析能第579章 外觀設計,加密信息,發現新力場?第556章 功率平衡性問題?技術組長:這是人第215章 超導磁懸浮項目?王浩:我反對,超第586章 百分百地球引力!王浩:現在沒有人第260章 問題曝光!卑鄙無恥的叛徒!帕森斯第610章 新的物理髮現:反重力場被穿透了!第211章 激動?當然不!工作報告,王浩:我第35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方程求解第13章 帥哥太難理解了!第112章 你們這個項目,真是大發了啊!第453章 核聚變和資源問題,擴充核武庫?失第152章 傅春傑:輿論熱搜?主角竟然不是我第522章 毀滅性威力的武器!實驗重大發現,第453章 核聚變和資源問題,擴充核武庫?失第170章 三千美元買作業答案,王浩更新有界第433章 隱形的空艦2?不可能,一定是外星科第555章 一個星期完成?沈會明:我真不是不第393章 特殊磁場?王浩:電離能 電離,有道第109章 你確定是東港的那個王浩?第497章 國際沸騰!再過一百年,你就是聖人第414章 技術公開,王浩被冠以‘偉大’之名第444章 我們好像是掌握了一種超級恐怖的技第264章 權限不夠?領導組考察,距離院士只第490章 點火?放鞭炮?專家:只要有一點常第86章 國內媒體沸騰了!第155章 這不是很明顯嗎?你們沒給錢啊!!第382章 學術不是政-治,一階綠光,宇宙發展第623章 強幹涉和弱干涉,陳蒙檬:請勿許願第190章 大佬是啥?一個問題五十萬!張志強第125章 證明角谷猜想!普利策:他不會來真第430章 隱形護罩,分離新技術,鍾民革:下第655章 超越常規想象力的‘神奇物理’的大第527章 論文帶來的劇烈影響!王浩:我支持第40章 數學 算法論文,是能水的嗎?第583章 宇宙 空間 定向性?保羅:難道是蟲第296章 簡單現象的大問題,天才和不是天才第61章 這是什麼邏輯?第205章 報告後續,菲爾茲的討論,超導的拓第644章 最後的準備,丁志強:我也想研究蟲第166章 項目會自己跑過來?王浩:看!真跑第242章 落寞的專家們,新的方向?王浩:回第162章 50萬講座費 實驗成功以及能力升級(第292章 火速打臉?天文學的說辭真沒意思!第267章 他們都已經習慣自己是天才了!第662章 實現物質傳送的方法!王浩:抄作業第251章 研究危機:學術滲透實在太可怕了!第185章 陳建林被逮捕,王浩:完美就是最大第274章 陳建林的結局,大型會議,王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