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摒棄前嫌 同心協力?模擬計算問題

會議室裡。

王浩開始講解核聚變裝置的主框架。

主框架包含幾十頁的內容,設計圖上主要包含外層螺旋磁場、強湮滅力場、內部的反重力場以及下方的支持設備,周圍則有包含冷卻系統、能源控制系統、以及連帶的輸出端口控制系統,等等。

每一個部分都包含了很多內容。

他主要講解的是幾個大型的系統,比如磁場控制、底層力場支持構架、電子控制系統,也包括輸出端口的設計等。

所有內容都是主要構架,並沒有細節到材料或技術。

主設計組的工作也是完善構架,細節化的內容有其他組來負責。

每個人都認真的聽着。

多數人最開始都認爲王浩拿出的只是粗略版本,給出一個大體的框架就差不多了,可沒想到的是,他講解的內容非常精細,框架已經牽扯到方方面面的內容,給人的感覺就已經很完善了。

等大部分講解完成以後,他們發現主內容都已經有了,心裡不由得很是驚訝,“這個設計比理想化的託卡馬克裝置,實現的可能性高的多。”

“主框架已經牽扯到了控制核聚變的每一個難點……”

“好像設計已經完成了?”

有些人甚至感覺工作已經完成了,“接下來就是完善細節?分配工作?我感覺這個設計已經不能修改了。”

實際上,還是有很大完善空間的。

王浩在不斷講解的過程中,依靠《教學的饋贈》也獲得了不少的靈感,他順帶就加了上去,很直白的講了出來。

這也讓大家對於主框架的認識更加全面。

他們都感覺設計已經可以了,接下來就是解決各部分材料和技術的問題。

這種感覺很荒謬。

因爲研究才只是剛剛開始,設計組也還處在籌建過程中,連人員都缺少很多,結果主框架設計似乎完成了。

這就好像是面臨一個解題過程非常複雜的數學問題。

王浩已經把解題步驟都設定好了。

他們只要按照解題的步驟,一個個去填充細節的內容,題目就能夠順利的解決。

當然,結果不一定正確。

不正確的原因在於,研究會收到材料和科技水平的限制,有些設計看似是合理的,真正去細節化研究的時候,就會受限於技術水平導致無法實現。

比如,內層材料計算得出,需要能夠承受一萬攝氏度的高溫。

顯然。

現在沒有任何材料能承受如此高溫,相應的問題自然就無法解決,設計也要再進行修改。

但不管怎麼說,王浩給出的主框架已經有了整體的思路。

“有這個設計做打底,即便是設計最終完成不了,感覺也可以交差了……”有個老院士扯着嘴角說道。

“現在就能做到這種地步,王浩院士準備的很充分啊。”

“看來核聚變論證能通過也是很正常的,他們可能很早就開始研究相關內容了。”

“我發現研究比想象中的容易……”

“……”

等會議結束以後,王浩就帶着丁志強、羅大勇等人,去了分配給他們的辦公室。

會議廳還要有很多人。

他們也不由的激烈討論起來,周東偉院士忽然提出了一個問題,“你們有沒有注意到,王浩院士做的主框架設計似乎沒有其他的反重力設備?”

很多人頓時反應過來。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公開過他們的設備照片,所謂的強湮滅力場發生設備,給人的感覺就是好幾臺反重力發生設備圍成一個圈,設備佔據了大量的空間,所製造出強湮滅力場卻只有中間一個球。

所以,很多人想象中的核聚變裝置,會有好多反重力設備在周圍環繞,就不可能騰出空間,放置其他的大型設備。

王浩做的主框架設計根本沒有這些反重力設備。

“這是怎麼回事?”

“那些反重力設備在哪裡?如果按照這個框架來說,根本沒有空間啊。”

“不太對吧?”

“還是說王浩院士沒有考慮到其他反重力設備?只是搭建了和核聚變裝置有關的框架……”

“……”

在衆人的談論聲中,湯建軍自得的一笑,開口說道,“反正你們早晚也要知道,我就在這裡說了。”

“什麼?”

所有人都看了過去。

湯建軍很享受被矚目的感覺,他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纔不急不慢的說道,“其實我們早就有了,用一臺設備製造反重力場、強湮滅力場的技術。”

“你們看王浩院士畫的主框架,下面方方框框的東西,就是湮滅力場支持設備。”

所有人頓時驚住了。

他們努力的消化了這個信息,但好半天還是感覺非常震驚。

周東偉滿心驚訝的說道,“我們的強湮滅力場發生技術,已經高端到如此地步了?”

其他人也跟着討論起來,“這樣就能製造強湮滅力場?怪不得能夠支持核聚變裝置,安全性大大提升。”

“框架裡,冷卻系統會支持下方的材料,難道用的是金屬超導材料?”

“肯定是!”

“如果是高壓混合材料,就不太需要冷卻系統支持。”

“金屬材料支持?這個技術太高端了吧。”

“阿邁瑞肯那邊的研究,好像說就是依靠一階材料,來製造強湮滅力場,我特別關注過,好像依舊是以疊加力場技術來製造,所以說,他們是走錯了方向?”

“方向肯定錯了。”

“那豈不是說,格魯姆湖計劃,550億美元全都打了水漂……”

湯建軍聽着大家的討論,也沒有糾正其中的問題。

他們把設計的內容當做了‘強湮滅力場發生技術’,實際上,只是F射線發生技術,準確的說是‘直流反重力技術’。

現在直流強湮滅力場技術,使用的依舊是高壓混合材料。

這些都是保密內容,自然不能隨便說出去。

但即便是搞錯了內容,也足夠所有人震驚了,他們一時間對於研究更有了信心。

既然已經有了如此高端的基礎,完成核聚變裝置的設計項目,似乎也是理所當然的。

會議室裡,表情淡定的有兩個人。

一個是湯建軍。

另一個就是汪百川。

汪百川的心裡也很驚訝,但他比其他人淡定許多,因爲更驚訝的技術他已經見識過了。

這讓汪百川心裡產生了優越感,不由美滋滋想着,“真是小題大做!”

“你們這羣人,要是知道那種超級武器似的點火技術……別一口氣兒憋不上來……”

“驚死了!”

他不知道的是,設計中所謂‘強湮滅力場發生技術’,其實就是‘超級武器技術’。

……

當核聚變設計組驚訝於‘強湮滅力場發生技術’時,阿邁瑞肯的高層決策權也在爲強湮滅力場發生技術的研究爭論不休。

格魯姆湖計劃遲遲沒有成果,讓相關的決策者們感到很被動,媒體輿論上也出現了各種質疑的聲音。

伽莫夫-沙普利的離任,也沒有能讓事情告一段落,因爲他們必須繼續展開強湮滅力場的研究。

是繼續原來的方向,還是尋找新的方向?

一號決策人找來了十幾個專家問詢,得出的答案可以說南轅北轍,他也不知道該相信誰。

“我們需要重新進行論證。”

“沙普利的研究方向不一定正確。實際情況是,早在一階鐵發現前,王浩的團隊就已經制造了強度超過7.5倍率的強湮滅力場。”

“他們先是製造了高強度的場力,然後才發現了一階鐵。”

“我們想跳過製造場力的階段,但根本就沒有理論支持,那些專家學者們意見也根本不統一……”

“但是我們現在怎麼做?”

其他人都可以隨意進行討論,但一號決策人必須要做出決策,最好是短時間內就做出決策。

這就是他的工作。

如果遲遲不能下定決心,就會被認爲沒有能力。

現在早已經不是幾年前,強湮滅力場不再只是科技探索,而是真正牽扯到了高端技術,而且牽扯到了很多重量級的領域。

比如,材料。

材料是最重要的科技領域。

強湮滅力場能支持升階材料,讓超導技術、鋰電池、高端合金等方向有了蓬勃發展。

現在還牽扯到了能源。

雖然他們不看好種花家的核聚變項目,但最少種花家可以投入進行論證設計,說明掌握的強湮滅力場技術,已經趨近於穩定和完善。

而他們……

連強湮滅力場都沒有製造出來!

在經過一系列討論以後,一號決策人確定了三個方向,一個方向就是繼續支持格魯姆湖計劃,只不過要對於計劃進行修正,不能單純依賴升級材料。

第二個方向就是重新加入國際湮滅理論組織。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掌握的強湮滅力場技術,和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存在很大差距,但他們至少能製造出強湮滅力場,只要重新加入國際湮滅理論組織,就能掌握最基礎的技術。

第三個方向就是試着和種花家合作。

這個方向是最不被看好的,因爲種花家沒有任何理由和他們合作,也不可能平白的分享技術。

不過一號決策人認爲,還是應該給對方壓力,不讓對方輕鬆舒心的發展。

所以他們馬上和種花家的高層聯繫,並對外宣稱希望能夠加入種花家的核聚變項目。

這是真實想法。

所有的機構、國家的判斷都差不多,他們認爲種花家的核聚變研究大概率不會成功。

但是,加入核聚變項目有益無害。

他們能從中瞭解一些技術和設計問題,順便探究一下王浩團隊掌握的高端強湮滅力場技術。

同時,輿論公式也開始了。

很多有影響力的人站出來表示,“可控核聚變研究是全人類的事情,代表着人類能源的未來,必須要進行國際合作,來增加實現的可能。”

“湮滅科技需要所有國家一起研究……”

“在清潔能源領域技術上,各個國家應該摒棄前嫌、同心協力,共同構建地球美好的未來……”

……

阿邁瑞肯發起的輿論攻勢,看起來是很浩大,但實際上沒有什麼用處。

摒棄前嫌、同心協力?

別說是種花家、王浩團隊了,阿邁瑞肯想重回國際湮滅理論組織都遇到了阻礙。

雖然他們沒有表示退出國際湮滅理論組織,但卻停止了對組織的資金支持,‘第二期’的五十億美元沒有到賬不說,還撤走了絕大部分學者,轉而專攻格魯姆湖計劃。

現在阿邁瑞肯再想重新加入,自然就會有一系列反對的聲音。

核聚變裝置設計組。

第一次會議結束以後,各個小組快速進入到工作中,因爲設計組纔剛剛成立,後續又有不少新人到來,他們來了以後就驚訝的發現,工作似乎已經開始了。

各個小組都忙碌個不停。

新人們甚至沒有時間適應環境,到來的第一天就給安排了工作。

王浩則相對清閒一些。

他已經完成了主框架的設計,後續就是和其他人一起完善細節,但研究上來說,總是會有事情找上來。

這天,汪百川和鄧林山一起找過來。

鄧林山是計算機組的負責人,計算機組的先期工作是製造一個模擬系統。

核聚變裝置的模擬系統,最大的難點就在於對內部等離子體的模擬,等離子體的問題和常規運動不同,有着各種各樣‘難以琢磨的行爲’。

其計算會牽扯到不穩定性、湍流等方程。

這一類型的方程,都是高難度的偏微分方程,絕大部分只能做近似計算,模擬就會牽扯到準確度的問題。

鄧林山的能力很強。

他參與過‘人造太陽’項目的模擬程序設計工作,而且是負責人之一。

現在製造計算機模擬系統,也直接拿來‘人造太陽’項目的模擬程序做參照。

鄧林山是這麼想的,可真正投入工作並和汪百川討論一下氘氘反應的能量問題後,他就發現連開頭都做不了,因爲情況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首先,氘氚反應變成了氘氘反應。

其次,反應環境是高強度的反重力環境。

最後,點火方式大大改變。他根本就無法理解,反重力環境下如何實現點火,反應又是如何展開的。

這還怎麼模擬?

第138章 團隊高效完成工作,程序分析?田院第596章 重大發現:引力護盾!王浩:最完美第364章 人生總會身不由己……第116章 名人的特權以及航空材料院的邀請第478章 7倍率?零頭而已!幸運兒和倒黴鬼第153章 獲獎感言?這是專門來打擊人的吧!第465章 天文物理再次被顛覆,庫博再次被放第91章 找梅森素數?加油幹!第335章 重大試飛工作正式開始!第589章 全世界關注,高空測試!朱老師:我第317章 國際熱議,成立組織?王浩:沒有任第281章 小實驗 大成果,創紀錄的獲得兩項沃第370章 突發事件,衛星被射線武器擊中!第185章 陳建林被逮捕,王浩:完美就是最大第489章 諾蘭的詛咒,即將到來的核聚變點火第262章 驚人的發現!王浩:我們可以製造出第350章 成果發佈,質數對節點,數學新方向第637章 黑洞可以被擊毀?S波歸零的混亂區域第404章 科技競爭,不進則退;一片亂麻也是第189章 不愧是頂級數學家,耳目一新啊!第507章 一階銀,洛氏硬度和驚人的電阻率!第644章 最後的準備,丁志強:我也想研究蟲第78章 震撼行業的報告第551章 這不是在做夢吧!第217章 論文發表,物理界的震撼 全世界的震第515章 事故原因:中子爆炸?王浩:我也只第403章 特異現象與《格魯姆湖計劃》第471章 實驗重大發現:黃金?棕金!吸收光第256章 理論物理公開課!保羅:王浩,真是第183章 重大保密項目以及被邀請擔任評審第553章 大型計算機組!張志強:能偷雞絕不第460章 四維產物?重大發現,不具放射性的676.第673章 物質傳送實驗 反空子理論 千隼第352章 對比的幸福,這輩子還有希望畢業嗎第43章 不行!我們也要給安家費!第628章 全新的鑽石!完美結構的碳硅石!第463章 時間理論被證實,諾沃提尼:這個成第496章 代表全人類?瞬時打臉!我們已經成第560章 五百億,自籌?徐老師感嘆,真是有第23章 論文,不止是論文第141章 完成S級研究,《微觀物理:空間湮滅第587章 成果發佈!湮滅組織我們存在的意義第514章 想找出事故原因?做復刻實驗吧,再第310章 穩賺不賠的投資藝術!第272章 論文發佈,國際震動!研究的重大意第34章 這個可以有啊!第458章 技術落後於人,有什麼辦法?我們也第583章 宇宙 空間 定向性?保羅:難道是蟲第600章 設計會議,重大貢獻!對稱線圈的設第425章 超級雷達技術!你們不重視,我們還第315章 全力支持飛行器研究,王浩表態:沒第492章 持續反應控制核聚變取得成功!第622章 完善防禦體系:保證本土不會受到任第32章 這個聲音有點耳熟啊!第457章 論時間的存在性,研究超前?不,嚴第536章 應用?根本不重要!科技快速發展,第629章 煤礦變鑽石,不可思議啊!第410章 實驗成功,申請超級武器項目,特異第209章 不是一個級別的進度,王浩的挖角,第655章 超越常規想象力的‘神奇物理’的大第362章 數學圓桌會議,王浩:我是被逼無奈第398章 文人相輕,自古如此!特異現象,穩第338章 理想中的電磁炮和現實的電磁炮第454章 攻克常溫超導,不能依靠研究超導材第196章 超級大成果出爐,王浩:它是最完美第443章 打一場翻身仗?超出想象的巨大突破第598章 完美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第352章 對比的幸福,這輩子還有希望畢業嗎第608章 各類型小型飛船!王浩:研究一定要第26章 你知道,我不在乎錢第233章 替代假設?高下立判?王浩:謝謝你第268章 王浩把路推平了,我他麼無路可走了第212章 基礎研究,評院士?滿心悲憤的許傑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317章 國際熱議,成立組織?王浩:沒有任第319章 看!飛碟!飛行器被曝光,種花家竟第329章 地獄之門以及新物質製造第118章 師徒相見 東港罪人以及報告大豐收第618章 挑釁?追蹤鎖定控制,打擊衛星軌道第369章 能量傳導和大爆炸,明確研究方向!第185章 陳建林被逮捕,王浩:完美就是最大第489章 諾蘭的詛咒,即將到來的核聚變點火第55章 老約瑟夫:千萬不要那麼做!第104章 讓王浩見識一下什麼叫專業!第67章 有效與無關進位算法第102章 調查組:原來是周曉龍的錯誤!第644章 最後的準備,丁志強:我也想研究蟲第408章 實驗的巨大進展!湯建軍:怎麼感覺第565章 粒子對撞項目?胡厚榮:這個學生不第62章 賺錢能使人快樂第452章 核聚變研究新階段,羣衆:希望有生第251章 研究危機:學術滲透實在太可怕了!第227章 寧欺白鬚公莫欺少年窮?王浩:沒人第86章 國內媒體沸騰了!第151章 王浩的迷茫:論文還沒有發,宣傳就第396章 諾貝爾物理學獎第253章 計算出新粒子!帕森斯:叛徒?不,第536章 應用?根本不重要!科技快速發展,第89章 我真的不懂人工智能!第565章 粒子對撞項目?胡厚榮:這個學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