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商稅

第267章 商稅

一日後。

飛狐關騎兵抵達燕城王府。

聽完騎兵的述說,趙煦道:“回去告訴他們,不要去管西涼兵,切不可輕舉妄動,中了西涼人圈套,至於百姓,讓他派出一隊騎兵引導百姓前往燕城。”

“是,殿下。”騎兵聞言,躬身離去。

劉福此時正在向趙煦回稟四郡的政務。

聞言,他說道:“殿下,這二十多萬百姓涌入上谷郡,可是二十多萬張嘴。”

頓了下,他道:“這還不包括從晉河送來的百姓,封地的糧食賑濟四郡的百姓夠用,但加上這些百姓可就撐不了幾個月了。”

趙煦點點頭,劉福提的問題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在古代,尤其是北方經常發生饑荒。

原因就在於北方產糧不足。

若是在遇上洪澇乾旱,基本上就要鬧饑荒。

燕州這個地方。

風調雨順的時候,百姓種出來的糧食也勉強只夠自己用的。

何況四郡現在百廢待興,本身的糧食生產就一團亂麻。

如今又添了幾十萬人口,更重要的是,這些人口他不是用來耕種的,而是準備作爲工業人口來使用的。

一旦他們到了燕城,他會將其安排到各個工坊中。

促進四郡的手工業興盛發展。

如此,這不產生糧食的幾十萬張嘴對他來說的確是個壓力。

畢竟四郡的產量總量沒有多少提升,人卻多了。

“本王想好怎麼辦了。”趙煦對劉福悠悠一嘆。

“哦?殿下有何妙法?”劉福正犯愁,這時眼睛一亮。

“天下之糧出謝家,只要獲得謝家的支持,四郡的糧食無憂矣,不過相對的,本王要給謝皇后和廢太子送上禮物。”趙煦道。

“殿下決議支持廢太子爭奪儲君之位?”劉福大驚。

趙煦目光悠遠,“正是,謝家本就有意拉攏本王,此時送上這份人情,本王和謝家便可相互支援,給本王一些糧草不是問題吧?”

沉吟了一會兒,他說道:“據本王的瞭解,在諸位皇子中,皇上對廢太子的確偏愛,支持太子也會得到皇上的歡心。”

“話是如此說,只是殿下就沒有……”劉福緊鎖眉頭,話說到這裡,戛然而止。

趙煦聞言望向劉福,劉福的腦袋立刻低了下來,像是做了虧心事。

他懂的劉福的意思,無非是讓自己也加入到儲君之位的爭奪中。

他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本王現在已經站在風口浪尖,如果再不知韜光養晦,迎來的怕會是滅頂之災。”

負手來到書房門前,他又道:“再者,你且記住,帝王不是僅僅穿上龍袍就能被稱之位帝王的,只要擁有絕對的實力,自能不王而王,你與本王只需經營好北四郡即可。”

“不王而王?”劉福思索着,接着突然醒悟,“下官懂了。”

拋去這件事。

趙煦和劉福又回到了政務問題上。

冬季就要過去,積雪就要融合。

馬上煥發生機的春天就要到來。

在這個季節,萬物復甦,四郡四郡自然要復甦,進入全面的發展狀態。

此次劉福上報的建設規劃問題就是兩人在商量的人。

當然,建設規劃這個詞是他教的。

劉福有空可就來政務學堂。

甚至有時候晚上也會來請教他不懂的問題。

“殿下廢了徭役,可是四郡的土地需要開墾,河道需要清淤,即便戰事運輸糧食也得要民夫,下官覺得這樣委實不妥,當將徭役重新拾起來。”劉福道。

“朝令夕改,豈可取信於民?民不信,則官言廢。”趙煦當即否定劉福的諫言。

徭役是一種讓百姓怨聲載道的東西。

徵調徭役就是讓百姓沒有工錢,白白給官府幹活。

而且有時爲了趕進度,官員甚至會懲治百姓,逼迫他們沒日沒夜的幹。

每場徭役,都會有百姓死亡。

更甚的是,徭役還會催生腐敗。

負責徭役的官員收銀子免去一些人的徭役,將徭役攤牌給不需要服徭役的人。

雖然四郡的官場在他的整頓下比大頌的氛圍要清廉公正許多。

但這難保一些地方官吏不會這麼幹。

畢竟這些官吏的手段很厲害,有的是辦法隱瞞自己做的齷齪事。

所以,徭役這個東西絕對是不能再進行下去了。

但興建水力這類東西又需要民力,這又的確矛盾。

想了想,於是他道:“官府可將需要營建的事項承包給商賈,派出官員監督,比如營建一座橋樑,這個橋樑需要多少銀子,讓商賈過來竟價,物美價廉者得,如此,不需徵發徭役,亦能促進四郡發展。”

“不過,如此府衙又要多一筆支出了。”劉福嘆了口氣。

趙煦聞言笑起來,“你呀,還得繼續在政務學堂深造,目光實在短淺。”

回到書案前坐下,他道:“但這些銀子流向了民間,百姓就會富裕起來,富裕起來的百姓就能讓家中的孩子讀書,就能吃得起肉,買得起商貨,這豈不是促進了四郡的商貿發展?”

“只是這樣富庶豈不是商賈?百姓獲利甚薄。”劉福的點出的問題一針見血。

“所以,府衙就要對商貿收稅,尤其對商賈徵稅,越富裕的商賈就要收越重的稅,而這點就是你們府衙要做的,切不能與商賈同流合污,只收百姓的稅,而縱容商賈偷稅漏稅。”趙煦正色道,“收回來這些稅,就又能投入到四郡的發展中去了,針對此,府衙專門有個負責商稅的機構。”

劉福聞言,陷入了沉思。

在大頌,最重要的自然是農賦,這點毋庸置疑。

但此刻燕王提出的商稅對他來說似乎也充滿誘惑力。

他不清楚燕王如此重商是對是錯。

但現在只能沿着燕王指定的路走下去。

或許他能見證一個不同於大頌任何地方的燕州北四郡。

“下官懂了,回去便籌劃下此事。”劉福說道。

趙煦點點頭,“還有晉州的百姓的事,這幾日把粥棚之類的準備好,同時通知各郡郡守,王府挑剩下的,由他們領會各郡安置。”

“是,殿下。”劉福又應了聲。

兩日後。

一眼望不到盡頭的百姓隊伍在王府士兵的護衛下抵達燕城。

趙煦迎了出去。

(本章完)

第319章 兵來第686章 問題第1096章 轟炸第251章 驚豔第114章 追擊第414章 長驅直入第573章 烏蘭巴之行第748章 騎兵殺手第982章 驚喜第557章 傷口第58章 民情第927章 都護府第64章 掛牌第308章 密報第698章 榴彈炮第791章 趙煦的坑第445章 分贓第776章 樑開心思第681章 舊敵之死第73章 黃雀在後第1082章 天山第173章 瓜分第761章 潘長的命令第962章 重火力第16章 金蟬脫殼第1041章 籌備第10章 危機第176章 匱乏的人才第87章 醇王的回報第693章 王城第844章 戰江夏第26章 情報第698章 榴彈炮第1037章 對話第436章 飢餓的死士第270章 馬家來人第1073章 兇悍第1150章 盟約第924章 對決第775章 戰爭之神第154章 嚇壞的將領第625章 及時雨第507章 抵達第787章 第八百零四 佯攻第392章 宮心計第1154章 戰爭來臨第107章 請寇入甕第366章 狂風將起第903章 懲治第1151章 第1164 通牒第1004章 全面發展第896章 壓制第555章 存亡第345章 惡化第101章 血光第491章 長樂的承諾第422章 死戰!第45章 美酒第410章 無能狂怒第729章 伏擊戰第812章 開戰!第868章 橫推的開始第527章 以牙還牙第997章 密道第201章 對決第29章 變故第764章 肢解戰略第821章 南下第509章 傳單第325章 人選第204章 北狄可汗第1100章 將計就計第485章 意外之物第1075章 內訌第1141章 矛盾第189章 眉目第1079章 天可汗第736章 風起第611章 奪城第81章 本色第418章 預兆第788章 第八百零五 搶灘登陸第244章 狡辯第1125章 彼得堡第39章 改良冶煉第195章 死戰第965章 激戰!第1042章 國王們的震撼第293章 糧道安全第760章 以牙還牙!第876章 君心第319章 兵來第920章 瘋狂第57章 鄉間第876章 君心第643章 時代大潮第170章 暗子第1015章 宗藩第970章 反攻第228章 逆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