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讓世界聆聽【和聲】的轟鳴
舞臺上,樂團跟着雙簧管樂府快速進行調音。
等樂團所有音都調整完畢後,樂團也安靜了下來。
舞臺下衆人也將他們的視線看向入口處。
他們都要等待着最後一人的出現。
陳秋。
在衆人的視線之下,陳秋捏住手中的指揮棒,隨意地甩了一個花後,將其握在手心,深深吸了一口氣,邁步而出。
陳秋從後臺的陰影之中走出,站在了舞臺上巨大的聚光燈下。
譁!
掌聲轟然響起。
在觀衆的掌聲中,陳秋從樂團衆人的身邊經過,來到了舞臺的正中間。
等在指揮席位置上站定後,陳秋這才轉身對着舞臺下的觀衆略微鞠躬。
隨之而來的,便是舞臺下更爲熱烈的掌聲。
幾乎所有來到音樂廳的東瀛人,都聽過和聲交響樂團的故事。
他們也都知道陳秋帶着和聲交響樂團對其他樂團的壓制。
因此你完全可以說,今天所有過來聽音樂會的聽衆,基本上就是奔着兩支樂團來的。
和聲交響樂團,以及東京藝術大學學生交響樂團。
至於首爾大學音樂學院學生交響樂團。
雖然他們的實力也還不錯,大家對於他們的演出都很看好。
可是如果說真的爲了他們這支學校過來聽一場音樂會。
甚至是花錢聽一場並不算特別便宜的音樂會。
在場很多人都還是覺得有些奢侈的。
畢竟說實在的,這一次音樂會的費用並不便宜。
舞臺下衆人的視線死死地聚集在陳秋以及和聲交響樂團的身上,目光中充斥着期待。
等待着已經給了他們三場驚喜的和聲交響樂團,這一次能給他們帶來什麼樣的表現。
在衆人的視線下,陳秋對着舞臺下觀衆鞠躬後,便以一個極爲乾淨利落的姿態轉過身,看向樂團內的衆人。
在樂團內衆人的視線下,陳秋將自己面前的樂譜翻開,手中的指揮棒擡起。
譁。
樂團所有的團員在此刻都將他們的樂器擡起,看向陳秋。
他們在等待着陳秋的命令。
而陳秋在這個時候則是閉上了眼睛。
他在醞釀着自己的情緒。
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交響曲。
是被衆人所熟知的,最爲出名的交響曲。
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華國這邊的世界十大名曲之首。
你不管去問哪個人,只要他接受過語文教育,他就應該聽過貝多芬這首“勒住命運咽喉”的第五交響曲。
甚至這個噹噹噹當,也成爲了衆人最爲深刻的記憶。
因此,想要演奏好這一首作品並不容易。
不管是柏林愛樂,又或者是維也納愛樂,再或者是其他的什麼頂級交響樂團,他們都演奏過這一首作品。
不僅如此,甚至是一些小學生交響樂團,他們都有跟着自己的老師演奏過貝多芬第五交響曲。
雖然演奏的好不好另說,但是演奏肯定會演奏的。
因此你基本上可以說,很多人對於這一首作品甚至有了一些去魅的情況出現。
如果只是一般的演奏,其實很難吸引到他們。
因此,陳秋他們想要給樂團一個還不錯的分數。
他必須另闢蹊徑!
他必須要帶着樂團演奏出一種不一樣的感覺出來。
一開始的時候,他還在猶豫使用哪位頂級大師的版本會稍微好聽那麼一點。
畢竟每一位指揮都是從大師的版本中學起。
他給樂團的感覺,也比較偏向於柏林愛樂的感覺。
可是隨着前面三場演出的出現,陳秋突然明悟了一點。
第一首作品,波萊羅舞曲。
他們演奏出了代表着和聲交響樂團所有人融合在一起的“和聲”感。
第二首作品,馬勒第一交響曲。
他們演奏出了代表着和聲交響樂團奔涌向前永不停歇的“青春”感。
第三首作品,拉赫瑪尼諾夫第一鋼琴協奏曲。
他們演奏出了代表着和聲交響樂對他們痛苦失敗過去的“釋然”感。
所有的一切都是和聲交響樂團。
和聲交響樂團永遠都不是隻有一面。
因此,從這些演奏中,陳秋帶着和聲交響樂團尋找到了一個最爲合適的詮釋方法。
那就是以和聲交響樂團的過去作爲引子,演奏出和聲交響樂團對於命運的反抗。
他們曾經是一羣吊車尾。
一羣只是用來激發一團演奏激情的鮎魚。
沒有任何人對他們有任何的期待。
甚至們沒有人覺得他們能帶着樂團走很久。
但是他們用自己的實力以及努力去證明了,他們可以成爲一支更好的樂團。
他們並不僅僅只是激發一團奮鬥情緒的鮎魚。
因此。
陳秋的眼睛猛地睜開,看向樂團內的衆人,視線猛地一凝,手中的指揮棒用力向着前方揮動。
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
第一樂章。
c小調。
Allegro con brio,有生氣的快板
那一聲代表着命運的動機,在此刻響起。
噹噹噹當!!!
陳秋手中指揮棒落下的那一瞬間,整個樂團便在陳秋的帶領下動了起來。
如同天雷降臨人間。
他們跟着陳秋的情緒引導,用力地演奏出了他們手中的樂器。
用盡他們的一切力量。
空氣在陳秋等人手中樂器的轟鳴中震顫。
從天空中傳入衆人腳下的地板中。
甚至帶動了整個音樂廳的震顫。
這聲音出來的那一刻,音樂廳內所有人都被如此強而有力的聲音給敲醒了。
之前還沒有開始之前,觀衆席那邊可能還有一些人略微有些犯困,大腦混沌。
可是現在,這四個音出來的第一時間,就如同嚼了一口薄荷糖,然後用力呼吸一口一樣。
一股涼氣從他們的大腦中升騰而起。
所有人瞬間就精神了。
那一股代表着和聲交響樂團的共鳴聲,在這短短的四個音符之間浮現。
這是命運的敲門。
這也是命運的開始。
噹噹噹當!
又是一次強而有力的主題浮現。
陳秋手中的指揮棒揮下,樂團的力量更爲雄渾。
三短一場的下行,帶着極爲濃郁的陰影以及痛苦。
甚至帶有很深的恐懼,以及迷茫。
正如同和聲交響樂團的衆人在樂團剛剛建立的那一刻。
那個時候。
他們還僅僅只是一支非常小非常小的樂團。
小到了幾乎沒有任何人覺得他們能掀起任何的波浪。
面對所有人不加掩飾的歧視,以及學校內老牌學生交響樂團的反對。
和聲交響樂團的衆人選擇了沉默。
然後跟上陳秋的步伐。
他們沒有任何可以依靠的人。
他們全部都是學校裡的吊車尾。
他們只能依靠陳秋。
音樂之中那股陰暗的氣息籠罩在所有人的頭頂之上。
如同那足以摧城的烏雲,帶來令人窒息的壓抑。
音樂之中每一位演奏者,他們的心中似乎都被過去的霧霾所遮蔽。
音樂在他們的演奏之中,也變得陰沉,暗淡。
每一個細節都如同鐮刀一般,似乎能將所有聽衆的心給割裂。
悲傷,痛苦,自責。
無數的負面情緒在音樂之中堆積。
正如同貝多芬他所遭受的命運一般。
但是。
這並不是貝多芬所遭受的命運。
這是海音和聲交響樂團,曾經的海城音樂學院學生交響樂團二團,他們所接受的命運。
他們不被其他同學認可,也不被學校裡的部分老師認可。
他們甚至找不到任何的出路。
在學校裡,他們之中的很多人甚至已經開始提前準備好當老師。
因爲他們見到了太多太多強大的同學。
見到了那些同學驚才豔豔的天賦。
同樣也知道了他們自己究竟是有多麼無能。
多麼的弱小。
陳秋手略微下壓。
音樂的聲音逐漸降低。
明明聲音變得更小了一些。
可情緒卻變得更爲壓抑了。
衆人死死地盯着面前的和聲交響樂團,不敢發出任何一點聲音。
他們的拳頭握緊,等待着第二個聲音的出現。
在場的很多人都聽過不知道多少個版本的貝多芬第五交響曲。
他們非常清楚一點。
貝多芬第五交響曲最爲成功的一個點,便是光明與黑暗的交鋒。
不管黑暗有多麼的深沉,多麼的讓人感覺到絕望。
那絕望之下的光明就會有多麼的堅強。
這是命運。
這是努力抗爭,抵抗失敗的命運。
這不是躺在原地,等待着失敗將領,然後將自身完全吞沒的命運。
命運的主題,是命運的敲門聲。
但是這僅僅只是音樂的樂思。
真正代表着音樂全部內容的,應該是……
勒住命運的咽喉!
永遠都不會選擇去臣服於命運的決定。
這個纔是命運第一交響曲之中所想要表達內涵。
永不服輸!
陳秋深深吸了一口氣,將手中的指揮棒輕微顫抖,然後一點一點地將衆人的情緒,向上提升。
嘶……
無盡的黑暗中,一團小小的火苗突然出現。
它散發着微弱的光芒,將周圍照亮。
照出一點出路。
周圍的黑暗翻騰滾涌。
可是卻並沒有將這微弱的火苗給熄滅。
正相反。
這股光芒在衆人的視線下,變得越來也茁壯。
力量正在一點一點地向上攀升。
這是光明之火。
這也是希望之火。
這是和聲交響樂團的火焰!
樂團內所有曾經的二團成員,他們死死地盯着陳秋手中的指揮棒。
在在陳秋手中的指揮棒每一次的落下,他們都將一點點自己的力量,將自己對於過去的不甘,將自己對於現狀的痛苦送入音樂之中。
以失敗作爲燃料,以不甘作爲木柴。
將其徹底點燃。
讓音樂變得更爲雄渾。
讓火苗變得更爲強烈。
將越來越多的地盤照亮。
讓他們心中也變得愈發光明。
陳秋手中指揮棒的每一次揮動,都帶來更爲耀眼的光芒。
樂團內衆人的情緒,也在這個時候拉扯到了極致。
他們在自己的音樂之中充斥着期待。
他們期待着證明自己,用自己的實力去證明自己。
他們並不是單純的吊車尾。
他們想要向全世界證明,他們並不差!
他們也同樣擁有着閃亮的那一面。
轟!
音樂之中的情緒在陳秋的控制下,徹底爆炸開。
無窮無盡的黑暗以及惡意向着樂團衆人侵襲而來。
但是他們卻緊緊地圍繞在陳秋身邊,將自己心中的情緒一層接着一層的迭加,讓那層黑暗無法對他們產生任何一些傷害。
嗡!
之前波來羅舞曲中所呈現出的和聲感,在這一刻爆發而出。
這代表着和聲交響樂團的聲音,在衆人的耳邊響起。
他們將所有人凝聚在一起,構成了那如同太陽般炙熱的光源。
如此漂亮的音色,將舞臺下所有人都給震驚了。
這個是什麼學生樂團?
你確定這個真的是學生樂團?
很多對於和聲交響樂團的認知,僅僅只是侷限於他們能夠和東瀛最強學生樂團,東京藝術大學學生樂團對抗的觀衆而言,他們的大腦幾乎宕機。
死死地盯着面前的音樂,完全不知道自己應該說什麼。
這個才僅僅只是一個開頭啊!
他們本來想着的是就算能和東京藝術大學學生交響樂團對抗,那麼這支樂團大概率也就是一支學生水平的樂團。
強能強到哪裡去?
可是現在,和聲交響樂團表現出來的職業感,你能非常清晰地感覺到這是一支職業交響樂團,而並非是學生樂團。
在學生樂團之中你所能看到的一切不好的習慣,比如說散漫,很多細節不注意,喜歡偷懶處理,或者不看之類指揮的事情,你在陳秋以及和聲交響樂團之中你看不到任何一點。
而那些職業交響樂團的陋習,比如說大家都當工作去做,對於音樂沒有熱情,滿腦子想着的都是早點下班,去教其他學生彈琴賺錢之類的問題,則是因爲樂團裡衆人還是學生的原因,伱同樣看不到一點。
這是一支同時包含了職業交響樂團職業性,以及學生交響樂團熱血感的樂團。
聽着耳邊的聲音,很多第一次聽到和聲交響樂團演奏的人,差點沒有直接蹦了起來。
百聞不如一見!
這就叫百聞不如一見!
之前不管他們聽說過和聲交響樂團有多麼強大。
可是都不如現在在他們面前所展現出來後,他們所能感受到的震撼。
這個,就是和聲交響樂團!
那羣人聽着耳邊的聲音,深深吸了一口氣,讓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讓自己用更爲客觀的態度,去欣賞這一支能碾壓東京藝術大學學生交響樂團的演奏。
欣賞這一支,幾乎碾壓了東亞同齡人的學生交響樂團,他們的演奏。
而這個僅僅只是那些沒有聽過和聲交響樂團衆人的想法。
在人羣之中還有一羣人,他們是從開局的時候一路聽過來的。
他們非常清楚和聲交響樂團的水平究竟如何。
他們也清楚和聲交響樂團的音樂中,他們所獨有的那種感覺,究竟是什麼樣的感覺。
這也是他們想要再一次過來聽和聲交響樂團的主要原因。
他們在聽到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的時候,他們其實還略微有那麼一點點猶豫。
覺得和聲交響樂團的演出可能比較一般,不如那些最頂級的版本,再加上他們是學生的原因,很容易被那些頂級版本所影響,從而讓這他們的最後一首作品表現不出他應有的水平來。
然而現在。
他們聽着略微有些淚目。
即便音樂的情緒在陳秋的手中表現的那麼激昂向上,可是不知道爲何,他們就是感覺有些淚目。
他們,聽到了和聲的聲音。
他們聽到了和聲交響樂團之中,在波萊羅的演奏中,所表現出來的和聲的聲音。
不僅如此。
他們還聽到了青春。
一點點在馬勒第一交響曲中,所呈現出來的青春,不服輸的青春。
最後的最後。
在那無邊的黑暗之中,那股籠罩着和聲交響樂團的黑暗中。
和聲交響樂團的在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中所表現出來的悲痛過去,也同樣呈現了出來。
如果說之前的演出僅僅只是和聲交響樂團的一部分的話。
那麼現在。
他們面前所聽到的音樂。
纔是和聲交響樂團的全部。
三位一體。
盡情釋放的青春。
略帶悲痛的過去。
以及融合了在場所有人的和聲。
和聲交響樂團將他們的一切全部都給展現了出來。
陳秋手中的指揮棒每一次的揮下,都帶來樂團衆人更爲瘋狂的反應。
正如同陳秋在演出之前和他們說的那樣。
這個是他們在學生時代,最後一次用海城音樂學院的名義,去進行的演出了。
在這次演出之後,將會有很多的人離開。
他們也將成爲一支以海城爲前綴的職業樂團。
青春只有一次。
這個時候再不瘋狂,還有什麼時候能夠瘋狂?
衆人看向陳秋。
陳秋的嘴角帶着笑意。
他毫不畏懼地將自己的視線與衆人接觸,將手中的指揮棒用力揮下。
帶來命運交響曲之中,又一波更爲激烈的浪潮。
衆人演奏着手中的樂器,視線死死地望着陳秋,嘴角笑意也逐漸瀰漫。
是的,和陳秋說的一樣。
相信他,一切有他。
不管怎麼樣,只要陳秋在前面,樂團的首席在跟隨着陳秋。
那麼樂團就永遠都不會散亂。
既然如此!
那就讓這個世界,跪在他們面前。
聆聽這一份屬於【和聲】的轟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