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辯論 下

“請問對方!貴國和蒙古結盟,通婚!難道不知道太祖當初的口號: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方以智憤怒了。

雲南大學的學子們好像早就知道他們會由此一說,一名學生上臺。

“我們從來沒有忘記太祖的功勞!對他老人家提出的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我們也是贊同的!

我請問對方!何爲外族?”

“外族也稱爲胡人,是在秦漢時期出來的,那是時候匈奴稱之爲,後來戈壁以北和西方的外族或外國人的泛稱。”

“謝謝!再請問!中華和華夏的意思了?”

“中華,中者是指中原河洛地區(河,黃河;洛,洛水、洛陽)。因其在四方之中,以區別其他四方而稱爲中國(古代中國與中原同義)。

華者初源於華胥氏。《列子?黃帝》有載,華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媧”,伏羲、女媧生子少典。《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黃帝、炎帝。故而,華胥正是炎黃之祖也!

兩字相加就是我們中華,後我們稱爲中華民族。

華夏也稱夏、諸夏。是周王朝的自稱,以區別與周王朝敵對的四方部落(四夷)。

華這個字的地位非常崇高聖潔,華夏是禮儀之邦,與外族胡人相對。華夏又稱中華、中夏、中土、中國。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復,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

古籍上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

“說的很好!佩服!“

“承讓!“

雙方倒有點惺惺相惜的感覺來了!

“我是不是可以這麼認爲,華夏和中華的兩字的意思相近?“

方以智不知道對方要做什麼,但還是點頭說道:“是的!“

“謝謝!“

“按你所說,那麼請問?現在江蘇,浙江就是外夷嘍?畢竟只有中華的發源地是在中原地區!“

“不一樣!不一樣!你是狡辯!我們都是從中原遷過來的!“這個帽子方以智可不能認,激動的說道。

“證據了?“

“那你有什麼證據了?”

“我沒有!“雲南大學的學生兩手一攤,表示沒有,”其實我想說的是!這些根本就無從查起!

我們這片土地生活了無數個名族,我們中華,華夏只是其中一隻,但我們是最悠久的,我們海納百川,不斷吸取,不斷融和,才造就了我們現在!“

“你沒有正面回答我的問題?“

“稍等!我只是想從頭讓大家瞭解一下,那我簡要些吧!“雲南大學的學生把書一蓋,”大家都知道,自從秦開始,我們中原地區一直受到外族入侵,也就是長城以北!他們從匈奴一直到現在清。

而我們也從秦演變成明和華夏國。

長城以北一直是以放牧爲主,長城以南是以農耕爲主,但請大這不要忘了!其實兩個名族一直在融合,只是一直沒有成功,最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元!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民族不習慣他們的生活方式,還有那邊土地耕地太少,爲什麼耕地少了,原因就是水源!

說到水源,就要說到我國兩大河流,長江和黃河,特別黃河,他是我們中原文明的發源地,就是你們所說的草原人在大明的百姓一起喝黃河水!

我們王爺說過,我們都是黃河的兒女,試問蒙古人不是嗎?他們也在飲用,就連牲畜也是,就連我們黃河的源頭也是從烏思藏而來!

我們從來沒有歧視過任何人,我們華夏國的前身是雲南,在王爺的領導下,原來境內土司都已經和我們融合在一起了!就連你們說的蒙古也是!我真的建議你們去看看!相親相愛不好嗎?

我們百姓教會他們農耕,反之他們教會我們百姓放牧!現在草原上的城池,都是各名族一起居住,爲什麼你們一定要他們分開了!一定要人爲造成敵對了?我們和他們只是生活方式不同而已!

難到讀書人讀書一定要做官?工匠的後代只能工匠?你們爲了自己的榮華富貴,犧牲大家,爲小家!“

“你憑什麼這麼說?“方以智實在忍受不了了。

“真要說!“

“哼!“

“哈哈哈!“雲南學生大笑:”這可是你要我說的!你們從大明來的士子都是有功名的吧!我想在座的家裡都不缺田地吧!你們良心自問?這些田地都是你們的嗎?

哼!百姓們投獻!你們就收!但你們有沒有想過?國家的稅收了?是不是全被你們霸佔了,這不是犧牲大家,爲小家嗎?“

“你!。。。。。。“

“我還沒有說完了!大明現在內有農民軍造反,外有清兵!已經多少年了?爲什麼一直這樣?說來說去就是沒有銀子?銀子了?“

“今天到此爲止吧!把這些人請到會議室!“

“好!“

王校長覺得在這樣下去就沒有意思了,還是停了吧!不然就是吵了!

“今天辯論時間結束!“

。。。。。。

五位復社公子,臉色並不好看,此時的他們正在會議室裡等待。

“諸位久等了!請坐!“王老笑着走進來,不過他的白髮越來越多了。

“校長好!“

“坐!“

王老現在基本上不怎麼管事了,主要年齡大了,但對教育的事情他一直最關心,他的夢想就是把學校開到每一個鄉村。

“諸位!我今天來主要是傳來王爺的話!“

“校長請說!“

“王爺的意思說,辯論不存在誰勝誰負,只有實踐纔是檢驗唯一的標準,我們雲南大學歡迎各位在此學習,討論和任教!

沒有任何要求!對你們的文采是不容置疑的!“

五名士子臉上一紅,“王老!我還需要和大家商量一下!明天給您答覆!“

“不急!不急!你們畢竟只在雲南一地觀看!你們也可以去安南,草原去走走看看!我想你們看過之後,就會做出決定了!“

“謝謝王老!“

。。。。。。

以張溥爲首的五人和大家商量後,還是決定先到安南和草原去看看再說!

第346章 傷兵滿營第328章 春節應人而不同第88章 圍剿十三 結束第81章 圍剿 六第4章 小玩具第429章 復社入雲 續第206章 初戰第533章 制定海軍作戰方案第264章 滅山丹第558章 唯有一戰第536章 會面第461章 事成第237章 糧食多了也愁(今天十更!求訂閱!求票!給我點動力吧!)第208章 夜襲(兩章合一)第2章 黔國公——沐天波第600章 實力爲王第581章 追擊五第1章 我是小公爺第633章 海戰起第556章 好辦第447章 大員第229章 商業上的突破第2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338章 河內決戰 續(求定!求票!)第560章 圍攻第404章 緬甸之戰 四(求定!求票!)第60章 兩線作戰(兩章合一)第140章 柳如是第535章 戰前準備第128章 見崇禎第227章 花園夜談第6章 啓點第440章 海船要下海第255章 應對騷擾第591章 代價第636章 消耗戰第260章 姑侄相見第594章 倭國之亂終第8章 大建設 (一)第641章 準備征討第271章 大鬧永昌城第363章 甘蒙山之戰 四第595章 雲集清化第592章 南海第650章 大員島之戰 九第446章 李自成入陝 (求定!求票!)第303章 漠北求和第20章 招兵(兩章合一)第558章 唯有一戰第298章 第三次交鋒 上第227章 花園夜談第247章 新大汗第647章 大員島之戰 六第385章 馬家會談第553章 毒第83章 圍剿八第475章 商議 上第352章 鄭芝龍暴怒第560章 圍攻第260章 姑侄相見第233章 算計皇太極(今天十更!求定閱!求票!給我點動力吧!)第354章 安南的變化 下第188章 僵持第494章 不得不戰第597章 登陸戰第673章 爲了百姓第74章 眼紅了第438章 目標 (求定!求票!)第503章 追第387章 軍備局 上第243章 年終會議 下 (求定!求票!)第552章 降第561章 肅清第277章 阻擊皇太極 下(求定!求票!)第494章 不得不戰第210章 狼狽不堪的皇太極第631章 亂第325章 臨行安排第18章 敲詐的來了第142章 一連三日第569章 川府之戰六第82章 圍剿七第649章 大員島之戰 八第639章 被關第325章 臨行安排第163章 天波有後了第665章 中山之戰五第288章 應對第15章 新的一年開始(兩章合一)第28章 快刀斬亂麻第2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234章 女性福利(今天十更!求訂閱!求票!給我點動力吧!)第500章 席捲漠南(求定求票!)第573章 川府之戰十第552章 降第223章 日常演練第659章 當頭一棒第196章 林丹汗的不幸第3章 盤算未來第302章 兵發漠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