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道家高人~曉夢?干將莫邪的曝光,三王墓顯現!
聽完雅妃的講解。
衆人才覺這秋驪劍其蘊非凡!
初看時,只覺得劍身輕盈華麗。
細看之下。
劍柄上的雕飾如星宿運行刪除深邃的光芒!
劍身、陽光渾然一體,若清水漫過池塘從容而舒緩!
劍刃像壁立千丈的斷崖崇高而巍峨!
忽覺心曠神怡,似乎遨遊穹宇之間。
不再追名逐利,而是享受天地之美好!
“好漂亮的劍!”
紅蓮公主癡迷地望着秋驪。
她第一次對劍這種東西產生了濃濃的興趣!
“天人之物!此乃天人之物!”
“道宗名劍秋驪,名不虛傳!”
韓非沉浸在秋驪的神妙奇蘊之中。
整個人的心境,都似乎超脫了世人一個層次!
шωш⊙ⓣⓣⓚⓐⓝ⊙¢ O
秋驪不僅僅是一柄絕世寶劍。
其在道家天宗的地位。
和墨家的墨眉差不多。
是能夠號令一衆門人的掌門信物!
一衆俠客對秋驪第九的名位,也是紛紛點頭。
“天下十大名劍第八,雪霽!”
雅妃輕觸熒幕,畫面流轉。
淡雅的話語,將衆人的思緒拉了回來。
好似雨過天晴,冰雪消融一般。
看到雪霽的瞬間,每個人的心神都平靜祥和了不少!
“雪霽!道家掌門的信物!”
“關中第一豪俠,逍遙子的佩劍!”
看到此劍的時候,不少江湖俠客都忍不住驚呼出聲!
一看到雪霽。
不少人的眼中就彷彿浮現出一個仙風道骨,行蹤飄忽,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高人形象!
正是有關中第一豪俠美譽的道家人宗掌門逍遙子!
“排名第八的,居然是雪霽!”
六指黑俠一陣思緒飄飛。
墨家與道家齊名。
作爲墨家鉅子的六指黑俠,也與道家掌門逍遙子一樣。
不僅擁有號令門徒的至高權利。
而且擁有不俗的武力和美譽!
可惜墨眉無鋒,不成利劍。
否則,他定然要看看,墨眉和雪霽的排名,究竟孰高孰低!
想到這裡。
六指黑俠略微有些遺憾。
雪霽和秋驪雖然同屬道家,都爲掌門信物。
但雪霽不管是知名度還是地位。
都在秋驪之上!
秋驪只是天宗掌門之物,只能號令天宗弟子。
而雪霽是道家的鎮門之劍!
能號令道家天宗人宗所有弟子!
道家因爲對“道”的理解不同,分裂爲天宗和人宗,一直爭鬥不休。
即便是分裂之後,爭奪的焦點便是那把祖師傳下的鎮門之劍“雪霽”。
雙方約定每五年比試一次,勝者即可執掌“雪霽”。
晶壁臺上。
雅妃的輕柔聲音響起。
“前一任雪霽的劍主,爲道家天宗掌門赤松子。”
“雖年逾七旬,但修爲已接近天人合一的境界。”
“連續三輪執掌雪霽,敗給道家人宗掌門逍遙子後,第二年就去世了。”
“道家天宗的掌門之位,便落到了師妹曉夢的身上。”
“道家天宗的信物秋驪,也成爲了曉夢的佩劍!”
對於曉夢這個名字。
一衆江湖武者並不熟悉,甚至很陌生!
“秋驪的劍主是曉夢?”
“赤松子年逾七旬,他的師妹曉夢,估計沒有花甲,也是半老徐娘吧!”
“不過這麼一位大人物,我怎麼沒聽說過?”
衆人疑惑不解。
甚至連羅網的衆位殺手。
也十分的疑惑。
道家在諸子百家之中勢力強大。
羅網十分忌憚道家的實力。
對於道家的滲透格外的小心謹慎!
道家天宗赤松子他們非常的熟悉。
那可是一位名震江湖,半步天人的頂級高手!
而這個師妹曉夢。
他們卻是一點信息都沒有!
甚至連名號都未能得知!
“赤松子的師妹,就算不是半步天人,也是實力和我不相上下的存在吧。”
玄翦輕輕呢喃了一句。
掩日則深深皺起了眉頭。
“實力如此強橫的高手,羅網怎麼會一點消息都沒有?”
“道家,還真是臥虎藏龍!”
“若不是拍賣行的消息,羅網至今還不知道道家有這號高手!”
“羅網對道家的行動,應該十足的小心才行。”
“這一趟的收穫,還真是不少!”
他們自然不會知道。
這個時候的曉夢,還是一個年紀尚小的姑娘。
在道家隱世修行,外人鮮少有知。
“接下來,是排名第七的名劍,干將莫邪!”
雅妃說到干將莫邪時,神色不自覺的敬畏了起來!
衆人對干將莫邪的大名也是如雷貫耳。
點着頭,互相討論了起來。
“干將莫邪乃是雌雄雙劍。”
“據說鑄劍時溫度不夠,以人血淬劍。”
“劍成之後,干將莫邪鋒利非常,但因爲沾了人血,是一對不祥邪劍!”
衆人言論之間,對干將莫邪忌諱莫深!
尤其是徐夫子,作爲一名鑄劍師。
他對干將莫邪人血淬劍的行爲,更是十分的痛恨!
聽到干將莫邪名號的時候。
他的神情都變得有些惱怒!
“干將莫邪乃是弒君之器,其中有一個典故。”
“請諸位聽我細細道來。”
雅妃開口止住言論不休的衆人。
衆人聽聞其中有故事,也就安靜地閉上了嘴巴。
雅妃見衆人安靜,這才侃侃而談。
“楚國有一對善於鑄劍的夫妻,干將和莫邪。”
“當時的楚國國君命二人鑄劍。”
“干將莫邪以人血淬劍,鑄劍三年,才鑄成一雌一雄兩柄名劍!”
“干將知道楚王殘暴,獻劍之後恐有不測。”
“便將干將劍傳於兒子,只獻莫邪劍於楚王。”
“楚王見莫邪劍鋒利非常,十分喜愛。”
“聽聞還有雄劍未獻,便也想佔爲己有。”
“干將不從,被楚王處死。”
“干將的兒子赤長大成人,立誓報仇。”
“一日,楚王夢見一男兒。”
“雙眉之間有一尺寬的距離,相貌出其不凡,口道報仇之誓。”
“楚王驚醒,以千金懸賞捉拿。”
“男兒逃亡而去,在深山之中悲歌。”
“路過一名俠客,見男兒哭得悲涼,得知其中緣由,便好心相助。”
“男兒當即自刎頭顱,身軀屹立不倒,雙手捧頭和雄劍相贈。”
“俠客持頭面見楚王。”
“楚王大喜,將男兒頭顱放在熱水鍋中燒煮。”
“誰知頭顱居然三日三夜不爛,始終怒目瞪着楚王。”
“楚王親自上前查看。”
“被俠客以雄劍梟首,頭顱滾入熱水鍋中。”
“俠客自知不能活,當即砍掉自己的頭顱,也落入熱水鍋中。”
“三個頭顱完全爛在一起,分不清誰是誰。”
“人們就把那三顆頭顱一起葬了。”
“俗稱三王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