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作案時高調,案發後低調

“元振辛苦了!”

鷹兒率先飛回,又過了一日,郭元振及其手下才風塵僕僕地迴歸洛陽城,李彥來到定鼎門外迎接。

“勞六郎親迎,我等大有面子啊!哈哈!”

郭元振畢竟年輕,精神狀態還很好,小半年未見, 只是黑了些,笑聲爽朗,體格孔武有力,看來勤練勁力。

他麾下的內衛則不少帶着憔悴之色,有幾個更是面有病容,有氣無力地行禮:“李閣領!”

這個年代舟車勞頓, 去一趟嶺南真的是太折騰了,李彥真心實意地道:“諸位的功勞我謹記在心, 府上已經設宴, 請!”

衆人頓時興奮起來,郭元振更是笑道:“爲六郎辦事,是最舒服的,六郎絕不會虧待我們!走,今晚飽餐一頓,不醉不歸!”

等到酒飽飯足,李彥讓許大準備了上等的布帛茶餅,給這些內衛送回家中,留下了郭元振:“嶺南之地如何?”

郭元振眉頭一揚,拍了拍胸膛,十分驕傲地道:“名不副實,雖然夠燥熱的, 但我也沒有生一場病,遠沒有別人說的那麼可怕!”

李彥心想歷史上你身爲進士,在那邊一干就是十幾年的縣尉,居然還享受得很,這樣的也沒幾位了。

正常情況下,天下三百多州的刺史,按照品階來說都是三品紫袍,可那種偏遠下州的刺史,讓京中的六品官去,都不見得願意,嶺南毫無疑問就是最不願意去的地方,沒有之一。

當然,那裡也不是沒有人才,比如原歷史上的郭元振,被武則天慧眼識珠,稱得上是裡最具代表的寒門士子,又比如開元盛世裡的名臣張九齡,也是出身嶺南。

但特例歸特例,真實的情況是嶺南的州縣官員常有空缺,許多官員被派去哪裡,都不願上任,在路上託病返鄉,疏通關係再謀差事的,反正施展渾身解數。

郭元振也正好提起這點, 皺眉道:“嶺南州縣的官吏缺員嚴重, 在位的也辦事拖沓,互相推諉,若不是他們這般低效,我不至於拖了這麼久纔回來。”

李彥取出之前鷹兒帶來的案卷:“你收集的資料我已看過,目前最大的嫌疑者,是案發當晚院內所喊的‘吳王’,也就是現在的吳國公。”

“永徽四年,吳國公在長安宮禁之內被縊殺,有子四人皆未成年,全部流放嶺南,有女亦四人,被罰守獻陵。”

“關於這位吳國公的兒子,你接觸過了沒有?”

郭元振笑道:“我都接觸過了,在嶺南流放的那些案犯,我用內衛身份,但凡是能見到的,都問了一遍,不誇張的說,我現在比刑部都官司都要了解那些犯人!”

李彥讚許道:“依你之見,吳國公的四子如何?”

郭元振道:“吳國公的長子隱忍有野心,次子在嶺南染疾病死,三子聰慧沉穩,對於我內衛瞭解最深,四子就是一位普通的郎君。”

這個概括夠簡略的,李彥對郭元振的識人之明更是暗暗點頭。

李恪的四子在歷史上,是到了武則天光宅年間,才被赦免,回到洛陽襲爵。

長子李千里在武則天掌權期間,一直十分恭順,數次進獻祥瑞,但後來悍然參加神龍革命,推翻武則天統治,堪稱臥薪嚐膽了。

李顯上臺後,他進封成王,身居高位,不過政變上癮,後來跟隨李顯太子發動景龍政變,事敗被殺。

這種經歷和歷史上李敬玄之子李思衝,幾乎是一模一樣,先是神龍革命擁護復辟,進封高位,然後跟隨李顯太子政變,還想重續輝煌,結果悲劇。

李恪的第三子後來也頗有才幹,

在武週一朝歷任六州刺史,還和其兄李千里一起平定邊遠地區叛亂,其子孫一脈更是興旺,達官輩出。

李恪的第四子則較爲平庸,沒什麼作爲。

郭元振寥寥數語的評價,雖然不是完全準確,卻也大致應了幾人的一生,李彥更加放心採納他的看法:“那這三子對於前趙國公的看法如何?”

郭元振道:“恨是肯定恨的,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對於長孫氏全族身亡相當暢然,但若說是他們向長孫氏復仇,且不說有沒有那個膽量,也沒有那個能力。”

李彥微微點頭:“那吳王的其他族人呢?他當年王府的屬臣也被流放了不少,那些人如何了?”

郭元振道:“基本都病逝了,嶺南之地對於我等身強力壯的年輕人來還好,就是燥熱潮溼些,但對於上了年紀的人卻根本適應不了,還有蚊蟲叮咬,蛇蟻出沒,確實難熬。”

李彥目光閃了閃:“有線報稱,吳國公臨死前,痛斥前趙國公,說他構害良善,宗社有靈,當族滅不久,可有此事?”

郭元振仔細回憶了一下,搖了搖頭:“沒聽過這等言語啊……”

這段很著名了,吳王李恪臨死前大罵,說長孫無忌竊弄威權,構害良善,李唐皇室如果顯靈,接下來就要滅他的族,結果長孫氏還真沒滅了,可謂報應不爽。

但這一段其實出自野史小說,後來被《資治通鑑》引用,真實度可想而知。

沒辦法,古人特別喜歡這類預言,比如上官婉兒在孕時,有占卜“當生貴子,而秉國權衡”,生下女子後,旁人都嗤笑是假的,結果上官婉兒專秉內政,果如佔者之言,這一段是後朝散文收錄,非正史,真實度存疑。

又比如李淳風說唐三代後有武氏起而滅之,這一段出自野史,基本可以確定是到了武則天登基後,市井中才有流傳。

說白了都是先射箭,後畫靶,事情發生後,再編造出當年的預言,宣示天命所鍾。

既然郭元振沒聽說當年李恪罵過這個,說明當面痛斥的可能性就不大,李彥眉頭微凝:“元振,你想過沒有,如果此案的動機真的是爲吳國公復仇,那倒罷了,雙方確實有大仇,但如果不是,兇手爲什麼要栽贓給他呢?”

郭元振不太明白:“因爲吳國公最有身份,也最恨長孫輔機啊,栽贓到他身上,不是順理成章的嗎?”

李彥道:“這是正常的想法,但問題在於,此案事後是不是被壓下去了?”

郭元振點點頭,然後回過味來:“我明白六郎之意了,兇手選擇吳國公栽贓,在動機上固然合情合理,可一旦關係到這兩位,事情就鬧大了!”

李彥道:“這也是爲什麼都官司失火,案卷被燒。”

“如果新任的官員注意到案件細節,一旦上報,關係到‘前趙國公’和‘吳國公’,那先帝肯定就會調查此案,只有一把火燒了,嶺南之事傳達不到京城中,才能暫保無恙。”

“而恰恰是這點,也暴露出了兇手不願意這起案子被人關注,這又與吳王鬼魂復仇的細節產生了衝突,作案時高調,案發後低調,這不是自相矛盾麼?”

郭元振大爲佩服:“不愧是六郎,僅憑小小細節就能分析出這麼多,如此說來,案發過程中應該是發生了某種意外,導致了兇手事後不得不做出諸般遮掩?”

李彥卻有些無奈:“以上都還停留在猜測階段,時間太長了,只能先從邏輯上的分析入手,如果線索再多一些,其實不必如此……”

郭元振聞言有些遲疑地道:“六郎,我聽到一個說法,但不太好辦,與太后的外戚有關。”

李彥道:“但說無妨。”

郭元振道:“聽說太后的兄長武元爽,即是如今周國公武承嗣的父親,他的病逝與此案有些關聯。”

話音剛落,他見李彥露出欣然的神色,趕忙勸道:“六郎,那畢竟是周國公,我們詢問時是不是要迂迴一些,不然太后失了顏面,也給羣臣攻訐的藉口。”

李彥失笑:“你剛剛回來,恐怕還不知道,現在的武氏子弟,已經不是你去之前的武氏子弟了,太后的顏面也損失了一些……”

“他們又犯事了?”

郭元振想到之前武懿宗犯的事情,也知道這羣武氏子都是廢物,對於這羣傢伙又作惡並不奇怪,卻還是道:“血濃於水,他們與太后的血緣關係,終究是割捨不了。”

李彥心想武后現在最痛恨的就是這點,正因爲血脈是先天註定的,她哪怕再做出厭惡排斥的姿態,武氏子做的每一件壞事,都要算一份大的在她頭上。

想到接下來又是最喜歡的環節,他先將之前的詐騙案和叛國罪講述了一遍:“那兩個被捕的武氏子接下來要在刑部行刑,我要去監督,你也來看看?”

郭元振聽得既感震驚,又覺得有趣,笑道:“這般好事怎能少了我,同去同去!”

兩人又休息了一段時間,到了時辰後來趕往皇城。

不出意外,丘神績風雨無阻地第一個趕到,見到郭元振笑道:“元振從嶺南迴來了啊?精氣神不錯,你倒是趕了個巧!”

郭元振有些羨慕地看着丘神績的緋袍:“能陪丘機宜一起觀刑, 可不是我一直所願麼?”

丘神績挺着肚子,發出爽朗的大笑聲。

刑部官員心驚膽戰地看着他們,實在不明白這等心態是怎麼培養出來的,甚至免不了戰戰兢兢。

這畢竟是殺皇親國戚,太后的直系親屬,哪怕在貴人眼中,武氏子早就聲名掃地,但對於他們這些官吏而言,還是難以抹除心中的階級敬畏。

就連劊子手揮舞刑具的姿勢都不再那麼昂揚,頗有些小心翼翼的感覺。

這種不能快刀斬下的磨蹭,反倒讓武承業和武元宗更加恐懼,哀嚎不絕,直到李彥貼心地彈指點出。

不再是石子,不再是細針,就是自身的勁力勃發,猶如無形劍氣飛出。

當着衆人的面,卻又無人能察覺,只覺得一陣冷風颳過,悄然刺入二武的脖子。

武元宗首先歪倒,武承業緊隨其後。

【不斬無名(生效)】

【武元宗最高屬性爲家世,抽取家世屬性點失敗】

【不斬無名(生效)】

【武承業最高屬性爲家世,成功抽取1點家世屬性點】

……

劊子手不知道自己的業績又雙叒叕敠被搶了,終於打破了對皇親國戚的敬畏,一刀斬下。

望着滾落的人頭,四處噴濺的鮮血,就連剛剛嬉皮笑臉的郭元振都沉默下去,半響不發一言。

直到李彥帶着他和丘神績離開刑部,一句悠然的期盼,讓他徹底繃不住了:“一回生二回熟,若是武氏子再爲惡,外戚問斬的多了,再行刑時就會熟練了。”

第四百八十九章 死神降臨大宋(爲盟主“路人叉叉”賀)第六十三章 幷州有位狄法曹,可以提拔提拔第一百五十章 我這人就喜歡講道理第六百八十八章 趙佶吐血第1190章 神爭一張臉第936章 “東北王”“摸金校尉”小黑第五百六十八章 汴京不開盤,只盼得勝歸第1096章 真的是小白龍!第七百六十七章 梁山泊若能敗遼軍,那朝廷該有多無能?第五百一十八章 幹了那麼多喪盡天良的事情,想要一筆勾銷?…第1277章 天地異變的真相?第一百四十三章 竇大毒梟:糟了,我成替身了?第八百三十五章 蔡京:一定要好好發揮趙佶的助敵作用!一人…求下月底的雙倍!第四百七十九章 武后駕崩第1290章 取千秋真經,求萬世治安!第二百二十六章 吐蕃變天!第1225章 海的這邊,神仙齊聚第965章 殺的就是這些擾亂軍心,投敵叛國的第四百七十章 即將“遠行”的李元芳第1312章 以佛爲質,以魔爲卒第八百五十六章 準備稱王建制,大開科舉!第六百四十五章 死神一出,終究是要死人的第一百九十三章 史上最小的使者上官婉兒(除夕快樂)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讓你親手殺人販!第七百一十五章 不是誰都有資格對我納頭便拜的第1092章 一葉扁舟,平息大戰第1091章 道醫李時珍入場!第三百五十九章 我的師父是誰?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唐的佛門,不行!吐蕃的佛門,行!第八百二十二章 宋江麾下“良民”“好漢”齊聚第七百五十一章 與高青天重聚河北!第920章 方臘:燕王殿下,江山是你的了!第1290章 取千秋真經,求萬世治安!第1102章 我知道嘉靖很急,但讓他先不要急第二百一十九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924章 讓高麗身敗名裂!向遼帝問責!第八百五十六章 準備稱王建制,大開科舉!第976章 宿命般的金遼決戰第935章 燕爲友邦,女真家奴,寧與友邦,不第二百零三章 感謝敵人送來的強援!第二百四十六章 官請罪第三百六十章 與母親久別重逢,但也在破案第1051章 打蛇兒,也要看看背後站着的人是誰第八百八十四章 這不是人間的手段!第二百六十四章 寨子裡的秘密,盒子裡的首級第五百五十六章 老實人居然能成爲太后親信?第七百五十二章 誰纔是河北的無冕之王第五百五十章 但凡有困難,就去請兄長!第二百四十五章 與武后第二回合的隔空較量!第1317章 煉化靈山,伏擊如來!第四百一十六章 丘神績:一個都別想走!第七百六十一章 公孫昭和吳用:我們看懂了,但依舊大受震撼…第1065章 比土地神略懂地行術第七百八十九章 “佐命”化身,真武聖君!第四百一十八章 一十三棍僧救秦王(X)少林武僧滅新羅()第1081章 不屬於東海龍宮,卻能進東海龍宮的第六百五十一章 智慧主教:等我出去,一定要你們死無葬身之…第八百八十八章 宋江:六尺人送五尺人!痛煞我也!第三百九十章 我說什麼好,吐蕃人就得認爲什麼好第1054章 蛇妖:都說妖傻,我卻精明滴一匹!第八十二章 神探李元芳,案子就交給你來辦!第989章 李師師拳滅金國王爺第一百九十一章 吐蕃版的武則天和狄仁傑第七十二章 唯一外戚第八百三十六章 一發入魂的天賦十連抽第929章 請大宋天子北狩!第1034章 換頭手術第一百九十七章 真-靠顏值上位第二百三十八章 這次我要對付武后!第一百九十九章 吐蕃必須要有一個贊普第1315章 須彌山下“鎮壓”的猴子第1119章 捕獵一尊神祇,來驗證所學第六百二十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第二百一十二章 兇手就是那個人!第四百六十三章 武氏末日第四百四十三章 朴正恩的身份第一百二十八章 惹我是吧?第六十八章 敢在我面前據馬問話?第八章 貴族圈子第三百三十五章 生擒尚宮!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治也要送書了?第1141章 嘉靖:嚴嵩,嚐嚐朕的丹藥,是不是第1332章 番外與大唐內衛的鬥法開始了!第1238章 萬妖生佛,莊嚴詭異第1280章 《人間仙(結)》第六百一十六章 盧俊義:那一日,哥哥在我的腦袋上敲了三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打佛門的臉第1181章 八戒失態的原因第992章 金人,時代變了!第三百零四章 刺客:爲什麼我們走到哪裡,哪裡就出事?第二百三十六章 吐蕃贊普遇刺事件的真相(元宵快樂!)第九百零八章 心照不宣,互相配合(國慶快樂!)第一百九十九章 吐蕃必須要有一個贊普第1288章 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 明臣職第七百零九章 趙佶一覺醒來,親信只剩一個高青天了第951章 一戰削去金太祖十年壽命第四百一十八章 一十三棍僧救秦王(X)少林武僧滅新羅()第一百九十八章 《吐蕃贊普遇刺事件》第五百七十九章 公孫判官不在,破案只能全拜託林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