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趙跑跑遷都,昏君無道,當扶潛龍!

對於蘭陵王蕭兀納而言,是一百個不希望天祚帝來到前線,並且認爲這個好大喜功的遼帝會改變遼軍的大好局面。

但是當遼帝御駕親征的消息傳回汴京,大宋朝廷上下卻震驚了。

一百年前,蕭太后和遼聖宗母子御駕親征,一路打到澶淵之下,距離汴京只有一步之遙,當時王欽若就看出了宋真宗想要逃,提出遷都南下。

如今一百年後,遼帝再度御駕親征,而且還連連攻城拔寨,相比起那時遼軍碰壁後的孤軍深入,勢頭要兇勐太多。

最可怕的是,那時尚且是南北兩國,現在又多出了一個西夏爲敵。

而從西軍的戰報來看,西夏皇帝李乾順也御駕親征,來到橫山前線,鼓舞士氣,上下效命。

所以目前的局勢就是,遼國和西夏兩國結盟攻宋,兩國皇帝都是位臨前線,三軍用命,再加上每天都能傳來一個河北州縣被破,“急書一夕五至”,朝堂中樞的官員都難免生出了亡國的恐懼感。

怕的最厲害的,毫無疑問是趙佶。

且不說身爲一國之君,在亡國之戰中本來就首當其衝,關鍵此番遼帝出兵的藉口是爲向太后報仇。

也就是說,別的君主亡國後,至少還能落得個太平公的結局,他一旦落在遼人手裡,肯定是活命的機會都沒有,爲了接下來佔據中原更加師出有名,天祚帝耶律延禧必須要以弒母之罪殺了他。

所以趙佶想遷都南下。

此舉完全沒什麼值得羞愧的,當年局勢比現在要好,真宗都想要南下避難,後來遼人再度準備入侵,仁宗也想要跑去有山川之險的洛陽,憑什麼祖宗跑得了,自己跑不了?官家的命也是命!

“陛下,萬萬不可遷都啊!”

然而雖有幾位臣子說出了肺腑之言,但以韓忠彥、曾布、範純禮、蔡卞爲首的諸多文臣,還是齊齊拜下。

趙佶並不意外,忠心爲官家考慮的臣子還是太少,他看着這羣自私之輩,澹澹地道:“遷都之事關係國本,不可輕言,諸位卿家有何退敵良策,不妨道出!”

堂內頓時一靜,剛剛還紅了眼眶的一羣士大夫們,又把淚水硬生生縮回去,垂下了頭。

河北糜爛的局勢來得太快,知兵的許多大將又被隔絕在了陝西,在他們看來,這個時候開口,是有可能在史書上擔上罵名的,誰又敢輕易出言呢?

趙佶嘴角微揚:“若沒有退敵良策,那按照諸位相公的意思,是先將守禦河北不力的蔡京和高求押回京師受審?”

“萬萬不可!”

曾布臉色變了,趕忙道:“陛下當命蔡待制和高提舉戴罪立功,全力堅守,大名府絕不能陷落!”

之前蔡京和高求剛到大名府,反正也不可能控制局面,還能趁機換成他們的人手撈取功勞,如今是決計不能臨陣換將的,甚至於連高求都算是個人了,居然還被文臣保護一次。

趙佶本來就是要抓把柄,聲音頓時冷了起來:“諸位相公所言,朕倒是難懂了,蔡京和高求北上時,諸位厲言反對,不惜臨陣換將,如今卻又相護起來,此番遼賊肆虐,國家危難,罪在何人?”

曾布避而不答:“勝敗乃兵家常事,陛下母須過於憂慮,如今遼軍大舉南侵,看似兵鋒極盛,實則妄自分兵,敗局已現,國家有難,義兵羣起,神宗施行保甲法多年,猶有餘澤,遼人不入河北倒也罷了,若深入河北,便要面對百萬大軍,何懼之有?”

這話說得大多臣子連連點頭,有些臣子則暗暗皺眉。

聽起來確實有幾分道理,但且不說保甲法已廢,那些保丁鄉兵又有何戰鬥力,這不是要用河北人命去填麼?

立刻有御史窺到機會,出面彈劾:“臣彈劾曾布迷國罔上,竊弄威權……”

這是看重了趙挺之死後,御史中丞之位至今空缺,想要一舉上位的。

而之前諫言遷都的臣子也紛紛露面:“請陛下以江山社稷爲重,遷都南下,避契丹鋒芒!”

眼見各方亂成一團,範純禮挺身而出:“此乃妖言惑衆,爲陛下畫此策者,罪可誅也!”

朝堂突然靜下,不少臣子又目露異色,因爲後半句話,正是當年真宗想要逃難時,寇準所言。

這位範文正之子,難不成要效彷寇來公故事,請官家御駕親征,再定退敵盟約?

範純禮並沒有那般果決,他只想要制止遷都,所言也不過是借寇準威望罷了。

而擡起頭,看着官家又驚又怒的目光,範純禮暗歎一聲,又垂下頭去。

當年寇準主張真宗親征,理由是“陛下神武,將臣協和,若大駕親征,賊自當遁去”,且不說真宗那性子能否擔得上“神武”二字,王超不聽詔書調遣,坐擁十萬大軍在外,又能否稱得上“將臣協和”,但至少臣子對於官家還是十分擁戴的。

而今趙佶和羣臣的關係麼,只能說上下敏感,各有提防……

再加上這位官家想要逃跑的態度其實已經很明顯了,範純禮只能拜下道:“依老臣之見,當出奇以撓其謀,堅守以老其師,待西軍迴歸,我軍必得勝算,可退遼軍!”

趙佶十分厭惡這種空話,兵書擺在那邊,任誰都能說上幾句這樣的言語,關鍵是具體實施起來如何辦到,厲聲道:“朕不通軍事,卻也知如今的局面危急,遼人兇惡,先是處心積慮散佈謠言,又三路齊發!”

“且不說河北山東局勢危急,一旦被遼人佔了太原,奪下河東,陝西的將士要回京畿,只能繞道關中,待得他們回來,恐怕要重複遼太宗故事了!”

當年契丹攻破汴京,後晉滅亡,遼太宗以中原皇帝的儀仗進入汴京,在崇元殿接受百官朝賀,再召集後晉羣臣,表示要擇一人爲中原之君,後晉羣臣則心甘情願地推戴遼太宗。

趙佶引用後晉之事,冷冷地道:“汴京無險可守,自從燕雲十六州淪陷,契丹的鐵騎時刻都能對我大宋的都城產生致命的威脅,所以自太祖起,就有遷都之念,可惜未能成行。”

“朕的肩頭,擔着我趙宋列祖列宗交託的江山社稷,絕不會浪行犯險,遷都之議,勢在必行……”

“只是遷都何處,還要諸位卿家思量!”

此言一出,朝堂上嗡的一下,幾乎爆開。

一方面是官家如此言語,顯然是聖心已定,除非現在將這位直接拉下龍椅,否則延續了一百三十年的大宋都城,真的要換地方了。

另一方面是遷都到何地,足以對接下來的朝堂局勢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陛下可遷都洛陽……”“當至江南金陵……”“可往蜀地成都……”

當羣臣紛紛進言,甚至都來不及說出具體緣由,就被另一個迫不及待的競爭者打斷時,趙佶露出了冷笑。

果然這些黨爭嚴重的,都希望遷到自己的家鄉,或者是一定不能遷到對頭的家鄉。

但他們不知,趙佶早就有了決定,只是要先壓下反對遷都的聲浪,一旦確定要走了,其他都好辦了。

而爲首的四位重臣,面對朝堂爭論的聲音,也神情各異。

“家中的萬籍堂,怕是保不住了!”

韓忠彥雖是庸碌之輩,卻也是堅定反對遷都的,可事已至此,他又不知該如何壓制羣臣,下意識地想到相州韓氏,深深嘆了口氣。

如果真定府失陷,那相州肯定被北虜踐踏,萬籍堂內珍藏的古籍,許多都是孤本,一旦被毀就太過可惜了……

“若是章相公還在,不至於如此!”

範純禮則突然想到了章惇。

他以前深恨章惇的爲人霸道,肆意妄爲,但這位相公真正被貶走,才發現一個一言九鼎的臣子有多麼重要。

如果章惇還在,趙佶豈能隨意做出遷都這等決定,羣臣也不敢爲了各自的利益炒作一團。

“看來此事已是勢在必行了……”

曾布和蔡卞目光一對,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忌憚。

他們倆的心中其實也早就想過遷都,因爲如今的局面確實十分危急,遼人曾經不擅長攻城,可此次入河北一路攻城掠地,雖然北軍的糜爛肯定負有較大責任,但顯然百年間又有變化。

再加上京營禁軍比起北軍,也不見得好到哪裡去,因此對方一旦兵圍汴京,是真的可能下城的……

如果汴京被破,那後果當真是不堪設想了,所以避其鋒芒,雖然短時間內看似是懦弱之舉,但長遠觀之,何嘗不是當斷則斷的大智慧。

關鍵是如果南遷,政治格局又將發生巨大的變化,除了新舊兩黨之外,恐怕江南一派原本被邊緣化的官員又要形成一派,必須好好應對。

當羣臣各執一詞,並未定下最後結果,朝會結束,蔡卞又想到了哥哥蔡京。

如今朝廷即將發生史無前例的劇變,之前兄弟倆人的矛盾有不算什麼了,現在他倒是由衷地希望,蔡京能守住大名府,爲自己爭取一份舉足輕重的威望。

有了這個想法,當回到官邸時,蔡卞立刻喚來心腹:“如今若要派人去大名府給蔡待制送信,可有不會遭到攔截的合適人選?”

心腹手下思忖片刻,眼睛一亮:“稟相公,吏部員外郎李格非請辭,據他所言他的家人如今正在河北大名府中,可以巧妙安排……”

蔡卞撫須微笑:“天助我也,速速安排李格非告老!”

就在羣臣爲將來的朝局紛紛謀劃時,消息傳開了。

別的朝代,或許消息不會傳得太快,但北宋的汴京,幾乎藏不住什麼隱秘的事情。

於是乎,京城的百姓炸了。

官家要遷都,百官爭論着遷去哪裡,可曾有人在乎一下他們?

如果遼軍真的兵臨城下,誰又來守護京畿的安全?

頓時間羣情激奮!

本就因爲太后之死和接連殺官,而導致的朝廷信譽下降,藉助此次事件徹底爆發開來,京營禁軍不得不衝上街頭,配合上開封府衙役,開始鎮壓“亂民”。

當京城大街小巷都亂了起來的時候,在無憂洞內搞基建的公孫昭也被驚動。

在得知了那不可置信的消息,再三確定並非謠傳,上至官家,下到羣臣,真的在確切討論如何遷都之後,這位曾經的冷麪判官氣得臉色鐵青:“京乃國本,主張遷都,奸臣可斬!昏君亦可斬!”

從未有這麼一刻,他慶幸自己不再是趙宋臣子,而是上了通緝告示的反賊,否則遇到這麼個毫無擔當的怯弱昏君,還不得五內俱焚?

“這等大事,必須速速通知兄長和‘左命’前輩!”

公孫昭本就關心河北和山東的局勢,只是知道兄長在那裡,出於信任才繼續留在京師,如今汴京即將發生鉅變,他再也忍不住,道袍一振,施展神行法,離京奔行。

唯有尋到兄長,才能拯救百姓於水火之中,使得中原大地不至於淪入異族的鐵蹄之下!

昏君無道,當扶潛龍!

第一百五十三章 江南血案結!第二百二十九章 事了賣茶葉,不藏功與名第1015章 夢幻開局第1055章 胡宗憲:抱上的大腿又粗又硬!第二百一十九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六百六十五章 曾經你們決定了我的人生,現在由我來操縱你…第六百三十三章 “佐命”沒錯,此世當造反!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要以爲憑你一個公孫昭,就能澄清玉宇,平…第1283章 嘉靖卑微遊地府(五一快樂!)第935章 燕爲友邦,女真家奴,寧與友邦,不第三百八十三章 只有武氏受傷的世界達成了第八百九十二章 一個看上去很好利用,但什麼活都不幹的世外…第四百七十九章 武后駕崩第三百五十二章 這一夢很甜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人的教導,榜樣的力量第1309章 嚴世蕃:天師怎的與三界之主一般?第四百一十一章 犬畏其主,卻又反咬其主,自然要打死第1109章 一轉金丹VS唐僧肉味第二百九十六章 盡收武后智囊團第1145章 辛苦煉製的票子,全部是我們的了(第八百一十二章 《踏山河(結)》第五十九章 十天破案第四百六十章 贊普何故造反?第二百三十一章 元芳看人真準!第一百二十八章 惹我是吧?第二百四十七章 請出長孫皇后《女則》第1112章 人蔘果:聞起來香,吃起來臭,嚥到第五百零九章 林沖的養望之法第953章 燕金強強對決第1212章 念頭通達,膨脹不已,然後遇到一位第976章 宿命般的金遼決戰第七百一十二章 《潛龍吟(結)》第946章 林靈素邀請“佐命”一起開宗立派第七百二十三章 特別好用的橙色天賦第981章 鹹魚太上皇的一天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要跟算命先生說話第七百一十八章 吳用:神機妙算如我,居然和武夫想得差不多…第五百八十四章 有官職的李元芳刀斬如來,無官職的林沖保護…第六百七十五章 半人半鬼,正式上線第四十九章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第995章 章惇:見證金國滅亡,方纔死而無憾第1217章 讓閣老們見識見識,什麼是天師的政第七百零三章 魔星所過,一家家的滅門第六章 李元芳的刀第1053章 這正是物歸原主第九十四章 這樣也行?第1274章 這個仙人與衆不同第六百五十六章 明尊教貪我三千貫,我取明尊教一個商會…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要跟算命先生說話第939章 不忘初心,佛門收稅第975章 天祚帝最後的御駕親征!第1237章 只知如來,不知玉帝第五百九十章 向太后:老身真是瞎了眼,選了這麼個天子啊…第六百一十六章 盧俊義:那一日,哥哥在我的腦袋上敲了三下…第二百零三章 感謝敵人送來的強援!第七百八十章 丁潤:遼狗!老子的水泊梁山軍來了!第八百九十四章 和議進行得挺順利,就是雙方首領被“佐命”…第1028章 陶道人:貧道的錢!貧道的錢!!第一章 我是李元芳第二百一十章 李元芳也開始釣魚了第四百五十二章 聖人快不行了……趕緊半場開香檳!第八百三十八章 宋江:能入大宋最強的西軍,真是三生有幸啊…第五百三十七章 我們的路,從來不是委曲求全換來的第七百七十二章 現在輪到我們進攻,遼人努力防守了!第六百三十三章 “佐命”沒錯,此世當造反!第一百一十六章 我知道怎麼破案了!二萬二爆發奉上!第六百九十章 丁潤:正月一十五前不抓人?老子正月初一還要…第二百六十六章 狄仁傑和丘神績出動第三百二十三章 曾經一手遮天的長孫無忌第四百五十二章 聖人快不行了……趕緊半場開香檳!第六百六十四章 六百萬貫的金庫第1004章 燕太祖對金太祖!第一百七十三章 這破案速度也太快了……第1037章 神醫比錦衣衛還要專業?第六百一十一章 夢想:以一敵二,稍顯勉強 現實:被一招秒…第三百四十六章 難道說兇手的目的是這樣?第四百二十八章 陸地神仙即將駕臨遼東第六百八十四章 李清照的分析第六百八十九章 建立在趙佶痛苦上的新年,過得特別快樂!第三百五十章 《不老夢(後續補遺)》第六百零九章 苦心積慮想要見我?那“佐命”就滿足你們!第三百五十一章 傷害性沒有,侮辱性破防第八百三十三章 林沖就如此信任“佐命”,將王圖霸業託付於…第1146章 營救太子!第六十章 三百嫌疑人第三百七十章 《定紫微(結)》第1294章 玄奘的大勇氣,大犧牲!第七百二十七章 兄長果真是能爲大事之人!第1148章 嘉靖:抓住這個老賊,不要讓他跑嘍第一百四十八章 上宰相府,抓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殺的就是武賊!第967章 刮骨療毒,剔除腐肉!第一百四十一章 這是要向全體內衛謝罪的!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跑的了,童貫跑不了,不殺他,我誓不爲人…第1333章 番外飛天一舞,觸動唐皇第1161章 萬聖公主心防突破第二百四十章 私藏甲冑第四百七十六章 請聖人出關!第八百四十二章 真假九天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