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八章 “方臘快樂城”襄陽

宋軍大營。

章惇看着襄陽軍報,陷入沉默。

折可適、种師道、宋江也一併沉默着,感到氣氛越來越壓抑。

作爲大宋的最後支撐,這位章相公其實應該坐鎮京師。

畢竟官家近來的表現,越來越不對勁,已經不是輕佻,而是有幾分癲狂了……

章惇毫不懷疑,如果他不是早早將兵權握在手裡,自己已經下獄被殺。

所幸宮內封鎖,替換了一批對朝廷還有忠誠可言的禁軍將領後,那邊安分下去,在發現折可適與种師道領軍久攻不下,章惇權衡利弊,終究還是出京,來到前線。

他七十歲的年紀,自然不可能親自上陣殺敵,爲的是穩定軍心。

不出意外的,郭康等一羣受招安的將士,開始不安分了。

哪怕朝廷在後方許諾,將十位受招安的賊首,封爲十節度使,還是壓制不住。

這些人囔囔着要見章相,就認章相,其他人的話都不相信。

而章惇的露面,確實將這羣賊兵匪將給安撫下來,但連宋江都知道,這樣的方式肯定是不能長久的。

這羣賊兵已經成爲了巨大的不穩定因素,章惇不可能一直留在前線,甚至於隨着時間的推移,一旦章惇都壓不住他們,那勢必會在背後給宋軍致命的一擊。

偏偏這個時候,駐紮在襄陽的劉法軍投降,不吝于晴天霹……

哦,衆人也沒有多麼詫異。

折可適看到軍情時,是沉默;

种師道看到軍情時,是沉默;

宋江想到那個身軀偉岸,聲如洪鐘,被西夏人稱爲“天生神將”的漢子,居然降了燕,倒是難免驚怒,但再看看周圍西軍的情況,似乎又沒什麼不可思議的……

就連章惇聽到劉法率兩萬西軍投降,都無怒火,只是眉宇間帶着複雜。

汴梁三萬西軍,襄陽兩萬西軍,五萬西軍的投敵,說明西軍對於投靠雄踞北方的燕王,再也沒有心理上的障礙,不僅是劉法,衆將隨時都可能倒戈,這是壞到不能再壞的消息。

可同時,他又覺得這些鎮守西北多年,曾經也在自己麾下力克西夏,爲國效死的將士,能有這樣的結局,或許不是壞事……

複雜的情緒之後,章惇深吸一口氣,恢復到宰相的狀態,開口道:“你們說,燕軍在這個時刻進駐襄陽,目的爲何?”

帳內的氣氛一鬆,三人默契地將劉法投降的事情略過。

只是對於章惇提出的問題,折可適和种師道微微凝眉,一時間都未回答。

宋江見兩位老將軍不說,纔開口道:“宋某不才,拋磚引玉,燕軍進襄陽,顯是有南下之意了,是不是趁着我軍與方賊交戰已久,準備漁翁得利?”

折可適搖頭:“早了。”

种師道道:“鄂州至今還被方賊所佔,我軍攻勢受挫,內部不穩,實力倒也並未大損,此時燕軍南下,是讓荊湖一戰提前落幕,雙方並無損失,談不上燕軍漁翁得利。”

他有些話沒有說白,實際上打到現在,還不能取得一定的戰果,一方面證明方臘根基已成,絕非等閒反賊可比,另一方面則說明西軍終究不適合在南方戰鬥,不復西北勇勐不說,如今還有種深陷泥沼之感。

燕軍此來,反倒幫他們解了圍。

宋江這是真的拋磚了,卻沒引出玉來,看向章惇,露出期盼之色。

章惇開口:“北方還是鄉軍之時,就有機密營,派出斥候四處刺探情報,如今燕軍以家書策反劉法部,更不會犯這樣低級的錯誤,他們此番就是壓制方賊,助我宋軍!”

“目的爲何?”

“倒也簡單,有了簡王和衣帶詔,又見兵不血刃地奪取汴梁,這燕王已生驕狂之心,又不願揹負亂臣賊子的罵名,自以爲聚攏民心,厚待軍士,就能以和平策反之法,不戰而屈人之兵,盡收南方!”

聽到簡王和衣帶詔時,三人的表情多少有些不自然,但聽到後面,又是恍然大悟,精神大振。

改朝換代哪有不流血的,對方如此天真,正是機會啊!

章惇其實覺得有些不太對勁,但宋廷情報閉塞,中原的消息還能傳過來,再往北的燕雲乃至遼國的事情,至今還停留在燕遼武州之盟的版本。

他根本不知道後來發生的種種紛爭,如燕王驅逐女真使者、女真滅高麗、燕國水軍北上支援高麗復國,不然的話,肯定能反應過來,趙宋這是被扶弱抗強了,一夥反賊生怕他們被另一夥反賊滅了。

南方痛斥北方,北方還以德報怨,真的要哭死……

現在這位白髮蒼蒼的老相公,倒是精神一振,覺得看到了一絲黎明的曙光,枯瘦的手掌一揮:“襄陽城破,燕軍若要駐守,勢必修繕,方臘則必不容許,他們兩方交鋒,正是我軍的大好時機!”

“無論如何,荊湖之地不能被賊子所佔,先滅方獠,再穩燕軍,以談判爭取喘息之機,我大宋當可延續國祚,否極泰來!”

……

“如此地利,真是好地方,可惜在兵災之下,這般殘破……”

劉法率西軍出城投降,廣信軍和鎮戎軍交接,順利入駐,一切如同汴梁故事。

徐寧和張清並肩立於城北高牆,眺望着對面的樊城,不由地發出感嘆。

襄陽三面環水,一面靠山,這倒也罷了,關鍵是它地勢還高,與其一江之隔的樊城,無險可守不說,地勢低,纔會被關羽水淹七軍,輕鬆拿下。

如此近在遲尺的兩座城池,有這般強烈的對比,怪不得叫“紙湖的樊城,鐵打的襄陽”。

不過燕軍入駐後,發現紙湖的樊城沒錯,但如今的襄陽,絕對稱不上鐵打,城防很差。

襄陽從靖康之恥到南宋末年抵抗蒙古中,其實經歷了兩次大規模的修繕強化。

第一次強化是岳飛。

這個很有名,岳飛從僞齊手中收復襄陽等六郡之戰,僅有三萬軍士,糧草又不濟,在極爲劣勢的情況下,集兵攻打僞齊重點設防的一地,擊其一點,震撼全局,使據守襄陽的將領聞訊驚潰,宋軍兵不血刃,輕取襄陽。

隨後金人又來援兵,與僞齊一共號三十萬大軍,結果恃衆輕敵,佈陣失誤,又被岳家軍大破,然後再反撲,再被破。

三場以少勝多的大戰,皆取得輝煌大勝,自此岳家軍一舉收復襄漢地區大片失地,有了這個條件,後面才能談得上反攻中原。

當時消息傳入宋廷,震動君臣,趙構和宰相對話還挺有意思:“朕素聞飛行軍極有紀律,未知能破敵如此。”“惟其有紀律,所以能破賊。”

奪取六郡後,岳飛向朝廷請命,朝廷將這片地方從原先分屬的京西南北兩路中分離出來,單獨設置襄陽府路,由岳飛統一籌劃防務,開始修繕城防,強化守備,經營襄漢。

後來又移至鄂州,那裡成爲了岳家軍的大本營,襄漢則是南宋連結川陝,北圖中原的戰略要地。

第二次強化是孟共。

這位的曾祖孟安和祖父孟林,都爲岳飛部將,本人更是具備前瞻眼光,早在蒙古攻襄陽之戰爆發三十年前,就提出“襄、樊爲朝廷根本,當加經理,如護元氣”,需要“甲兵十萬”,以預先應對蒙軍的進攻。

在他的經營下,那時已經被蒙古奪取過一回,弄得殘破不堪的襄陽開始恢復元氣,重新成爲軍事重鎮,擴寬護城河,一度儲備了十年的口糧。

可惜當時朝廷供給的是一萬人的量,蒙古圍襄陽六年時,裡面的兵將百姓顯然遠不止一萬,最終還是被逼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悲劇的是,孟共死前也被朝廷猜忌,戰略不得施展,最終發出類似的感嘆:“三十年收拾中原人,今志不克伸矣”。

宋朝把一個錯誤,犯了一遍又一遍,能在蒙古的軍隊下撐那麼久不滅,真的全靠中下層軍民奮力抵抗,英勇搏殺,涌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

現在燕軍入主襄陽,同樣有大批大批的軍民抵達,徐寧和張清站在城頭上,就看到長長的民兵隊伍魚貫入城,同時漢江江面上,也有船隻不斷駛來。

陸軍十大指揮使,每人麾下的一萬精銳不變,但隨軍的民兵、匠人數目更多,往往由兵部、工部調配。

根據不同的戰況需求,最高時能有一比二的比例,一萬精兵配合兩萬輔兵,共上前線。

現在就接近上限,廣信軍、鎮戎軍兩軍配四萬輔兵,其中還有大量工匠,因爲洛陽之前被張仙賊破壞,正在修繕,直接調了過來。

同時襄漢本地的百姓,聽聞中原的燕軍來了,莫不歡欣鼓舞,往城中趕來,江面上的那些船隻,大部分出自襄漢本地百姓。

呂方來到身側,原來不贊成守城的他,見到如此四面來投的場面,都由衷地道:“殿下仁德,如此盛況,何愁我燕軍不勝?”

徐寧和張清相視一笑,想到那位曾言,仁德不是虛名,而是要落到實處。

以前宋廷暴兵百萬,有很長一段時間沒人願意參軍,軍中還要出去抓壯丁。

現在燕廷十萬精兵,精挑細選,百姓反倒踊躍參加,哪怕無法入正規的十軍,民兵也幹。

究其根本,這與燕王的德行無關,純粹是體制上的待遇改變,和社會風氣的地位提升。

以前的宋軍年年欠餉,臉上刺字,被人看不起,還不如在汴京城內跑腿當索喚,傻子纔去當賊配軍。

現在的燕軍地位高,待遇好,不用刺字,督查部功勳透明,出去備受歡迎,找渾家都方便,只要能滿足條件,傻子纔不來參軍。

當大燕軍民源源不斷地進入襄陽,很快工部營繕司長陶宗旺,也來到身後:“測算過了,襄陽外圍城牆損壞嚴重,護城河需拓寬,應可寬達六十丈,這兩項是大工程,其他修繕工作數日內就可完成。”

徐寧聞言倒吸一口冷氣:“六十丈?昔日汴京的護龍河才十餘丈吧……”

陶宗旺笑道:“這是引漢江之水所成的護城河,自是不一樣的,六十丈只是均值,最寬處恐怕能達八十丈,賊人再想攻城,只能望而生嘆。”

《襄陽守城錄》中有言,“來早,虜人登高,望見忽有濠一道,莫不驚愕”,想象一條兩百多米寬的護城河橫亙在面前,是什麼滋味麼,豈能不嘆?

張清想到書院上課,在講述兩晉南北朝時,將玉璧城比作“高歡快樂城”,突然笑了起來:

“等到方臘看到經我燕軍經營後的襄陽城,他也一定會很‘快樂’的!”

第1157章 帶着蛇精和蠍子精救人蔘娃第五十章 結案第四百五十五章 要確保冤有頭債有主第六十五章 你故意找茬是不是?第六百零四章 不羨慕我的人,就是兇手!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后的人真好用!第八百六十二章 簡王投林沖,此天命也!第五百零八章 開封府破案顧問林沖第989章 李師師拳滅金國王爺第1288章 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 明臣職第二百八十六章 賊子們,我李元芳來了!第四章 有代入感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殺的就是武賊!第1040章 “起死回生”第六百零一章 冒充我的名號去作案?第四百二十七章 “人見人愛”武氏子第六百一十二章 “佐命”實在是招惹不得!第八百四十章 九天玄女:天機變化,星主太拉,不見不見!第1316章 齊天大聖,今非昔比!第八百五十三章 如果關雲長的後人,和開國名將的嫡系子孫都…第二百四十章 私藏甲冑第一百八十三章 衣錦還鄉,名動涼州的李元芳回來了!第942章 專業滅佛人士林靈素第九十八章 如來動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武后的血壓又飆升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偷外賣的可太噁心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被下毒的武后與被逼瘋的楊思儉第五百五十二章 繼槍刀棒後,用斧頭的進入了無憂洞……第1246章 佛像之下,衆僧皆魔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人的教導,榜樣的力量第五十五章 《太子宮鬧鬼事件》第1258章 冥票本位制,有錢能使磨推鬼第四十二章 免費的永遠是最貴的第1162章 可怕的真相第七十四章 《周國公府鬧鬼事件》第1186章 無生老母的真相第九十三章 真相第972章 三家分遼,憑他們也配?第八十七章 大功告成!徹底瘋了!第七百二十四章 小黑守城,誰敢放肆!第八十九章 這爛慫大雁塔有啥可看的?第八百二十七章 趙宋的龍興之地,由“佐命”出面拯救?第1127章 那位神醫終於要來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丘神績懲奸除惡,就是最大的慈悲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要你們助我修行!第1195章 必須要有一位無生老母第1047章 沒有後臺的胡宗憲,抱上誰的大腿?第四百二十三章 不愧是唐僧,武力驚人!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潤丁閻羅 高俅高青天第1003章 對付金人,任他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五百五十章 但凡有困難,就去請兄長!第1115章 給人蔘果做手術第六百五十二章 又要用童工了……第六百七十二章 入主天下第一樓第八百一十章 請高青天出獄勸退賊人,救救大宋!第1310章 請聖君收了神通吧!第六百七十八章 書院做題家出動第三百九十九章 作案時高調,案發後低調第九十四章 這樣也行?第二百四十五章 與武后第二回合的隔空較量!第七百九十六章 一十二道金牌發燕雲第八十八章 無能狂怒的武后,正面進擊的太子第七百九十八章 遼帝駕臨雁門關第二百八十七章 燒船殺貓,豈能饒恕!第四百四十八章 國之柱石,定海神針第1337章 番外真假使節團第四百四十六章 李弘:元芳,我恐怕時日無多了……第1007章 前線金太祖亡,後方金太宗危第七百七十二章 現在輪到我們進攻,遼人努力防守了!第1288章 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 明臣職第七百六十五章 年輕最小但是兇巴巴的扈三娘第924章 讓高麗身敗名裂!向遼帝問責!第一百六十八章 幸福的煩惱第1003章 對付金人,任他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1017章 逃過兩個世界的鬼子,還是撞上來了第八百八十八章 宋江:六尺人送五尺人!痛煞我也!第二百七十五章 嗩吶吹起來了!第1178章 冒充王母的無生老母?(新年快樂!第973章 韓世忠,你要老婆不要?第1119章 捕獵一尊神祇,來驗證所學第1251章 功成歸極樂,魔亦坐蓮臺,這個世界第六百零五章 教育公平纔是最大的公平第1138章 陶仲文的前世是誰?第八百九十四章 和議進行得挺順利,就是雙方首領被“佐命”…第二百九十四章 榮譽大唐人第1326章 道祖的轉世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第四百九十章 走到哪裡,外戚死到哪裡第1175章 道門各派初歸心,從大真人號令!第四百七十四章 終於……楊思儉藏不住了!第八百一十六章 這次是全員催婚了……第1012章 下次歷練的進入構思第1179章 收你是爲你好,不可諱疾忌醫!第八百六十六章 高麗:無相道兵出擊!女真受死!第1011章 重開日月承堯舜,再造乾坤接漢唐!第1181章 八戒失態的原因第1148章 嘉靖:抓住這個老賊,不要讓他跑嘍第1008章 宋江的高光時刻第1028章 陶道人:貧道的錢!貧道的錢!!第二章 一十四年之期已到,恭迎郎君迴歸第一百三十八章 江南血案的謎團解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