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斬將刈旗,萬軍辟易

孟修遠轉身望去,見來者身形魁梧、滿面風霜,正是久未相見的蕭峰。

不過未待他開口應聲,牀榻上的耶律洪基便已經被驚醒:

“來人,有刺客……”

耶律洪基心思矯捷,睡夢中剛一睜眼,見營帳之中突然出現兩個陌生人,便知道事情不妙,不做絲毫猶豫,一邊大喝,一邊摸向枕下寶刀,意欲翻身劈開背後營帳,就近先行逃離。

不想,他明明是鼓足氣息想要大喝,可話一開口,竟是聲細如蚊,只有帳篷內的孟修遠和蕭峰能聽得到他的聲音。

而他那抓着寶刀的手,則是同樣使不上一點力氣,勉強從臥榻之上爬了起來,剛想移步,卻是雙腿一軟,又跌坐回了牀上。

“你們……你們對我做了什麼?!”

耶律洪基雖身爲遼國皇帝,一生經歷許多大風大浪,可卻從未見過如此古怪之事。兼之深夜突被刺客闖入營帳,只道是自己命在旦夕,不由聲音中也有些倉惶。

孟修遠聞聲,只輕輕朝那耶律洪基瞥了一眼,卻是先不理他,轉而朝蕭峰拱手道:

“蕭大哥,別來無恙……”

蕭峰見孟修遠仍是以這麼敬重的態度面對他,不由稍稍一怔,片刻之後,才輕出了一口氣,開口嘆道:

“孟兄弟,幾月不見,你功夫又厲害了許多。

說至此處,蕭峰稍稍一頓,一雙虎目直視孟修遠,接着坦然道:

“你是土生土長的宋人,一心爲大宋考慮,無可厚非。

……

直至今夜,他纔是恰好和孟修遠一起找了那耶律洪基的位置。

兩位有何求懇,我無有不允。”

孟修遠聞言,當即眉頭微皺。可待稍稍思慮之後,卻也覺得這位蕭大哥所說確實肺腑之言。

待孟修遠將事情經過簡單敘說過一遍之後,王語嫣當即便察覺出了其中問題:

蕭峰開口道:

只說於此過程中,不知道有多少無辜遼國百姓,要在那些貴族的權利爭奪之中慘遭橫禍。

這次孟修遠聞言卻是搖了搖頭,微笑說道:

“不,此事蕭大哥無關,我本也就沒想過讓那耶律洪基死得這麼無聲無息。

請陛下答允立即退兵,終陛下一生,不許遼軍一兵一卒越宋遼疆界。”

各爲其國,各爲其民,今日我便是身死,也不怨你。”

耶律洪基聽得蕭峰聲音之中的肅殺之氣,不由渾身寒毛豎立。再想自己此時處境,若兩人要下毒手,確無生還的機會。

蕭峰能瞧得出,耶律洪基此時狀態古怪,是因爲被封了經脈穴道。而且這封穴手法極爲高明,只以真氣堵塞其大半經絡,卻是不完全封死,使其仍能略微活動發聲,卻是虛弱無力,無法高聲引來衛兵、亦無法動身逃離。

我不要別的,只要陛下金口一諾。

而王語嫣則是心中好奇,和孟修遠到一旁僻靜之處,向他詢問起了這一夜遼軍大營之中發生的事情。

“這大遼皇帝,竟真不信守諾言?!”

留我一人在此,看着這位陛下即可。

而若他真的是一意孤行想要侵犯宋國,那無論在多少士兵面前起誓,他將來都會想盡辦法扭轉輿論、蠱惑人心,叫遼軍再次心甘情願地再來南下。

提及正事,孟修遠面色肅然。他雖知以蕭峰爲人,絕不可能相助遼國攻宋,卻也想聽他親口說說原因。

孟修遠聞言一愣,再細看蕭峰,卻見他面色決然,顯然是已下定決心,留下來孤身一人涉險。

“陛下已是我二人的俘虜,照咱們契丹人的規矩,陛下須得以彩物自贖纔是。

我昨夜既和那耶律洪基定下約定,便自是有辦法履行……”

說着,孟修遠走向牀榻上的耶律洪基,在他肩膀上拍了拍,而後朝他淡然說道:

打草驚蛇,恐怕日後再要殺那遼國皇帝,恐怕難上許多吧?

蕭峰見此一幕,不由虎目通紅,雙拳緊握。

遼宋兩國百姓受難,我皆是不願見到……”

“蕭大哥,你說的這事,不說是否一定可行。

加之你此刻功夫,顯然已非我能匹敵。

蕭峰見孟修遠一副篤定模樣,卻也不好再出言反駁,只能默然點了點頭。

如此,倘若他日後反悔,那不僅大遼舉國上下都要瞧他不起,其他遼國貴族、將軍更是可以此爲理由,號召手下謀反。

“此時非同小可,我若不允呢?

是便要殺了我麼?”

如此,三人便在這山林之中暫歇了兩個時辰。待天色漸亮,突聽得聽得轟隆隆、轟隆隆悶雷般的聲音從遠方傳來,顯然是大隊的馬蹄震響。

你有何計劃,但請說來。

此刻咱們一走,他便是沒了威脅,該要顯露本性了。

王語嫣接着追問道:

“那公子你今夜爲什麼不動手?

三人聞聲互換一個眼神,當即齊往山巔奔去,攀至高處再向下望,便見果然是大批遼軍兵馬正朝雁門關而來。

王語嫣和蕭峰並不熟識,也就沒有多聊,只互相客氣兩句,蕭峰便坐到一旁樹下,閉目養神休息,靜待明日一早的結果。

原來,蕭峰這幾日之中,一直便也在遼軍大營之中行動,一邊破壞遼軍的軍械糧草,一邊尋找耶律洪基的位置。

這位陛下所言不虛,遼國人確實普遍守信重諾。

你如此曲折行事,只是爲了遷就蕭大俠,讓他心裡過得去麼?”

只說這耶律洪基召集數萬大軍合圍在一起,咱們恐怕不好脫身吧?”

蕭峰聞聲點了點頭,默不作答。

“你說便是,無論是金銀財寶、官爵美人,對我都算不得什麼。

“若孟兄弟信得過我,請你先行離開這遼軍大營。

蕭峰望了臥榻上的耶律洪基一眼,以內力朝孟修遠傳音道:

“你最好記住今夜之事,莫要忘了自己的諾言,立即撤兵,終身不可再侵犯宋國。

“若陛下覺得宋國國土,比自己的性命還重要,那我便也不得不爲之。”

他自認這般點穴功夫,自己倉促間是很難做到的。

“蕭大哥無需如此,還請你在此保護好王姑娘便是。

當着我的面,還要鬼鬼祟祟地行事,打的什麼主意?!”

思至此處,蕭峰突地身子一顫,半晌,他才深吸一口氣,朝孟修遠道:

說完這些,蕭峰沉默半晌,突地問出了心中疑惑。

孟修遠搖了搖頭,朝蕭峰道:

言畢,孟修遠當即也不讓蕭峰多言,拉着他似一陣風般消失在了營帳外。

到現在,連我也看不透你了。”

哪想得,這耶律洪基竟只是兩個時辰之間,便已經顯露了本性,依舊派兵來攻。

行路之中,孟修遠與蕭峰言語不多,可卻也不見什麼隔閡。兩人默契地都沒有提以前之事,而是隻說最近情況。

若是因此雁門關破,那便都是他蕭峰的責任。

半晌之後,孟修遠突地點了點頭,朝蕭峰道:

“那蕭大哥,此事你想怎麼解決?”

遼軍大營之中戒備森嚴,他雖武功絕頂,面對數萬大軍卻仍是需要小心。相較於孟修遠這來去仿若鬼魅一般的輕功,效率自然低了很多。

孟修遠聞言有些驚奇,暗道這姑娘果然心思玲瓏,將他想法猜得一清二楚,不由點頭應是:

“對,我不相信他的什麼誓言,也不敢賭他們遼人會不會那麼在乎信譽。

偏是叫他攔下,說什麼麼要討一個約定,叫其有生之年不得南侵大宋。

“蕭大哥,你說不讓我傷這遼皇帝,爲什麼?”

孟修遠和蕭峰出遼軍大營時,夜色尚深。兩人藉着薄雲後面的隱約月光,在山路上飛縱。

耶律洪基聞言心中十分複雜,下意識地便想要斥責蕭峰是“亂臣賊子”、“無恥叛徒”,可卻怕激怒了眼前兩人,所以話還未出口便收了回來,轉而面露微笑地說道:

如若不然,哪怕你藏在千軍萬馬之中,我亦會來取你性命。”

蕭峰毫無遲疑地點了點頭,開口肅然道:

我蕭峰今日即便拼上一條性命,卻也要彌補過錯!”

見此一幕,蕭峰還未再開口,卻聽身後孟修遠搶先一步問道:

“蕭大哥,咱們倆今夜一走,這耶律洪基若是反悔違約,該當如何?”

蕭峰望了孟修遠一眼,見他面色淡然、並無表示,當即領會其意思,徑直走向耶律洪基的牀榻之前,躬身拱手。

……

以蕭峰身世,心中有此所想,確也是再正確不過。

“無需如此。蕭大哥,你的意思我已經明白了,咱們先走吧……”

若你覺得我所言不對,自可先來殺我,再斬遼帝。

蕭峰見孟修遠鬆口,心中很是高興,當即便欲再向孟修遠解釋。可他尚未開口,便被一旁的耶律洪基打斷道:

“你們兩個,既要殺我,何不快些動手?

孟修遠聞言,朝蕭峰問道:

耶律洪基聞聲,眉頭微皺,臉上難以再保持笑意。片刻之後,他沉聲道:

見此一幕,孟修遠心中慨嘆之餘,突地搖了搖頭:

我若是今夜潛入營帳之中殺他,那我便只是一個刺客,震懾之威不夠。

“孟兄弟無需擔心,我早便有了計劃。

結果如何,天亮之後,自是會見分曉。”

“我契丹人守信重諾,一言既出,又怎麼會反悔?!”

兩相疊加之下,蕭峰能夠瞧出,眼前這位孟兄弟的功夫明顯相較少林寺時更有進步,已遠不是他能相較的了。

“孟公子,依我看來,你從一開始,便沒想過要饒那遼國皇帝性命吧……”

本來,若非他的阻攔,那孟修遠昨夜一定是能殺那耶律洪基的。

到那時候,別說南下攻宋,恐怕他這皇帝之位都怕坐不安穩。”

孟修遠聞言搖了搖頭,朝蕭峰解釋道:

“若那耶律洪基是個言而有信、顧慮自己性命之人,那無論如何,他都不會違背諾言。

後來那些做遼國皇帝的人,未必便會因此而心生畏懼,不敢南下……”

山路幾轉,孟修遠帶蕭峰到約定好的地方,與王語嫣會面。

一眼望去,東西北三方旌旗招展,不知有多少人馬,好似無邊無際。

耶律洪基不懂內力傳聲,只見孟修遠和蕭峰二人相對而立、口脣微動,明明是在對話,卻聽不到聲音,不由心中煩躁,覺得這兩人好似在玩弄到手的獵物一樣羞辱自己。

身爲大遼皇帝,耶律洪基自然惜命,略微猶豫之後,最終還是朝蕭峰點了點頭。

蕭峰似是早便猜到孟修遠會有這麼一問,當即答道:

“只請陛下答應我一件事,我便當即離去,再不打擾。”

“孟兄弟,你今日殺了遼帝,確能使得遼軍暫時退兵。

孟修遠聞言沒有回答,只是勸王語嫣稍作休息,待天亮之後,自然見得分曉。

耶律洪基聽蕭峰如此客氣說話,心中不由十分意外,下意識地再去上下打量蕭峰,見其身形雄魁、豪氣四射,當即腦中靈光一閃,開口問道:

“你是契丹人?”

不說到到時候遼國已有此次前車之鑑,提前多做準備,你是否還能再成功刺殺。

蕭峰搖了搖頭,不理耶律洪基,向孟修遠認真解釋道:

孟修遠聞言,也不與蕭峰客氣,點了點頭,而後便開口直言問道:

“孟兄弟,是我錯了。

蕭峰舉目向南望去,眼前似乎出現一片幻景:成千成萬遼兵突破雁門關,向中原腹地衝去,房舍起火,烈焰沖天,無數男女老幼在馬蹄下輾轉呻吟,羽箭蔽空,宋兵遼兵互相斫殺,紛紛墮於馬下,鮮血與河水一般奔流,骸骨遍野……

耶律洪基聞言輕哼一聲,開口道:

孟兄弟,我是契丹人,從小在宋國長大。

殺了他以震懾後人,纔是更穩妥的辦法。”

可不用一年半載,遼國便會有新的皇帝,又會垂涎宋國領地,再起兵事。

只需讓這大遼皇帝鳴鑼敲鼓、召集部隊,然後在數萬遼軍面前立誓,永不再侵犯宋國即可。

更重要的是,蕭峰自進入營帳以來,一雙眼睛一直都盯在孟修遠的身上、沒有絲毫偏移,可即便這樣,他卻仍沒能發覺,孟修遠究竟是什麼時候出的手。

我功夫雖不如你,可在三尺之內,若他有什麼異動,我卻也是有必殺他的把握……”

“孟兄弟,你如此行事,不怕那遼國皇帝反悔麼?”

後面的話孟修遠沒有說完,王語嫣卻是已經猜到,當即一雙美目瞪圓,望着孟修遠略有些擔心地問道:

“孟公子,你真有如此把握麼?軍陣兇險,可是與江湖廝殺不同……”

說話間,孟修遠已經飄然從山坡落下,身形直奔那遼國大軍而去。

未待他衝入遼軍陣中,便已經運足內力,朗聲說道:

“耶律洪基,你既言而無信,那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以孟修遠此時功力,這一聲高呼,當即傳遍雁門關前整片峽谷,無論是雁門關上守衛的宋軍,還是這數萬遼軍,全都覺得耳邊好似有驚雷炸響。

天龍也就只剩兩章了,大家不要着急。

第254章 東溟第196章 山茶花下第200章 逍遙遊第129章 萬夫莫開第210章 阿紫第174章 劍氣碧煙橫第206章 孟公子,你敗過麼?第96章 放心吧,楊左使第82章 奇謀密計夢一場第253章 巨鯤第237章 飛馬牧場第60章 重新開始第312章 百靈第209章 重逢第310章 碧幽果第25章 何太沖第209章 重逢第162章 蒔花聖手第121章 五年第137章 草原歸去第272章 天下爲棋,衆生爲子第9章 聊人生,談理想第139章 桃花島第301章 好好瞧着第284章 酒宴酣醉(過渡章節)第200章 逍遙遊第302章 傳承第162章 蒔花聖手第75章 武當第一深情第258章 投資第235章 魯妙子第135章 趙敏來信第190章 移魂大法第25章 何太沖第285章 誘惑第18章 爺孫第267章 伏魔洞第150章 擂鼓山第256章 邊不負第163章 有何不可第212章 變故第159章 潛龍在淵關於下一個世界第277章 定不後悔第159章 潛龍在淵第283章 饒恕第165章 武學障第80章 絕世神功第35章 挖牆腳第255章 魔門第102章 武功升級第189章 冰清玉潔馬伕人第190章 移魂大法第297章 拖延時間第32章 癡情第34章 峨眉第153章 逍遙神功第152章 我全都要第238章 論武第264章 飛劍第262章 太極旋勁第290章 山雨欲來第36章 如何第146章 記得早些回家第263章 魔門聖女第76章 上架感言第59章 並體連功第282章 月下劍仙第250章 杜伏威第123章 高興得太早了第212章 變故第148章 武學規劃第81章 紅梅山莊致富經第6章 意外第211章 青竹蛇兒口,黃蜂尾上針第11章 小師弟,吃藥第96章 放心吧,楊左使第16章 改過自新第70章 跳崖第231章 耶律洪基在此第119章 母女同時發來的好人卡第180章 湖底藏神書第285章 誘惑第288章 終南山下第42章 偷襲第29章 關山落梅第45章 走得越遠越好第112章 小張老師戀愛課堂第274章 脣槍舌劍第280章 仙子挽紅袖第27章 一起上吧第247章 江上一葉扁舟第5章 心中歡喜第262章 太極旋勁第175章 實誠的交易第85章 師徒之間(2合1)第92章 自作自受第112章 小張老師戀愛課堂第250章 杜伏威第228章 帝皇一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