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纏夫追烈女

崇禎十三年上半年,官軍主力雲集湖廣一帶,連續打敗民軍,羅汝才、惠登相打算受撫,因張獻忠阻撓作罷。

此時左良玉託病不出,楊嗣昌明知他得的是政治病,但是爲了繼續驅使他,只得好言相勸,主動給他找臺階下。

他在給左良玉的信中說:“你引兵西還,是因爲缺少糧食,軍隊難以進駐,不得己而爲之的吧?”

然而左良玉並不想從臺階上下來,任憑楊嗣昌好言相勸,或是拿皇帝說事,他都不爲所動,仍然高臥竹山一帶,不肯入山搜剿,張獻忠乘機率殘部從山間小路偷偷返回湖北興山、房縣地區。

七月,監軍孔貞會等再次大敗羅汝纔等人於豐邑坪,混世王、小秦王、整十萬、惠登相、王光恩相繼投降,羅汝才率殘兵敗將與張獻忠匯合。

兩人商議後認爲官軍主力雲集湖北,必須進行戰略轉移,才能擺脫困境,於是兩人率部向官軍力量薄弱的四川開進。

楊嗣昌坐船追入四川,他命令諸軍利用四川東部的險要地勢,將民軍包圍殲滅。

然而由於協同圍剿的陝西總督鄭崇儉和他手下大將賀人龍、李國奇擅自撤回陝西,民軍在四川東部的大昌縣附近的土地嶺打敗前來追趕的官軍張應元、汪雲鳳部,扭轉了頹勢。

接着張、羅聯軍在四川避實擊虛,大打運動戰,在前有川兵堵截,後有秦兵追擊的情況下,風大爬山坡,水涼趟大河,一路克捷,攻破一系列小州小縣。

楊嗣昌氣急敗壞,將失敗歸罪於四川和陝西官兵無能,他向崇禎彙報說:“四川官兵行軍沒有哨探,駐紮沒有營壘,迷迷糊糊就像是平時散步,甩着膀子邀遊,穩步走入敵人的包圍圈中”。而陝西官軍也“不提防敵人倒打一耙,先勝後敗,得不償失”。

朝廷於是將四川巡撫邵捷春革職逮問,下獄論死,監軍道廖大亨接任,陝西總督鄭崇儉也被革職,由丁啓睿接任。

爲統一事權,楊嗣昌提拔廢將猛如虎爲總統,以左良玉手下偏將張應元爲副總統,統一指揮各部官軍追剿。

猛如虎人如其名,堅決執行楊嗣昌的尾隨戰術,對民軍猛追不捨。

張獻忠、羅汝才繼續採取“以走致敵”的戰術,在川西與官兵玩起了捉迷藏,半年之內牽着官軍的鼻子跑遍地了大半個四川,追剿的官軍疲於奔命,苦不堪言。

軍中流言:“想殺我左鎮,跑殺我猛鎮”,意思是說左良玉按兵不動讓他羨慕得要死,而猛如虎讓他們跑得快要累死了。

與官軍的狼狽形成鮮明的對比,民軍充滿了樂觀主義精神,張獻忠即興賦詩一首:

前有邵巡撫,

常來團轉舞。

後有廖參軍,

不戰隨我行。

好個楊閣部,

離我三天路。

此詩表現出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不讓老人家。

楊嗣昌的目標是張獻忠,而不是羅汝才,爲了抓住張獻忠,除了軍事打擊以外,楊嗣昌想盡了各種辦法,他宣佈赦免羅汝才之罪,對其進行招降,企圖分化瓦解民軍,同時對張獻忠張榜通緝,榜上有張獻忠的畫像,還寫了一首詞:

西江月

此是谷城叛賊,

而今狗命垂亡。

興安、平利走四方,

四下天兵趕上。

逃去改名換姓,

單身黑衣逃藏。

軍民人等綁來降,

玉帶錦衣升賞。

此榜在湖北、河南、陝西、四川到處張貼。而張獻中對此置之一笑,說道:“營中有獲嗣昌者賞銀三錢”,表示了對楊嗣昌的極大蔑視。

羅汝才己被綁在張獻忠的戰車上,不可能拋棄他,而張獻忠也不是流落民間的通輯犯,所謂的通輯令也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楊嗣昌的花招沒有收到什麼效果,還得老老實實進行軍事對話。

監軍萬元吉認爲不能把全部兵力用於尾隨,爲防止民軍殺回馬槍,他建議分出一部分兵力扼其歸路,以逸待勞。然而楊嗣昌不願分兵,仍堅持全力尾隨。

崇禎十四年正月,民軍開始從四川東出湖廣,官軍都被調入四川,無力進行阻攔,楊嗣昌後悔沒有聽萬元吉的話,他一方面命令總統猛如虎加緊追擊,一方面檄調左良玉部進川堵截。

十三日,民軍行至開縣黃侯城被猛如虎官軍追上,當時官軍人數不多,經過長途跋涉己筋疲力盡,有的將領主張休息一晚,明日再戰。

可是猛總統和參將劉士傑認爲好不容易纔追上民軍,如果休息一晚,民軍可能又走遠了。於是不顧將士疲勞,強令接戰,雙方打作一團。

張獻忠登高遠眺,發現官軍人數不多,也沒有後續部隊,就率衆下山衝殺,把官軍包了餃子。

官軍抵擋不住,參將劉士傑被擊斃,猛如虎突圍逃走,猛如虎的兒子猛先捷、侄子猛忠力竭自刎而死,此後官軍再也無力對民軍窮追不捨。

當官軍和民軍在四川你追我趕的時候,左良玉一直在旁邊冷眼看戲。

他等着看楊嗣昌的笑話,他希望楊嗣昌失敗,在這一點上,他和張獻忠的想法是一致的。

楊嗣昌九次檄令左良玉入川協剿,左良玉不但不聽命,反而把部隊開往陝西興安,避開民軍的鋒芒。

左良玉此舉,顯然是故意要讓楊嗣昌失敗。

張獻忠、羅汝纔在前無堵截,無後追兵的情況下,從容出夔門,經巫山進入湖廣,宣告了楊嗣昌入川圍剿的失敗。

張獻忠、羅汝才所部民軍在四川將運動戰發揮到極致,其精采程度超過了李自成等人在甘陝川開展的運動戰,堪稱冷兵器時代最經典的運動戰。

第五章 東林黨的真面目第四章 鬆錦大敗第七章 東郭先生和狼第七章 己巳事變之戰神隕落第十二章 孫承宗落幕大淩河第七章 張獻忠復叛第一章 平臺會議第二章 紅丸案第二章 無爲而治第七章 己巳事變之戰神隕落第七章 氣壯山河的薩爾滸之戰第十四章 誰是大忽悠第八章 圍剿與反圍剿第十二章 對黨爭的最後鑑定第八章 合夥第七章 新朝大換血第一章 民變的性質第八章 一朝天子一朝太監第三章 喪鐘因誰而鳴第三章 兩個拳擊手第六章 屁股向前的進攻第十一章 對袁崇煥的最後鑑定——性格決定命運第十章 孫傳庭俘殺闖王第四章 再論戰略之爭第十三章 別拿太監不當幹部第九章 袁崇煥語錄第三章 兩隻蒼蠅第五章 魏忠賢:繁華過後是落寞第十二章 孫承宗落幕大淩河第七章 張獻忠復叛第九章 盧象升蕩平中原第七章 氣壯山河的薩爾滸之戰第四章 呲 牙第十三章 皇太極繼位第七章 孫傳庭復出和柿園之役第七章 孫傳庭復出和柿園之役第三章 趕鶴上架第六章 己巳事變之外圍誘敵深入第八章 兩隻蝴蝶第七章 氣壯山河的薩爾滸之戰第十一章 鷸蚌相爭第八章 正確認識薩爾滸之戰第六章 出山西記第一章 浪子回頭第七章 東郭先生和狼第六章 出山西記第八章 三藩叛降第十二章 大妃殞命第九章 開鐵悲歌第二章 洪承疇督遼第十一章 以毒攻毒第九章 兼併第一章 稱王第十五章 以戰求和第十章 攤牌第十五章 潛伏第四章 拉鍊門事件第十二章 孫承宗落幕大淩河第七章 挾天子以令朝臣第十一章 對袁崇煥的最後鑑定——性格決定命運第五章 奪情三人行第十章 攤牌第四章 劉興治兵變前 言 一段隱晦的歷史第七章 氣壯山河的薩爾滸之戰第二章 反勝爲敗第十一章 鷸蚌相爭第二章 紅丸案第五章 東林黨的真面目第十二章 大妃殞命第一章 稱王第六章 蛟龍出海第六章 盧象升殉國第七章 張獻忠復叛第五章 一女事二夫第八章 將相不和第十章 遼瀋大戰第八章 三藩叛降第七章 東郭先生和狼第八章 關於寧遠戰役的一些思考第十章 仁慈的暴君第七章 張獻忠復叛第十章 遼瀋大戰第五章 袁崇煥誅殺毛文龍的原因分析第七章 張獻忠復叛第十章 孫傳庭俘殺闖王第十章 打仗與踢球第五章 一女事二夫第一章 梃擊案第十二章 明代版淝水之戰第十六章 寧錦大捷第十二章 大妃殞命第八章 合夥第四章 翻案第三章 兩隻蒼蠅第十章 孫傳庭俘殺闖王第十章 仁慈的暴君第六章 蛟龍出海第十五章 以戰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