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養真

鬥實。李淵在隋室的地位,一直有此尷心※

說他受排擠,楊廣對他確實很猜忌。甚至恨不得殺了他;說他受重用。似乎也沒有錯。只看從大業九年來,李淵的履職情況,就能看出端倪。

大業九年,李淵出任弘化郡今甘肅合水留守,有權徵附近十三郡的兵士;大嶇十一年,出任山西、河東撫慰大事,有權選用郡縣文武官員。至大業十二年,李淵出任太原留守,其權力更盛。楊廣一邊想要用他,一邊又要壓制他,猜忌他,也算是一樁頗爲有趣的事情。

自大業十二年前,李淵權力日盛。危機感也日甚於一日。

後世常說,李淵起兵是李世民所迫。然則據李孝基告訴言慶,在出任太原留守一職以後,李淵就密令長子李建成“於河東潛結英俊”又名次子李世民“於晉陽密召豪友。李建成在河東如何行事?李孝基沒有說明。

然則李孝基卻說了。李世民在晉陽日耗十萬錢,而渾不在意。

李言慶也是在世族裡長大,對於世家的狀況,不是沒有了解。

似鼎盛世族,錢糧廣盛。如河東洗馬裴,算得上其中翹楚。可裴行儼每個月的例錢,也不過一百五十貫。這還是因爲他過早在軍中效力。裴氏給予的優待。一百五十貫,接近十五萬錢。也就是說,李世民一天的花費,就差不多是裴行儼一個月的花銷。如此龐大的開銷,他又從何而來?

李孝基在李淵麾下。主要負責的就是財貨。

所以對李世民手裡錢財的來源。是一清二楚。若沒有李淵在棄後點頭。他李世民不滿二十歲的年紀。又從何得來這許多錢財?雖然李孝基沒有說明,但言慶聽得出來,李氏早有準備。

只是李淵那一句“吾一夕思汝言,亦大有理。今日破家亡軀亦由你。化家爲國亦由你。的說法,究竟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說出?不過言慶一直覺得,李淵這句話,並不是說要把國事託付給李世民,倒更像是一句下定決心的話語:反正成不成,如今就只有照你的說法,搏一搏。

不過,李孝基似乎,並不知道這句話,,

四月,李淵命李世民和劉文靜各自募兵,十日便卓得萬人,口稱要攻打劉武周。然則副留守王威高君雅,懷疑李淵心懷反意,準備謀壞李淵的性命。卻被李淵提前得知。先下手爲強,拿下王、高兩人,並對外宣稱,此二人勾結突厥。大業十三年五月中,斬殺此二人後,起兵準備奪取關中。

大致的情況就是如此,最新的消息,目前還不清楚。

李言慶看罷邸報,沉下了臉。

從弄明白了這個所處的時代以後。李言慶無時無玄,不渴望着去抱住李家的大腿。二十年來,他日思夜想的事情,就是李淵什麼時候造反?特別是這兩年,隨着山東戰局日益糜爛,李言慶這心情就越焦躁。然而,當他此玄真的聽到李淵造反的消息時,反而冷靜下來。

“爹,你準備怎麼辦?”

李孝基在屋中徘徊,似乎也在猶豫着什麼。

“言慶,你呢?你想要如何?”

“我決定,暫不響應。”

李孝基瞪大眼睛,輕呼一聲,“言慶,難道你準備”

李言慶當然知道李孝基準備說什麼。連連搖頭。他苦笑一聲,“其實,叔父如今在太原起兵,和我沒有半點干係。我幫不到他什麼。他也幫不到我什麼。這一點。爹你一定也清楚。”

李孝基,點點頭,表示認可。

其實。也並非如此”如果李言慶這時候響應李淵的話,可以使李淵的壓力大大降低。畢竟榮陽是中原腹地,直接威脅東都。李言慶如果能起兵響應李淵的話,至少能把河北半數隋軍兵力吸引過來。可那樣一來,言慶的危險可就變得大了”甚至弄不好,會有性命之憂。

“豪陽郡是東都之鑰,河洛咽喉。

可同樣,這裡也是四戰之地。自通濟渠開,更使得這裡成爲八衢要衝之所。我起兵響應可以,哪怕是和李密結盟,也勢必會遭受來自八方的攻擊。李密此人不可靠,關鍵時候捅我一刀,也很正常。王世充更與我有大仇,斷然不會放過我。我雖任河南討捕大使,總督四郡五十二縣兵馬。可時間太多,根本無法建立起屬於我自己的力量。況且。四郡五十二縣,又有多少人。還願意聽從皇帝的詔令?說好聽我是河南討捕大使,說難聽,不過是個空殼子。

所以,我不能起兵響應叔父!而且叔父若在這樣的情況下,連立足都無法做到,我響應又有何用?

他要我響應,可以!

待他坐穩關中,兵出通關之後,我二話不說,立刻起兵。”

李孝基沒有生氣,反而露出滿足的笑意。

“玉娃兒,你能保持如此清醒頭腦,我就算回去,也能放心了。”

李言慶說的是實話,沒有半點虛假。河南討捕大使治下所謂四郡五十二縣,包括豪陽郡、東郡、樑郡和潁”四郡。如今,東郡已經是全盤糜爛,成爲了瓦崗寨的大本營;粱郡自顧不暇,早已經民力匿乏;潁川郡同樣,久經盜匪襲擾,早已不堪重負;而豪陽郡本身雖元氣尚存。可開封、尉氏、新鄭、陽城、大梁城五縣失守,李言慶手裡只剩下六縣治下,又何來五十二縣之說?

若是這河南討捕大使能早兩個月落實,李言慶定然能整合出一部分力量。

可如今,給他的時間太少了,,

言慶到現在,對五十二縣的概念還僅止於一個名字,大部分縣城,他根本就沒有去過,更談不上了解。

不過,言慶聽李孝基這一句話,不由得大吃一驚。

“爹,你要回哪裡去?”

李孝基在:“自然是回太原。”

“爲什麼?”

“言慶啊,爹這次過來。一風女爲你促成婚事,也算了結了爹濁心裡牽掛;二鯽妥川用看你這邊情況如何,需不需要爹幫你。本來,爹把這麼大一樁事壓在你的身上,於心不忍。可現在看來,你做的很好。如今你手下也算是人才濟濟,待你正式走馬上任後,兵多將廣或許說不上,但也能爲一方諸侯。爹也算放心了,,

如今,你叔父在太原起兵,必然是百廢待興,也是急需人手。

雖則他帳下也聚集了不少了不起的人物,比如無垢的族叔長孫順德、還有你實叔祖的族侄簧綜”現在全都在你叔父帳下效力。可有些事情,終究少不得自己人的幫襯。你叔父收留我這麼多年,我也需報答恩情不是?而且晉陽府的那些事情我也熟悉,正好可以幫到他的忙。

現在,李氏已箭在弦上,不得不。

進一步化家爲國,退一步家破軀亡,由不得我們再去選擇。所以。言慶你在榮陽好好做事,待到天下大定之後,爹答應你,什麼都不做。天天讓你陪着說話,你到時候莫要煩我纔是。”

李言慶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勸說李孝基纔好,腦子裡很亂。

許久,他輕聲問道:“那什麼時候動身?”

“我想好了,時局緊迫,我早一日回去,就能爲你叔父早一日分解憂愁。

所以,天一亮我就走你莫要勸我。爹向你保證,這是爹最後一次,與你分別,好不好?”

李言慶面頰抽搐兩下,而後垂下了頭。

“爹,我給你烹茶”

“好好好”且再飲我兒妙手烹茶,權當送行吧。”

父子二人落座屋外門廊,李孝基好像當年在實家學舍時一樣,靠着廊柱,欣賞廊外景色,和言慶有一句沒一句的說着話。

而言慶呢,則靜靜碾碎茶葉。烹開沸水,烹茶以侍奉父親。

他們的話題,從當年洛陽營建。到後來言慶遠赴蜀中,再到征戰高句麗,,

這話,似乎是怎麼也說不完。

李孝基時而大笑,時而面露悲苦之色。

而言慶呢,則強作笑顏,不時迎合着李孝基的言語。

“兒啊,爹這一生流離,無所成就。

此生唯一自豪之事,就是有子若你。你這孩子,才智高絕,而且有機變之能。做事也很穩重,”但是,有時候太穩重了也算不得好事。過猶不及,穩重的過了,那可就變成了幕氣。

我似你這等年紀。兔脫飛揚。騎最烈的馬,睡最美的女人,直到遇到你娘後,纔算定下了心。如今思來,當年的荒唐倒也是一種回憶”言慶,你應當在銳氣些,再飛揚些。纔不負你這好年紀。你著《三國》,曾言司馬與諸葛之爭。司馬好奇謀。諸葛唯謹慎。此二者皆可不取,若能中和,纔算絕妙。”

李言慶笑了,此時的李孝基。似乎不僅僅是他的父親,也是他的知己好友。

兩人聊着聊着。不覺睏乏了。

言慶倒在李孝基的腿上睡着了。李孝基則靠着廊柱,口中哼着不知名的小曲,輕輕的拍撫言慶後背。

直至,金雞報曉!

李孝基來時。車馬隆隆。

離去時。卻簡簡單單他只帶了五六隨從,也沒有聲張,清晨在言慶的陪伴下,離開鞏縣。

他此去東行,過虎牢後渡河而去,自河內轉道河東,直奔太原。

本來,言慶還準備給李孝基增派一些人馬護送,但是卻被李孝基拒絕了。他告訴言慶,河東縣縣令盧赤松,早已歸順了李淵。兩河如今相對平靜,到時候他可以借道河東縣,一路暢通。

若是帶太多人,則略顯張目。

如果被人覺察到了李家和言慶的關係,可就有些不妙了!

李言慶無奈,也只好由着李孝基。

父子二人出鞏縣十里,言慶還想再送一程,卻被李孝基攔住。

“天亮了,莫效那小兒女之態。

言慶,你如今已經成親,也算長大成*人了!按規矩,我理當再過幾個月爲你起字。可現在看來,恐怕趕不上時候了”即已成丁,這表字還需早備。我思來想去,就贈你“養真。爲字,如何?”

養真,李養真?

聽着似乎有點彆扭。

可古人的表字,都很有講究,不是自己想叫什麼,就叫什麼。

李言慶琢磨了一下,擡頭笑道:“養真二字甚好,多謝父親賜字。”

“好了,我也該上路了,,你早些回去吧。

自己多小心些,切莫一味逞強。如今局勢混亂,若實在無法支撐。放棄也就走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言慶笑道:“爹,你只管放心。李密和王世充,還沒有那個讓我放棄的本事。”

“恩,這樣好,這樣纔好”再飛揚些,纔像個錦衣少年嘛。”

李孝基大笑着,翻身上馬。

圍着言慶繞行兩圈,他突然用馬鞭點了點言慶的肩膀,“玉娃兒,保重”。

“老師,保重!”

此時路上人以漸多,言慶無法大聲呼瞧

他看着李孝基的背影,漸行漸遠,心裡突然間好像變得很空。口中呢喃道:“爹,你要保重啊”。

大業十三年的夏天。格外紛亂。

李密在太原起兵,引得天下振盪。與此同時,王世充企圖跨那嶺偷襲陽城縣。卻被秦瓊覺察,火燒羊腸小徑,將王世充打得狼狽而逃。隨軍長史韋津韋孝寬之子慘死於亂軍中。

王世充在大將楊公卿,虎賁郎將王辯的拼死護衛下,總算是逃得性命。

收整殘部,於那嶺重新集結之後,王世充上書東都,哭訴兵力太薄,兵馬太少,難勝反賊。

於是楊侗下令,從河內調撥五萬人馬,歸於王世充麾下,命他再戰李密。

六月初,獲取了兵力補充的王世充,向李”加報!後。繞黑石關,自撲陽他不再以奔輿公四,而是以正兵突破。但由於秦瓊早有防備。呈報於開封李密。李密立刻命左武侯大將軍單雄信和右武侯大將軍徐圓朗兵分兩路,一支從大魏山繞嵩高山出擊,截斷了王世充的退路,單雄信親率兩萬悍卒,與秦瓊在陽城縣匯合後,與王世充決戰於嵩高山。

這本是一場勢均力敵的大戰,雙方搏殺三日,互有損傷。

然則王世充跨郡而戰的害處也隨之出現,就在他與瓦崗軍激戰正酣時。徐圓朗突然出現在他的後方,兩相夾擊之下,王世充再次參拜。而這一次王世充更慘,連折了河內郡承柳疊和偃師縣令鄭乾象兩人。侄兒王道棱慘死於亂軍之中,族人王隆,也被秦用擊殺在陣前,

兩戰皆敗之後,王世充已無力再與李密交鋒,於是逃回偃師之後,再也不敢擅自出擊。

本以爲兩次大敗之後,王世充難逃罪責。

卻不想越王楊侗,的確是個溫和寬宏的人。竟不問王世充的罪,反而下令自上洛招兵,以補充王世充麾下的兵力。

“依我看,越王不是不想治王世充的罪,而是他麾下,的確無人可用啊!”

李言慶坐在車上,身邊匍匐着一頭純白色,好像獅子一樣的四眼奏。這小奏是四眼和細腰的後代。纔出生不到兩個月。此次四眼共生下四頭小獎,正好被李言慶夫婦四人所瓜分。

而四眼和細腰。以及其他六頭已經長大的獎犬,則跟隨小念。

言慶輕輕撫摸白奏頭頂,對薛收道:“如今洛陽能戰者,唯三人耳。段達久疏戰陣,裴仁基需鎮守洛陽。越王即便是想換人。也找不出合適的人選。獨孤武都雖然了的。但終究纔到洛陽。此前已有龐玉、霍世舉前車之鑑,所以在獨孤武都未能熟悉洛陽之前,王世充必然無虞。”

“但如果獨孤武都熟悉了之後。又會如何?”

車廂裡,還坐着一個,清瘦的男子,年紀大約在三十多歲的模樣。看似好奇的詢問了一句。

“君彥是要考我嗎?”

“啊,卑下不敢!”

這男子,正是被薛收說降,才投靠李言慶,爲言慶書記的祖君彥。

不過他如今已改名爲祖壽,雖則私底下還是喚他祖君彥,但是在臺面上,河南討捕大使麾下書記祖壽,卻是個正經的從七品官員。

李言慶大笑道:“君彥你莫要緊張。你有此問,說明你心裡已有答案。

呵呵,咱們這是私下交流而已。也不用守郡主從之禮。俚語云:狗急跳牆。況乎王世充呢?”

薛收和祖君彥兩人相視,不由得會心一笑。

就在這時,馬車輕輕顛簸一下,旋即停了下來。

“黑閣,什麼狀況?”

趕車的是一個軍卒,身形魁梧,體格壯碩。

若李密的部下在這裡,定然會認的這駕車男子,赫然正是瓦崗軍內軍四膘騎之一的劉黑闔。

不過劉黑闔現在的模樣,卻是和當日黑石關下,大不一樣。

如今,他是李言慶麾下的一名近衛。名叫文黑塔。李言慶現在是河南討捕大使,正三品的大員。

誰也不會想到,文黑塔就是不久前還在和李言慶搏殺的反賊劉黑闔。劉黑閣的歸順,頗有戲劇性。薛收說降了祖君彥,祖君彥又舉薦了劉黑閱。而後李言慶又讓祖君彥說降了劉黑闔”劉黑閏雖出身貧寒。性子卻很高傲。不過敗於李言慶。他是心服口服。歸降後,言慶本想讓他到軍中效力。可劉黑閣卻不願意,寧可爲李言慶趕車,當李言慶的護衛,也不願做官。

“我慕李郎君久矣。

自郎君一士甘焚死不公侯時。黑閣即對郎君欽佩無比。只恨生而貧賤,無緣拜在郎君門下。後時常在酒肆茶坊聆聽郎君所著三國,雖未具郎君,卻如拜在郎君門下。聆聽教誨。

黑闔能有今日,也是拜郎君《三國》所賜。如今就縛於郎君帳下。願牽馬綴鐙,以爲門下。”

聽得出,劉黑闔對李言慶的欽佩,由來已久。

此前搏殺戰陣,是各爲其主。而今有機會爲李言慶效力。他寧可不做官,也希望能在言慶身邊。

祖君彥也證明,劉黑閱好談三國。時常語出驚人。

李言慶到是沒想到,當年一部爭名求命之作,如今竟成了許多豪傑的啓蒙書籍。不過既然劉黑閣如此表示,言慶自不會拒絕。事實上劉黑閣也確有才能,論起治兵之道,頗有心得。

言慶本想讓他加入軍中,可一想到他此前的身份,集一泄露出去,對他並無好處。

倒不如留在自己身邊,也有掩人耳目的效果。待合適的機會,再把他推出去,也不負他一身好本事。

只不過如此一來,卻把樑老實從車把式的職務上趕了下去。

劉黑閣”如今應稱呼文黑塔,低聲回稟道:“郎君,並方設有哨卡。大黑子兄弟已過去交涉。”

李言慶道:“此地當爲辛郎君治下。

黑闔,立玄掌旗,命前方放行。我去豪陽有要事,可沒工夫在這些哨卡跟前耽擱太多時間。”

“喏!”

劉黑闔立玄從車廂後面抄起一杆大毒,插在車轅上。

陽光中,那黑色大惠上,掐金邊走銀線,光芒閃動。

河南總鎮,討捕大使!

八個大字格外醒目,而正中央卻是鮮紅如同滴血一般,一個斗大的“李。字。前方哨卡一見這面大森。頓時高聲喊喝,讓開了通道。那面大素,在風中獵獵作響,散出無盡肅殺,,

七百字免費,晚上十二點前,還有一更!

第12章 沒有想象的好第4章 隋楊安在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五第廿八章 滎陽攻略第一彈下第廿七章 俚之危第卌八章 小郡主第96章 洛陽求救第14章 反常的毛旺一家第卌二章 李王初會下第85章 各懷心機第94章 麒麟館第廿六章 昔日袍澤週末第17章 金堤關(三)第64章 李神通(二)第76章 危機第57章 東都(五)第80章 兩駙馬第51章 喜盈門(七)第74章 籌謀第58章 君何人(下)第83章 真兇第12章 長安一夜(二)第16章 處江湖之遠下第5章 安遠堂二爺(上)第73章 三槍第5章 安遠堂二爺(上)第15章 彌勒弟子第卌四章 最後一課上第82章 河南王(上)第58章 迴歸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三第9章 僚亂(二)第3章 門閥之鄭氏(下)第85章 各懷心機第64章 胡馬第7章 舉賢不避親第59章 噩耗第廿一章 武德三年的餘韻第16章 未雨綢繆第5章 王府門外的偶遇第16章 處江湖之遠下第2章 長安風雲(二)第62章 人善被人欺第16章 崔道林(下)第12章 沒有想象的好第57章 東都(三)第50章 真邪?假邪?第廿二章 都棱鎮四第廿三章 懦懦竇奉節上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下第2章 禮物第2章 觀音來第卌二章 武僧第69章 末日(七)第5章 徐世績的選擇(下)第92章 龍子第12章 沒有想象的好第5章 徐世績的選擇(下)第廿五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卅一章 驅虎吞狼乎第70章 贏家第91章 蝴蝶第卌八章 修緣七品上第3章 希譙道長第64章 父女第10章 僚亂(三)第8章 江山一盤棋第56章 入榖第6章 山雨欲來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四第廿一章 李先生上第13章 詠鵝(上)第55章 孝文之殤第53章 屍山血海(完)第19章 冼夫人第81章 爾欲戰 便來戰第81章 鄴城之戰(四)第12章 豎子敢稱霸王?第廿九章 遍地黃金第77章 魚與熊掌第廿一章 先聲奪人第9章 悍匪解象第90章 伊人遠去第12章 長安一夜(二)第10章 唯別而已矣第卌七章 我本一俗物上第卌章 隋末大拆遷中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一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一第廿二章 都棱鎮七第67章 竇夫人求醫第卌九章 三娘子第廿四章 孝子第58章 天寶將軍第90章 伊人遠去第15章 且行且珍重第卅八章 父與子上第94章 麒麟館第86章 父仇不共戴天第卅五章 瓦崗興李當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