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大清帝國的曇花一現(中)

崇禎六年九月十八日傍晚,剛插上大清旗幟不足一年的北京城,再一次響起了震天的喊殺聲。

打着“援救遼東”的旗號,聲稱要趕往山海關佈防的三萬關寧軍,在路過京畿之時突然發動兵變,對北京城發起突襲。而京中預先安排的內應也打開了城門,讓關寧軍一路殺進了北京城的各條衚衕裡。隨即城內駐紮的漢軍,也相繼潰散或倒戈,跟隨關寧軍對盤踞內城的滿洲八旗發動猛攻!

一時間,北京城內彷彿亂成了一鍋沸水,街巷間燃起了成千上萬的火把,將整個城市照得一片通明,各種口音的士兵發出殺氣騰騰的吶喊,城內數十萬百姓的哭喊聲震天,而北京城頭原本對外瞄準的大炮,此刻居然全部掉轉了方向,一發一發地朝着內城猛烈轟擊,將那些精美奢華的宅邸,全都砸得磚石迸飛。

在這一片硝煙瀰漫、刀光劍影之中,大清帝國對北京城不足一年的短暫統治,終於宣告結束。

雖然自從入主北京以來,清廷一直都在提防漢人勢力坐大。無奈女真八旗的人口有限,政治頭腦和文化水平則更是悲劇,如果不依賴明朝留下來的官僚系統,就根本無法統治這片廣袤的江山。尤其是在皇太極御駕南征之後,就連北京城的一部分日常防務、治安巡邏,也不得不交給投誠的漢軍來負責。

如果是在大清帝國節節勝利、凱歌高奏的情況下,這些漢奸部隊的忠心,應該還是很有保證的。但是,當遼東全境瞬間失陷,血淋淋地撕掉了女真八旗那層光鮮的外衣之後,除了少數鐵桿漢奸之外,恐怕任誰也都會覺得這些成了喪家之犬的遼東蠻族,在中原的下場多半是兔子尾巴長不了。

於是,隨着關寧軍的再一次倒戈叛亂,整個北京城內的文武漢官全都不肯爲大清王朝陪葬,不是躲在家裡袖手旁觀,就是一塊兒加入進去反攻倒算,準備趁着大清帝國的覆滅再撈上一筆好處。

大約三千名奉命留守北京的八旗兵,倒是進行了殊死的抵抗,但由於事發倉促,只能各自爲戰,而且各處城門從一開始就已經失守,滿洲八旗一向引以爲傲的騎射之術,在極度混亂的夜間巷戰之中也發揮不出任何優勢。所以,無論他們再怎麼捨生忘死帝拼命搏鬥,也還是被蜂擁而來的關寧軍殺得步步後退。

於是,在一番絕望的抵抗之後,北京的內城也宣告失陷,城內的六萬多名八旗眷屬,只得倉皇退入紫禁城皇宮。儘管這些人多爲老弱婦孺,但在如今等絕境之下,依然表現出了非同尋常的勇氣,哪怕是小孩和老人,也拿起了棍棒刀槍,哲哲皇后和大玉兒皇妃更是親自披上了鎧甲,號召衆人廝殺到最後一刻!

不過,作爲歷史上著名的變色龍和牆頭草,吳襄和祖大壽縱然已經把大刀朝韃子砍去,卻沒有把事情做絕的意思,反而很懂得“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的道理因此,正當困守在紫禁城內的“女真餘孽”,滿心悲涼地準備集體赴死之時,卻沒有迎來關寧軍的大舉猛攻,而是等到了祖大壽派來的勸降使者。

按照這位勸降使者的說法,雖然眼下雙方已是兵戎相見,但上天有好生之德,憑着過去的交情,關寧軍並不打算將八旗眷屬斬盡殺絕,而是準備讓開一條路,將北京城內的滿蒙旗人一律“禮送出境”,其隨身財物也可以保留。在出城之後,無論他們是打算返回老家,還是去山東找他們的皇帝,都悉聽尊便。

只有皇太極的嬪妃和子女,還有滿洲八旗各位旗主的妻妾,得要被暫時扣留下來。因爲吳襄和祖大壽需要用她們作爲籌碼,跟清廷交換目前正隨駕在皇太極身邊的關寧將門子弟。爲了讓她們能夠安心,吳襄和祖大壽願意當衆指天發誓,一定對她們以禮相待。當然,如果紫禁城裡的八旗家眷硬是不肯接受關寧軍的“好意”,那他們也沒辦法,只好讓八旗就此滅族了。

此番通告一出,退守到紫禁城內的六萬八旗家眷,立刻就開始人心動搖。

之前大家以爲這回是死路一條了,這才滿心悲壯地準備垂死掙扎,即使去見閻王也要拖幾個墊背的。可是既然眼看着似乎還有活路,又爲什麼不試一試呢?跟舉族全滅相比,就是再壞又還能壞到哪裡去?

再說,眼下幾萬人都困守在紫禁城裡,內無糧草外無救兵,連兵器都做不到人手一件,而外面的關寧軍已經把紅夷大炮都架了起來,就算大家拼死抵抗,又能支撐上幾時?還不是白白送死?

最終,在求生的渴望之下,紫禁城內的八旗家眷還是同意了關寧軍的招撫,心驚膽戰地打開了宮門,期盼着對方的守信履約。而關寧軍居然也真的履行了諾言,在軟禁了皇太極的後宮嬪妃和一部分八旗顯貴的妻兒之後,便下令打開城門、讓出通道,甚至還蒐集了一些船隻,讓這些旗人可以從運河上撤離。

至此,這場短促的“北京之變”,徹底塵埃落定。次日清晨,隨着滿街張貼的《討虜檄文》,在喊殺聲和爆炸聲中躲進牀板下顫抖了一夜的北京市民,終於得知這座城市又一次更換了主人。

“……昔年明廷無道,苛待良臣,盤剝萬民,天下民不聊生。吾輩奮而起兵,不得已與韃虜歃血訂盟,暫借夷兵數萬,欲揮師入京,肅清奸賊,匡正朝綱。孰料狡虜逆天背盟,乘我內虛,雄據燕都,竊我華夏神器,變我中國冠裳,吾輩方知拒虎進狼之非,莫挽抱薪救火之誤,只得姑且飲泣忍隱,未敢輕舉。

而今,僞清韃虜寵奸臣,貪斂賦,重刑罰。不能救民於水火,反倒日罄師旅擄人錢財,吸髓剝膚,奸人妻女,與禽獸何異?故而前有黃將軍犁庭掃穴,盡除關外妖氛,還遼東一個朗朗乾坤,足見韃虜氣數已盡。後有我軍急興仁義之師,拯民塗炭。今已定京師,故遣牌知會:士民勿得驚惶,各安生理。爾民有棄暗投明,檢舉滿洲蠻夷藏匿民間者,立得重賞。其餘毋得戎服,玉石難分,悔之不及。此檄!”

緊接着,在關寧軍四出彈壓,捕殺了少許趁亂搶劫的青皮流氓之後,北京城的秩序便再次安定了下來。

另一邊,雖然北京城裡的數萬八旗婦孺老弱,最終都平安地出了城,而關寧軍也沒有毀約追殺的意思。但這並不意味着這些傢伙就真的逃出了生天。因爲在得知了北京之變的消息後,北直隸各府縣的縉紳地主們也是彈冠相慶,隨即羣起而響應,紛紛組織鄉勇扯旗反清,爭先恐後地打起了落水狗。

當穿越者在各處佔領區殺縉紳搞土改的時候,八旗大爺們同樣也在京畿周邊一帶大肆跑馬圈地,同時把那些土地上的縉紳佃農統統貶爲包衣奴才。雖然皇太極身爲一代豪傑,不會看不出這種破壞性掠奪政策的危害,但不管怎麼說,他也首先是滿人的君王,必須首先滿足自己人的利益。畢竟得到利益的都是作爲大清朝廷統治根本的八旗貴族,哪怕是皇太極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表示默認。

於是,那些在“八旗跑馬圈地運動”之中深受其害的縉紳鄉民,很快就變成了最堅定的潛在反清分子。

結果,倉皇逃亡的八旗婦孺,剛剛離開北京不過二十里,就遭到了京郊鄉民的襲擊和搶劫,一度損傷慘重。幸好,同樣是由於跑馬圈地的緣故,如今的北直隸鄉間也散落着不少小股的八旗兵馬,此時聞訊紛紛趕來匯合,經過一番廝殺,總算是打退了鄉民和土匪的進攻,護送着八旗婦孺逃進了天津城。

更要命的是,隨着北京陷落,關寧軍叛清自立的消息傳開,整個北直隸的殘餘清佔區,也都出現了一系列轟轟烈烈的連鎖反應。那些被滿清朝廷委任的地方官吏,不是被人武力驅逐,就是主動扯旗反清,整個偌大的華北平原上,到處都是一片樹倒猢猻散的鬧騰景象。

尤其是直接面臨着未知強敵的山海關守軍,在得知背後也變成敵境之後,更是立刻爆發了譁變由於滿洲八旗基本都在中原腹地南征,此時的山海關守軍主要由漢軍旗和蒙軍旗組成,在愕然得知盛京和北京相繼易手之後,其對清廷的忠誠心立刻爆發了極大的動搖。最終,絕大多數蒙古人選擇了打開營門,策馬北上逃亡草原,而漢軍旗和投降明軍則集體剪了腦後的辮子,同時派人去跟關寧軍聯絡投誠事宜。

九月二十八日,關寧軍在和平接收了山海關之後,又掉頭向着天津逼近。雖然無論是祖大壽還是吳襄,都無心跟八旗兵死磕到底。但天津乃是北京的門戶,直扼京師之咽喉,沿着運河乘船旦夕可至北京、通州,一日未下天津,關寧軍就一日不敢離開京畿,所以無論如何也得把這顆釘子拔下來才行。

幸好,之前北京的陷落,就已經意味着清庭在直隸統治的徹底瓦解。雖然天津衛城十分堅固,存糧也算豐足,但城內的人心卻早就已經亂了。那些驚魂未定的八旗眷屬,眼看着返回遼東無路,只得立刻又沿着運河繼續向南方逃亡。而天津城內的守軍也是暗流涌動,與逼近的關寧軍之間使者往來不斷。

接下來,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祖大壽親自率領一支關寧軍,對天津發動了突然襲擊。不過從軍事上講,這場夜襲其實並無任何必要,因爲當時天津城內的大部分兵馬,都在事前得到了消息,不是抓緊時間逃跑,就是預先做好了投降準備,所以城破之後的天津居然顯得非常安詳,民居街道俱是寂靜無聲。

總之,隨着天津城頭的悄然易幟,整個北直隸都永遠地脫離了大清帝國的版圖。

至此,在突然失去了整個遼東,又遭到登州鎮的進攻和關寧軍的背叛之後,短短兩三個月之內,整個大清帝國已經從盤踞幾乎整個北中國的龐大版圖,一口氣萎縮得只剩了北到德州,南到揚州,沿着大運河分佈的一條狹長地盤,變成了一個極度奇葩的“運河帝國”。

雖然這條京杭大運河,乃是中國十七世紀的黃金水道,沿河皆是繁華城邑,如果用心治理的話,賦稅收入足可以支撐十幾萬大軍。然而女真八旗佔領這塊地盤不過短短半年,完全沒來得及紮下根基。在如今這般局勢劇變、人心叵測之下,誰也不知道這個史無前例的“運河帝國”還能維持幾日。

或許,這個曾經如日中天的大清帝國,很快就會如曇花般迅速綻開,也如曇花般驟然凋零。

所以,虎落平陽被犬欺的皇太極陛下,在濟南御營不幸得知上述噩耗之後,饒是他心志再怎麼堅韌,也是當即又嘔血三升,同時破口大罵祖大壽和吳襄腦後生反骨,將來必然不得好死。而八旗將士則是抱着各自的家眷親人,齊聲垂淚嚎哭,對失去的家鄉和未知的前途命運感到無限悲傷。

只是在哭完了之後,皇太極還是不得不擦乾眼淚,捏着鼻子跟關寧軍的使者達成了協議,用之前隨駕在身邊兼作人質的關寧將門子弟,換回了自己的後宮嬪妃,以及諸位八旗權貴留在北京的家眷。再接下來,沒等皇太極想好是否要立刻揮師北上,狠狠報復祖大壽和吳襄這兩個反骨仔,新的災難又已經接踵而至!

初步平定了青州府的縉紳叛亂,並且完成了民兵動員的登州鎮,再一次對濟南發起了大舉進攻!

第25章 噩夢中的帝國(下)番外十世界的唯一第19章 第一批帶路黨(下)第44章 威武之師?仁義之師?第97章 新的穿越還在繼續第46章 厚臉皮的契丹人第44章 不愧是威尼斯商人(上)第63章 中世紀全面崩壞(續)第14章 九龍半島油麻地圍海工程第57章 自作孽不可活(下)七光怪陸離的東方魔都第138章 四方亂雲起(下)二把全身毛髮都剃光光吧第69章 閒話東林第182章 今年中國盛產皇帝(八)第31章 姑娘們的災難日第41章 無可抵禦的征服者(中)第116章 錢塘江上的征帆第42章 哆啦a夢的瘟疫公司第49章 兔兔大搬家(下)第92章 萬里大移民(下)一併不浪漫的城堡生活小結寒冷黑暗的歐羅巴測試第74章 九百六十一歲高齡的合法蘿莉(下)第35章 碰撞前夕的日常五初夜權的真相場景3穿越日本平安時代第108章 阿爾努斯市的慶典(上)第92章 萬里大移民(下)第5章 這位同學本來還可以搶救...第156章 走向廢土(下)第15章 三個校長的故事第70章 彈指間,萬軍灰飛煙滅(上)第20章 哆啦a夢的財務危機第36章 帝國崩潰的大亂之世(上)第6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六)第41章 無可抵禦的征服者(中)第53章 阿爾努斯市的未來發展規劃第64章 歷史已經陷入迷霧中第19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九)第2章 尼羅河畔的天體營(上)第563章 前赴後繼的作死者(上)第34章 佛門聖地的淘金熱第33章 把妹子裝進籠子裡第61章 郵輪上的日本(上)第19章 節操過多的煩惱(上)第45章 不愧是威尼斯商人(中)第29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中)第24章 王秋同學的憂鬱第43章 尋遼記(下)第96章 帝國女皇的憧憬(下)第58章 高城沙耶的鬱悶(下)第5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五)第76章 國際考察團的異聞錄(中)第32章 印度式的宇宙怪獸應對策略第25章 噩夢中的帝國(下)第25章 魔幻時代的來臨(下)第119章 這個算是核冬天嗎?(上)第73章 噩耗!老媽駕到!第21章 藤美學園大掃蕩第6章 刷分真容易(上)第39章 刻意誤導和養賊自重(續)第43章 拯救世界也是一門絕好的生意第17章 真正的暴走(中)第32章 魯濱遜之死第177章 今年中國盛產皇帝(三)第9章 宋欽宗的驚愕第86章 蘑菇雲下的地球(上)第150章 大清帝國的曇花一現(上)第39章 壓迫衆生的來訪者(下)六當心被基佬求愛第98章 讓核爆來得更加猛烈一點兒吧!(下)第19章 走進印度(上)第35章 羅馬末日第7章 改天換日第23章 馬里布大轟炸第17章 祖國需要你們的子宮第31章 姑娘們的災難日第62章 郵輪上的日本(下)第13章 國之將亡,遍地艦娘(下)番外四那些曾經被穿越者造訪過的世界一第71章 彈指間,萬軍灰飛煙滅(下)第101章 京師大亂鬥(上)第70章 迴歸與終結(下)第51章 如此“高潔”的聖騎士二十一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一第172章 爲淵驅魚(上)第27章 喜當爹的哆啦a夢第26章 來自異世界的窺視(上)場景4穿越到美洲瑪雅文明第29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中)第12章 王秋也被玩壞了第120章 這個算是核冬天嗎?(中)第61章 南海鐵道紀行(一)第111章 金陵歌舞何時休?(二)第2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第15章 初訪野比家第26章 桶狹間(下)七隨地大小便的中世紀歐洲人